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蓝箭 - 

[转帖]《大学》探微释义

[复制链接] 47
回复
497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6 01:38:44 | 只看该作者
【古本原文】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南怀瑾释】
所以说财货聚拢来了,民众也就散了,而能够善于用钱和散财,那么民众也就会凝聚了。

【智旭直指】
“民散”,将何以守财?“民聚”,何忧乎不富?

观心释者:一毫之善,施与法界众生,则能成佛,而九界攸归。

【载暄今解】
民众都散去了,怎么来聚拢和运用财富呢?民众都聚拢在一起了,还担心不会富裕起来吗?

从自我观察心性的角度来解释:即使是用一根毫毛般的小善良、小善心,都布施给法界中的众生,就能圆成佛道,而九界都会归依在一处。

【相关链接】
法界:法是诸法,界是分界,即诸法各有自体,分界不同之意。亦指意识所缘对象的所有事物。

九界:十界中除了佛界外的其他九界。即由地狱界以至于菩萨界:地狱、饿鬼、畜牲、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这九界与佛界相较都是迷妄的境界,又称九世间。

32
 楼主| 发表于 2007-10-6 01:39:03 | 只看该作者
【古本原文】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南怀瑾释】
所以没有口德的话说出去,自然也会受到没有口德的回报;不正当聚拢财货的,也会意外地失散。《尚书•康诰》说:“只有天命没有一定常规,是无常的。行善道、仁道、德道,就能维护保持天命,不善则很容易失去天命里的一切。”《楚书》说:楚国没有什么特别珍稀的宝贝,只有善是宝贝。《楚书》说:“楚国没有什么特别珍稀的宝贝,只有善是宝贝。”晋文公的名臣舅犯说:“我们在国际间流亡了十九年,依靠什么法宝呢?唯一的法宝,便是几个仁人君子,同心一志,亲密无间地团结在一起,才能赢得国际间的亲切援助。《秦誓》说:假定有一个人,他能够具有明智的决断,虽然并无其他专长的技能,但他的心胸宽广,好像一个大容器,能够包容各类的人物,别人的长处,就好像是他自己的一样,别人有美德贤才,他就喜爱得很,不只是在表面上嘴巴说说别人的好处,事实上,他真能容纳别人的长处,犹如自己一样。这样的人,当然能保护我们的子孙和人民,对于国家有多大的利益啊!别人有本事,就嫉妒他、讨厌他,对于别的有美德贤才的人,便故意反对他,还设法使他到处行不通,事实上,他实在是无容人的度量,这种人,绝对不能保护我们的子孙和人民,实在是很危险的人物。

【智旭直指】
前一大臣,由能“格物致知”,所以纯是无人无我之心。后一奸臣,由其不能“格物致知”,所以只有分人分我之心。

【载暄今解】
前面一有德能的大臣,由于能够格除心中的物欲达到认识心性本体的智慧,所以纯粹是没有别人与自我相对立的平等心理。后面一没有德能的一般臣子,由于他不能格除心中的物欲而没有认识心性本体的智慧,所以就有着别人与自我的对比心理。
33
 楼主| 发表于 2007-10-6 01:39:16 | 只看该作者
【古本原文】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南怀瑾释】
那些当道的人,既没有容人之量,反而还妒嫉有贤德的人才,那就应该流放他们到四夷去,不和他同居中国。这就是有仁德的人既知道怎样合理地表达对人的仁爱,也能合理地对待恶人们。

