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朱荣新 - 

[管理综合] [原创]中小企业管理的道与术(连载)

[复制链接] 147
回复
4031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11:51:48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bjx6668在2010-10-13 9:49:46的发言:
正在仔细研读中。

感谢关注与参与!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09:34:08 | 只看该作者
管理的“驭人之道”(之二——再论人性善恶)——中小企业管理的道与术
本节导读:XY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性善恶的异同。
儒家讲人性之善恶,西方管理学有XY理论,这两者有似之处,但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的。
首先,一个是封建社会;一个是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环境的不同。
其次,一个是为社会管理或者说为政治统治而服务;一个是为企业管理服务
——目的不同。
再有,儒家的性善、性恶理论是偏重于人的道德思想;X和Y理论偏重于人的行为的研究,基本上是属于人的行为科学研究的范围。同时,从管理的对象来说,儒家的性善、性恶理论是着重于整个国家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道德的研究,而且是偏重于如何管好管理者的理论;而X、Y理论是着重于被管理者行为的研究。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管理者更易于倾向将员工视作X型的吧:
    我们先来逐条分析一下Y理论类型的员工:
Y理论讲到:员工视工作为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就像休息和娱乐一样是人的自然需要。
管理者心说:得了,这是讲的共产主义阶段的事儿吧?
Y理论又讲到:如果员工做出承诺,他们就会为完成任务而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
管理者心说:瞎扯吧,我紧赶慢赶还吆呼不动呢。
Y理论还讲到:在正常的情况下,每个人不仅能够承担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承担责任。
管理者心说:得,这不瞎掰嘛,谁说的这户话,叫他自己试试。
Y理论最后讲到:不仅仅是管理者,绝大多数人也都具备做出(与其职责相关的)正确决策的能力。
管理者心说:那不乱了套了!手把手交给他们怎样做,还不行呢,还敢让手下自己拿主意呀。
于是,管理者自然就认同了X理论的假设;自然就选择了基于泰罗制的西方现代科学管理方法。而且还一用就灵,生产效率立竿见影就得以提高了。
可是,改革开放30年后,问题出来了。原本一用就灵的招数效果不佳了。我们就有点晕了。
从儒家学派的道德层面到西方理论的行为研究各有千秋,只是角度和层面侧重点不同罢了。我们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这两个方面都要兼顾并有所区分,笔者的观点是:对于高层管理人员可以稍偏重于道德修养,对于基层人员可以偏重于行为管理。此外,就是在人性善恶的本源上的探讨其实并不适用于企业管理层面,那些更多的适用于哲学层面。做管理,我们没有必要死抓住人性的善与恶来思考,XY理论的假设,最好暂时抛开,如果要从人性方面探研管理之道,应该更多的关注一下文化,尤其是中西不同文化的发展演变形成的国民性特点。
哈佛杜维民教授认为:“中国文化关注的对象是人”。人与人的关系是中国文化关心的核心问题,所以,中国的哲学无论儒、释、道学都是一种人生哲学。儒家入世求作为,道家逍遥求长生,佛家出世求悟觉。而西方文化更多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西方很早就出现了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得这样一些名垂千古的自然科学大家,由此衍生出理智和科技。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文化信奉强调“天人合一”的“和”文化。西方文化认为自然与人是处于对立的斗争状态,因而产生了与中国文化不同的对自然的态度,即人应征服、控制自然。西方文化也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在人伦与竞争之间更强调了个体竞争,因而出现了“优胜劣汰”的规律。当中国人追求个人融于自然之时,西方人在做的事就是研究科技这一“术”(技术),制造坚船利炮,去征服自然。于是,在 西方文化的养育下,自然科学研究所必须的严谨、量化、标准化、控制论等也就自然融进了管理科学之中。例如:一个人在流水线生产,工具或原材料在左边还是在右边摆放更能节约生产的时间,提高工作的效率等。 又如:在一个大公司,如何在管理上效仿生产管理的流水线化,如何精细化。如果每人每个工作日节约几秒,加起来可节约几个人的时间,可少雇几个职员,可减少多少开支。总之,在西方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理论方面,自然带有很强的西方自然科学发展的烙印。
儒家和传统文化在管理方面,自古以来一直都是偏重于道德修养的,是依靠对“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妇纲”这三纲,和“仁义礼智信”这五常的“三纲五常”来进行道德层面的教化,起到自我管理和管理作用的。“三纲五常”是一个如同经纬空间的系统——“三纲”为经,是制度,是规矩,是守则;“五常”为纬,是方式,是方法,是渠道。
