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麦凯 - 

[读书评论] 钟茂森《细讲论语》(详实解读中国人的圣经)全新版连载)

[复制链接] 159
回复
3979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1
发表于 2011-7-20 15:10: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0 15:11 编辑

第九章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孝悌之至  通于神明
    这一句是讲孝道。曾子是孔老夫子的学生,是夫子最年轻的学生。曾子本身是一位大孝子,他在二十四孝里有排名。记载中说,他对母亲是纯孝。有一天曾子到山上砍柴,结果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道如何接待,心里就有点紧张,很想呼唤自己的儿子早点回家,当时没有手机,不能通讯,母亲就想了一个方法,她知道自己的儿子平日对自己非常的孝顺,念念都不忘父母,所以她就咬自己的手指,这一咬,十指连心,就很痛,结果曾子在山上就觉得心里很不舒服,感觉好像家里出了什么事,于是赶紧从山上往家跑,回到家一看,才知道家里来了客人。母亲告诉他,“我不知道怎么样把你呼唤回来,只好咬自己的手指,希望你能得到感知”。从这里我们能看到,如果不是曾子念念都念着自己的父母,没有一时一刻忘记,如何能够得到这样的感应?实在讲这种感应,这种能力,人皆有之,人的心性本来就是畅通无阻,通达十方法界的。一个证得自性的人,宇宙中哪一个星球,哪一个众生,有什么样的念头,他都能感知到,因为他的心性的能力没有障碍。圣人教我们要悟明心性,也就是《大学》里讲的“明明德”,就是要从尽孝开始。我们凡人还没有得到能通达十方的能力,但是从与父母感通入手比较容易成就,与父母一体的心,就能超越时空,就能与父母心心相印,感而遂通。从对父母尽孝开始,将这一颗孝心扩展到对一切人、一切物,与十方法界一切众生都能感通,这就是大圣大贤。曾子有纯孝之心,所以有这种能力,所以他能成就圣贤。
丧礼慎终  祭诚追远
    曾子说,“慎终追远”,“慎终”,朱熹朱夫子解释说,“慎终者,丧尽其礼”,就是《弟子规》讲的“丧尽礼”;“追远”,“追远者,祭尽其诚”,也就是《弟子规》讲的“祭尽诚”。慎是谨慎,终是父母寿终,做儿女的必须要用最谨慎的态度去治理丧事。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现在父母离我们而去了,我们想要报答父母的恩德,已经没有机会了,所以那种哀戚之情是非常重的。因为有哀戚之心,就会对丧礼非常地慎重,用丧礼来表达儿女对父母的深重的哀悼,深刻的怀念,无限的感恩,所以丧礼非常的重要。古人有三种礼是极其慎重的,一个是婚礼,一个是丧礼,一个是祭礼。如果没有丧礼,这种哀戚之情就没有表达的方式,所以应该恢复丧礼。过去一个朝代的建立,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制礼作乐,一个没有礼乐的国家,孔老夫子说这叫乱世。国家对人民的领导,就是用礼用乐。乐是艺术;礼,古人有冠礼、婚礼、丧礼、祭礼,这些都有一套规矩,如果没有规矩,百姓就无所适从。我们希望实现和谐社会,这些礼非常有必要去恢复、去制定,制定一套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又能表达古圣先贤赋予礼的内涵的一套礼节,非常的重要。
    “追远”是讲祭礼,我们追思自己过世的父母祖先。丧葬以后要依礼、依时追念祭祀。追远包括对自己过世的父母,和自己的祖宗,历代的祖先,虽然祖宗祖先已经距离现今很远了,但是每年春秋祭祀不可少。所以“远”,包括父母和祖宗两个意思。祭祀的时候必须诚敬。《朱子治家格言》里讲,“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用诚敬的心来祭祀,表达对祖先、对父母的感恩怀念,这是不忘本,这是养我们厚道的存心。如果遥远的祖先我们都不忘记,都念念感恩他们,念念都想着要报答他们的恩德,光耀门楣,这是多么的厚道!如果父母在世,我们怎么会不对父母尽孝?这么远的祖先我们都不忘,怎么能忘记现前的父母?所以“慎终追远”就是培养孝心,它的结果就是“民德归厚”。所以有因才有果,修如是因,得如是果。“民德归厚”是什么意思?朱子说:“谓下民化之,其德亦归于厚。”当人民百姓常常能“慎终追远”,人民必定能增长孝德,所以变得厚道。厚道是什么意思?邢昺的注解里说是“不偷薄”,偷是偷盗,民心不偷,互相不会占便宜,只会多给人恩惠,绝没有占取别人便宜的念头;薄是刻薄,人能“慎终追远”,就会变得厚道,不会想着占人便宜,不会想着利益,心里只存着道,所以他就能厚道待人,绝不会刻薄。
