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菜农2 - 

【原创连载】图形经济学(新思维导图)

[复制链接] 214
回复
6364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1
发表于 2009-10-14 08:18:34 | 只看该作者
呵呵,等菜农老哥的贴子全部发布完,俺整体打包走。
62
发表于 2009-10-14 09:49:40 | 只看该作者
先就在网站上看着,等出书了俺去支持,最近也正在研究思维导图。
6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1:06:27 | 只看该作者

这张比较抽象,哲学、生物学、心理学都混在一起讲了。

给一个立体的思维导图,方便大家整理思路。

 

首先,物质和信息是分不开的,因为信息必须依附在物质载体上的,而物质必有信息产生,物质由低级到高级的形态,人是迄今为止最高级的物质形态。

伴随着物质形态的进化,信息载体以及复杂程度也逐渐进化,由原始的机械作用式的信息形态(互为信源信宿、自身作为载体),到载体分离,信息从无编码到有编码到符号逐级变化,这一变化由横轴来表示。

而到了人脑的编码信息开始,我们用一个竖轴来表示自为信息的发展深度,从早期语言产生、名词、概念、语言到范畴,到知识确立,这部分将还要进一步深入,最后用思维导图浅出。

 

 

217.JPG :

 

下面将叙述竖轴的深入部分,是人的符号系统(思维模式到思维导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6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1:32:15 | 只看该作者

219.JPG :

ffice:powerpoint" /> 

人类主体的再生信息,是人类符号系统,也称为社会信息,是人类区别于动物最有意义的部分。
       人类是具有社会实践动机和能力的一群智性动物,人类社会建立的符号系统是具有目的性的信息实现系统,信息实现系统是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将人所创造的目的性信息转化为客体结构信息的系统。
    人类实践活动中,三次文明浪潮,对于体力脑力有一个非常清楚的区别,这是非常值得惊叹的。
  218.JPG :

从这个出发点研究思维导图,将着重研究人在实践中的思维模式,与学习中思维模式是区别的,托尼博赞的导图基本上采取树形发散的一种方式,只符合个体心理的记忆关系,却要生搬硬套到客体的所有关系中去,那显然是荒唐的,如上图:主客体的实践关系图,也是一种思维导图,根据实践的关系,该发散就发散,该闭合就闭合,该循环就循环,简单经济、符合事实,容易传播和意会。而思维导图如果需要各个末梢之间的联系时,就临时添加连接线,这样图形反而杂乱无章,不利已经济性的表达。(以后还要系统的列举托尼博赞的导图的缺陷,这里暂时只提及一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4 11:33:49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6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1:47:35 | 只看该作者

2.2 空间符号能力的重要性

 

 图片221.jpg :
图片222.jpg : 

讲到人类的实践,空间符号化能力异常重要,因为人是在空间中实践,改造世界的主要部分就是空间的改变,当然,人还处于时间当中,还受引力作用,这些复杂的实践因素,在建立符号时,我不得不求助于空间的表达,如时间表达也是一个矢线,我们做的很多报表都是与时间轴有关的变化(各月销售量统计图等)。
 
关于空间符号能力,我们不得不讲到人与动物的区别,动物的生理空间感觉非常强,但没有符号化的空间概念。一些低等的动物,依靠触觉味觉或者红外感觉在有限的空间中爬行,要说这些动物没有空间感觉是不对的,他们生活在自然山水的空间里,能找到自己的洞穴和捕捉到猎物,而有些飞行动物,有太阳和磁场的导航器官,在广阔的空间中有方向地飞行,但是一旦受到人工的光线或者错误的磁力线影响,这些飞行物会飞蛾扑灯或者集体自杀等,可见动物的空间感觉完全依靠生理的器官做本能的反应,没有理性的符号抽象能力,乌鸦、猩猩等动物,可以制造一些有几何形状的工具,用于捕食和战斗等,但是很难说这些动物具备空间的符号能力。
         人对于空间的感觉,基本靠眼睛,人有与动物一样的空间感觉能力,但是人的生理感觉空间的器官退化了,人不能依靠太阳光线自行决定行走角度,不过人的大脑对于空间的抽象能力却是动物不能所及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4 11:53:44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6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7:54:09 | 只看该作者

这一章内容学术性比较强,出错的风险很大,要是最基础的原理搞错了,那后面的推论全部变笑话,现在听不到反对意见,感觉有点恐怖。

 