孔子“仁者爱人!”之说, 首先对执政者提出了“正己”的要求。在孔子看来,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中,执政者与臣民的关系是最基本的。而在二者当中,孔子又最注重执政者的作用,认为执政者的好坏决定了社会治理的好坏。
春秋时期鲁国的时任CEO季康子先生有次找孔子进行管理咨询,请教如何处理政事。孔子就说: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因为在孔子眼里上梁不正下梁歪。执政者必须从端正自身开始,通过其人格魅力和道德感召力(也就是领袖人格)去治理民众(正人)。这样,才能造就一个良好的秩序社会。这不仅仅是“正人必先正己”的思想,还是贯穿了“以身作则”的原则的。
当时,季康子先生为公司的那些庸人、小人所困,就接着提出来如果我把那些不称职的,和我不一心的家伙们干掉,是不是就好了呢。
孔子的观点是: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5 14:23:11编辑过]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09:36:30 | 只看该作者
这里孔子讲的就是“人治”,是依靠有仁德者的所为去教化民众,从道德层面进行改善的方式方法。而且,孔子还在这个基础之上,进一步推论。 他认为政治过程是一个由修己到治人的连续过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宪问》)。社会要稳定,不是靠压迫和欺诈,而是要在“修己”基础上建立社会的正义和规范——礼乐刑政一整套东西。
 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看来,人生存在人的群体中,也就是常说的“人能群”。只有群体存在,个体才能发展,而群体又是需要遵守秩序、和睦相处来共生的。所以儒家对于个人最高的价值观念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的是通过个人的学习修养修炼,来实现“利家、利国、利天下”的价值观;强调了应当和如何去“做”一个人的社会属性,而忽略人这一个体“是”一个人的自然属性。尽管这种观念具有很强的利他主义思想,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一种大同思想,导致了以己推人,先人后己的行为延伸,但是,却忽略压抑了人的人格独立性。而且,几千年来,大家都奔着齐家治国平天下去了,纯科学的研究及所有的自然科学都成为中国古代多数人不屑选择的行为和兴趣。尽管我们有过张衡、祖冲之、蔡伦等这样的“科学家”,但从根本上是不可能出现系统性的科学体系的。 因为中国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也有着自己的执著追求——“天人合一”,把自然人格化,追求人的精神消融于自然界之中,追求人与自然共呼吸的和谐状态。
于是,在封建时代的饶顺天日之时,社会和谐,民心自足,就实现了无为而治;每当国家民族到了生死存亡之时,仁人义士,前赴后继,维系了中华政体和文明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于是,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上,就缺乏科学研究和科学的体系。
在辛亥革命以后,没有皇帝了,“三纲”被打破了。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不仅“三纲五常”体系彻底被打破,而且,在学习西方民主和科学这两位“德赛先生”的过程中,人性得以解放。这是历史的进步,可是,关于人性问题,却始终脱离不了民族的文化传承因素的。
不管西方的科学与理性体系,以及个人价值观念基础,还是我国的正己修身治人,都离不开人这一主体。
于是,在今天,我们在管理学的发展历史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管理围城”现象——中国由混沌、大一统的无为而治政治管理经过了独尊儒术的“人治”管理后,开始学习效仿西方的科学化、量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而西方在20世纪开始就向以中国为主的东方文化学习借鉴管理的突破了。
我们学西方的科学化管理;西方开始学习我们的“和合”管理文化的现象,表面看是“地球村”造成的结果,其实根源在于东西方文化对人性的进一步认识和认知。
恩格思《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有这么一句: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 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在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发现早在恩格斯的观点中已经可以看到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倪端了。
这说明了一点:关于人的“大道”是天下归一的,是归一于一点的——这一点就是人性。
人性,就是企业管理中“驭人之道”的“道”。
谁能把人性研究透了,谁就能把握住人,自然也就能够管理好人了。
从哲学的角度或者从“道”的角度切入的话,“道”是本源的,是自然的,而“道”本身无善恶之分。人性也是这样的。所以,抛开人性善恶的哲学争论,抓住企业管理需要的关键问题和结点,才是一个现实的实用主义管理者应当做的事情。
作为人的“趋利避害性” 将是在企业管理中很关键的一个基点。明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一点。
          