    我们来到一个地方,看这个地方的民风,就看这个地方是不是有“慎终追远”。我曾经到潮汕地区讲课,广东潮州、汕头地区,我发现这个地区的人民对“慎终追远”很重视,丧礼办得很隆重,每年都祭祀祖先,到四月五号清明节,每一家都祭祀,没有例外,所以我们能够断定,这个地方的民风纯朴,民心厚道。假如我们来到一个地方,看到这里的人民总想占人便宜,譬如我们到一个商店去买东西,他见到我们是外省来的,就要价很高,对本地人要价就很低,这是什么?偷心,不厚道。所以这个地方,可能就不和谐了,因为什么?人人都想着利,那么义的观念就淡薄了。重利轻义,甚至见利忘义,社会的风气怎么能和谐?如何改变呢?曾子已经告诉了我们,要社会和谐,人心厚道,这是果,因在哪儿?因在孝道。如何提倡孝道?“慎终追远”就是一个好方法。所以我过去在各地讲学的时候,常常提倡孝道,那是好几年前,我说我有个梦想,希望由政府来提倡祭祀祖先。在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时候,毛主席提倡祭祀黄帝,他特别撰写了“祭黄帝文”,并由党中央派特别代表去黄帝陵拜祭,这是团结全中国人民的一种好方法。所以祭祖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应该恢复,应该大力提倡。古代的帝王年年都祭天、祭地、祭祖,所以朝廷上下文武百官乃至全国老百姓都会祭祖,人民对天地有敬畏之心,对祖宗常常不忘,朝野和谐,民德归厚!特别是有灾难的时候,譬如有地震、瘟疫,或者干旱、水涝等天灾人祸的时候,帝王都会带领文武百官祭天地、祭祖宗,团结一气来消解这个灾难。
42
发表于 2011-7-20 15:31: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0 15:31 编辑

自行化他 涵养厚德
    朱夫子在他的《四书集注》里讲,“盖终者,人之所易忽也,而能谨之;远者,人之所易忘也,而能追之;厚之道也。”“终者”,是已经寿终的亲人,比如父母,父母过世了,人可能就会容易疏忽,孝心可能就会减退,用丧礼去谨饬之,让人们能通过这种礼来提起孝心,人心就能变得厚道;“远者”,是已经过世很久的亲人,很遥远的祖先,这是“人之所易忘”,很容易忘记,而能依时追祭他们,不忘本,这就是厚道。民心厚,国家的基础就厚,国力就能强盛。就像一棵大树,它的根很深,所以它的枝叶就能茂盛,它就能抵抗风雨的侵袭,能经受灾难的考验。朱夫子又讲,“故以此自为,则己之德厚,下民化之,则其德亦归于厚也”。“自为”就是自己这么做,自己能“慎终追远”,自己的德就厚,这是自立。一个国家领导人能做到“慎终追远”,他的德行就厚。由一位厚德君子来做领导人,这是万民之福。老百姓看到他这么做,也跟着受到感化。“化之”,是被感化,被他教化,他用他的身行来教化老百姓,百姓就向他学习,把原来不好的习气改掉。原来可能常常会忘记父母祖先,现在“慎终追远”,就能常常不忘,这就化了。这一化,民风就转化了,变得和谐,人民百姓的道德也变得厚了,这个国家就有福了。不仅国家领导人要这么做,每一个人都应该这么做,每一个人都要让自己的德厚。我们的德厚,我们的福就厚。古人讲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是谁?一个普通老百姓。不要说这是别人,应该说这是自己。天下兴亡,我有责任。我要做出好样子,“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万民做个表率,这就是教化。
    孔老夫子当年大部分时间没有做官,他也是一个平民老百姓,但是他教化的这种影响力,超过当时任何一个诸侯国的国君。为什么他能做到?他有这种担当,天下兴亡,我有责任。我“慎终追远”,让我的德厚,也能让万民的德厚,这是教民以孝。圣贤施教以孝为本,《孝经》里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我们希望社会和谐,天下太平,怎么做?落实孝道,从我做起。一九九四年我姥姥去世的时候,这是十五年前,我正在广州念大学,我母亲带着我送姥姥往生,在姥姥走之前,我母亲就到处请教那些有学问的人,如何送终,如何做好临终关怀,让老人家能在非常舒服的、宁静的状态下含笑而去,不能让她有痛苦。所以我母亲到处走访,才知道原来在她往生的时候一定要给她念佛,念佛是最好的临终关怀。我们也得知,人在临命终时,四大分离,身体的器官像撕裂般痛苦,古德比喻“如生龟脱壳”,那种痛苦就像是把一只龟的肉体从壳里拔出来一样,所以这个时候不能碰她,连她的床也不能碰,至少八小时之内不能碰她的身体,不能对她哭泣,因为这些会让她很痛苦,影响她安详往生。