【智旭直指】
唯仁人,无爱无恶;亦唯仁人,能爱能恶。“仁”,是性体。“无爱”、“无恶”,是性量。“能爱”、“能恶”,是性具。

【载暄今解】
只有心怀仁德的人,没有自私的偏爱与一己之好恶;也只有心怀仁德的人,知道怎样恰到好处地去爱人和表达自己的厌恶。“仁”,是无生无灭、不净不垢的心性本体。“无爱”、“无恶”,是无生无灭、不净不垢的心性现量。“能爱”、“能恶”,是无生无灭、不净不垢的心性天然具备的功能。
34
 楼主| 发表于 2007-10-6 01:39:27 | 只看该作者
【古本原文】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南怀瑾释】
纵然看到好的贤人,但不推荐提拔,虽然推荐提拔了,但太迟了,已失去他发挥才能的时机,那是命应该如此,无话可说。明知道他的不对,但不能辞退他,或者辞退了,还不能真和他疏远,这就是本身的罪过。

【智旭直指】
由其不能“如恶恶臭,如好好色”以自谦,故不能“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载暄今解】
由于其不能像讨厌一种东西一样去讨厌它,不能像爱好一种东西而马上接受它,以此为作断恶从善的真正修行,所以不能真正做利益人民大众的事,对人民大众有害的事情也不能杜绝。

35
 楼主| 发表于 2007-10-6 01:39:42 | 只看该作者
【古本原文】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南怀瑾释】
总之,为政治国之道,假如只是凭自我的主观,师心自用,或刚愎成性,自己真正所爱好的方向和目的,是一般人们所厌恶的。自己所讨厌的方向和目的,正是一般人们所喜爱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是违背了人性,那么,倒霉的灾难,一定会临到他自己的本身了。

【智旭直指】
不过有所好乐,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遂至亲爱而辟,贱恶而辟耳。可不“格物致知”以“慎其独”哉!

【载暄今解】
就是因为身心情绪上有好乐,身体情绪上有愤怒,那么心性就得不到端正,由此而到达被自己的亲情、爱情所蒙蔽,心理产生了偏差的地步,被自己讨厌某人、某事、某物的情绪所左右,智慧、理性就被蒙蔽,心理产生偏差。因此,得赶紧使自己具备达到认识心性本体的智慧,以自我内心随时警惕并修正。
36
 楼主| 发表于 2007-10-6 01:39:54 | 只看该作者
【古本原文】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南怀瑾释】
所以说,真是一个仁人君子,必然会遵循一个千古不易的大道,那就是言行忠信,必然可以得到一切好的结果。如果是自满、自慢、自傲,而且自以是为,一点也不悔改,那就必定会失去一切。

【智旭直指】
“大道”,即“大学”之道。君子,不以位言。忠信,即诚意之异名。直心正念真如,名至诚心,亦名为“忠”。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名之“信”。自恃为骄,骄则不忠,轻他为泰,泰则不信。

【载暄今解】
“大道”,就是要具备认识心性本体的智慧之道。君子,不以地位和权位来进行判别。忠信就是诚实心意识的另一个名称。不弯曲、正直的心和念头就是与真如相应,名称为至诚心,也称为“忠”。清楚明了晓得这个心、佛、众生,本来是一体,没有任何差别,名之为“信”。自己恃才傲物是自高自大,自高自大就做不到真正的忠,轻视他人就是骄纵,骄纵就做不到真正的信义。

37
 楼主| 发表于 2007-10-6 01:40:09 | 只看该作者
【古本原文】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南怀瑾释】
这是对古代农业社会的农业生产与人口消费来说。积累财富有正确的大道,劳动的人口多,就有充实的粮食,以供少数人享用。

这也是对古代农业社会经济,以及兼带手工业的生产情况来说。手工业和生产集中时间、劳力去进行,而使用这些成果的就可以用超过生产或劳动时间的若干倍的年度,那么财富就可以永恒地富足。也就是说,生产和劳动的人抓紧时间,使用的人能舒缓、适当、节俭,那么就可以使财富永恒地富足。

【智旭直指】
“大道”,亦即“大学”之道也。既有大道,何必聚敛哉!“生之者众”,“为之者疾”。只是“民之所好好之”。“食之者寡”,“用之者舒”,只是“民之所恶恶之”。
观心释者:随喜凡圣一毫之善,则“生之者众”。不向三有,则“食之者寡”。勤策三业,修行五悔,则“为之者疾”。不向二乘,则“用之者舒”。又不向二乘三有,皆是“食之者寡”。观察三轮体空,则是“用之者舒”。