延伸思考:管理要懂人性,但人性中哪一点才是对企业管理最有用的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5 14:24:03编辑过]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12:50:30 | 只看该作者
企业管理的“驭人之道”(之三——趋利避害)——中小企业管理的道与术

本节导读: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并形成了人的价值观念,而价值观念是企业管理的一大“法宝”。

当至尊宝多年前不断地质问“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的时候,在他的身后同时响起了一个声音,飘渺不绝已延绵了60余万年:
“对自己有益的不该去争取吗?对自己有害的不该去回避吗?”
JUST DO IT之所以能够广泛的被人们所接受,超越了种族国界年龄,正是因为在人类的本性中存在着“探索无极限”的因子。尽管也有过“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的哲人语录,可人类失去了思考,没有了思想,那还叫做人类吗?
于是,在茫茫从林中,人为自己赤裸的身体围上了兽皮,开始了对自然和自身的探索与征服。当人们发现了野猪山鸡之时,趋之而上,这些可以吃呀,填饱肚子重要。要成长要发展,先不能饿死。当人们发现了豺狼虎豹,四散而逃。这些会要命呀,要存活,快跑吧。人们还在居住的村落外围挖出了宽而深的壕沟,保护自己。就在这一为生存奔波劳碌的过程中,趋利避害的天性始终伴随着人类发展,走到了今天。当然,同时也衍生了持强凌弱的因子。
“团结就是力量!”
这不是哪一个政党和组织的宣言,这是人类面对强于自己的势力自发的觉悟。
于是,我们的老祖宗结成了团队,去打猛兽,去耕田地,去开矿山……
所谓天性,就是指先天的品质或性情。这是人出生就具有的秉性,一个外界难以改变的心理感知特性及行为趋向,也称做本性。孟子说过:“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就是讲人的生命本质是与生俱来的。不过在社会的红尘中,被猪油蒙心后,要想重返自己的天性,可就不容易了——你先得学做圣贤才可以做到的。
11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12:53:46 | 只看该作者
人结成群后,就有了社会。人也就不再是一个孤零零的个体了,人就成为了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为人父、为人子、为人夫、为人兄,对于你的三姥姥的二舅妈的小姨子,可能你不一定清楚该怎么称呼,可是,你和她却是有亲戚关系的。这还只是血缘与姻亲关系,在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和其他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哪怕就是鲁滨逊,不是还有星期五做伴的吗?而且,我们每个人也正是在这些多种多样的关系之间,才成为了“我”这样一个人。比如:张三是孩子的父亲,同时也是妻子的丈夫,张三就有了为人父,为人夫的权利与义务。张三还是一名职业经理人,所以张三上面有老板,下面有下属,面对上下级,他的身份是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也必然不可能相同。这些社会关系也同样决定了张三在客户面前与他在超市作为消费者的身份的差别。假设没有这些关系,我们就连自己是谁,可能都搞不清了。
面对这些林林总总错综复杂头绪繁多的社会关系,任何一个智力健全的人都必然会选择有益于自己的行为方式;都必然会规避对自己有害的一切。趋利避害,这就是人的本性。
唐骏是公认的打工皇帝了,他向上要面对董事会以及股东,向下要面对各级属下以及员工,此外和他相关的各方人士,包括小报记者,唐骏都必须面对,并时刻和这所有的关系人发生着关系。这不,前些日子,一不小心,成为了失足者。关于唐俊门事件,我们没有必要再重复累言了,因为他的能力和业绩是干出来的,但是在唐俊门的背后,他之所以被人所诟谩,也是因在面对人的趋利避害这一天性之时没有处理好其中的利与弊关系罢了。
对自己有益的不该去争取吗?
——应该!能做到“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可不是一般人了。柳下惠面对美女的挑逗做到了这点。他,不是一般人,可向我们这样更多的凡夫俗子在面对利益之时,只要行为符合自己所处国度与所在时代的法律和社会道德文化规范,就不错了。
对自己有害的该不该去回避呢?
——应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只是苏洵在其作《心术》针对“为将之道”讲的“治心”之术,不能要求我们每一个凡人都必须做得到的。
食欲、性欲、善意、恐惧感、敌意(警觉心)、好奇心(探索欲)、占有欲(控制欲)、创造欲、破坏欲、表现欲、保护欲、崇拜感、孤独感、依赖感(安全感)包括嫉妒心和虚荣心这些也都是人的天性。但恐惧死亡,维持个体的存在是生物最大的潜在驱动力,是生物最坚实的需求。人,做为一类物种也不例外。
从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而言,人就是从一个从不完善的生理人(孩童)到完善的生理人(成人)的成长过程;同时也是有一个自然人到社会人的成长过程——正如英文中的从一个NOBODY到SOMEBODY的成长过程一样。在一个人成长的每一步,趋利避害这种人的本能行为选择,始终体现在人的每一个行为细节里。
反观我们自身的成长,不就是在不断的趋利避害中试图找寻合理的生存方式吗?
韩非子讲过这样一件事:“鳣(音zhan,就是黄鳝)似蛇,蚕似鳣。人见蛇则惊骇,见鳣则毛起。然而妇人拾蚕,渔者握鳣,利之所在,则忘其所恶,皆为贲诸。”说的就是虽然鳣蚕之类的东西让人看了恶心,可是仍然养蚕的妇人和渔民抓他们就跟没事儿似的。为什么呢——趋利避害——这是的妇人和渔民在生存和厌恶之间本能的选择。如果说,作为草根的妇人和渔民是出于生计所迫,无奈才去拾蚕握鳣的,那么“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不要问这句话对吗,不仅因为它是马克思所言,更关键的同样是是因为人的趋利性。
而到了商鞅口里,讲的就更为清楚了:是人都会“饥而求食,劳而求逸,苦则索乐,耻则求荣,度则取长,称则取重,权则索利”的。
人要做出趋利避害的选择,就牵扯到一个问题:如何判断利与害?很简单,按照人的本性来讲,对自己有好处有益处的,即为利。只不过这利可以是钱财,可以是权利,可以是荣誉,也可以是长寿,还可以是一时的快乐,甚至可以是肉体的痛苦……百人百性,世上不还有逐臭之夫吗?但是,总体而言,福禄寿喜这些正面的还是喜欢的人多,追逐的多的。而与此相反的,有损个人利益的及相对就是害了。这里需要特别强调一点,就是在人的趋利避害选择之时,人自己是会甄别考虑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以及芝麻与西瓜之间的关系的。所以,我们就经常会看到一些为了长期利益主动自愿放弃短期利益的行为,比如免费的赠品赠卷等;同样,也会有人反过来选择,比如芙蓉和凤姐。
总体而言,一个正常智力的人,只要不上头,不发高烧,烧到自己真以为可以上九天揽月,可以与嫦娥共舞,就会“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的。只是对于人而言,对利和害的认识属于价值观的范畴。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包含对利与害的判断标准)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人在社会活动中以此指导自己的趋利避害行为。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势,是不易改变的。
这一结论尽管比较枯燥,但将在我们企业管理中有很实用的参考价值。在明天我们将就“价值”与“价值观”进行探研。

