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选择的是:3区,即员工的满意度越高,工作的绩效就越高。 若按9楼的“‘员工满意论’忽略了一个事实:指望组织给人们带来满意和幸福,是一个过分的要求。组织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每个组织都是因特定的目的而成立,其组织结构和发展方向都为这个目的服务。”,我们就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组织的满意度在哪?员工与组织的“满意度”是一定有冲突的吗? 泰勒先生的“管理理论”首要的一点:必须消除“雇佣者”之间的利益对立观念和一些偏见。在福特汽车厂发展之初,这一理论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因为重用人材,所以许多想取得优先地位的技师,纷至沓来,自愿在福特厂工作;公司的高级人员被一种汽车业的亲密感和自觉性所激励;采取措施,让所有在职人员知道,升迁加薪的机会均等;慷慨奖赏有新发明的雇员,使他们拼命工作;著名的“5美元工作日”,使得人人都明白,要无条件的服从,才有利可图... 我们都知道,人的工作动力,来源于“情绪”——人满意了,情绪高涨,绩效也高!若一个组织里的员工,以自己能在该组织工作为荣;若社会上,人人都尊敬这组织,人人都希望加入其中... 名利、个人的自我实现、个性化的发展等等,都可使人的满意度提高的好方法。关键的是,组织要将员工视为“资源”,而不是“成本”。以人为本,不外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