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谈天说地] 在中国,你千万不要投胎成为农民的孩子

[复制链接] 35
回复
806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3-10-25 23: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天茶舍』在中国,你千万不要投胎成为农民的孩子


作者:凌扬ly 提交日期:2003-10-24 14:24:00  


    
      在中国,你千万不要投胎成为农民的孩子!
                     
    
      前几年,本地政府在农村推行火葬,实现火化率的百分之一百。农民们起初是感到恐惧的,想想自己生后被送进大炉子烈火焚身,谁不畏惧?但是农民们是善良的,都以周总理邓大人为榜样,逐渐接受这样的方式。现在本地政府要全面清理历史遗留坟墓,并给了一个限期,农民们也积极响应了。农民们真是太可爱了。政府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
                     
      本地政府的这个政令,是出于本地土地资源紧缺的原因吧,所以在活人生活的土地不够的情况下,向死人的土地开发去了。
                     
      有改革,必然便带来矛盾。首先便是造成兄弟、妯娌等亲戚之间的不和,我现在敲这篇帖子时,吵架之声便阵阵传入耳朵里了。其问题的症结是该不该起祖宗的坟,因为祖宗是众人的祖宗,有亲与疏的区别,有迷信会不会影响风水与运程的区别,也有年长者与年青者的态度上的区别,于是意见不统一时,便难免产生磨擦龃龉,并因此形成亲戚间的仇恨与分化。这在农村普遍以族群聚居的地方,其破坏力不容忽视。其次是钱的问题,虽说起坟的钱不用户主出,然而买骨灰停放位的钱、买骨灰盅的钱以及吃请等的消费却是要由自家出的。当然,这其中也因为各村的经济差别而在补助上有所不同。但归根到底,破费一笔,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幸免的。新华社曾经发过一篇死一个人要花多少钱的新闻,听起来很可怕与恐怖,而事实上,这的确是存在着的。农民们收入逐年下降,这是当今国人公认的事实,而在此时刻,仍要他们掏腰包,真有点雪上加霜的味道。最后因之发了财,就只能是那些做死人生意的富户,想想,买一个骨灰盅多少钱,买一个灵位多少钱,请吃多少钱,等等。再次,也并非是不能土葬,有钱的人就可以对自己的先祖进行土葬,让祖先入土为安的。这时世,什么陵园、什么公墓、什么楼雨后春笋般建起来,而在其中是可以进行土葬的,只是钱的问题,据说买一个穴要二万多块。天,一般的的老百姓如何付得起。这是不平等还是不公平呢?总之一句话,一往无钱,回家耕田。
                     
      或许有关部门认为这只是小问题,当然这也只是小儿科事情,难道会揭竿而起?可本地政府也应多从农民的角度想一想,这也是前一阵子三中全会上关于“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小胡提出的“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精神呢。
                     
      自从邓大人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十年,是中国农民活得还算滋润的年头,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的那种以宗族及道德维系的纽带开始瓦解,人口的增长,更造成土地的紧缺,这多少让人想到中国社会两三千年来循环往复的悲剧。朱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他最不放心的是三农问题。在中国,农民的数量达数亿之巨,弄不好,是会出乱子的,也会拖中国社会前进的后腿。
                     
      然而农民的生活大不如前却是不争的事实了。李昌平的文章不是虚构。税多,费多,孩子上学交的税与费也多。而推行税费改革又遇到重重阻力。农民们是口惠而实不至。于是纷纷出外打工,饱受城市人的歧视与鄙视,更成为公安与保安再盘剥的工具,终至弄出了一个孙志刚事件,事情才有了实质性的改变。农民在城市里辛辛苦苦赚下的钱,却仍要养活生活在农村的一群村官。据调查,在农村,农民与村官的比例达到令人不能忍受的程度。村官不减,农民的好日子还远着呢。税费改革可能在一些地方能推行,那是因为那地方财政雄厚,还能补还能贴,而没有补没有贴的,当然是会抗命不遵或羊毛出自羊身上,否则他们如何生活下去呢?这些情况,在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里是常出现的。看了这些新闻的观众,也许都会义愤填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确实是影响了中央政府的权威的。
                     
      经济发展,常常伴随着农田的剧减。有些村政府,私自让人承包农田农地来挖采陶土、白沙等,然后留下一个大坑,养了水,又租予人用来养鱼,这样即可美其名曰发展水产养殖业。而农民们则只好吞声忍气,步步后退。而组建什么工业园、什么发展区等层出不究的花样也令农民们眼花缭乱,进而强行霸占农田农地,不给予任何补助不说,还以各种藉口要求农民们交费,好听的,说是入股。无疑,经济发展了,传统的农业社会必然会受到冲击,但不应是以这样的榨取为手段,而应是合理利用,尽量从农民的角度考虑问题。一任村官一份计划,在农村是较为普遍的,弄得混乱不堪,劳民而伤财。
                     
      最看不惯的是媒体上说的什么“现在蔬菜水果价格保持在一个低水位,市民们大可放心了”。没错,市民是可以放心了,然而农民们就惨了,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产品,卖的只是一个贱价,回家后不知要哭多少次!媒体几乎都是站在城市居民的角度上说话的,根本不去考虑农民们的愁苦。而菜价稍有上升或毒菜事件便连篇累牍的报告,唯恐人家不知它是多为“民”着想!谷贱伤农,难道这一点我们读过如此多的书挂着那么高的学历的朋友竟没有懂!当然,我知道,如今当工人也是不太好过,下岗呀失业呀,愁云惨雾,然而相比于农民,他们究竟还有救济等等政府补助。农民们守着越来越少的土地,其愁云惨雾更不知高几重了!
                     
      说来说去,又说到户藉问题。农民一名词,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二等公民的代名词。这如何体现生而平等的理念?不想说了,说到这些,更是激愤。天涯又要删我的帖子了。
                     
      在中国,你千万不要投胎成为农民的孩子!
                     
      凌扬/2003/10/24
                     
                     
                     
  


作者:云麓缘 回复日期:2003-10-24 14:51:14
  谁知道温家宝的E-mail,我发给他老人家!!
  