延伸思考:人的趋利避害天性形成了人的价值观念,在企业管理中应当如何运用呢?

116
发表于 2010-10-15 15:58:58 | 只看该作者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人的核心,我认为就是管好“欲”。管好人就是要在利用“欲”,引导“欲”和控制“欲”上做文章。
11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17:20:27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sh7829在2010-10-15 15:58:58的发言: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人的核心,我认为就是管好“欲”。管好人就是要在利用“欲”,引导“欲”和控制“欲”上做文章。

是的,人的趋利避害天性其实就是我们企业管理可依托的一大法宝,每个人都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二元化特点,所以,研究人的“欲”,利用、引导、控制人之所“欲”就很关键了。

治“欲”如治“洪”,可疏不可堵;但人又不同于洪水,这时,价值观就是一个关键的结点了。

今天本来要写到价值观了,实在是没时间,只好在这里给关注我的朋友们道个歉!

争取明天晚点能写完。谢谢大家的关注和鼓励!

 

11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7 19:17:07 | 只看该作者
 

 企业管理的“驭人之道”(之四——价值观念)——中小企业管理的道与术

本节导读:价值观念是“驭人”的基础,儒家的价值观念更适合中国人,但需要与时俱进,通过当代性解读,使其“新生”。


在大海的另一边,有一个王子,爱上了一个美女。

这王子与美女相遇的时候,没有骑一匹白色的骏马,因为时间已经是上一世纪30年代了,所以他们是在火车上见的第一面。他们相亲相爱,故事本来和我们企业管理没有任何关系,但当面对着要江山还是要美人的抉择,王子毅然选择了那位出身于贫贱人家,比自己年长几岁,还有过婚史的女人——因为爱。