    我们学了这些知识以后,在姥姥往生的时候就如理如法地来送她,给她念佛,安慰她,劝导她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在我们的这种临终关怀下,姥姥是含笑走的。十二个小时以后,我们再碰她的身体时,发现她全身柔软,可见得她走的时候非常安详,一点也不紧张。人走了以后为什么身体会很硬?因为他走的时候很痛苦、很紧张,所以会很硬。如果是很柔软的,我们就能断定他走得很愉悦。这是什么?我们要“慎终”,谨慎的对待亲人临终离去的这个时候。现在我们的丧礼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人用各人的。有的人用西方的,有的人用我们中国传统的,因为什么?没有一套标准的礼仪。所以希望国家能有一套正规的、标准的礼仪,全国人民遵守。现在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我们也要尽到自己的哀戚、追远之情。姥姥走了以后,我和母亲每一年清明、冬至,这些祭祖的日子,都祭祀她老人家和过去的祖先。国家没有一套标准的祭礼,我们就采用自己制定的一套礼仪。祭祀有纪念、怀念的意思,我们在祖先牌位前读诵传统的经典,提醒自己不能忘记祖训,要好好的做人,提升自己的品德学问,用这样的一个行动去报答祖先,这是祭祖的意义之所在。
    我过去在大学里教书,美国四年,澳洲四年,都被大学授予终身教职,也有不少的大学聘任我做主席教授。有人说:“你才三十多岁,这么年轻,挺有成就的。”其实是什么?不是自己有什么样的智慧能力,超过我的人很多,假如说真有这样的幸运,这个幸运很可能就是来自于祖宗的福荫。我们自己能够“慎终追远”,就“民德归厚”,我们的德就厚了,德厚了,福也就厚了。我们希望自己的一生幸福美满,必须要修厚德,厚德来自于孝道,所以曾子教我们“慎终追远”。我爷爷今年九十一岁,现在我来孝养他,他也过得非常的安稳,每天无忧无虑的,这是老年福报。爷爷的福报从哪来的?我细细的思维,爷爷有一个最大的优点是一生都祭祖,年年至少两次上山扫墓,祭祀祖先。爷爷的父母在他十几岁时就过世了,可是他对父母念念不忘,对祖先念念不忘,常常带着自己的儿孙上山祭祖。我很小的时候就有这个印象,到了清明、冬至这些祭祖的日子,就扛着锄头跟着爷爷,跟着我父亲、叔叔他们一起上山整理墓园,去祭祀,所以到他现在九十几岁,能享受到儿孙的孝养,这是爷爷自己有这个厚德。

43
发表于 2011-7-20 15:36: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0 15:37 编辑

复其本性  孝为良方
    明末清初的蕅益大师对这一句的注解说,“厚是本性之德,复其本性,故似归家”,这是点睛之语。“民德归厚”的厚,是指本性本来具有的性德,本来性德就是厚的。这里讲“归厚”,这个“归”的意思非常的深。归字说明什么?我们本来就有,像自己归家一样,我们的家本来就有,有一个老家,我们在外面游荡了很久,现在回家了,这叫归。我们的性德本来就有,现在怎么样?迷失了,我们偏离了本性。本性是本善,“人之初,性本善”,现在我们的本性不起作用,性德不能现前,是我们的习性在起作用。我们什么习性?自私自利、贪婪、愤怒、嫉妒、怨恨、刻薄,等等。贪瞋痴慢,杀盗淫妄,这些都是习性,本来没有的,本性里没有这些习性。我们染上了这些习性就是偏离了本性,现在教我们“复其本性”,把本性恢复起来,从不好的习性那里回头,回归到本性上来,这叫归。能够回归本性了,这个人就叫圣人,禅宗里有一句话,“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佛是大圣人,见了性就成了佛。我们“复其本性”,就成为了大圣人。
    如何复其本性?孝道,用孝心去开启性德的宝藏,回归本性,彰显性德。所以,“慎终追远”就是培养我们孝心的方法。民国时代江谦先生对蕅益大师的注解有一个《补注》,他说:“知真性无量无边,不生不灭,则知民德本厚。流于薄者,习为之也。”我们知道自己的真性具有无量无边的性德,真性是人人本有的,它里面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福德,无量的才艺,无量的财富,什么都是无量的。六祖惠能大师说得好,“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不是数字,它是比喻无量无边,整个宇宙都是真性所变现的,而且真性不生不灭、无有动摇。我们现在迷失了真性,怎么办?要回归。真性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叫做厚。民德本来就是厚的,现在为什么薄了?薄是因为习染,染上了不良的习气,才致使本来很厚的德现在薄了,本来无量无边的性德,现在流不出来了,就像山上的泉水,本来是不断地在流,现在一些石头把它挡住了,把泉眼给封起来了,水流不出来了,小溪就干涸了。这就是厚的德变薄了。
44
发表于 2011-7-20 15:43: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0 15:44 编辑

慎终追远 孝道圆满
