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从销售“牛仔”到“销售机器”-本文曾在《销售与市场》发表

[复制链接] 46
回复
465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11-2 21:5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目录

从销售“牛仔”到“销售机器”       1

下课的营销总监    3

我现在分管生产了       4

我现在才明白了销售总监为什么这么累了?    5

销售总监要向生产总监学习,不要向顾问公司学习,更不需要到国外学习。    6

销售增长总是缓慢,这是为什么?    7

产量为什么能够预测,而销售不容易预测?    8

复杂问题要有简单的答案!       8

95%以上的企业没有销售流程-组织层面的流程! 9

销售管理中核心问题所在    10

《丰田汽车的案例》的启发       11

处处要学习!我走进误区。       12

让营销总监每天苦恼的问题切入       14

进退两难的地步    16

我朋友的故事       16

产量是由蒸煮机决定的       1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 22:26:13编辑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21:56:39 | 只看该作者

三把斧,招招见血!    18

瓶颈是个纲,其余都是目。       19

六个步骤       20

开始上路-建立销售管理模型    22

终于知道问题所在了!       24

任务多样化的后果       24

为什么营销总监很难发挥作用?       26

一个销售主管只容许有6个下属       27

11个问题有关,3个问题例外! 27

从一条“生产线”开始       28

销售员时间是如何花的?    28

新的思维一销售调度员的岗位    30

新的思维一销售文案的岗位       31

再陷困境       32

我去淮南访问       33

《金六福报》的启发-联系机    33

新的思维-销售流程的新模型    35

新模式究竟有没有用?       38

建立课题研究组    41

方案的副作用       43

消除副作用    44

市场经理的作用    46

方案实施中的可能需要       48

电梯法则       49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21:57:12 | 只看该作者

下课的营销总监

做咨询顾问有一个优势,你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到那些平时在行业杂志、电视媒体才能见到的人。你可以平等地、近距离地观察他。如果他相信你的话,他会告诉你做决定时的焦虑;如果你运气更好的话,他也许会告诉你当时做的所谓的“重要”决定究竟是好是坏,或者根本不是一个什么“决定”。你可以问他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是做营销咨询的,与不少企业营销总监成了朋友。我发现这些人有两个特点:第一,“企业寿命”短,也就是一到两年;第二,收入高,他们的年收入多在2540万之间。今天他可能是张家的总监,明天却“下课”在家,后天又空降到李家当高管。追踪这些人往往是不容易的事,但研究这些人特别有收获。

学完TOCTheory of Constrain 业内称为“制约法”)后,我着手一个专题的研究-《下课之后的营销总监》,目的是让我的同事今后在面对他们时,能够多一份从容与自信。

研究并没有想象的那样顺利,但小收获却不断。比如,我发现一种现象,“下课后的时期不同,营销总监的话题不同”,就非常有趣味。

刚下课时,总监谈的无一例外是“人事与政治”。他会给你描绘现代版本的《岳飞传》,“主上不明,奸臣当道,风波亭遇难”或童话《狼外婆》的“洁白的羔羊,陷入一群阴险资本家狼群中,其中一只特别狡猾,打扮成外婆一样;

一年半载之后,他们往往会做有限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唉!我用错人、我对新品希望过高、我太心急、我的战线拖得太长…”但是“我的方向是对的,我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惜,老板没有给我时间呀!”

两三年之后,谈起当年之事,这些总监往往会有点不好意思(这时,他的收入比一般以前多了一半!)会对自己做全盘否定“唉,那时我太幼稚,不成熟”,有的甚至对当初“奸臣”赞不绝口“现在我们常通电话,成了朋友”。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21:57:39 | 只看该作者

我现在分管生产了

我的一位同事,自离开可口可乐到浙江一家民营企业当营销总监的那一天开始,就不断遭“奸臣”所排挤,终于在18个月后“风波亭”了。据他介绍,这位“奸臣”是公司的生产总监、老板的创业伙伴,参与谋划了不少“忠良”,手中沾满了空降精英的“鲜血”。

中秋节,他发来了问候短信,我才知道他又去了另一家民营企业副总了。他让我最近要抽时间到安徽看看他,说有要事协商。

我在硕大的瓜子车间找到他。他一身工厂制服,挂着红绿相间的胸卡,有点像机场的安检员。与以前糖酒期间,客户联谊会上的“西装革履带胸花”形象相比,这个扮相有点滑稽可笑。

“我现在分管生产了,这里的不少地方是有限开放的”见到我,他非常开心,非要要带我参观这条“世界最大”瓜子生产流水线。我发现他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内敛、开心、不再咄咄逼人了。

回到办公室中,他说自己有今天,要感谢两位老板。第一个是让他下课的前任老板,第二个是这个让他搞生产的现任老板。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老常,这段时间我想了一些问题,主要是从生产管理的角度反思销售管理。我做了15年销售,可口可乐12年,KK啤酒3年,黄酒不到两年。好像明白了一点,但又说不清。这个周末,你老弟就不要回南京了,我们要好好唠唠。你帮助我理一理思路,看能不能搞出来点名堂来”他开门见山地说,“你帮我把这些问题给整明白了,我还是要回去做销售!”   