这就是英国的爱德华八世,温莎公爵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

十九世纪末年,在大海的这一边,有一个被称作慈禧的老女人,发动了一次政变,囚禁了光绪皇帝并开始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人物。当时维新派中康有为经上海逃往香港,梁启超经天津逃往日本,可谭嗣同拒绝了别人请他逃走的劝告,决心一死,愿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还为我们留下了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诗句——“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就在大家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在你的身边,就在此刻,正有人为了三五斗米而乞膝折腰,正有人为红颜而怒发冲冠,正有人为公益环保慈善默默付出……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三人为众,百人百态,这才构成了我们这多元化的世界。

在企业管理中也是同样,有人注重工作成就,有人看重金钱报酬,也有人重视地位权力,还有的人就是看中工作环境和公司的人际关系氛围……

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的价值观念导致的。

人在社会生活中对各种事物、现象采取什么态度、作出什么反应都是以人对该事物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的。

    对自己有好处的,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正面意义和价值的,人自然就会采取行动去努力得到它;相反,如果判定一事物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负面的意义和价值,人也自然就会采取行动进行回避。

   例如,有两个人都在在森林里碰见了老虎,如果一个是需要虎皮或虎骨去卖钱为生的猎人,自然会喜出望外,心中暗道:可让我给找到了!然后自然奋力扑上前去。而另一人,在判定老虎对自己的生存具有负面的意义和价值,对自己的生存构成威胁就会赶紧逃跑。这是面对生死存亡的事态,如果将老虎换成食物,我们还会看到这样的情形:面对同一块面包,一个饥肠辘辘的人和一个刚刚吃饱肚子的人反应自然不同。因为食品对于不饥饿的人来说,不具有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人在趋利避害的天性下,对一切与自己相关的事物、事件自然本能的做出判断,得出结论,并且形成经验,积累下来。初步就形成了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样的价值观念。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会从与自己有关系的其他人那里得到反馈,这些反馈修正、完善、强化着人的价值观念。最终形成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念体系和价值取向。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与被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人的价值观念会因为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和时代发展等环境因素的不同而不同。但趋利避害的天性始终是一个人价值观念的最基本的原则。

价值观分为普适性价值观和特定性价值观。

人们以追求真善美为价值取向的观念是为普适性价值观。比如:爱、正直、忠诚、勇敢、诚实、诚信、勤劳、自由、自尊、平等、民主、仁慈等等都是被人视作好的、正面的价值观念,广泛被人们接受,无论古今中外,无论时代再如何变化,莫不如此——因为这些美德对每一个人都具有益处。普适性价值观广泛被人们接受,就形成了风气、风尚和道德标准。

在企业管理中,抓住了普适性价值观,就可以赢得“得民心”的广泛基础。

而个体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为特定性价值观。比如:对于爱,就有人更乐于施与,有人就更愿意接受;对于勤劳,有人就认可认同“勤劳方可致富”,有人就认为“挣钱不辛苦,辛苦不挣钱”;对于金钱,有人就会不择手段的摄取,有人就能够严守“君子谋财,取之有道”的底线。特定性价值观更多的是建立在个人认可的价值取向观念基础上的,不一定和普适性价值观完全相同。

在企业管理中,能够抓住个人的特定性价值观,就可以更好的来“驭人”;哪怕是王二狗,不识字,不学习,不上进,整天就只想着能有一个漂亮美眉给自己做媳妇,生上一堆大胖小子。这也是王二狗的价值观念所形成的“王二狗理想”。当你告诉王二狗:来,你把这堆牛粪种到地里,我就给你一个漂亮美眉,满足你的愿望;如果你不听话,我就不给你饭吃的时候,你看看王二狗会怎样。

经过教育、学习和传播、推广,价值观念就会影响并形成人的信仰和信念。在企业管理中,如果能够将企业员工的特定性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有机融合,就会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因为人需要了解自己、充实自己、壮大自己、净化自己、征服自己,最终实现自己价值观的自我实现。这同趋利避害一样,也是人的天性。

数千年来,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价值观很明显,其中心就是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观念;就是做君子,不做小人的价值观念;就是做一个“仁义礼智信”的大写的人的价值观念(“仁义礼智信”具体释义可参见拙作上文“德行天下之四”一节)。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讲的是君子的气度;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讲的是做君子的方法;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讲的是君子的金钱观和财富观。(由此也可见,孔子并不反对富贵。)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就像我们今天的各类论坛和版块一样,具有相同知趣相同价值观念的人就会自然走到一起。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胸怀坦荡荡的君子们走到一起,还都是敬业务本实干的,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并不以财富为耻,只要是正当所得。这样的君子们,不正是我们今天希望中的理想团队吗?

