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llapple - 

[读书评论] [抢先连载]曾仕强 新书《剖析三国》

[复制链接] 104
回复
3456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1
 楼主| 发表于 2007-4-19 09:28:09 | 只看该作者
  46.关公为什么显圣?后来又怎样演变?
  三国众多人物当中,关羽的地位,在千年以后,成为最为崇高的一位。他的封号,由侯、王、帝、圣、天,一路向上跃升。不但融通儒、释、道三教,而且跨越时空和种族,覆盖了中国社会所有阶层和地域。这位历史上最为奇特的神圣偶像,一直到今天,信徒仍然遍及海内外。他的神化,实际上从关羽死时,由于英魂不散,来到荆门州当阳县玉泉山。大叫:“还我头来!”当时有一老僧,法号普静。问关羽说:“颜良、文丑五关六将等众人之头,又将向谁索呢?”关羽大悟,常常在玉泉山显圣护民。乡人就于山顶上建庙,四时致祭。我国民间对于有功于社会国家的人士,死后常常设祠祭祀。关羽显灵的传说,愈传愈远。所建的庙愈多,信徒也就愈来愈普遍。实际上是民间对于关羽的忠义,非常敬仰。而社会上忠义之士,愈来愈少。大家怀念往日的忠孝节义,便借着祭祀关公,来唤醒大众,振兴忠义的精神。关公活在百姓的心中,虽死犹生,才把他当做神明看待。
  请朝入关以后,看见老百姓祭祀岳飞,心中很不是滋味。因为岳飞当年作战的对象,是金人。很容易和满清民族联想在一起,更增加反清复明的意识。清世祖皇太极又爱读《三国演义》,对关公尤为推崇。因此十分巧妙地,以提高关公的地位,来逐渐淡化岳飞的影响力。另一种作用,则是为了笼络蒙古民族。由于蒙古人崇拜关公的程度,仅次于喇嘛。满清以三结义的精神,来促进当时蒙古族与西藏族的结合,对满清的执政,非常有利。
  历代对于关公的封号,颇有不同。蜀国刚开始所用的称号,是壮缪。宋朝时谥为义勇。清高宗特谥为忠义,道光年间加上仁勇两字。于是关公集忠义仁勇于一身,逐渐与孔子相提并论,被尊称为武圣人。
  清代设关帝庙,奉忠义神武关圣帝君神位,规定于五月十三日致祭。事实上这一天是关平的生日,他是关公二十岁时所生的儿子。关公先把自己的家庭安好,娶妻生子,对祖先有所交代,实在是先尽孝再尽忠的典范。忠孝难两全,关公可以说两边兼顾,十分难得!
  西方思想,采取神本位,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神高高在上,可以掌控人类的一切。一句“信我者得永生”,把信徒的心,全都抓住了。中华思想,自来以人为本,采取人来位。居于人们的需要,才反过来造成很多神明。而且各样不同的神明,系统分明。文圣以孔子为首,孟子、曾子、朱子,一路相承。武圣以姜太公为首,孙武、孙膑 、张良、关公。同样前后呼应。后来由于《三国演义》的神化,加上清朝的捧场,关公才一路高升。
  但是,孔夫子自居老二,认为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虽然不反对创新,却主张继旧开新,力求持经达变。关公在桃园三结义当中,位居老二。所以文武两大领域,很少有人自称大哥,却大多自称为二哥,实在很有意思。老子倡导不为天下先,好像也有这种味道。可惜老二的真正用意和价值,被西方人喜欢当老大哥的气氛,给淹没掉。使得老二精神,受到很大的扭曲和伤害,恐怕也是人类必须共同审思、明辩,用心体会的事情。
  
  47.曹操一生假仁假意,临终还杀死华陀,是何道理?