作者:啊月 回复日期:2003-10-24 14:54:30
  今天第二次看见这个贴了。。上午那个回得够多的了啊。


作者:一品荷心 回复日期:2003-10-24 14:55:49
  :)支持楼主,不歧视农民,从这里的每一个人作起。


作者:kapa 回复日期:2003-10-24 15:07:21
  呵呵,说到火葬,有次回老家,一家老人半夜去世,家里人楞是没敢哭出声!为啥?老人临终前对儿子说:我只有一个愿望,千万别把我给扔火里………………就这样,一家人不哭不闹,连夜装棺材里抬去以前定好的地里埋了。
  


作者:浅蓝叶长城 回复日期:2003-10-24 15:27:59
  善待农民兄弟。


作者:乾元亨利贞 回复日期:2003-10-24 17:18:02
  在中国,“农民”不是指种职业,而是指一种的身份、出身。
  
  就像印度的什么首托罗、吠舍一样。


作者:凌扬ly 回复日期:2003-10-24 18:32:16
  楼上的正确。悲哀的。


作者:肃恋学 回复日期:2003-10-24 18:39:46
  难道你投胎成为城市民的儿子就好了吗。。 一个月360元 省会城市 居委会 社区专干


作者:czqname 回复日期:2003-10-24 18:47:54
  在这个世界上,只能靠自己。
  农民的贫穷生活,是自己愚昧无知懦弱 的报应。
  
  成立农会,自己维护自己的权利才是正路。
  任何人都不值得真正依靠。


作者:czqname 回复日期:2003-10-24 18:52:24
  不要再做什么人民大救星,为民大青天的白痴梦了。


作者:南容 回复日期:2003-10-24 20:17:14
  人家没删,还给了个红脸。:)


作者:垂直堕落 回复日期:2003-10-24 20:20:20
  还是晚点投胎好啊!


作者:懒睡不起 回复日期:2003-10-24 22:10:41
  顶,虽然醉了


作者:染弦 回复日期:2003-10-24 22:19:50
  作者:czqname
  农民的贫穷生活,是自己愚昧无知懦弱的报应。
  
  胡说八道!
  


作者:98层口罩 回复日期:2003-10-24 22:27:23
  楼主的标题应该改为“在中国,你千万不要投胎成为穷人的孩子”
36
 楼主| 发表于 2004-1-3 13:15:00 | 只看该作者
作者:张大导 回复日期:2004-1-1 20:53:03
  可以拍一部电影


作者:超验主义200 回复日期:2004-1-2 13:50:01
  where can i buy this book???


作者:胡谈 回复日期:2004-1-2 15:14:05
  ding


作者:无拘浪子 回复日期:2004-1-2 15:38:37
  太少了。
  


作者:农友 回复日期:2004-1-2 16:04:04
  作者:淮生 回复日期:2003-12-27 17:31:40
    谁知道,怎样可以买到这不杂志?
  ------------------------------------------------------------
  2003年《当代》杂志第6期
  


作者:西元情人 回复日期:2004-1-2 16:42:54
  在中国,你千万不要投胎成为农民的孩子!
  --------------------------------------------------------------------
  我就是农民的孩子


作者:唱歌至死的荆棘鸟 回复日期:2004-1-2 19:06:10
  我也是农民的儿子(我有个马甲就叫“农民的孩子怕高考”和“我向总理说神话”)
  我不敢说其它没亲自去过的地方,只说亲眼所见所闻
  我们镇上没一个村没有贪官的,没有一个镇政府干部不是贪官的。
  我是广东的,后来我到湖南时,发现我们这里算是情况好的,至少没有楼主文中的“这就是村长派人从她脚根上抽出来的脚筋”这种令人发指的行为,只是单纯地贪污和瞎指挥


作者:天笑风 回复日期:2004-1-2 19:09:03
  中国的农民苦的不行了
  
  


作者:唱歌至死的荆棘鸟 回复日期:2004-1-2 19:15:00
  有良心的人(见到这个帖子的人)不应该让这个帖子长久地沉下去,我愿意常常提这个帖子,
  中国农民真苦真惨!!!!!!!!!!!!!!!!!!!!!!!!!!!!!
  
  如果还不改变这种状况,他们是要化成厉鬼报复的!!!!!!!!
  (不过,令我悲哀的是,尽管我们镇公仆如此胡作非为,却除了我们村外(我们村有约定的规矩,凡是本村人受了不公正的欺压,必须全村每家每户出一个人去抗争。如果某家不出的,下次他家有事大家也不帮) 其它村没有人抗争
  象陈愚说的走维权之路,难呐!至少在我们这里现实中走不通,我父亲是我们这里的维权领头人,却被政府以各种理由和借口打击,连他都心灰意懒了,说伟光正的天下,没办法
35
 楼主| 发表于 2004-1-3 13:13:00 | 只看该作者
作者:飞驰中 回复日期:2003-12-30 08:38:44
  历史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对屠夫的翻然悔悟报有任何幻想,永远都是自我粉饰,企图篡改残留的记忆。


作者:飞猪阿三 回复日期:2003-12-30 8:43:14
  嗯哦农夫与蛇


作者:凌扬ly 回复日期:2003-12-30 8:46:47
  柔情一刀,我觉得你的责问已经很有代表性了。想不通与想得通都无所谓了。


作者:好奇枫叶 回复日期:2003-12-30 9:23:41
  我也读了这篇,一晚上睡不着觉,几次近落泪。有许多感受不善表达,总之大家以后在大街上或其它地方看见衣裳破旧的农民们,请以看朋友的眼光看他们。
  
  
  
  


作者:流氓炖色狼 回复日期:2003-12-30 10:13:08
  我只想问问,在封建社会有这样的权力村长吗?
  
  怎么感觉农民身上的山又多了一座呢。


作者:酸溜溜的苹果 回复日期:2003-12-30 10:22:12
  为了我在这个吃人的盛宴上分了羹,我的良心终生也不能安宁
  救救孩子!!!
  鲁迅他能知道吗?他所憎恨的一切,在他为之奋斗的组织下发扬光大。


作者:wenbin 回复日期:2003-12-30 10:25:43
  中国农民调查第一章殉道者
  http://trustme.vip.myrice.com/index.htm


作者:老三同志 回复日期:2003-12-30 20:39:19
  顶,支持!


作者:民运的馊味 回复日期:2003-12-30 20:46:52
  没完呢,你有什么不安的。能留下嘛,剩下的,不想想


作者:yyxian 回复日期:2003-12-30 21:00:03
  哪里能看到哪?谢谢提供下载网址!


作者:A12B 回复日期:2003-12-30 22:03:07
  凌扬说:
  
  “最看不惯的是媒体上说的什么“现在蔬菜水果价格保持在一个低水位,市民们大可放心了”。没错,市民是可以放心了,然而农民们就惨了”
  
  我不能同意。农产品价格没有太多人为的调控,是市场决定的,农民多,农产品多,价格就一定低,这是没法子的事。要这么多亿农民过上好日子,指望农业是不行的。
  
  
  “而菜价稍有上升或毒菜事件便连篇累牍的报告,唯恐人家不知它是多为“民”着想!谷贱伤农,难道这一点我们读过如此多的书挂着那么高的学历的朋友竟没有懂!”
  