不仅如此,这样一支队伍,还具备一下这样的特点:

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下,面对强敌和危险,“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于是有了岳飞、文天祥、于谦等众多的民族英雄在这价值取向的影响下,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成仁成义”的正气歌。就直到今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儒家思想,依然将高度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相结合,并把这种以个体独立人格支撑的自强刚健精神锻造成作为整个民族精神支撑的爱国意识、忧患意识和群起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形成了以民族尊严为依托的牢固的民族凝聚力,使中华民族不甘于屈辱、愚昧、贫穷、落后,多次经受内忧外患的严峻考验,拯救民族于危亡之中。

11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7 19:17:42 | 只看该作者
 

儒家思想还很重视集体利益,儒家认为,具有自我价值的自我,并不仅仅以个体的形式存在,他总是内在于社会群体之中。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社会人”的概念和观点。比如,荀子就对人的群体作用给予充分重视——他认为:作为个体,人的力量是十分有限,人力不如牛,跑不如马,但牛马却为人所用,其理由就在于“人能群,比不能群也”(荀子.王制)。在《荀子·富国》他还明确提出了“人之生,不能无群”的说法。可以讲“团结就是力量”这一知识产权,归于儒家思想,当之无愧。荀子在《王制》中还讲到:“君者,善群者也”不也给我们的管理者指明了方向吗?

儒家思想不仅为我们今天的企业管理给出了方向,并通过数千年的文化形式,使得每一个中国人,哪怕是不是一个大字的文盲都在内心深处潜存着这些理念因子。这不正是我们今天企业管理待用的一大宝藏吗?
这里我们就顺手举例来说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由此衍生而出的“己所欲者亦勿施于人”这一观点,就是源于孔子在《论语》中《雍也》一篇提出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面对年轻的员工,我们完全可以这样来解释,并施以教化:“在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在实现个人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应当尊重他人自我实现的意愿。你喜欢Jay chou (周杰伦),没错;别人喜欢做“玉米”也很正常。这是自由,是民主。因为世界是多元化的,你活着,也要叫别人活着。只是你要活得比别人更好……”

这,就是儒家的价值观念铸就的中国之魂。她已早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即使历经千年,进入了市场经济的今天,就如同我们中国人的DNA一般。尽管如今有人悲叹人心不古;有人认为当代的中国人信仰沦丧;还有人即使认可这些,但面对80、90后的管理依然束手无策。这里笔者想说的是:“君子说”也需要与时俱进,“仁义礼智信”不可死板硬套。只要我们在管理上能够抓住一点——抓住中国人的中国文化潜因子,根据时代变化,以新的方式,新的解读来用之于企业管理,效果是很明显的。这些是笔者在这些年来的实践工作中已经运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的。具体的方式方法,在本书下半部的“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的具体践行”的操作手册中将详细阐述。

我们在企业管理中也讲企业之魂,也就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核心,并会以企业文化的形式来表现出来。这一点,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价值观念就正是我们中国企业得天独厚的金矿与法宝。

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上的应用是首先需要我们管理者静下心来去研习,然后重新解读,灵活运用的。同时对于西方现代的科学管理理论同样也是需要这样“处理”的。在明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延伸思考:道相同者,自然好管理,但如果道不同,价值观念不一致又该如何面对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7 19:18:21编辑过]
12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21:36:17 | 只看该作者
 

企业管理的驭人之道(之五——人欲)——中小企业管理的道与术

本节导读:

人,百人百性;具有多样化特点。

人,三人成众;众口难调不仅指的喜好,还有欲望。


阳虎是春秋时期一个颇为独特的人。

阳虎在鲁国为官的时候,挪用公款,假公济私,贪污受贿。后经鲁国中纪委调查,上报鲁君最高领导人,不仅下令查封他的家产,还把他驱逐出鲁国。    后来阳虎来到齐国,取得了齐王的信任。齐王让他管理齐国的军事。开始时,阳虎励精图治,把齐军打造成了一支进可攻、退可守的精锐之师。齐王看到本国力量强大,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于是每日寻欢作乐。阳虎见有机可乘,就和部将密谋造反。不料被人告密,他只得仓惶逃到赵国,投靠赵简子。    