    江谦先生说:“教民慎终追远,其事甚多,不但丧尽其礼,祭尽其诚而已。”如何使本厚的民德现在又重归于厚?“教民慎终追远”。“慎终追远”的事相很多很多,也是无量无边,不仅是朱夫子讲的“丧尽其礼,祭尽其诚”而已,它包括得很广泛。江先生举例说,“言其小者,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便是追远。饭食已讫,一箸一器,必安放整齐,便是慎终。”这是从小的方面来说,《朱子治家格言》里也讲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惜福,对一粒饭,一碗粥都要想到来之不易,是多少人的辛勤汗水换来的,这是追远。看到眼前的粥饭,想到它的来处,叫追思远方,追远。这也是培养厚德。我们吃饭之前都念感恩词: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师长教导之恩,感恩同学互相帮助之恩,感恩农民伯伯辛勤劳动以及所有为此付出的人。佛教里讲的“上报四重恩”,第一个是父母恩,第二是老师恩,第三是国土恩,国土是祖国,第四是众生恩。感恩祖国人民的培养,这是追远。“饭食已讫”是吃完饭了,我们把碗筷都洗干净放整齐,这叫“慎终”,这么一件小事,就含有“慎终追远”,所以我们吃饭不也是在修行吗?睡觉也是这样,睡觉的时候想到,我今天晚上能够安稳地在这里睡觉,要想到感恩祖国的安定繁荣,如果祖国社会不安定,我们睡觉哪能安稳?感恩父母给我们的养育,让我们有好身体,今天晚上睡在自己家的床上,不是睡在病床上。晚上睡觉的时候还要想到老师对我们的教诲。“吾日三省吾身”,曾子就是这么做的,这叫追远。睡觉起来后,把被子叠好,这是慎终。乃至读书,《弟子规》里讲“读看毕,还原处”,做事有始有终,这些都属于慎终的范围。“言其大者,如弘扬净土法门,教人临命终时,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是真慎终。发弘誓愿,普度众生,以报多生多劫父母养育之恩,是真追远”。这是讲到大的方面,慎终是帮助一切人,包括自己临命终时能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把这些道理广泛地弘扬,这是慎终。
    我和母亲很感恩我们能向善知识们学习净土法门,所以我们能顺利地将我姥姥送到极乐世界。姥姥往生三七,二十一天之后还给我报梦说:我现在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请你来念佛送我一程。我在梦中很高兴,就给她念佛,大声地念佛,念佛声把自己念醒了,然后看看表,晚上三点,知道她往生净土了。这是什么?真正的报恩。父母真正能出离生死,出离六道,往生净土,我们的孝道才叫圆满了。然后用这个孝心广度一切众生,这是发弘誓愿。为什么?众生皆是我父母。确实如此,多生多劫以来,一切众生都和我们有缘分,都与我们互为父母兄弟。所以真正发大愿度众生,这是真的追远,无量劫的父母我们都要去报恩。所以若不是真正弘扬佛法,令一切人皈依三宝,把这些道理都弄清楚,慎终追远岂能叫圆满?人民都能皈依三宝,都能恢复自性性德,这是真正的“民德归厚”。儒释道三家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流,三家都是教育,不是宗教。这三家的教育是互补的,互相促进、互相提升,在教育上也是互相圆融的。我们从蕅益大师和江谦先生对《论语》的解释,就知道他们真正是通达儒释道的人,他们能圆解《论语》里的教诲,将夫子的心法为我们圆满地开显出来。所以,真正要在传统文化上得到精髓,得到真正的圣贤心法,儒释道三家要互相参看,在教义上能圆通,不能互相排斥。
45
发表于 2011-7-20 16:14: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0 16:15 编辑

第十章 子禽问于子贡曰:“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无争不求  夫子五德
    我们来看朱子的注解。“子禽问于子贡曰”,子禽和子贡都是孔老夫子的弟子,这段话是他们俩之间的问答。子禽姓陈,名亢;子贡姓端木,名赐。有的人说,子禽是子贡的弟子,这个也有可能,但是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这段话是子禽向子贡请教。子禽问,“夫子至于是邦也”,夫子是指孔老夫子,“邦”是当时的诸侯国,孔老夫子每到一个国家,都能听闻这个国家的政治、社会的状况,都会有人来告诉他,子禽问,这是孔老夫子求得的,还是别人给与他的?也就是问,是夫子自己去求而得知,还是别人主动地来告知他的?“抑与之与”,与是给与,抑是或者的意思。这个话问得好,真正的圣贤难道还会有有求之心吗?夫子关心别国的政治,他所得到的情况是他自己有心去求,才能得知,还是他无心而别人主动告诉他的?我们来看子贡怎么回答。子贡在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里,他是言语第一,很会说话。他很会说话,也是因为他善于思考,善于观察。他观察孔老夫子的德行,总结出五德,“夫子温、良、恭、俭、让”。