  
  菜价稍有上升便连篇累牍的报告,我看来这报告里没有责备农民的意思,而是在讨论中国是否可以摆脱恼人的通货紧缩了。至于毒菜事件,难道你希望媒体不要报告吗?增加农产品出口是解决农业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经常就被毒菜毒肉挡住了,你难道还能把鬼子的嘴也蒙上?通过技术手段,政府协调,把“毒”的含量减低,才是多赢的手段。
  
  看上去,你是很关心农民的了,不过有些地方的关心不得法,呵呵。


作者:多而多 回复日期:2003-12-30 22:14:26
  ding


作者:上包子 回复日期:2003-12-30 22:17:24
  转到哪里了?


作者:mars-tm 回复日期:2003-12-31 12:07:13
  当代吗!
  我今天就去看看!


作者:爱果者 回复日期:2003-12-31 12:49:28
  本期的《南方周末》对它做了很高的褒奖!


作者:windzh 回复日期:2003-12-31 13:00:23
  中国人,中国农民...


作者:康不德- 回复日期:2003-12-31 18:03:20
  我翻了下,这可比某些声称用脚写文章却说不了几句真话的学者强得多


作者:秦有 回复日期:2003-12-31 18:32:42
  顶,见着为农民说话,哪怕是倾向的我就顶。


作者:cachalot 回复日期:2003-12-31 21:31:01
  老家的朋友过来,说现在啊,挑脚筋的人多了,外面找个没活干的人帮忙,3000块砍一刀,5000块砍两刀,
  我纳闷,是两只脚吗?批发有优惠?
  不是的,一刀还能接回来,两刀的是接不回来的,解恨!
  
  
  
  也从头麻到脚。


作者:隐藏身份 回复日期:2003-12-31 21:48:15
  触目惊心,希望更多的有良知的中国人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作者:隐藏身份 回复日期:2003-12-31 21:50:42
  以往的中国政府在干些什么。是否要追究他们的不作为呢?


作者:tianta2003 回复日期:2004-1-1 10:26:58
  十二月二十六日,是毛泽东冥寿一百一十周年,北京等地官方举办纪念活动,但有另类传媒不加入「歌德」合唱。在知识界深具影响力的《炎黄春秋》月刊,就拒绝歪曲历史为毛歌功颂德,虽未正面批判毛,却把历史档案解密,揭露一九五九至六一年的大饥荒,让更多人了解真相,这是尊重历史、反思个人崇拜和极左灾难的清流。
    早从去年以来,《炎黄春秋》就系统报道和探究极左祸害。今年适值毛冥寿一百一十周年、人民公社运动四十五周年,发表的相关文章更多。文中有首次解密的内幕,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拦劫粮船,尤令人拍案惊奇;在天府之国四川,有人在街上售卖熟人肉,则令人毛骨悚然。
  
    本文述评另类拍案惊奇、《炎黄春秋》的历史使命。
  
  连猪狗都不吃 人却捡稻草啃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火热的五八年至六一年,可以《孟子》的话「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概括。迎合毛泽东最起劲的安徽、河南、甘肃和四川,饿死人尤多。据《炎黄春秋》发表的安徽无为县解密材料,农民吃花生壳甚至稻草,猪狗不吃的东西都吃下去,有三十万人饿死。
  
    安徽西北的亳(读音勃)县,五八年水稻亩产只有三百多斤,中共阜阳地委和亳县县委却放了亩产四万斤的「特大卫星」。据《炎黄春秋》的解密档案,至六○年全县饿死十五万人,占总人口二成,近三万农户家破人亡,留下五千孤儿,近六成耕畜死亡,「人吃人的现象多处发生」;民间流传顺口流:「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政府说假话」,「夺高产、放卫星,饿死社员填满坑」,「今反右,明反右,反得社员吃人肉」。
  
    亳县古时称为谯,是东汉末年曹操(一五五至二二○)的故乡。曹操的〈蒿里行〉描写战乱之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历史的车轮转了一千七百多年后,诗中的悲剧竟落在他的故乡,这是对「毛泽东幸福时代」的一大讽刺。
  
    在刘建勋、韦国清主政的广西,北部环江县的县委书记洪华放了「全国最大卫星」|亩产十三万斤;「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造假,使五万农民饿死。在「劳动教养场」,「四脚蛇、蜈蚣、蚂蚁、蚂蚱,只要抓到,马上烧吃,甚至连牙膏和甘草片剂也成了美食。」
  
  湖北省委书记 王任重劫粮船
  
    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李井泉,以向毛泽东献媚闻名。在他的专横之下,素称天府之国的四川竟成人间地狱。《炎黄春秋》透露,四川省二十万人口的长宁县,死了七万多人,荥经县则死了一半居民;有很多人吃白色黏土观音土解饥于一时,稍后因不能消化而胀死。《水浒传》里卖人肉的黑摊,竟在「社会主义天堂」的四川宜宾市出现。
  
    三国时代吕安的〈骷髅赋〉:「惟遇骷髅,在彼路旁」,王粲的乐府〈七哀诗〉:「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是写战乱惨况,而无战事的毛泽东时代,竟重演这类惨事。
  
    古谚谓「湖广熟天下足」,在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治下的湖北,却是人人饿肚皮。五九年,王任重获悉有出口的粮船沿长江经过汉口,竟下令拦截,把一千五百万斤的米拿走,应城市居民缺粮之急。要不是《炎黄春秋》发表国务院粮食部前副部长的回忆录,大家还不知道四十四年前有过这种事。
  
    王任重的胆大包天,惊动周恩来,总书记邓小平声称要撤他的职;但他是毛十分喜欢的地方大员,老首长李先念又为他疏通,撤职事便不了了之。
  
  挺身为民请命 汲取历史教训
  
    人民公社和文革祸害,至今仍是敏感话题。《炎黄春秋》和《南方周末》等近几年热心揭露这种祸害,显现为民请命的使命感,《炎黄春秋》在艰难环境下坚持初衷尤为可贵。
  
    《炎黄春秋》主持人杜导正和特邀编委于光远、李普、李锐、吴象、曾彦修等,都是深刻反思左祸的理论家。他们把反右、反右倾、人民公社、文革运动的真相,有系统地揭露出来,是想营造尊重历史事实的风气,对当政者有「汲取历史教训」的期望。
  