孔子听说此事后,认为赵简子收留乱臣,后世将会有乱。

结果赵简子却放手由阳虎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使得晋国国力日益增强,在诸侯中的声望也与日俱增。事情发展的挺好,但是阳虎又开始旁若无人地敛财,并聚集了一帮门客。眼看孔子就要言中了。

一日,赵简子将一个密折交给阳虎,上面赫然记录着他网罗家臣、侵吞库金的事实。阳虎看过以后,吓出一身冷汗,以后行事再也不敢过于张狂。结果赵氏因阳虎之才而得到大治,赵简子最终成为晋国最强大的世卿。孔子的预言不幸落空了。

关于阳虎还有一句名言,就是出自他之口的——“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就是这样的一只“虎”,在找赵简子的“驭虎”之术下,被驾驭并通过为赵氏创造价值来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我们不得不佩服赵简子的驭人之道。表面看他作为一个领导,具有宽恕下属迥异个性和缺陷的气度,敢于大胆地纳才用人,扬其长而避其短,但深入分析,我们会发现赵简子的过人之处真正强的在于两点:

1、对于人性的深度了解,尤其是对人性中欲望的了解是根本原因。他掌握了人性之道,所以,就连孔圣人的预言都出了差错。(由此我们也可见包括孔子在内的专家学者教授以及圣人圣贤们并不是永远都绝对正确的。检验标准始终是实践。)

2、在驾驭下属的非凡能力背后,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一种“能量较量”和“驭人之术”的博弈技巧。(关于“驭人”的能量问题,我们在后天详细探研。)

“驭人”,道与术,缺一不可。

关于人性的探研,在传统文化中汗牛充栋。孔子不仅从最基本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上为我们描述了人的基本需求,还给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和“内圣外王”的为人标准,就连如何去做的具体做法,都告诉了我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得道)”——《大学》

但总体而言,儒家思想更多的还是从个人的自我修养角度来切入的,对于“自驭”有很好的效果,但对于“驭人”相对而言,并非一针见血,起不到直效作用的。

关于人之欲,在《论语》里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孔子在和学生们讲道理时,忍不住感叹道:“我还没有见过真正刚强不屈的人啊!“ 那些弟子都觉的很奇怪,他们认为像子路、还有年轻的申枨等,都是很刚强的人。子路性格爽直,为人勇武平时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他就出手的。而申枨,他虽然年纪很轻,可是每次在和别人辩论时,却总是不肯轻易让步。即使在面对长辈或师兄时,申枨也毫不隐藏,总是摆出一副强硬的姿态。大家都对他退让三分。

所以,当学生们听到孔子感叹说还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时,他们不约而同的说:“如果要论刚强,申枨应该是可以当之无愧的吧!”

 孔子说:“申枨这个人欲望多,怎么可以称的上是刚强呢?” 一个学生问:“申枨并不像是个贪爱钱财的人,老师怎么会说他欲望多呢?” 孔子回答说:“其实所谓的欲望,并不见得就是指贪爱钱财。简单的说,凡是没有明辨是非就一味和别人争、想胜过别人的私心就算是“欲”。申枨虽然性格正直,但他却逞强争胜,往往流于感情用事,这就是一种“欲“啊!像他这样的人,怎么可以称的上是刚强不屈呢?” 孔子又说:“所谓的“刚”,并不是指逞强好胜,而是一种克制自己的工夫。能够克制住自己的欲望,无论在任何环境中,都不违背天理,而且始终如一,不轻易改变,这才算是真正的“刚”啊!”

这就是儒家传统文化提倡的“无欲则刚”。无独有偶,当年左宗棠被派戊守新疆,途中路过林则徐(已经被免职)的家,林送左一副对联以示勉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其中“有容乃大”,出自《尚书》;“无欲则刚”,出自《论语》。一个人有修养达到了具有像大海一样广阔的胸怀,能够“宰相肚里能行船”自然很好,但是。在现今人们天天被刺激着欲望的状态下,讲清心寡欲却是曲高寡和的。其实,不仅在今天,就是当明朝主流文化的台面上高唱着“存天理、灭人欲”的高调之时,而它的背后流行的却是宣扬欲望的色情文学,因为人的第一要务毕竟是逞饮食男女之欲;因为人的生存始终是排在修身养性前面的。

在驭人之道的“治欲”问题上,更为实际的还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9 21:56:00编辑过]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