  魏王曹操,字孟德。本姓夏侯氏,为中常侍曹腾的养子,所以冒姓曹。他的才智出众,在汉灵帝末年,何进、袁绍等人,要召董卓杀宦官时,极力反对,便已经表露无遗。董卓作乱时,他首倡义师。后来迎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一方面以伊尹、周公自居,说“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一方面又仿效王莽,以汉献帝炎傀儡,完全控制朝政。最后则师法周文王,自己不篡位,却由其子曹丕来实现。
  可能是幼年的家教,使他重才不重德。他用这种原则来招揽人才,所以当时的奸雄杰迈人才,大多归魏。少数正人君子,如荀彧、荀攸和崔琰等,无不为其所害。他又用这种原则,来表现自己。因此“宁可我负人,不教人负我”,凡怀恨的对象,必设法加害。公然宣称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的才能,也要加以重用。把社会风气搞坏,还影响到后代子孙。自曹操以后,篡弑的行为层出不穷。他的许多做法,太欺负弱者,很不忠厚,绝对不是正真的人,所做得出来的。曹操晚年,由魏公而魏王,无非为曹丕篡汉打好基础。只是他万万料想不到,司马氏完全步他的后尘,走他的老路,很快就把曹家的政权吃掉了。如果早知如此,应该会有一些改变。
  曹操是治世的能臣,乱世的奸雄。他的问题是两项都要,既为善也为恶。由于为善,所以能够底定中原。由于为恶,以致不能一统天下。自作自受,因果分明。
  孙权杀关羽,把他的首级装在盒子里,派专人送到洛阳,想嫁祸于曹操。这种伎俩,当然瞒不过曹操。以诸侯礼厚葬关羽,却每夜合眼便看见关羽的身影。如此日有恐惧,夜有所梦,使他的头痛老毛病,更为加剧。闻神医华陀现居金城,即差人星夜请华陀来诊。
  华陀字元化,沛国谯郡人。医术高明,世所罕见。向曹操说明病情:“大王头脑疼痛,因患风而起。病根在脑袋中,风诞不能出。枉服汤药,不可治疗。”建议先饮麻肺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诞,才能够除根。曹操大怒,认为华陀要杀他。华陀以关羽为例,曹操说臂痛可刮,脑袋怎么可以砍开?怀疑华陀与关羽交情深厚,要趁机报仇。于是呼左右拿下狱中,急令追拷。十多天之后,华陀死于狱中。曹操自华陀死后,病势愈重,又忧吴、蜀之事。夜间又多恶梦,自知不久人世。召集曹洪、陈群、贾翊、司马懿等人,同在队塌前,嘱以后事。那时的一番话,完全没有英雄气概,充满了儿女情长。交代设立七十二个疑冢,不要让人家知道他的葬处。可以想见他的心虚和不安。遗嘱完毕,曹操长叹一声,泪如雨下。不久气绝而亡,享寿六十六岁。
  现代人可能很难想像,曹操为了让他的女儿当上皇后,竟然把十几年前伏皇后写给她父亲伏完的一封信,拿出当做借口。不但杀了伏皇后,而且把她的两个儿子,连带宗族一百多人,都加以杀害。东汉时代,十分重视忠孝节义。曹操这种穷凶恶极的行为,引起很多人的反感,甚至于痛恨。所以他的敌人,非常之多,简直防不胜防。使他临终都不得安心,怀着很大的恐惧而亡。
  
  48.曹操临终,并没有堂皇的遗嘱,是什么用意?
  按理说,曹操已经登上魏王的宝座。在他一方面想学伊尹和周公,一方面又具有王莽的倾向,这种矛盾的人生中,可以说心满意足。临终时应该发表一些冠冕堂皇的好听话,来完结一生的豪气壮志。然而,他并不是这样。命令近侍拿出平日所藏的名香,分赐给诸妾,嘱咐她们今后要勤习女工,多造丝履,拿出去卖钱,以便供应自己的生活。又命诸妾多居于铜雀台中,每日设祭,必令女伎奏乐上食。他还要大家,不能学他那些小愤怒、大过失,好好做人。完全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模样。是不是表示他深切的悔意,希望大家用心体会?