  (作者 丁望, 原载《信报》/读者推荐)(12/31/2003)
  
  
  
  
  
  


作者:沉默的那棵树 回复日期:2004-1-1 10:37:02
  中国社会的进步,永远不会产生在沙龙里面


作者:边城之客 回复日期:2004-1-1 10:39:25
  俺是安徽 阜阳的,说实话我们那里真的很惨所以我到广州来了!不过觉得这里也没好到那里去,一样的压抑。最近南周的转变更让我对广州感到失望。


作者:沉默的那棵树 回复日期:2004-1-1 10:53:30
  中国人太惨了,太惨了。
    我希望台湾永远不要被共产党统治,香港永远不要被共产党统治,中国人有一天不被共产党统治。总有一天,我要找到8000万畜牲算总账,血债血偿。
  ___-------这典型的纳粹精神,8000万里面有多少是无辜的人啊。体制和少数人才是罪恶 的。愤怒和理性犹如刀刃行走啊


作者:niobe 回复日期:2004-01-01 18:59:59
  我想也许只有人们的良心与人性,才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大动力。
34
 楼主| 发表于 2004-1-3 13:11:00 | 只看该作者
作者:amant 回复日期:2003-12-26 10:56:24
  我昨天才看过,愤怒的时就不说了,有一件是说的真透彻
  
  根子在上面
  
  其中写到王怀中任阜阳书记时候就被贬斥专作面子工程
  
  后来怎么升到副省长呢
  
  
  令人寻味


作者:铁扫把 回复日期:2003-12-26 12:42:56
  顶上去!


作者:快乐小鱼爱戏水 回复日期:2003-12-26 12:58:20
  好文!~~~!!!~~~~
  但是,人被挑断脚筋还能走路么?记得小时侯看的故事,燕子李三被抓住后,为了防止他逃跑,就是被挑断脚筋的~~~
  
  作为记者,我人会有许多不安。 但因为《中国农民调查》,有件令我不安的事今天已变成一种负罪。好像是前年的冬季,一位四十岁的农村妇女,因为举报村支书的恶行,受到打击迫害。她不服,偷偷摸摸从淮北平原的一个乡村来到省城。她一走到我的面前,就立刻跪地痛哭。见惯了这种投诉的场面,我并没有给予她特别的安慰,只是让她将材料给我看看。没想到,她从破烂的皮包里掏出一个小纸包,并颤抖地打开,有几根像筋一样的东西粘在纸上,我问她这是什么东西,她哭着说,这就是村长派人从她脚根上抽出来的脚筋。
  
  
  
  


作者:路过留名 回复日期:2003-12-26 13:04:47
  GCD:良心,那是什么东东啊?


作者:牧城 回复日期:2003-12-26 13:32:39
  推倒所有偶像!


作者:李乙隆 回复日期:2003-12-26 13:49:48
  顶


作者:eqikan 回复日期:2003-12-26 14:11:05
  有机会一定要读


作者:车马炮将 回复日期:2003-12-26 14:27:54
  一定要找来读一读《当代》


作者:前两天 回复日期:2003-12-26 14:53:58
  
    她一走到我的面前,就立刻跪地痛哭。见惯了这种投诉的场面,我并没有给予她特别的安慰,只是让她将材料给我看看。没想到,她从破烂的皮包里掏出一个小纸包,并颤抖地打开,有几根像筋一样的东西粘在纸上,我问她这是什么东西,她哭着说,这就是村长派人从她脚根上抽出来的脚筋。
  
  
  
  
  
  气愤!!!!!!!!!!!!!!!!!!!!!!!!
  


作者:我本天上客 回复日期:2003-12-26 20:50:50
  翻上去!


作者:jade_dragon 回复日期:2003-12-27 8:47:28
  中国人太惨了,太惨了。
  我希望台湾永远不要被共产党统治,香港永远不要被共产党统治,中国人有一天不被共产党统治。总有一天,我要找到8000万畜牲算总账,血债血偿。


作者:前两天 回复日期:2003-12-27 16:16:33
  可惜中国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健忘…………


作者:--虫虫-- 回复日期:2003-12-27 16:42:20
  农民也是人,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并不是说我是农民我的素质,我的地位就要低人一等。我就只能吃粗茶淡饭,我就要忍气吞声。农民的权利就不重要,农民的需要就重要。中国人的农民阶层什么时候被尊重了,中国就什么时候能真正伟大富强起来。不谈农民发展的中国不能算真正的中国。


作者:淮生 回复日期:2003-12-27 17:31:40
  谁知道,怎样可以买到这不杂志?


作者:傻子中的傻子 回复日期:2003-12-27 19:11:35
  现在的村匪恶霸也在欺负普通农民


作者:black-boy 回复日期:2003-12-27 21:38:17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作者:康德 回复日期:2003-12-27 21:49:30
  顶


作者:佟新 回复日期:2003-12-27 22:16:58
  我是农民支持楼主


作者:没所谓 回复日期:2003-12-27 22:26:43
  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问题,我们的国家才能真正走向富强


作者:塞外孤星 回复日期:2003-12-27 22:32:12
  明天去买一本,当代。
  
  农民和工人已经成了社会的边缘,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顶一下~~


作者:qinqinchao 回复日期:2003-12-28 00:05:22
  当今基层从不把农民当人.


作者:夕阳胸针 回复日期:2003-12-28 0:42:52
  欲哭闻鬼叫,我悲豺狼笑。
  
  
  有机会定当尽快找出来阅阅。


作者:铁扫把 回复日期:2003-12-30 0:33:53
  始作俑者毛创立了城乡分割的户籍隔离制度——与种族隔离制度同样的极端歧视、侵犯人权。虽然当今各级贪官、地方恶霸欺压农民,但根子在于束缚了农民几十年的制度!现在这个制度正在面临冲击、并且已经有所松动。农民正在开始觉醒……


作者:跟着感觉凑热闹 回复日期:2003-12-30 01:14:01
  《中国农民调查》读来让人悲愤难耐!
  楼上诸位的讨论很好、亦很深刻。
  只想说一句老话: 最黑暗的时候,也便近了黎明了。


作者:我帅的容易吗 回复日期:2003-12-30 01:46:41
  善良的农民,虽然毛贼种比以往的任何一代帝王更多的给予了禁锢和残害,他们仍然认为那是个救世主


作者:柔情一刀 回复日期:2003-12-30 01:46:44
  
  作者:铁扫把 回复日期:2003-12-30 0:33:53
    始作俑者毛创立了城乡分割的户籍隔离制度——与种族隔离制度同样的极端歧视、侵犯人权。虽然当今各级贪官、地方恶霸欺压农民,但根子在于束缚了农民几十年的制度!现在这个制度正在面临冲击、并且已经有所松动。农民正在开始觉醒……
  
  --------------------------
  我不明白.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有什么作用?他真的那么难以打破么.他保护的是谁的利益.是怎样的一个利益.
  现在有的农民富了.他也不用国家照顾,可为什么不能摆脱农民这个耻辱的烙印呢?(现在农民是贬义词)
  农民要变成市民.得买户口.以前是好几万.现在可能是一万左右吧.谁来告诉我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钱呢?
  