    “温”是温和,夫子的容貌、形态,不会给人任何的压力,和他在一起,会感觉非常的舒服,聆听他的教诲如沐春风,这是温和。为什么夫子能够容貌温和?这是因为夫子心地柔和,用慈悲柔和的心对待身边的人,令身边的人感觉到他平易近人。所以圣人和我们在一起,我们不会觉得圣人好像高不可攀,与自己格格不入,或者是让自己觉得很有压力,不会的。他的这种气质,会让我们很舒服,很愿意和他在一起,这是温。“良”是什么?夫子的心地善良。夫子一生所追求、所实践的就是一个仁字。以仁爱存心,所以心地善良。仁者爱人,他用真诚的爱心去关怀、帮助、照顾一切人,一切众生。“恭”是讲夫子对内,对自己,严肃、谨慎,而对外能敬人、敬事、敬物,这是“恭”的意思,所谓一切恭敬。《礼记·曲礼篇》第一句话就说,“曲礼曰,毋不敬”,整个礼的核心就是敬,“礼者,敬而已矣”。夫子教我们“克己复礼为仁”,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而能够恢复我们的礼,处处能够循礼,能够守礼,这是恭。
    “俭”是节约、节俭,持身节俭,不奢华,所谓“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俭以养德,人如果骄奢,德就有损了。人能够安住在简单的生活中,他的德就容易进步。一个人在骄奢的环境里,很容易放逸,很容易堕落,所以夫子俭以养德,处处节约,爱惜所有的物品。“让”是谦逊、谦让、礼让,不与人争,真正能做到“于人无争,于世无求”。夫子用这五种圣德去与人交往,自然能得到别人的尊敬爱戴。所以他来到一个国家,别人自然就能把这里的状况告诉他,甚至是这个国家的国君,也对他信任,也对他敬重,把国事向他请教。我们在《论语》里看到,很多国君向他问政,诸侯大夫向他问政,对夫子不怀疑,不怀疑夫子会夺他的政权,所以敢于推心置腹地向夫子请问。这完全是因为夫子有温、良、恭、俭、让的品德,所以才感得别人的信任。所以子贡说夫子到一个国家能闻其政,能够得闻别人国家的政治,不是他求来的,夫子所谓的求,“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异”是不同,“诸”当在字讲,夫子之求,是在和别人不同的求,就是与别人求来的方法不一样,别人的求是有心求,夫子完全是以他的德行招感来的,是以无求的心得到的,无心而得。
46
发表于 2011-7-20 16:36: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0 16:36 编辑

心存仁爱 感来敬信
    《朱子集注》里讲,“夫子未尝求之”,夫子从来没有去求,圣人真是“于人无争,于世无求”。“但其德容如是,故时君敬信,自以其政就而问之耳,非若他人必求之而后得也”。德是夫子的内心,容是夫子的容貌。夫子有这样的德行,就有这样的容貌和形态,所谓“诚于中而形于外”,这个不是造作出来的。如果是造作的,这些君王都是聪明人,肯定能识破,就是因为他们看到夫子的那种真诚心,没有丝毫造作,存心仁爱,没有自私自利,更不会有夺权的非分之想,夫子到一个国家只是为了帮助这个国家,没有丝毫索取任何利益回报的意思,所以国君都对他尊敬信任,都以政事向他请教。夫子所能闻政的这个结果,与别人求之而后得的,完全不同。这是为什么?圣人能养其存心,得到的那种神态、相貌,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他的磁场不一样。别人见到他,就能对他肃然起敬,这是圣人圣德的招感。古人所谓学养功深,他才有这种感召力,所以朱子勉励:“学者所当潜心而勉学也”,我们要向圣人如是学习。
    能有这样的一种感召力,真的是不容易,甚至觉得很不可思议,第一次见面就能受到这样的尊敬信任,把最重要的政事都能向自己请教,真有这样的情况吗?我记得在二零零三年跟随我们的恩师一起到印尼去,那是受到印尼政府领导人的邀请,做团结宗教的活动。恩师带着我们走访印尼各大宗教,印尼85%的人口都是伊斯兰教徒。伊斯兰教里有三大教派,当我们去拜访最大的那个教派时,有人告诉我们,说这个教派信徒很多,所以他们的领袖们往往都有傲慢的心理,看不起别人,提醒我们要小心谨慎,不要受辱,特别是我们的恩师已八十高龄了,要我们重点保护,见到时机不妙,赶紧走人,不要自取其辱。我们和这个教派约定了在他们的总部大会堂里一起开会,这些领袖们、代表们已经在这个会堂里等候了,见到我们的恩师走进门来,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向我们的恩师致敬。当时我们心里很惊讶,因为之前听到的,和现在所遭遇的情形完全不一样,人家对我们这么礼敬。我们回去思考,到底怎么回事?才悟出,这是因为恩师的温、良、恭、俭、让的形态,他一走进大厅,就能感召到大家肃然起敬。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恩师的这种德行的磁场,中国人讲气氛,已经感动了他们。