他提出要与我合作,具体步骤是,首先将他的观点“梳理一下”,变得“条理一点”;然后,在两家典型的企业进行验证,写两篇高质量的案例;最后,将它发展成为一种新流派、新主张,衍生一些方法论与作用工具,这样推广方便些。

“看一看,现在连‘盘中盘’、‘23’、‘直分销’都变成了热门理论,为什么我们不能有自己的观点?我们都做过营销总监,你现在又是营销顾问,专门为营销总监服务。我们比他们条件强多了!他愤愤不平道。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21:58:04 | 只看该作者

我现在才明白了销售总监为什么这么累了?

“我们做销售的人,总认为生产总监管理的是机器,而销售总监管理的经销商与销售员。人要比机器复杂,因此,销售管理要复杂;因此,营销总监要累些。其实这是不对的,最起码没有讲到点子上。”

生产管理之所以相对容易些,是因为有一套成熟理论在背后指导它。这些理论是建立在科学与严格逻辑基础上,在一些工业巨子手中运用得淋漓尽致,在后来的推广过程中又得到了广泛的验证。”

泰勒的《科学管理法》之后,生产管理的理论流派层出不穷。这些理论已成为大学与研究生的公开课,由专业的老师讲解他们,社会上的顾问公司也在传授与实施这些理论中获利。就是一个LEAN(“ 精益管理“),出了多少书,又有多少公司因此而盈利。他从书架中拿出两本新书,抛到我的面前。我一看是《改变世界的机器》、《丰田汽车公司的案例》,我承认自己没有读过这两本书。

“你要读读,这两本是我送给你的!”连参考书都给我准备了,看来他是真的,我抖擞了精神。

“可销售到现在还在是“科学”还是“艺术”的争论之中。西北大学《市场营销学》中有些关于销售管理的片断,市面上销售管理讲穿了,只是销售技巧的大杂烩,它的背后从来就没有一个观点、一种理论在指导着。”

“马克思讲过,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就是盲目的实践。企业老板都是非常现实的人,他能容许你去盲目实践?销售总监累就累在没有一套理论可以参考。我现在管理生产就非常轻松”我的朋友耸了耸背。

我边做记录,边体会这些话的含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 22:27:04编辑过]
6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21:58:47 | 只看该作者

销售总监要向生产总监学习,不要向顾问公司学习,更不需要到国外学习。

“这15年,我也遇到不少顾问公司。其实他们不能算是顾问,他们最多只是策划、广告与培训公司。这些人擅长的是创意,并不擅长逻辑与流程。他们负责给企业导入新的概念、新的包装与设计、市场快速导入的方法。这些人口好、会写文章,但他们大多没有销售背景。”他看见我有点益阳,忙解释道,“对了,你不在其中!”

“销售培训的价值更是微乎其微。现在最赚钱的是拓展培训,也些不少大师讲‘个人成功学’,有些所谓的‘实战派’们干脆照搬外企、标杆企业销售模式”。

“销售管理水平也就相当于上世纪20年代生产管理水平,国内是这样,国外也是这样。我有一个观点,在销售管理上,营销总监要向生产总监学习,而不是向顾问公司学习,更不需要到国外学习。”

怪不得,我最近的生意不好。营销总监在抢我的饭碗,我边记录并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 22:28:22编辑过]
7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22:00:08 | 只看该作者

销售增长总是缓慢,这是为什么?

我最近在思考了一些问题:为什么销售增长总是缓慢的,这是为什么?产品区域性总是特别明显,这又是为什么?难道真如那些大师所分析的那么是‘品牌力’不够吗?所有销售报表都是同比增长(与去年)多少与环比增长多少(与上月比),难度销售就没有突破性增长吗?营销总监总太忙没有时间思考这些问题,甚至对之不屑一顾。他们已经习惯在上年的销售额基础上乘以一经验数值(如15%),作为下年的预测。就好像一棵树一样,每年增加一圈年轮,缓慢但有增长。

多投入一倍的销售员、一倍的广告,销售额是不是能增加一倍?没有一个营销总监敢打包票,只知道“反正会有好处”。于是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将15%调成18%。没有人思考,为什么是18%,为什么不是58%,为什么不是118%?