  
  
33
 楼主| 发表于 2004-1-3 13:09:00 | 只看该作者
作者:铁扫把 回复日期:2003-12-26 0:48:40
  关天怎么关心农民的不多?抗日、反美的愤青倒不少。怎么不来为贫苦农民呐喊几句?


作者:别封诺奖得主的号 回复日期:2003-12-26 1:06:27
  写给对专制执政者推行民主抱有幻想的人!
  
  
  在专制政权手中可以实现民主吗?他们会主动推进民主进程吗?
  
  我拿苏共作比方,探讨在他们手里为什么产生民主的可能性是0%。中国现在只余两条路,必居其一,如有不服,大家可以反驳我:
  
  
  苏共推行、实现民主 → 人民得到自由,历史真相公开 → “苛政猛于虎”害死三千万人,建国以来因为政治暴力非正常死亡的苏联人达数千万,历史重负让执政党不堪重负 → 最高领导在经济上、政治上、人权上各种罪行暴露无疑 → 执政党民望一落千丈,千夫所指 → 执政党垮台
  
  苏共不实现民主 → 人民遭受奴役 → 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被一一屠戳 → 执政党高枕无忧统治万民,饱饮民膏民血 → 人民忍受万世的奴役,社会稳定有若鲁迅所言的“僵尸的安定”
  
  
  看懂这个公式,你就明白民主前进一步,专制就倒退一步,黑暗就公开得多一些,执政党的声望就低一些。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实现之日,就是现政权政息权亡的死日。那么执政党会高高兴兴一心一意地堆行民主吗?
  我认为他们反对民主,乃是因为不敢公开历史,没有任何政权敢于面对历史包袱和层层叠叠和血案,他们敢不敢有信心:在公开自己的党派犯下的举世睹目的暴行之后,善良的人民还会把选票投给他们?
  综上所述,在专制执政党手里永远不可能产生民主。


作者:毒谷匪 回复日期:2003-12-26 08:10:40
  故乡网站首页上有,不过才第一篇


作者:平平淡淡是福 回复日期:2003-12-26 9:17:45
  作者:别封诺奖得主的号 回复日期:2003-12-26 1:06:27
    写给对专制执政者推行民主抱有幻想的人!
    
   =============================
  
  支持!所言极是! 
  


作者:平平淡淡是福 回复日期:2003-12-26 9:21:15
  作者:别封诺奖得主的号 回复日期:2003-12-26 1:06:27
    写给对专制执政者推行民主抱有幻想的人!
    
    
    在专制政权手中可以实现民主吗?他们会主动推进民主进程吗?
    
    我拿苏共作比方,探讨在他们手里为什么产生民主的可能性是0%。中国现在只余两条路,必居其一,如有不服,大家可以反驳我:
    
  =====================================
  
  所言极是!专制执政党本身就是既得利益集团,不能代表其它各阶层的利益!
  
32
 楼主| 发表于 2004-1-3 13:08: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农民调查》,让我们良心永远不得安宁


作者:铁扫把 提交日期:2003-12-25 22:34:00  

梦笔生
    
    我是一口气读完20多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农民调查》(《当代》第六期)的,我说过,这在我近十年的阅读历史里是没有过的。通宵达旦读这本书,我付出的代价是头疼一周。但更让我疼的是,我们这些新闻人渐次消磨的勇气,沉湎琐碎的浮躁,惟命是从的强欢。《中国农民调查》让我们这些自诩维护社会良心和正义的记者们无地自容,而且将被良心和正义永远拷完不停,永远不得安宁。
    在8月份我们举办的一次座谈会上,听陈桂棣说过他有这么一部作品要发表。会上,他说了大概的内容,因为是关于农村的题材,当时也没有太多的期待。没想到出来的竟是这样一部震憾之作。那天,妻子从半夜醒来看到我还在捧读这本书时,很是惊讶,写农民的书,有这么好看?是啊。木子美写自己性体验的日记,竟然引起了全国人的骚动,博客中国等网站一度因访问量突增而瘫痪。那些粗燥的、没有责任的、甚至卑劣文字引起这么全国人的亢奋和激动,而我们这些由农民喂养着的城里人,谁为农民们如此激动过,有谁真正把农民挂在过心上?
    看完《中国农民调查》,除了为农民心痛,就是无地自容的汗颜和无法回避的自责。作为记者,我们曾经接待过很多农民的来访。我们接下过他们的材料,我们表示过同情,可能还掏过腰包为他们垫上回程的路费。但我们并没有像陈桂棣夫妇一样产生过这样一种强烈责任感-------“不惜代价为农民兄弟报不平”。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无奈的叹息和苍白的愤概中淡忘了自己应该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尽管他们无助而善良的脸庞时常还能在我们的眼前浮起,但我们总在犹豫和懦弱中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陈桂棣夫妇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对事实的尊重应当让我们这些记者汗颜。《中国农民调查》让我们发现,在多少次的新闻事件面前,我们有过多少次有意和无意地缺席。书中有许多在新闻界是人所共知的东西,但没有一家媒体敢于正视它,而是将它作为谈资和传闻,在圈子里来回地重复着,却没有一人为自己的麻木和淡漠而感到脸红,包括我自己。
    作为记者,我人会有许多不安。 但因为《中国农民调查》,有件令我不安的事今天已变成一种负罪。好像是前年的冬季,一位四十岁的农村妇女,因为举报村支书的恶行,受到打击迫害。她不服,偷偷摸摸从淮北平原的一个乡村来到省城。她一走到我的面前,就立刻跪地痛哭。见惯了这种投诉的场面,我并没有给予她特别的安慰,只是让她将材料给我看看。没想到,她从破烂的皮包里掏出一个小纸包,并颤抖地打开,有几根像筋一样的东西粘在纸上,我问她这是什么东西,她哭着说,这就是村长派人从她脚根上抽出来的脚筋。她的话音刚落,我浑身从头麻到脚,不仅因为它太不可思议,也因为我见不得这残忍的场面。我立刻让她收起来,在一番安慰后作了保证,一定帮她讨个公道。此后,我也确实努力过,但最终不了了之。现在,她当初留给我的投诉材料也在几次办公桌的清理中丢了,连她的联系方式也没有了。她走的时候是来的时候一样流着泪的,可我却让她的眼泪白流了。而更重要的是,那个恶霸村长如果知道她到过报社,还会不会再抽她的筋?我不得而知。
    我相信,在媒体工作,每个记者编辑都曾碰到过许多这样的农民。如果我们不能亲自去改变他们的命运,至少我们也应该用手中的笔为他们呐喊几声。可我们没有,但陈桂棣夫妇做到了。他们没有压力?他们不知道艰难?但他们做到了。因此,因为这本书,我们永远没有任何理由为自己的沉默和失语开脱。
    新闻人该做而没有去做的事,陈桂棣夫妇做了。如果作为普通读者看了这本书后可以说“很感动”的话,作为新闻记者,我只有惭愧和自责。惟一值得宽慰的是:陈桂棣夫妇毕竟帮我们找到了灵魂的出口。如果我们仍不能从这个出口勇敢突围,新闻人剩下的就只有两个字:堕落。
    