我们能够相信,孔老夫子当年应该也是这样的,所以他周游列国都能得到人家的敬重爱戴,完全是他自己德行的感召。我们的恩师也是心存仁爱,一心就想着天下和平,提倡宗教和谐,促进圣贤教育,和谐世界。虽然他是一介平民,和孔老夫子当年没两样,也是周游列国,但是每到一处,也是一样得到大众的景仰爱戴。他凭的什么?也是凭的温、良、恭、俭、让这种厚德,所以他每到一处,也有很多国家领导、宗教领袖向他请问,他也是“必闻其政”。他有心求吗?他没有心。可是别人把问题提出来向他请教,他马上就有这个智慧给人家解答,为什么?他心地清净,没有自私自利,没有名闻利养,不追求五欲六尘的享受,没有贪瞋痴慢的烦恼,所以他的心地清净光明,智慧能从自性中汩汩地流出来,只要一碰上这些问题,他马上就能给人解答,让人听了之后都点头称是,没有不赞叹的。
47
发表于 2011-7-20 16:58: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0 16:59 编辑

自性性德  诚中形外
    其实这个智慧人人本有,恩师有,我们也有,只是我们的心没有他清净而已,所以我们的智慧不能现前,遇到棘手的问题就被难倒了。曾经有一位基督教的大牧师,向恩师请教,说“你这么几十年来,到各地去讲学,遇到了很多人向你提问,你有没有回答不出来的问题?”恩师说没有,真的没有。为什么?只要心地清净,智慧就能现前,用智慧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中国的老祖宗,他们的智慧从哪里来?看看他们留下的这些教诲,孔老夫子这一部《论语》,处处都闪烁着智慧。我们再看《易经》,它能用来预测未来,千古都能准确,这是圣人留下来的智慧宝典,他们的智慧哪来的?就是因为心地清净,所以自性里本有的无量无边的智慧、德行能没有障碍地流出来。子贡为孔老夫子归纳的温、良、恭、俭、让这五德,其实是五大类,每一类里都有无量的德行,叫万德庄严。子贡很善于归纳,把圣人的德行威仪用这五条就能归纳得这么好,这么圆满,这么形象,让我们能在二千五百年以后,听到子贡讲的温、良、恭、俭、让,都能想象得出孔老夫子当年的形态容貌,生起效法之心。蕅益大师在《论语点睛》里讲,这一章“可与美玉章参看”,两章比较着来看。“美玉章”是在后面,也是子贡问的,子贡向夫子请教,“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子贡问孔老夫子,如果有一颗美玉在这里,夫子是要把它藏在这个盒子里,还是要找一个很好的买家把它卖了?这是一语双关,子贡很会讲话,美玉是比喻夫子的德行学问,他用这个比喻来请问孔老夫子,夫子有这样好的德行学问,是要把它藏起来,还是去找一个买家,用它来利益社会,帮助众生?孔老夫子回答说:“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沽就是卖,要找一个买家去卖。夫子连说两个“沽之哉”,加强语气,也就是说,夫子是有卖的意思,可是他又说,“我待贾者也”,待是等待,我这个卖不是随街叫卖,我是等待识货的人来跟我买。谁会识货?他也有相应的德行学问,他才能识货。就好像卖美玉似的,他得认识这个美玉,他才知道它的价值,他才会用高的价钱来买。所以孔老夫子的态度,不是说他不卖,不是说他不想贡献自己的德行学问,有这个机会一定是当仁不让贡献出来,可是没有这个机会,我们绝不去求,一求就贱了,反倒是什么?人家看不起,人家不知道他的价值,反而埋没了。蕅益大师对《论语》非常精通,所以他能够圆解,把这一章子贡回答子禽,为什么夫子到每个国家必闻其政,与“美玉章”结合起来,“美玉章”里讲“待贾”,等待买家,与寻常的卖法不一样,正如子禽问求,夫子“必闻其政,求之与”,是求来的吗?子贡回答的求,与寻常的求法也不一样,这个求是无求之求,是孔老夫子的温、良、恭、俭、让这五德感召而得的。圣人有德行有学问,也不能只说他不求不沽,有好东西他也能拿出来,不是说不卖,还是有求的时候,有沽的时候。但是,他的这种求和沽与普通的功名之士不一样,他的心里没有名闻利养,一心就是为了天下国家,没有一丝毫自私自利,真正是不求自己得安乐,但愿众生皆离苦,是这种心。所以他自然能表现出温、良、恭、俭、让这种德范,这种威仪,这不是装得出来的,是诚于中而形于外。
48
发表于 2011-7-20 18:36:59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啊,支持一下
49
发表于 2011-7-21 09:01: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1 09:03 编辑

富强礼乐  合则双美