这些不符合逻辑。但是,现在所有企业的预算都是按这样的约定做的。我非常赞同他的讲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 22:27:42编辑过]
8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22:00:46 | 只看该作者

产量为什么能够预测,而销售不容易预测?

搞生产都知道,生产线上最薄弱的一环是‘瓶颈’,‘瓶颈’的产能决定这个车间的产量。如果‘瓶颈’不在生产内,而在生产外,这就符合‘投入产出’模型。你投料越多,产出就多。为什么可以预测生产两,就是由于这个模型。”

“而销售就不容易预测,这是什么原因?这与‘瓶颈’有关系吗?什么是‘瓶颈’?”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其实非常复杂!对销售的理解越透,越仔细琢磨这些问题,我认为就有可能在销售管理上取得的革命性的成果。

复杂问题要有简单的答案!

我开始明白他要讲什么了!他沉醉在发现了新大陆的喜悦中,滔滔不绝地对我进行布道。

“我个人的理解是,生产往往是一种流程,而销售从来就不是一种流程,最起码组织层面上是这样我注意他到“组织层面”他在咬文嚼字。

“对,生产是一种流程,是组织层面上的流程。老常,我们是可口可乐的校友,我们很容易理解‘组织层面的流程’的意义。”他边说边拿桌面上文具,橡皮、剪刀、红木镇纸给我做示范。

“原水经过水净化处理后,加入糖浆,再加二氧化碳,变为碳酸水,灌瓶后压盖,经液面检测后装箱。生产线另一端是码垛机在码垛,最后叉车工将它送往成品库。”

9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22:01:17 | 只看该作者

“原水经各个环节最后变成品。每一环节都自己的操作工,他们只负责流程份内的事,他们只要根据流水线的节奏把自己的份内工作做好就行了。这就是我讲的组织层面的流程,就是有一个组织性的系列增值过程,将‘投入’逐步转换成‘产出’”

“在可口可乐系统中,绝对不可能有一个净水处理的操作工跑去开叉车,这叫‘串岗’,‘串岗’就意味着开除。他挥舞着双手,一副“杀无赦、斩立决”的样子。

95%以上的企业没有销售流程-组织层面的流程!

95%以上的企业没有销售流程-组织层面的流程。你先喝茶,先听我讲话讲完。”他见我要反驳,忙抢着给我加水。反正我有的是时间,倒不如听他讲完,再反驳。我边品茶,边听他布道。

“先看一下,营销中心城市经理的岗位说明书,看他应该该干什么吧!老常,我知道你对酒水行业的运作非常熟悉,你看一个城市经理要做多少事,他有这个能力、有这个资源完成这些任务吗?他负责的是整个区域的一切,他负责的是整个销售过程。”

“开发新客户(招商)、维护老客户关系、启动关键消费者、在当地的礼尚往来、酒店终端谈判指导、助销人员的培训、总部要求的各种资料输入、各种文案报告的提交、到工厂催货、经销商到厂的商务考察接待等等。当然,最最重要的完成销量与货款回收。这些都是他的岗位职责!”

“在我们的销售系统中,有的只是销售员的个人工作流程,谈不上组织层面的流程。营销中心的销量取决于是销售员个人销售总和。这样的销售系统,是极不稳定、极不可靠的。成功了,你无法复制经验,最多只能‘开展学先进’的活动;失败了,你无法总结原因,最多只能调整人员,更换销售领导。”

“当然,有些企业的有些流程设计得还是非常完备,如报账流程、应收款管理流程、周转箱回收流程、客户投诉处理流程、反跨区流程….但这些只是销售的辅助流程。辅助流程再完善,并不代表销售主流程就完善。”

我记下了“辅助流程”与“销售主流程”两个概念。

销售管理中核心问题所在

“老常,你是公认的销售管理专家(我开始发汗,想钻进车间的瓜子麻袋里!)。你的一篇文章,我到现在都记得,大意是这样的,组织运作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不可能解决各种问题,也没有必要,因为各种问题之间是有关联的,这些问题必定会指向一个‘核心问题’。只有涉及到‘核心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组织运作中的各种问题。否则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这是TOC的观点,是高特德拉博士的观点”没有什么比听到别人重复自己的观点更舒服的事了,我非常高兴,有点洋洋得意。