  ============================================================
  震撼人心!它拷问每一个中国人的良心!你为苦难的农民做了什么?我要把这篇文章尽可能多的转到其他中文BBS上面!
  呼吁其他网友也这样做吧!尽我们的能力为苦难的农民呐喊!
  


作者:xjw1113 回复日期:2003-12-25 23:53:11
  农民的确有是中国目前最苦的阶层,但有多少人在关心他们


作者:无言的山丘 回复日期:2003-12-25 23:57:13
  她一走到我的面前,就立刻跪地痛哭。见惯了这种投诉的场面,我并没有给予她特别的安慰,只是让她将材料给我看看。没想到,她从破烂的皮包里掏出一个小纸包,并颤抖地打开,有几根像筋一样的东西粘在纸上,我问她这是什么东西,她哭着说,这就是村长派人从她脚根上抽出来的脚筋。
  
  !!!!!!!!!!!!!!!!!!!!!!!!1


作者:天地微尘 回复日期:2003-12-25 23:58:48
  唉!一定要找到当代来看看。


作者:smile379 回复日期:2003-12-25 23:58:43
  真是岂有此理!
  社会主义的天空下面竟然有这样的人间地狱,
  非杀之不可以平民愤。。。
31
发表于 2004-1-3 12:04: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0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9 00:44:00 | 只看该作者
拨开云雾看中国农村贫困问题


作者:清风花影 提交日期:2003-10-09 14:32:00  

拨开云雾看中国农村贫困问题
  
  
  我国政府在2001年正式宣布“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已经基本达到目标,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并且宣布在新世纪我国绝对贫困人口仅余3000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但事实上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仍然远未解决。
  
   如何看待中国的贫困问题
  
  贫困问题涉及三个指标:中国全部人口的贫困发生率,农村的贫困发生率,贫困地区即592个贫困县的贫困发生率。我国在确定贫困人口时,选用了两个标准:一种针对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极端贫困人口,一种是低收入人口。
  就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绝对贫困人口而言,我国是以2001年人均纯收入630元为标准划定的,全国绝对贫困人口2927万,贫困发生率3%;在592个扶贫重点县的绝对贫困人口为1812万,占全国贫困人口的61.9%,贫困发生率为9.1%,比全国高出6个百分点;在重点县中贫困人口又主要集中在贫困村。据中国农业大学今年对24个贫困村的调研情况来看,贫困人口为15639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0.8%,贫困发生率为60.8%,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数。并且得出这一数字的贫困线标准与国际标准不同,国际上是按1美元的购买力平价作为通用标准的,而我国确定的贫困线仅相当于以0.65美元的购买力平价为标准,这就降低了与国际接轨的贫困人口的数量。如果我们按1美元的购买力平价为统计标准,到2002年止,至少有1亿绝对贫困人口。
  对于低收入人口,我国按2001年人均纯收入872元计算,全国低收入人口为6077万,而在重点扶贫县这类人口数为3865万,占全国总数的62.9%。
  即使是在扶贫重点县内贫困人口的分布也因为地域的差异很大,其分布特点是大范围趋向分散,小地方逐渐集中:38%的贫困人口相对分散地分布在中部地区;62%的贫困人口主要以集中连片形态分布于西部十二个省区。
  贫困深度也是如此。调研小组采用参与式贫困指数对所调研的贫困村进行了贫困深度测算,在他们调研的18个有完全数据的贫困村中,参与式贫困指数超过3.5的有6个,占到被调研贫困村总数的三分之一,这意味着这些村庄还处于极端贫困状态;有7个村庄属于深度贫困状态,占到38%;有4个村庄处于中度贫困状态,占到22%;仅有一个贫困村处于轻度贫困状态。此外,贫困人口的贫困状态不仅表现为收入的低下,还表现为在基层民主政治生活中“没有声音”;粮食安全和住房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没有平等的接受教育和享受医疗服务以及其他社会化服务的权利和机会;文化生活单一等。并且贫困农户对当地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总体满意度都非常低,土地质量和数量、水资源、农村能源成为制约贫困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
  
   应当建立扶贫目标瞄准机制
  
  目前我国的农村贫困显示出新的特点,农村贫困已经从绝对贫困现象的普遍存在演变成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并存,并且处于此消彼长的阶段,也就是说农村贫困已经不再是缺衣少食的生存贫困,而更趋向于表现为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收入增长相对缓慢的相对贫困。
  但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的扶贫工作并不具备扶贫目标的瞄准机制。我们的扶贫工作长期以来是按照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来进行的,依靠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财政收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压力,但贫困人口的生计状况确无太大的改变,并且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农村贫困问题日益令人担忧。
  扶贫靠市场,对启动区域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针对穷人的需求解决问题方面比较落后,最终是使相对富裕的人受益,由于财富是不可以交换的,他们的致富只能起示范作用真正的穷人却难以参加进去受益。
  例如,许多地方采取联户养奶牛的方式扶贫,但这需要参加者有三个条件,一是有经济基础;二是有管理技术,需要有一定的教育水平;三是要有迎接市场应变的能力。这是刚性的需求。而真正的穷人受教育水平低,土地规模小,没有这些。而且由于扶贫中的一些优惠政策,如3%的贴息贷款,存在着寻租空间,制造了产生腐败的温床。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扶贫资源的渗漏与扶贫对象的偏离。
  对于贫困问题,国家和社会重视程度很高,国家财政一年拿出几十个亿进行扶贫,并且有固定的财政补贴,还有农发行的信贷扶贫、贴息贷款等等,但这些资源没有形成合力。如何协调和有效分配财政扶贫资金、信贷扶贫资金及以工代赈等多种扶贫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或者可以说从根本上将影响未来扶贫工作的效率。
  针对我国的贫困问题,有关专家学者提出采取以下一些方法提高扶贫资源利用率,建立扶贫资源的瞄准机制:
  第一,改变贫困人口的划定标准,采用与国际相一致的通用标准划定贫困人口。
  第二,实行以农民需求为中心的财政战略,推广新的扶贫理念。
  第三,取消目前的国定贫困县概念。由于目前划定的贫困县只覆盖了不到50%的贫困人口,扶贫的意义小,应以村为单位进行扶贫规划,以使扶贫资源有效利用。
  第四,取消贴息贷款,建立封闭式的专门针对穷人的资金。实践中贴息贷款容易产生寻租行为,不利于扶贫资源的利用。
  