67
发表于 2009-10-14 18:53:05 | 只看该作者
不能搞个电子书吗?
68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22:41:54 | 只看该作者
ffice:powerpoint" />       人类对于空间可以直观体验,也可以抽象思考,人可以对空间抽象出三个维度,可以想象一个抽象的远处的空间,而且对于这个抽象的空间进行量化,可以离开具体的物体对空间量化关系进行计算和逻辑证明,这些可贵能力也就是空间符号化能力。
          人不是一开始具有空间符号化能力,人可以依靠与生俱来的视觉和触觉,在空间中与动物一样地理解空间,如一些原始部落的人,对自己居住的山区不会迷路,但是当文明人试图让他绘制一个地图,他就茫然不知所措,只能亲自带路。但是,我们也会发现,没有经过经过训练的人大部分都不能准确地绘制地图,经过模仿学习,一般人都能慢慢看懂地图与实际空间的关系,可见人类还是天生具备空间符号化能力,不过是否得到启蒙和开发,这是关键。
   其实,人类创造文字以后,整个社会形成了教育系统,专门就文化符号进行读写训练,经过长期的文字符号训练,人们不必知道文字是如何图画演变过来的,而是直接从符号到符号地进行死记硬背,这样,我们的思想往往受死记硬背的语句影响,不是从客观的实物中观察总结思想,而是从古人的思想中鹦鹉学舌,这种鹦鹉学舌的学习可能是阻碍创新的传统习惯,这种习惯不只是东方才有,西方也有,西方到了近代培根提出了从实验中总结知识,才开始了从客观对象中总结知识的大规模实践。 
       通过实践从客观对象中总结知识,最重要的符号能力就是空间符号能力,在古代,我们第一个空间符号能力就是地图。
       荆轲刺秦王是图穷匕首见,可见战国时期,地图是很重要的信息资讯,秦王可以让带地图,重要程度可见一斑。古代的地图由于受测绘技术限制,东西方的地图都是不太正确的,欧洲在大航海时代后,由于实践经验丰富起来,西方地图的绘制越来越精准。
 223.jpg :
宋代的地图已经比较准确。
225.jpg :
欧洲大航海时代开始后,地图不断地得到修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4 22:43:03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6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5 00:11:13 | 只看该作者
ffice:powerpoint" /> 
   卡西尔在《人论》中写道:古代神话思维的空间概念与科学思维的空间概念是不同的,神话思维中,空间与具体事物混为一谈,例如:气属于北,火居于南,土归于东,水处于西。古代两河流域、埃及、印度和当今偏僻的非洲部落,都有这种思维。
   人类的思维能力大概与当时的实践相匹配,古代人并不是傻到无法抽象出纯粹的几何上的东南西北,而是面对当时的自然,妄图建立一种可以自圆其说的自然模型,古人经验不足以支撑空间、时间、质料、形式的综合符号体系科学勾稽,各个国家的模型五花八门,心路历程大致相同。
   中国古代的的八卦在当时的实践条件下,也是伟大的空间想象,八卦起源于纪录太阳位置的丈量,由于日月星辰周而复始,一年四季枯荣盛衰,古代中国人抽象出基本的阴阳和空间的组合符号,这是一种典型的建构过程,八卦的符号系统可以适用中国农耕社会的现象解释与预测。今天从人是符号的动物观点来看,中国古代八卦的学说自成一体,属于早期的科学,是人对于自然立下的法则,但是精度不高,不能说不对,农耕社会周期变化明显,自然灾害周期变化也明显,八卦学说可以大致作指引参考,现在工业社会,可以人工避开季节的交替,但是,一次次地经济危机,仍然显示出自然周期的不可违抗性,金融危机想避免都避免不了,所以,很多人拿周易来指导现代经济中活动,甚至,有人来预测股票的涨落,这当然是可笑的,因为八卦精度适合农耕的社会的时间段,拿来计算工业社会现象,显然是不科学的。
  
226.jpg :
 
 
229.jpg :
228.jpg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7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5 00:27:36 | 只看该作者

图片231.jpg :
227.JPG :

 

  古代各个文明发源地都对天空进行观察,然后进行记录,这是符号化的早期实践之一,公元前,中国在天象观察和初等空间符号建立上,比其他文明要发达,汉朝的张衡根据天空星辰运行的规律,想到了做一个浑天仪来模拟星辰的运行,这比希腊托勒密先开发出浑天仪。 张衡在观察星象时,发现日月星辰按照球形轨道有规律地运转,张衡感觉到所有的星星运转时好像与一个庞大的天球转动相似,天球转动时,球上星体有的露出地平环之上,就是星出;有的正过子午线,就是星中,而没入地平环之下的星就是星没。天球上有一部分星星永远在地平环上转动而不会落入其下。这部分天区的极限是一个以北极为圆心,当地纬度为半径的小圆,当时称之为内规。仿此,有一以南极为中心,当地纬度为半径的小圆,称之为外规。外规以内的天区永远不会升到地平之上。
 ffice:powerpoint" /> 
张衡感觉到了星星在作球体运动,他在脑子中已经建立了一个空间符号,他另外设想制作一个天球,来模拟这些天体运行,他是用一个机械系统来实现一种与自然界的天球旋转相同步的机械运动。这种作法本身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这个就是浑天仪,浑天仪的实施成功,证明了张衡的空间建构是正确的,这样我们对宇宙的认识有了一个突破。
        图片232.jpg :
   如上图,既然张衡已经得出了天体的星辰是做天球运行的,那么这些星星如何越过地面,第二天又升上来呢? 本来,如果有南北星辰的记录数据,或者说,张衡骑马到南粤进一步观察,那么,就可以看到天球南边的星星又爬起来,这样,有这些证据支撑的话,那么地球是圆的结论很快就可以得出。
         可是,中国对于星星如何从地面上爬起来和穿下去不作研究了,南北的星象数据也没有,这样地球是个球形无法建立起来。
 
    
    而同一时间的古希腊,也制造了浑天仪进行分析,古希腊得益于航海和南北不同的星象数据,很快从几何上推理出,地球可能是圆的。
 
    但是古希腊坚信几何上原理,可是,他们无法解释物理上的迷信,如果地球是圆的,那么当时人们就要思考一个问题,地球下面的人不要掉下去了? 因为人们当时的条件只能认为人受到宇宙中平行的向下的重力,人都要掉下去。如果地面无限大,那么,地面可以托住人,如果地面是一个圆球,球下面的人掉下去怎么办?
 
          中国人不愿意再去挑战巨大的逻辑矛盾,而西方人这个疑团也一致抱到牛顿时期,才算真正从数量上可以计算明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