“而我认为销售管理中‘核心问题’就是,在所有的营销总监(你们顾问公司也一样)眼中,销售的组织流程就是销售员的个人流程

“但我不知道如何深入下去,我请你来合肥就是为这个原因。你一直在做销售管理,你的理论功底比我深,你也非常理解我,我知道你能将我这想法深入研究下去,我愿意向你提供我的所有资料,我愿意给你讲LEAN,也就是日本人的精益生产。我知道里面有不少概念,是你们搞销售的人这辈子从来没有听过。”

我一点也不喜欢他对销售员的鄙视态度,但我分明感到自己今天遇到一个金矿,这可能改变我的职业生涯。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22:01:48 | 只看该作者

《丰田汽车的案例》的启发

周六下午的逍遥津公园异常宁静。三国张辽的那场战役,使这个地方一举成名。今天,我要借这个宝地整理自己的思路,但愿这个思路也能使得我一举成名。

昨晚的《丰田汽车案例》一书,给我开启了另一扇大门。日本人在汽车规模生产与营销方面并没有优势,但他们将“生产操作流程”无限上纲,竟变成丰田的战略性武器,并在美国本土市场奇迹般的打败了师傅-福特汽车。

类似奇迹能不能在中小企业的营销上发生?现在企业都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产品本身上面。他们研发新的功能、找包装上差异、找概念上差异、在广告语上标新立异他们天真地认为这些差异将是自己所独特东西,是别人无法模仿的,因而最终会转化为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他们将自己的这种努力称之为“创品牌”,并划归专门的部门来负责但是,每年一次的交易会(如糖酒会),对经销商来说一场审美疲劳运动。全民差异化的最后,就是没有差异。创了多年品牌,企业最后还是招不到商,一切又回归“原点”,什么都没有。

企业的老板们,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老板们,为什么不能像丰田佐吉那样,独辟蹊径,在自己销售方法上将无限上纲,将它变成一种战略性武器呢?

我能感觉到,销售流程变革将是一个好的方向。

处处要学习!我走进误区。

我的朋友观点,营销总监要学生产总监。这对吗?这无所谓对不对,“三人行还必有我师”呢,研究“对不对”是没有实在意义的。但是,到底要学什么?

我先从“学什么”开始,然后解决“怎么学”,这看起来很符合逻辑!

营销总监与生产总监尽管来自同一厂,但他们是两个领域的两群人,各人专业背景不同、立场不同,在老板面前讲话的份量也不同,他们实质性地交流其实很少。在不少情况之中,他们互相轻视、甚至相互拆台。

我所认识那些生产总监,好像没有一人有胆量对销售总监讲,嗨,伙计!让我告诉你怎样管理销售吧!即使他有胆量,他又能拿出什么让营销总监感兴趣的东西呢?

“学什么”的问题不解决,“怎么学”就无从谈起。我发现自己有点偏了。

也许该学习生产的班会制度,大多营销中心没有定期的例会制度!

也许该学习生产的报表制度,很少有营销总监能在半小时内回答财务总监,社会库存多大、经销商的平均出货量多少。

也许该学习生产的团队精神。销售员总是单打独斗,讲得好听是一群美国牛仔,讲得不好听是一群野猫。应导入“全面客户”的观点,树立下游伙伴就是我的客户,我要做好服务。营销中心与财务部、物流部、行政部从来就没有真正合作过。

生产上有质量认证体系(ISO),也许销售也要做一个,应该请LEAN(精益)专家给销售员上堂课,比如讲销售是“一个流”,如何减少销售的“浪费

 ……

我知道自己走进误区了。

有些“教条主义”的顾问,跨进企业大门那一刻始,就不知疲倦地“找问题”。凡在他们眼中一切不标准、不完善的地方都得改善。于是,他们辛苦地培训这个、导入那个。自己花了精力,企业也花钱,终于“改善”,文章也写好,很有成就感!

可是,企业的目的难度就是为了“标准与完善”吗?标准、规范与完善究竟是怎样影响损益表的哪几行?为了规范而规范,为了标准而标准这肯定是不合乎逻辑的!

当然,在有些人眼中,顾问的价值只是一种感觉。有些一把手看来,比以前“规范”多了就是价值,他认为这钱花得就值,顾问你收得就泰然。

但对那些格守“咨询是一种生活方式”顾问来说,这绝对不是他们的哲学。何况,营销总监都是些人精,他们不关心什么理论与学说,没有实在的利益,你是很难让他改变了。

看来,我的切题的方向是错了!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