【载暄今解】
所谓大道,就是使事理与行为达到究竟了、圆满了的道路与途径。既然有大道,那么何必要自私自利地去聚敛呢!从事生产和劳动的人口多、抓紧时间,只是因为真正做利益人民大众的事。消耗粮食和产品的人少,舒缓、适当、计入为出地使用,只是杜绝做有害于人民大众的事。

从自我观察心性的角度来解释:无论是凡夫还是圣人,看见他们做一根毫毛那么小的善事,都予以随喜,那么从事生产和劳动的人自然也就会多起来。不贪著留恋在欲有、色有、无色有,那么消耗粮食和产品的人自然就会少下来。精进努力地自我驱逐身业、口业、意业当中恶的、不善的元素,修行五种忏悔法,那么从事生产和劳动的人自然就能勤恳、不偷懒。修行的目的不向着二乘的声闻乘和缘觉乘,那么自然就能舒缓、适当地使用产品和粮食。另外修行的目的不向着声闻乘和缘乘和欲有、色有、无色有,消耗粮食和产品的人自然就少了。自我观察施者、受者与施物三者皆空不可得,那么就是舒缓、适当地使用产品和粮食。

【相关链接】
三有:即欲有、色有、无色有。①欲有:欲界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各随其业因而受果报,称为欲有。②色有:色界四禅诸天,虽离欲界粗染之身,而有清净之色,称为色有。③无色有:无色界四空诸天,虽无色质为碍,亦随所作之因,受其果报,称为无色有。

三业:即身、口、意三业。①身业,指身所作及无作之业,有善有恶,若杀生、不与取、欲邪行等为身恶业;若不杀、不盗、不淫,即为身善业。②口业,又作语业,指口所作及无作之业,有善有恶,若妄语、离间语、恶语、绮语等为口恶业;若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绮语则为口善业。③意业,指意所起之业,有善有恶,若贪欲、嗔恚、邪见等为意恶业;若不贪、不嗔、不邪见则为意善业。

五悔:佛教天台宗修法华三昧者昼夜六时所修的五种忏悔法: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

二乘:即声闻乘与缘觉乘。①直接听闻佛陀的教说,依四谛理(苦、集、灭、道)而觉悟者,称声闻乘。②不必亲闻佛陀的教说,有很高的智慧独自观察十二因缘之理而获得觉悟者,称缘觉乘。

三轮体空:在布施活动中,施者、受者与施物三者皆空不可得,所谓施空、受空、施物空。

38
 楼主| 发表于 2007-10-6 01:40:31 | 只看该作者
【古本原文】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南怀瑾释】
能知仁道的人,因关于运用财富,便可以发展一身的功名事业。倘使是不知仁道的人,便只想以他本身的一生的能力来拼命搏斗,求取发财。

【智旭直指】
观心释者:聚财是染污心。修有漏善,长在生死,名为“以身发财”。不达生财大道,是狂慧枯禅,不能称性修习菩提资粮,不名“以财发身”。

今言“生财有大道”。即是称性所起缘因庄严,不向外求,又言“以财发身”,可见六度万行,阙一不可,不得空谈理性也。

【载暄今解】
从自我观察心性的角度来解释:以自私自利之心聚敛财物说明这个心已经受到染污了。修行有烦恼的善事善行,还是长期在生死中沉沦,名为用这个身体来拼命搏斗求取发财。不具备自然而然的生财大道,是没有定力的狂慧和没有智慧的枯禅,不能就符合心性本体的自然之道修习菩提资粮,不能说是正确地运用财富发展功名事业。

现在所说的“生财有大道”( 积累财富有正确的大道),就是符合心性本体的自然之道所产生的辅助的原因、条件的庄严,不是向外面所求得,又说“以财发身”(运用财富发展一身的功名事业),可见六度万行,缺一不可,不得凭空谈论无常、苦、空、无我等一切法始终不变的理体。

