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参加家人的聚会!认识了不少的人,呵呵!
下午有点累,所以偷偷咪了一会,呵呵!不过还是很精彩的,个人觉得还蛮有意思!
其中有和家人谈到我的创业项目,有感到想法新奇的,有询问病情的,也有想合作的,也有对我所在的行业不屑一顾的。也有祝福我成功的
但和人交流与分享,多听听大家的见解,总是有收获和快乐的。
萧老师讲个人知识管理分享方面,对于概念性的东西没什么兴趣,到是她在“聪明的活着”里面讲到了健康,跟医学有关比较感兴趣。可能是职业病的缘故。或者和现在在健康领域创业有很大关系。
其实个人知识管理,我自己总结有几点:
第一,学习绝对有方法,比如我所在的专业,你必须有比较健全的专业医学知识系统。给自己先建立一个框架,在往里面一点点塞你所需要的知识,慢慢随着时间,临床经验的积累,你的专业水平绝对在你同时间进入这个行业的人要丰富和全面。就像建房子一样,先建好地基,在用钢筋打好框架和支撑,最后最简单就是往里面塞砖了。
第二,学了之后一定要温习,孔子几千年以前就教导我们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医学专业领域要学的东西何其之多。对于你自己知识结构基础一定要多看,多悟。我在给我的学生上课,很多时候可以信手拈来,而且比较系统。这来组于平时的积累和温习。所有的专业知识你能够全部装在脑子里吗,那是神,不是人。我们都会忘记以前所学的东西,所以要复习,要做笔记。好记性真的不如乱笔头。
第三,知识的学习在于利用,你的理论在强,不能应用于临床,指导实践,那你还不如不学。理论来自于实践的总结,反过来理论必须服务于实践。
第四,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理论,新的知识不断在涌现。怎么样打破你的原有知识结构接纳新的思想,新的学说!如何博众家之所长。如何让这些新的知识体系融入你的学术框架范围之内。其实一个人临床工作几年,很难从你固有的模式中走出来,所以在你的知识体系里面融入新的,科学的其他理论,是一个人学术发展的关键所在。
第五:知识管理体系的分门别类,其实不管任何行业,知识总是一个整体。就像人是一个整体一样。一个篮子一个篮子的分开装,哪能分的那么清楚。分门别类只是方法。现代医学划分越来越细,好处是疾病研究专科越来越细致,越深入。但缺陷在于现在的医生只会看具体的病。而忽略了整体。医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这其中在我人生道路上我得感谢我的恩师,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康复科主任刘加林主任。现在也是我创业公司的培训顾问。我记得我们在那实习的第一天他就给我们说:我希望你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为一年时间的学习毕竟是有限的”,他所教会我的是疾病之间的横向联系,医学术语叫“鉴别诊断”。并帮助我们建立了自己的学术体系,教会我们要吸收权威的知识,但不迷信权威。
题外话,呵呵呵呵 ~~~~~~~
张博士讲到了时间和效率,谈到了时间和脏器,精神之间的关系!简直比我这个专业人士还要专业嘛,祖国医学博大精深,而且我老爸是个中医,虽然小时候有过头悬梁的经历。《黄帝内经》《伤寒论》被逼着也是背过,看过了两篇。但是中医还真是个二把刀,哈哈~~~~
高老讲的心理学范畴。讲的几个心理实验以前都学过。 阳光心态深圳财经频道曾经播出过清华的一个教授讲过。名字不是很记得了。当时讲的很生动,所以印象比较深。高老讲的时候又复习了一遍。
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了大家的重视。投资这个方面确实有很诱人的市场。而且还是我的专业。呵呵呵
总结以上的几位老师分享,说了些幼稚的见解。其中这几位老师分享的知识当中都与健康有关,现在知识分子对健康越来越关注,但是有一项结果调查表明,中国的知识分子寿命是最低的,平均年龄只有58.3岁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