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在栖息谷发了一系列的职场生存法则,因为本人不小心破坏了王老师的关子,王老师就将他的系列之一《职场中如何控制“怒”的分寸》当任务分配给了我。没办法,王老师是长者,他的将令不能不听,我就勉其为难,还请大家指正一二。 上一篇王老师讲“学会拍马屁的重要性”,其实本意就是讲如何掌握职场中沟通(说话)的艺术,更好的申述自己的主张和建议,无论对上司、同事、下属,沟通都是非常重要的。“拍马屁”(实质是夸奖)是一种沟通的方法,“发怒”、“红脸粗脖子”与“拍马屁”正好相反,有时候也是一种有效沟通的方法。 下面我简单的就“发怒”的三种对象来一一说明一下。 第一种,对上司发怒。不是每个领导或上司都喜欢“顺臣”,有些也喜欢“谏臣”,“谏臣”在一个组织里也是必要的,古代的“言官御史”都是这一类。在上司面前适当发发怒,其一能使你的主张或建议更能为上司所重视,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二是能体现你的个性与众不同,体现你的真性情。洒家刚离开的公司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老板认为公司财务部人员太多,“30多个会计一个月才做三千多万的账,1个会计才做一百万,真是笑话!”后来财务部出了个将10名会计调岗到审计部(原来有4个审计)的方案,财务总监竟然批了。老板开会讨论此事,也有同意的迹象,于是我发言,很生气的样子,“老板说一个会计做一百万的账是笑话,我觉得有理,但我认为一个审计做二百来万的审计更可笑!”(这招叫“借力打力或借鸡下蛋”)当时老板没说什么,后来叫财务部另出方案。 第二种,对同事(同级)发怒。在职场,同事与同事之间既有合作关系,也有竞争关系,不可否认一些同事经常会不尊重你,给你穿小鞋。这个时候,适当的发怒,有助于树立你的地位和威严,“怒而立威”。还是谈我自己的案例,当初刚入职场的时候,作为新员工,总被一些老员工刁难,比如费用报销,总在财务部受阻。有一次,我的报销单又在财务经理处卡住了,我知道我的报销单依照财务制度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于是与财务部经理大吵一架,并且故意让一个楼层的所有人都听见(还有其它部门,这招也叫“敲山震鼓”),后来我的报销飞快,再也不受刁难。 第三种,对下属发怒。对下属发怒一般用于批评。批评,谆谆善导是一种方法,俗话说“响鼓不用重锤”。但有时候对下属你不怒不骂,反而引不起他的重视,这时发怒就成了一种“棒喝”,能达到“震聋发馈”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效果。我曾经有个“李逵式”的下属,是个直肠子,接受能力也差此,一些事情跟他说过多遍还是犯错。于是有一次找他喝酒,喝到差不多的时候指着他鼻子一通骂(这招叫“借酒装疯”),我轻易不骂人的,所以这一骂他倒记住了,后来还感谢我。 当然,“发怒”绝对不是随便用的,如何正确的掌握“发怒”的沟通技巧,掌握分寸,有几点是必须注意的。 一、怒是“佯怒”,最重要的是运用之人头脑一定要保持清醒,对事不对人。发怒,绝对不能自己头脑发热乱了分寸,使自己处于“失理失节”的地步,这样很容易适得其反。 二、怒必须出自“公心”,发怒必须站稳立场。发怒,目的是为了申述主张和建议,达到沟通的效果,所以立场必须是为了你的对象好,如果出于“私利”,是为了“争权夺利”,你的“怒”就成了“狂妄暴厉”。 三,怒要看时机、对象。发怒,前提是自己有较强的判断力,会察言观色,能把握对象的性格。最近电视台放《卧薪尝胆》,伍子胥对吴王夫差就做得不好,掌握不好时机;而说到对象,众所周知的魏征与李世民的故事更有说服力,“谏臣”与“明主”,本就是辩证关系,如果魏征不是碰上李世民,早就死翘翘了。 四,怒必须有依据。这里的依据也等同于实力(丰富的经历、扎实的知识、准确的判断),即发怒也要有理有节,自己心里有底,已经想得很清楚,对象有什么反应事先也有个把握,这样才能先立于不败之地。 “发怒”是一种沟通的艺术,其实也是一种职场中“说不”的艺术。最后要告诫大家的是,在职场中面对上司“说不”,一定要慎用“怒喝”,表述自己不同的意见或建议,最好还是采用“委婉”的方式。毕竟经常的“掳虎须、逆龙鳞”,长远对自己总是有害的,“发怒”、“红脸粗脖子”,不是人性使然,不过多提倡。 (又哆嗦了,这是个大毛病,学不来王老师的简短精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3 17:56:3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