  他也许以为,人生最重要的,应该是生活。而他的一生,不是杀人,便是害怕被杀。每天都在说那些无聊的话,办无聊的事。现在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是虚伪得太久了,不方便明白说出内心的真实话。这才借着分香卖履的琐碎小事,来畅发自己的悔恨之意。
  现代人比曹操还要不幸,从小时候开始,不是读书,便要学习各种技艺。把生活的乐趣,全都剥夺了。长大以后,不是工作,便要娱乐,反而谈不上什么生活。工作和娱乐当然是生活的一部,也可以算是重要的部分。然而生活能力的培养、生活品德的陶治,以及生活习惯的端正,同样应该加以重视。曹操年幼时,由于家庭背景的关系,不能在品德修养和生活习惯上面,受到良好的教导,以致放荡不羁,控制不了自己的任性。我们有了这样的警戒,难道不应该改变现代的生活方式吗?
  
  49.曹操的一生,好像是一种错误的选择,是不是?
  用现代的话来说,曹操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喜欢他的人,说他胸怀宽广、气度恢宏。不喜欢的人,骂他装模作样。暗中记恨。喜欢他的人,称赞他原则坚定、策略高明。不喜欢的人,则嘲笑为喜怒无常、自以为是。喜欢他的人,说他用人唯才、不拘微贱。不喜欢的人,指责他重才轻德、败坏风气。果然是见仁见智,各有一番道理。我们的看法,其实十分简明:喜欢曹操的人愈多,这个时期必定愈乱。换句话说:曹操的信徒愈多,人心愈阴险,社会愈动乱,而生活也愈辛苦。
  曹操有机会杀掉刘备,却为了曾经说过“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一句话,而不肯下手。阮■为他书写“与孙权书”,完全站在对等的立场,以百姓的幸福为前提,终于说动了孙权的心,做出称臣的表示。偏偏在曹吴联手,足以轻易收拾蜀国的最佳时刻,曹操突然死去。在此之前,倘若袁绍好好领导、诸葛亮投入曹操阵容、庞统的连环计被识破,曹操一生的命运,便不可能“纵横天下三十年,群雄皆灭,只有江东孙权、西蜀刘备,未曾剿除”,而含恨以终。
  老天爷所以如此安排,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杀吕伯奢全家,还说什么“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的笑话,令老天爷非常失望。这一句话,使得陈宫不寒而栗,赶快设法离开这种不义之人。是不是传扬开去,令诸葛孔明宁可在家过闲日子,也不肯投奔曹营,我们不得而知。至少关羽不为所动,张飞一听到名字就生气。赵云等人,俱皆不愿意与曹操共事,则是事实。一念之差,使曹操一生,增加了许多苦恼。
  (二)公元二一○年,曹操旗帜鲜明地提出“唯才是举”的用人原则,公布了意义深远的“求贤令”。他惟恐世人不明白真正的含义,特别举例说像陈平那样被指为盗嫂受金的人才,也应该加以重用。他这种能力本位的观念,和“德本才末”的原则,恰恰相反。难怪曹营大将如云、谋士众多,却拿一个诸葛孔明没有办法。
  (三)曹操称王以后,很难听得进不同的意见。猜忌骄横,不知道残害了多少优秀人才。杨训歌功颂德,令众人看不过去,平日甚受曹操器重的雀琰,加以劝阻。曹操竟然大发雷霆,将雀琰赐死。荀彧屡出奇谋,为曹操立下很多功劳。曹操想当国公时,荀彧略见意见,便为曹操弄死。华陀是济世的名医,也被曹操下狱至死。未得势时礼贤下士,一朝大权在握,就要残杀人才。这样的人,那一只看不见的手,自然会设法加以阻挠。
  曹操年轻时,许子将已经断定他是“治世的能臣,乱世的奸雄”。告诉他老天爷给他两条路走,他听完大笑而去。居然不选择前者,却走向奸雄的路途。
