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闻所未闻的行业潜规则谁将是下一个三鹿,还有哪些行业潜规则不为众人所知? 《经理人》用近两个月的时间,对几十个细分行业进行了调查和摸底。说“行行都有潜规则”一点也不为过,有些可能你原本没太留意,有些则是你闻所未闻的。 不论哪种行业的潜规则,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伤害到消费者利益。潜规则导致的后果可大可小,有的就是企业贪图小利,让消费者吃点小亏,但若是关乎消费者健康的,某些行业的潜规则一旦失控,后果绝不亚于“三聚氰胺”。 NO.1“毒太阳能”—太阳能热水器 在前期的调查过程中,一位知名太阳能企业的高管向《经理人》报料称:太阳能热水器也存在类似于三聚氰胺的隐患—为使放置在户外的太阳能热水器水箱的保温效果更好,很多企业都使用含氟利昂过高的保温材料,其危害是氟里昂泄露后,会产生大量有害、腐蚀性的物质。但这些企业却往往打着低氟或无氟的旗号蒙骗消费者。 还有一个更具危害性的潜规则,是被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证实的。“三鹿事件”发生后,他在第一时间,给员工和经销商开电话会议,会上他点出一个业内最大的隐患:阀门的铅含量超标。 比起三聚氰胺,铅的危害性要大得多。三聚氰胺还能被人体排泄出去,铅被喝进或由皮肤渗进体内后,会形成沉淀,严重了就是铅中毒。 危害程度:高 问题根源:这个行业在册企业有3000多家,但圈内人士称,实际数量接近一万家,竞争极度混乱,各种监管措施和标准都跟不上,很多企业为利益而不择手段。 NO.2“地沟阀”—阀门业 我们在谈太阳能行业时,顺带牵出了“毒阀门”隐患。中国阀门业每年的产值有近千亿元,是温州、荥阳等很多地方的支柱产业,用途也极广。据一位业内人士称,国内阀门业的潜规则很严重—问题阀门一般都使用“地沟铜”。 地沟铜是把回收的废铜、铜渣,以及电路板上的锡焊铜元件,直接回炉铸造,其中的铅是无法分离出来的,含量很容易超过3%。除此之外,这种阀门因为杂质多,硬度和强度不够,很容易开裂。2007年5月4日,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液氨泄漏,造成33人住院治疗,事故原因是使用了材质不符合标准的阀门。 危害程度:高 问题根源:即使不用地沟铜,铅含量超标也很普遍。非法牟利的大多是来路不正的企业,但正规企业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水平也确实有待提高。这几年因阀门导致的大小事故越来越多。 NO.3“自来水”—饮料 康师傅已经承认,“选取优质水源”的矿泉水确为自来水净化而成,说白了还是自来水。将自来水过滤后,人工添加矿粉,多在宣传包装上下功夫,就可以卖到真正矿泉水的价钱。你每天喝的很可能就是这种水,却还以为真的喝到深山老林里的清泉了。 危害程度:中高 问题根源:真正的优质水源都在偏远地区,运输成本必然很高,所以有的企业会把工厂设在城市附近,用上面讲的方法造水。这么做也不算违法,但若做虚假宣传,那就有点“无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