作者:清风花影 回复日期:2003-10-09 14:48:28
  出来了:)



作者:侧评 回复日期:2003-10-09 15:02:52
  写得好。
  
  对于最后一条我的看法有所不同。因为信用的建立基础是“私有制”,当一方是私有,另一方是公有的情况下,很难建立有意义的信用关系。
  



作者:绿尘mm 回复日期:2003-10-09 15:09:49
  这是花影的工作文章吗?



作者:清风花影 回复日期:2003-10-09 15:30:24
  绿尘,前两天做了一个有关采访,顺手写了这篇,见报的不是这个



作者:一品荷心 回复日期:2003-10-09 16:08:55
  顺手写得还不错吗:)PFPF~~



作者:扎热 回复日期:2003-10-09 16:40:51
  翻



作者:清风花影 回复日期:2003-10-09 16:44:07
  作者:侧评 回复日期:2003-10-09 15:02:52
  
    对于最后一条我的看法有所不同。因为信用的建立基础是“私有制”,当一方是私有,另一方是公有的情况下,很难建立有意义的信用关系
  ——————————————————————————————
  “封闭的针对穷人的资金”并非纯粹金融意义上的,而是为集中利用扶贫资源而设。这种资金的设置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专款专用,而防止寻租行为。
  
  



作者:绿尘mm 回复日期:2003-10-09 16:47:17
  太经济了,太科研了
  
  要是能增强趣味性旧好了:))



作者:孟庆德 回复日期:2003-10-09 17:24:35
  农民问题,很值得关注。



作者:侧评 回复日期:2003-10-09 17:35:40
  不管是扶贫问题也好,经济发展问题也好,要真正地解决,都必须依靠符合经济规律的方式而不能用违背经济规律的方式,否则只有碰壁。现在很多扶贫工作都在犯“违背经济规律”的错误。包括通过金融制度扶贫工作。
  
  为什么想到要扶贫?本来这个问题只是针对政府而言才是问题,对个人而言并不是问题。关心这个问题的个人大多是职业敏感性+良心使然。但是对于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不同背景的人方案都不一致。
  
  要想“同时”解决所有人的贫困问题,简直是天方夜谈。只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才是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方法。
  
  贫困问题的根源在于贫困中的人口不能按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将自己拥有的资源换成钱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如何增加他们拥有的资源是扶贫工作的一个重点。但是这只是必要条件之一。更重要的是如何去除束缚他们将资源转换成钱的绳索。
  
  即使都能满足这些条件,不同的人的能力是不完全一致的,要想让他们“同时致富”也是想当然。
  
  有关专家学者提出来的方案中,第二条、第三条我都没有弄明白。“农民需求”的定义是什么?对应的“新的扶贫理念”是什么?“以村为单位”划分与现在这种划分的不同点是什么?为什么因此扶贫的效率就会更高?
  
  第四条经过解释,我理解为期望建立一种“直达车”式的扶贫渠道,减少中间环节的寻租机会。想法新颖,但是成本同样很高。
  



作者:清风花影 回复日期:2003-10-09 17:51:45
  
  多谢版主给红脸:)
  
  我写此文的背景是由于目前有些国际组织来到中国农村试行参与式的村级扶贫规划,国务院扶贫办也在全国12万多个村进行这一规划。我在采访中了解了相关情况,但个人认为由于中国的广大和村庄的众多,它的实行在中国还有很多难点,把它拿出来与关天诸君讨论:
  
  参与式扶贫方式介绍:
  
  参与式扶贫是以村级规划为基础的自下而上的一种扶贫方式,自20世纪90年代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实行至今,已成为国际公认的高效扶贫方式。目前我国共有12万5千个贫困村实行了村级参与式规划。
  
  参与式村级扶贫规划以贫困村为项目规划单元,以贫困户为对象,改变 “就项目选项目”的方法,由于群众的参与,打破了过去自上而下确定扶贫项目的模式,使农民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参与式扶贫规划有几点原则。一是瞄准真正的穷人。即先要确定哪些人口是扶贫开发意义上的,这一过程中要将比较富裕的人口和社会保障范围内的人口剥离出来。主要根据人均年现金收入、人均年粮食产量、不安全住房户比例、获得安全饮用水农户比、通电率、通路率、女性长期患病率和中小学女生辍学率等八项指标确定贫困程度分值,进行贫困排序、评议。二是了解农民需要什么。即调查扶贫对象的需要,倾听他们的声音。第三是研究扶贫人口有哪些能力,考虑政府能够根据他们的需要给予什么样的支持,制定出针对性强的村级扶贫规划。简言之,参与式扶贫是要多倾听穷人的需求,和他们一起自力更生、坚苦奋斗,实现可持续性地改善生计的目标。
  
  在参与式扶贫规划的实践过程中,由于体制、观念等原因存在着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首先,参与式扶贫是一个扎扎实实的基层工作,自下而上实行的参与式扶贫与原计划体系的自上而下有冲突。目前,12万多个重点扶持贫困村都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规划,如何能得到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使这些规划得以实现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自下而上的扶贫方式与歧视农民、歧视农民的知识水平,认为农民愚昧落后的社会观念相冲突。在实行过程中需要观念的转变和理解。
  一直以来,我们的扶贫规划都是由上级行政部门及技术支持部门操作和控制的过程,缺乏以农民为主体和中心的工作经验,对村级参与式规划还存在疑虑。并且,现行资金资源分配政策与参与式扶贫所要求的分权式灵活的方式相冲突。村民的真正参与实际也是一个权利重新分配的过程,是分权给村民的过程。权利再分配的背后是利益的重割。建立什么样的机制能使这个权利在分配的过程顺利实现,使村民真正参与进去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tannoy箱子 回复日期:2003-10-09 17:56:32
  