  若是曹操决心走上正道,以治国的能臣自居。时刻以国家社会为念,相信以他的才能,很快就获得大家的信任和推崇。说不定孔明、庞统、徐元直等人,都会同心协力地帮助他,用不着一生辛苦劳累,还落得不能心安理得地死去。当然,更重要的,减少多少次战争。使各种资源,得以好好运用。老百姓的日子,必然好过得多。《三国演义》不致如此精彩,才是人们的福气。
  
  50.曹操一生,对我们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曹操是汉末的杰出人物,精力充沛,而且变化多端。年轻时就敢说敢做,无所顾忌。他很早就得到机会,充分展现勇于负责、不畏权贵、坚强毅力的治理长才。担任冀州牧时,看到当地的风俗,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便大力整顿,获得很好的效果。他的眼光和机智,更是当时的朝臣、地方官吏所不能及。所以很快就当上丞相,献帝还以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老天有眼,来了一位好帮手。那里知道曹操和董卓一样,喜欢专断弄权,擅作威福。献帝每次看到曹操,都觉得背上有刺,十分痛苦。伏皇后的父亲伏完,建议密宣国舅董承入宫,赐以衣带,内藏以血书写的密诏,辗转传到刘备手中。曹操正好请刘备喝酒,一句“在家做得好大事”,吓得刘备面如土色。煮酒论英雄时,刘备更是失惊掉落汤匙。事后赶紧设法脱身,以袁绍兄弟心存不轨为由,总督五万人马,逃离曹操。郭嘉劝曹操把刘备杀掉,至少也要追回来,就近看管。结果许褚办事不力,不了了之。
  想不到赤壁之役,给了刘备占领荆州的大好机会。出兵汉中,又促使刘备入川,以致自领益州牧。曹操最不喜欢刘备坐大,偏偏阴错阳差,把刘备高抬到汉中王的位置。难怪他破口大骂织席小儿,并发誓灭之。
  曹操最不应该为了自己女儿要当皇后,借故把伏皇后杀掉。这在当时社会,根本是大逆不道。所有正人君子,无不切齿痛恨。不得好死,应该是必然的结局。
  曹操一生的经历,至少带给我们三大启示:
  (1)一个人有抱负,有能力,若是品德修养不良,一定不能成功。德本才末,可以说是千古不够的真理。
  曹操有安天下的抱负,也有治乱世的才能。只可惜他有才无德,竟然敢于公然宣扬重才轻德的用人政策。以他那种收拾北方群雄的表现,为什么遇到刘备、孙权,便屡有挫折,简直无能为力呢?原来当时的人才很多,曹操的所作所为,把那些重视品德的人士,都逼到刘备和孙权两大阵营。以致终其一生,未能完成大愿。
  (2)一个人要端正社会风气,却不应该矫枉过正。无过与不及的中庸之道,才是合理的取舍标准。
  东汉末年,由于桓、灵二帝讲求亲信关系,宠信宦官,败坏社会风气。因此重视品德修养的人士,嫉恶如仇,纷纷以高节奇行为标榜,结成党派,反而有所偏激。曹操为了改变这种风气,刻意鼓吹重才轻德,说什么“宁教我负人、休教人负我”的狂妄乱语。这种矫枉过正的方式,非但不能改善清流偏激、孤芳自赏的风气。反而由于他的言行示范,造成晋初竞逐物欲的歪风。
  (3)一个人纵然有抱负、有才能、也有成就,只要品德败坏,其余的表现,便应该一笔勾消,不加以颂扬。
  做人品德为先,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历史上多少贤能圣哲,能够成为后代子孙学习、崇敬、仿效的对象,无不具有高尚的品德。那些品德不良的人,就算有某一方面的成就,大家也不会推崇他,向他学习。同样字写得好,我们以品德养良好的书法家,当然临摹、学习的对象,便是德本才末的思想,所带来的标准。
62
发表于 2007-4-20 08:45:2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资料真好啊,好好学习
63
 楼主| 发表于 2007-4-20 09:37:04 | 只看该作者
  51.曹丕、曹植为何兄弟相争?结果如何?
