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书虫劳谦 - 

[管理综合] 一位CEO的忧虑

  [复制链接] 401
回复
8616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4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21:3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donghaixuri 的帖子

       呵呵,我们自然而然地谈到了教育,企业教育与学校教育本质是一个道理,“教,是为了不教”,公司里的目标绩效考核其实就有我们传统教育价值观的阴影!故戴明一直坚持:他认为级别、地位、奖励、奖品、福利等皆具有破坏力,它们只会让人们彼此对立起来,毁掉的是本来存在的“工作乐趣”,失去了以技艺为荣的自我实现。

       教育的真谛就是当你忘记一切所学的东西后还剩下的东东;而质量管理的真谛就是当“戴明”离开工厂后,公司老板清楚地知道他能为这个工厂运营系统做些什么,因为他与他的管理团队在系统之上工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142
发表于 2012-10-18 12:31:55 | 只看该作者
不平凡来自于对工作细节的坚持。
14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8 17:42: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ztxiong 的帖子

谢谢您的点评,完全赞同!
14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8 18:16: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书虫劳谦 于 2012-10-18 18:18 编辑

      今天“书虫”有幸再一次旁听了B公司的CIP现场会,现在对小组的行动模式作了进一步的精简,主体成员减为3个(1位班组长、1位生产线责任经理、1位技术主管工程师)。同时管理层正在考虑相关的经济激励措施予以配套。
      
      会议由质量部老外工程师主持,提出日后CIP小组的工作模式与时间表,但现场技术工程师反应较冷淡,他认为有问题可以找他询问,但他只想做参与者,没太多职责与时间来主动支持生产现场。
      
     老外工程师在介绍ROOT CAUSE ANALYSIS时很投入,现场还画了副漫画“地上看得见的杂草比喻为问题,地底下看不见的根茎比喻为ROOT CAUSE.

     会开到一半,由于技术工程师的表态,会卡壳了。与会的一位领导便在白板上写下他心目中团队成员成长的四个阶段, 并由此展开了交流讨论。
     旁观者
     参与者
     团队成员
     主人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145
发表于 2012-10-18 22:24:20 | 只看该作者
01HR俱乐部(www.01hr.org)是中国专业的人力资源论坛,为HR从业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互动平台。01HR俱乐部,汇聚HR精英!
146
发表于 2012-10-19 22:5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书虫劳谦 的帖子

那位德国教育学家的言论真值得大部分的中国人学习,教育以及管理都在于发挥孩子或员工的自身潜力,而核心不是告诉他们如何遵守规则,如何去执行。这就像俄罗斯的工艺品套娃一样,如果我们很多的规则限制他们,他们就只能比我们小一号!企业的未来还要靠他们,我们是希望他们比我们强还是比我们弱呢?
147
发表于 2012-10-20 10:09:24 | 只看该作者
理在先,管在后,初次听说,却深表同意。
14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20:36:16 | 只看该作者
       那位质量经理在现场CIP会后盛情地邀请书虫参加了他们公司下午的一个全厂活动--“进入中国十周年party" (在B公司厂区草地上举行的游艺暨烧烤活动)。
      
       B公司Party氛围很棒,厂区前花园的景色很美!
       质量经理适时地帮“书虫”引见了本帖的主人公--CEO先生,这位德国先生身材伟岸,精神矍铄,稍显清瘦的脸上写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热情,一番交流下来,“书虫”明显感到这位领导身上洋溢着与众不同的leadership和对持续改善的passion!
       他们每位员工的T恤上都印着一圈字--Nothing is strong than a team(团队动力无限,团队铸就梦想---质量经理的中文诠释很是到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149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20:56:25 | 只看该作者
      后来“书虫”了解到这位CEO可是一位“走动式管理”的践行者。个人风格极其的关注现场与亲民化。
      他来公司后,一直身体力行地推行走动式管理,他要求各经理、主管必须腿脚勤快,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时间要走出办公室,去实际了解员工的工作状况,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协调与管理。
      Management by walking around----记得,士光敏夫在他接管日本东芝电器公司前,东芝已不再享有“电器业摇篮”的美称,生产每况愈下。士光敏夫上任后,每天巡视工厂,遍访了东芝设在日本的工厂和企业,与员工一起吃饭,闲话家常。清晨,他总比别人早到半个钟头,站在厂门口,向工人问好,率先示范。员工受此气氛的感染,促进了相互间的沟通,士气大振。不久,东芝的生产恢复正常,并有了很大的发展。

        而眼前的这位德国人,身上确实少有德国人的傲慢与严肃,倒有几分东方人的随和与平易近人。“书虫”不由萌生了想与他切磋一下管理的念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150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3 21:43: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书虫劳谦 于 2012-10-25 19:03 编辑

     “书虫”一上来想交流的题目就比较大,基本是选择题,想直接拷问这位CEO目前的公司管理阶段与自身所扮演的角色?

      腹稿如下:

      1. 企业的初期生存、发展靠能人,实行“人治”。生存是第一要务,管理工作主要靠能人,人盯人。
      2. 其后的发展要靠制度,如我们常说的“法治” 。规模扩大,首要任务是组织结构、制度、程序、系统等的建设。
      3. 发展后劲要靠文化,拿我们伟光正的话就是“德治” 。提倡和而不同的价值观,需开始人性化的管理。
      4. 像B公司这样的百年老店,若进一步拓展活力需靠改革,实行“整治”(如导入LEAN)。

不过,这位CEO却先声夺人,率先作了开场白。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