    蕅益大师有一段话说得好:“若知舜禹有天下,而不与焉。颜子居陋巷,而非置斯民于度外。则知富强礼乐,春风沂水,合则双美,离则两偏矣。”从这里我们去体会圣人的存心。舜和禹是古圣先王,尧舜禹都是禅让的,他们得到天下的这个地位,做了天子,是他自己求来的吗?不是,是先王禅让给他的。当他接受先王禅让的时候,他也没有拒绝,为什么?因为自己真正有这样的德行学问,有这样的机会为万民服务,理应要去承担,所以是当仁不让,正好用这样的机会去为众生服务,去实现和谐世界的理想,所以他有了天下。颜子就是颜回,孔老夫子的弟子,他没有这个机会,他也有很高的德行学问,是孔老夫子最赞叹的弟子,夫子赞叹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在陋巷里箪食瓢饮,过着最清苦的,人家都没办法忍受的生活,可是他“不改其乐”,他乐在其中。他没有机会去服务于天下,他不像舜禹那样做天子,他只是一个平民,可是他也并非是“置斯民于度外”,他的心还是像舜禹那样,关心着天下万民。颜回也是一样的仁爱、博爱,只是没有机会来兼善天下,所以他就躲在陋巷里独善其身。
    舜禹和颜回,这两种人都是圣人,都是一样的仁爱,但是一个有这样的缘分,得到天下,一个没有这样的缘分,他居于陋巷,两种人都是无求的。就像夫子讲的卖美玉,舜和禹能卖掉美玉,找到了买家,买家也不是他找的,都是识货的人找他的。舜是尧找来的,禹是舜找来的,舜和禹自己根本没有求得天下的那个贪心,没有有求之心。颜回没那么幸运,没人找到他。可是,有没有机会那是在外面,属于天命,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而能自己控制的,是自己每天进德修业。外面有没有机会,其实对他本人来讲无所谓,百姓有福,他就能有机会去为大众服务;百姓没福,他就深居陋巷,深居于青山绿水之中,不用出来了。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所谓“富强礼乐,春风沂水”,“富强礼乐”是讲圣人出世,兼善天下,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礼乐振兴,这是很好的;如果百姓没有这样的福报,圣人就隐居了,享受着春风沂水。沂水是在山东,夫子的故乡。孔老夫子一生,出仕的机会很少,他是很有抱负,希望能用他的德行学问帮助天下达到太平。夫子的理想是大同世界,所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但是当时他没有这个机会,所以在周游列国十四年后,还是回到自己的老家鲁国沂水,夫子就开始讲学,这也是很好的。
    “合则双美,离则两偏”。夫子的讲学虽然不能在当时利益天下,因为他没有得到重用,他的这些抱负不能得到施展,可是他留下了这些教诲,让弟子们把他的圣贤之道传下来,总有一天能得到君王的认同。到什么时候才得到君王的认同?到了汉朝。孔老夫子是春秋时代的人,春秋之后有战国,战国之后秦朝统一了中国,秦朝灭了到汉朝,汉朝到了汉武帝,由董仲舒推荐,才把儒家学派立为国学,独尊儒术。到这个时候,孔老夫子的思想才得到国家的认同,才有利益百姓的机会,才使得天下富强、礼乐大兴。之后的两千年,中国朝野都得到他的恩惠。所以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可以“合则双美”,我们也要有这样的一种心地,现在有机缘为天下服务,我们就出来;没有这个机缘,我们就讲学。机缘,一个是自己要有真正的德行学问,一个是外部的环境有这样的机会。假如我们没有德行学问,即使有机会,也不能利益大众,那就得隐居起来好好提升自己,但是,目的还是利益万民,这叫“合则双美”。总有一天我们能实现目标,这一天不一定是我们在生的时候,像孔老夫子,他在生的时候没有得到重用,他过世几百年了,他的学术才有得到认同的那一天。但是没关系,因为夫子是无求的,他不求自己的名闻利养,他有的是真心对千秋万代万民的仁爱。所以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是合在一起的,是一不是二,这叫“双美”。“离则两偏”,离是什么?一念私心作祟的时候,就不能独善其身,为什么?有私心就会障碍德行学问的提升,即使隐居深山,若还有一念私心,还是不能成就,出来也不能兼善天下,这“两偏”了。
50
发表于 2011-7-21 09:10: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1 09:11 编辑

五德本有  唯其内求