  扶贫是一方面
  给好的政策使农民有动力是跟重要的方面
  
  可参考孙大午的一些观点。
  
  (非专业人士祝贺一下专业论文)
29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9 00:26:00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关注:



我的家乡是农村


作者:tjmogu


我的家乡是农村
  
   可能是因为在外求学的缘故,回乡的次数就不那么得多了。除了寒暑假期,很难再有机会了。
   记得刘德华有一首歌叫“回家真好”,里面唱到,回家的感觉实在真的太好。而在我仅有几次回家的途中,特别是在火车上,总有很多的感受;但在我用文字整理出来前,我还真说不出那种感受究竟是哪一种,又是怎样的。
   偶的家乡是在浙西的一个农村,从上海出发,距离似近似远。坐汽车方便,但那已是奢侈;乘火车,时钟得转过十圈,不过价格却是实惠。较之两者,权衡之后,火车还是成了偶的首选。
   当然偶坐的火车是慢车,车牌前没K没T的。而且因为它的颜色,城里人称之为“绿皮车”,每当我一提到这种“绿皮车”,我上海的同学,就会发出那嘘嘘的声音,因为“绿皮车”在他们的眼中,就是速度慢,卫生差,秩序乱,他们是不会乘坐此类的火车的。
   然而,我以我的亲身体验来说,在“绿皮车”上,情况并不是那么的糟,即使在春运那么繁忙的时候。这是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同一个世界:站台上绝大多数的人,一看就知道,他们是从农村里来,回到农村去的。火车缓缓的靠近站台,终于停下了。大家果然是拥挤着上车的,其实位置是定的,无非就是让自己的大包小包有个安顿的地方。虽然这些包都不是很像样,但里面却包含了他们无数的辛酸和血泪。火车上没有多少人显得很端庄典雅,他们的着装可以用“土”来形容,所有的声音都夹杂在一起。在这里,那些高贵的自诩为有素质的人同样会遭到排斥,就如同很多的民工和盲流在城市里所遭遇的一样。
   当然,这种状况对于我来说,没有感到一点点的排斥,这和我在家乡时和我妈妈一起去赶集的时候所见到的情景并无大异,拥挤的人群,嘈杂的声音。只是我还没有足够的勇气,与坐在对面的还不相识的同路人说上半句话。因此,火车上的十个小时,是最适合思考的时间了。
   但是,终于有一次,坐在我面前的人先向我开口了。我们很快的聊开了,因为他也是大学生,也是在农村里挤过无数次的独木桥,才得以来城市实现自己的大学梦的。当我们谈及各自的大学生活时,我们的话语产生了共鸣:来到上海这个大都市,我发现,与我的同学相比我真是土得掉渣。我不会画画;在同学们边拿乐器边唱歌的时候,我觉得我五音不全;不认识港台明星;不知道那个只比火柴盒大一点点却能发出悦耳声音的东西叫MP3,也不知道什么是Walkman,里面竟然还有一个会转的电动机;还有在我们的交通实习课上,我和我的上海同学一起去浦东数车作交通调查,我只知道那宽阔的马路上驶来哪辆是大车哪辆是小车,却对同学嘴里冒出来的别克、沃尔沃、奔驰、保时捷感到莫名其妙。由于没摸过计算机,为此我还得花半年时间泡在学校机房里学习城里孩子在中学里就学会的Word和上网。我的英语是聋子英语、哑巴英语,我的发音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听不懂;基础没打好,我只能再花一年时间矫正我的发音。我真的很羡慕大城市的同学多才多艺和广阔的知识面,羡慕城市里那花花绿绿琳琅满目的商品,羡慕那宽阔的马路和耀眼的霓虹灯。而我觉得我唯一的优势就是我会读书。
   火车慢慢的从繁华驶向偏僻。窗外所见到的由原本的高楼大厦,慢慢的变成连绵起伏的山丘了。在火车里看到这些山丘,让人心旷神怡。可是,家乡实在没有多少东西很让人留恋的。对我来说,除了父母脸上一年年加深的轮廓,和家门前那棵越长越茂盛的樟树。我真的很难再找到能让我感到家乡变化的迹象了。村口的那些乡办企业还是冒着浓烟;从县里回来的那条公路依然蜿蜒泥泞;那条我小时候经常在里面玩耍的小溪还是没有清澈起来,再也看不到有光溜溜的小孩在里面洗澡了。城里人认为的那种有清新的空气,宁静的环境的农村并没有留住家乡的人们。家乡的那个村庄,前人们花尽一生心血开垦出来的田地,没有人再想从那里面得到什么了,人们都一窝蜂似的往城里挤,他们也和我一样了,被城市的什么力量深深地吸引了 。就像一条小鱼从窄窄的山沟里,好不容易游到了大江大河,很少会再去留恋他出生的地方了。在现代这个十分拜金和物欲横流的城市社会里,我和那些农村人是不是已经被同化了?
   下了火车,父母亲早早的等在那里了,接过我的大包小包,一阵寒暄之后,就径直向汽车站走去,好像他们是应该吃苦的一辈人。但我很欣慰地看到他们的脸上,皱纹没有掩盖他们那真诚的笑容。颠簸一段路后,终于回家了,肯定又是一顿丰盛的晚餐,而这不是他们平时所舍得吃的。父母亲对于每年只能见的一两面表现出很大的期望,每次回家他们都看得很珍惜。殊不知他们的子女在回来后,寒暄问候几句,又得匆匆的离去,回到他们所向往的城市。而我对于这种每次回来所受到的“宠爱”,除了让我感到那种无私伟大的亲情之外,更感到了一种负担,是我给他们的负担,和由于他们的负担回折给我的责任。很多时候,我都怀疑我以我的“寸草之心”,能否回报他们的“三春辉”。
   所以,每次的回乡,并不是因为自己对家乡的那片土地怀有很深刻的留恋。
   幸亏在这个城市的这个大学里,有一群对我们的农村还存有很大眷恋的学生们,他们在一个共同的理想下走到了一起。他们下乡,支农支教,关心城市的民工子弟;他们很努力的做事,在一个没有名分的组织,他们有感情的延续着他们自己认为应当做的事。可能这些不仅仅只有眷恋,而更多的是一种责任。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像我这样的人,我现在这样的想法,渐渐地少了;而孕育我们的农村,却能多一些吸引人的地方。
28
发表于 2003-12-18 10:48: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说的不错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