【相关链接】
有漏:指烦恼、染污、不完满的存在,一般来说,指这个迷妄的现象世界。

狂慧:没有定力的智慧。

枯禅:没有智慧,放下万事万物的枯槁禅坐。

菩提:指佛的最高的智慧。能显现菩提智,即得觉悟。这是照见法性、真如的最高真理的智慧。

资粮:即必需品、积集、准备之意。资为资助,粮为粮食。

缘因:①即因缘,主因与助缘。所谓因缘巧合,便能成就某种事情。②辅助的原因、条件。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万行:一切的行法。
39
 楼主| 发表于 2007-10-6 01:40:46 | 只看该作者
【古本原文】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多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南怀瑾释】
没有当领导的仁爱亲和,而下面就不讲“义气”的。没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侠义,其结果不是美善的。

没有府库中的财物,不是其应当所得的。这是说明治国者应当不起私财之心。
孟献子说:“他既然养得起马车和驾车的马匹,当然就不会太注意空里还要养小鸡生蛋,或养小猪等它长大了来做买卖。这种人家,既然能有‘藏冰’的财力,就不会太注意养牛养羊来做买卖了。由此上推,有百乘之家的诸侯们,就不会培养专为他们一家‘以权谋私’的图利聚敛之臣了。如果百乘之家,与其还要培养专门为他‘以权谋私’的聚敛之臣,还不如直接培养一些夺权‘盗国’的谋士呢!”

这就是说国家不以搜刮民间社会的财富为利益,而是以道义、侠义、仁义为利也。做一国的领袖而致力于财富的使用的,必然要使用很多的人,也能产生很好的结果和效果。国君重用那些人来治理国家,灾害也就跟着来了,虽然有能力务财而又有权位的小人,对灾害的来临大多也不知怎么处理了。所以说国家不以财富利益为根本的利益,而要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义、侠义、仁义,为根本利益来推行和教化。

【智旭直指】
此二节以用人理财合说,尤见二事只是一事。须是先慎乎德,方能用人,方能理财。大约贤臣决以爱民为务,聚敛决定便是小人,故仁者只须得一贤臣,则不必聚财而恒足。不仁者只是一味贪财,则小人便得进用而致菑也。

观心释者:由悟法身,方知性具缘了二因,由智慧力,方能炽然修习菩提资粮,而不成有漏有为。

【载暄今解】
这两节把怎样用好人才、管理好财务合起来阐述。尤其可以看到二件事情就是一桩事。先谨慎自重地修养好自身的德能,才能使用人才,才能管理好财务。贤臣们决定是以爱惜、爱护民众为自己的本来义务,自私自利聚敛财物的决定是小人,所以一个有仁德的人只需要得到一个有德有才的臣子,那么不必要聚拢财物也能恒久地富足。没有仁德的人只是一味自私自利地贪财,那么小人便会得到重用而导致各种意外灾难的发生。

从自我观察心性的角度来解释:由于悟到了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动不摇的心性本体的法身,才晓得这个心性具备缘了这二个因素,由无上智慧的力量,才能猛烈精进地修习积累菩提资粮,而不成就有烦恼的世俗作为。

【相关链接】
法身:即自性身,又称法佛、法身佛、法性身、宝佛,这是成就佛法的身体,这身体不以物理言,而是形而上的道体。这法身的最明显的特性,是有常住义。它不随人的色身败灭而消失,却可长存于天地间。大乘佛法人士(即初地菩萨)能证得法身,其生命即有永恒意义,不必如小乘般灰身灭智。因法身不同于色身,常住不灭。

缘了:智慧谓之了因。其他一切的善根,谓之缘因。

(完)

40
发表于 2007-10-6 11:32:44 | 只看该作者
妙,实在是妙!不知楼主能不能提供电子版!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