    江谦先生在《补注》里说:“子贡圣门言语之选,不但赞孔子入妙,其论因果亦甚精。温则人亲之,良则人信之,恭则人敬之,俭则人便之,让则人与之,故至于是邦,必闻其政。”子贡真正是夫子言语科目里的第一,他选择的言语,就用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字把孔老夫子的德行完全概括了起来,赞叹自己的老师,这叫“入妙”,太妙了,妙不可言。如果我们也用五个字来概括孔老夫子的德行威仪,真想不出比它更好的了。不仅是赞叹自己的老师,而且什么?论因果也非常的精妙。什么因果?温、良、恭、俭、让这是因,果是什么?“至于是邦,必闻其政”,这是果。温,温和“则人亲之”,人们就对他温和,人们就爱戴他,亲之。“良则人信之”,他善良,别人就相信他。“恭则人敬之”,他对己对人都能恭敬,别人也恭敬他,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俭则人便之”,因为他能节俭,别人就能与他方便。便有方便的意思,就是帮助他,供养他,因为知道他生活节俭,不会奢侈,不会浪费,知道他所做的事业是圣贤事业,真正一心就是为了天下万民,所以有识之士就愿意供养他,愿意与他方便,帮助他。“让则人与之”,让是礼让、谦让、忍让,他愈让,别人愈给他。人就是这样,我们愈与人争,人家愈不给;我们愈去让,人家愈愿意给。这就是夫子到每一个国家都能“必闻其政”,国君都向他请教政治问题,这就是有因必有果。
    江谦先生说:“世间一切得失祸福,皆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故君子求诸己,不愿乎其外。”世间人一切的得失祸福,都是因果报应,自作自受。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报。孔老夫子为什么到每个地方都能得到别人的爱戴、尊敬、信任?因为他有温、良、恭、俭、让,这不是因果吗?如果我们没有温、良、恭、俭、让的德行,对人不能温和,别人就不会爱戴我们;对人的心地不善良,别人也就不相信我们;对人不恭敬,别人也就不敬重我们;自己生活不能节俭,别人也就不愿意帮助;自己不能够礼让,别人也就不会给与。所以“君子求诸己,而不求诸人”,凡事都是“反求诸己”,不向外去驰求。江谦先生引《大学》里的话:“大学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小人不信因果,不务修身,舍己而求人,行险以徼幸,求之不得,则怨天尤人,而为恶为乱无所不至矣。”“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就是不论什么样的身分,不论贫富贵贱,上至国家最高领导,下至平民老百姓,都是“以修身为本”,这是根本,修自己。为什么?道理很深,能修自己,修身,身修了,才能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为什么?因为家、国、天下和自己一身不二,是一体的,身修好了,家、国、天下都修好了。我们最近看到一份报导,美国夏威夷有一位精神病治疗专家,他专门治疗犯罪精神病患。这些精神病患都被关在监狱里,为什么?因为他对人有侵犯攻击力,很不好治。治疗他们的医生、护士都不愿意在那里做事,为什么?拿他们没办法,而且他们危险性很高,攻击力很强。而这位治疗家,他治疗这些病患很有效果,往往治疗很短的一段时间,这些病患就可以脱离手铐脚镣,可以自由活动了。再治疗一段时间就能好,就能出狱了。
    记者采访他,为什么他能有这么好的疗效,用的是什么方法?这位治疗家说,其实他的方法很简单,他治疗都不用和这些精神病患者见面,只需要什么?拿他们的病历,或者拿他们的相片,对着相片一次又一次重复地说:“对不起,请原谅我,谢谢你,我爱你。”就用这样的方法,很真诚的,发自内心的重复地说,“对不起,请原谅我,谢谢你,我爱你”,结果就有不可思议的疗效。这位治疗专家告诉我们,说其实一切我们都要负责,不仅对自己要负责任,对世界一切人、一切物,我要负完全责任。这就是古人讲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谐世界,我的责任。为什么说我要负完全责任?他有精神病患,是我的责任,这个道理很深。因为世界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和自己是一体,没有外面的,只有里面的,所以我用真诚的爱心去爱一切人。当人有怨恨的时候,我真诚地向他道歉,把一切对立都化解掉,用爱心去化解,用忏悔的心去化解,一切都能回归到和谐,这是君子“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学问,这叫实学。从相上来讲,这就是因果。我们能真正落实温、良、恭、俭、让,落实圣德,我们就有和谐世界的果,这就是修身而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小人不信这个因果,他不从自己修身下手,叫“舍己而求人”,本末倒置,他向外去驰求,所以“行险以徼幸”,就会铤而走险,有侥幸心理。向外求,求之不得,就怨天尤人,求得的,实际上是本来因果就注定有的,也不是他真正求得的,结果他“为恶为乱无所不至”,他会兴风作浪,危害社会。这一点观念不同,导致结果大相径庭。所以,夫子的求完全是内求,为什么内求?因为没有外面的,只有里面的,身、家、国、天下,全是自己本来具足,只要能回归性德,用温、良、恭、俭、让的德行,就能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