  曹丕字子恒,是曹操的长子。曹植字子建,和曹丕同一母亲,为第三个儿子。彼此为了争夺世子的位置,很早就分成两派。曹植比较任性,喝酒又节制,书■子气很重。但是曹操喜欢他的才能,好几次想要立他为世子。曹丕矫情用术,很擅长争取同情。曹操的左右,大多替他说好话。登山魏王宝座,真正要立世子的关键时候。曹丕恐怕落入曹植之手,向中大夫贾翊求教。贾翊告诉他曹操以后出征时,不要像其他兄弟那样,说一大堆没有感情的废话,只要流泪而拜,不说话,反而大家都很感伤。曹操做最后决定时,刚好问贾翊的意见。贾翊十分机灵,并不回答。曹操问他为什么不答,他才说正有所思,所以没有立即回答。曹操问他想什么?他说正好想起袁绍、刘表的故事,意思是废长立幼的弊端。曹操大笑,才立曹丕为世子。曹操如此聪明,大笑照样瞒他。他询问贾翊,正好用他喜欢的方式,来达成目标。以他的矛,攻他的盾牌,自然无往而不利。
  魏王病死,献帝在威逼下,封曹丕为魏王丞相冀州牧。曹熊及曹植不来奔丧,曹丕派专人前往问罪。曹熊畏罪自杀,曹母为了保护曹植,请曹丕念同胞之情,存其怀命。曹丕于是召曹植入见,曹植惶恐伏拜说罪。
  曹丕说“昔见君在日,汝常以文章夸示于人”,现在限你在七步之内,吟诗一首,看看是不是有真才实学?如果完成,可以免死。否则从重治罪,决不宽恕。曹植果然在七步之内,做成一首诗。令大家很是惊奇,但是曹丕仍不放过,继续提出要求。要他以兄弟为题,却不许出现兄弟字眼,作一首诗。曹植毫不思索,即口占出一首:“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不觉泪下,贬曹植为安乡侯。兄弟相逼的结果,可以看出这一家的气数。曹操如果立曹植为世子,以他的个性,很可能终其一生都不篡位。对于曹操的名声,至少有一些增益。由于曹丕的篡位,使得很多人都怀疑,曹操心中老早就想篡位。大概是想保留一点颜面,才打好基础,让曹丕篡位。
  贾翊劝曹丕,学曹操当年的模式,谦辞三次,才接受献帝的禅让。登上受禅台,登了帝位。谥曹操为太祖武皇帝,正式改国号为大魏。曹操的恶行,更是洗刷不清。因为从此以后,篡位的事变,都被归为同一类型。
  曹丕废帝篡位,和现代的革命,以及政党政治的轮替,完全相同。历来改朝换代的事实很多,反而和现代的革命和政党轮替更为接近。曹操想做而不敢做,应该是为了这方面的顾虑。但是父子同命,自己不敢做,儿子做了,照样挂在父亲的账上。这一点不知道曹操地下有知,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如果曹操看到曹丕篡位,曹植痛哭的样子,会不会后悔他的选择呢?只有曹丕不篡位,刘备不可能称帝,孙权也不敢。三国便不会出现,历史就会改变。可见始作俑者,其罪行确实比跟随者要大。曹丕一篡,司马炎依样画葫芦,照样篡他,还不是自作自受!
  
  52.刘备为什么斩刘封,他不是刘备的养子吗?
  刘封原本姓寇,刚猛善战,也颇为才气。刘备很喜欢,把他收为义子。为了这件事,关羽表示过不同的意见,弄得刘封耿耿于怀。后来关羽兵败麦城,叫廖化杀出重围,到上庸求取救兵。那时候刘封和孟达,正在上庸驻守。廖化报告军情紧急,蜀中援不能旦夕即至。望两位将军速起上庸之兵,援救关羽。孟达认为麦城弹丸之地,难敌东吴兵精将勇。何况曹操亲督大军,虎视眈眈。以上庸这么少的军力,那里敌得两家强兵?他又说刘封以关羽为叔,关羽却未必以刘封为侄。听说刘备当上汉中王以后,要立世子。关羽以养子不可僭立,劝汉中王把刘封远置于上庸山城,以杜后患。弄得刘封十分气愤,虽经廖化苦苦哀求,仍然不愿出兵相助。
  刘备得知此事,便要派人擒拿刘封。那时孟达已经降魏,并且力劝刘封也投降曹丕。刘封大怒,认为离间叔侄的感情,还要叛国。两人领军对抗,刘封大败。只剩下百余骑,奔回成都。刘备骂他辱子,有何面目相见?刘封辩称孟达鼓励,刘备命左右推出斩之。后来听说刘封扯碎孟达劝降的来书,又斩来使以表决心。心中反而有些后悔,加上哀痛关羽,以致染病而按兵不动。
  领养子和结拜为异姓兄弟,同样需要十分慎重。关羽有意见,何必那么公开?单独劝刘备,后遗症就不会这样严重。关羽和刘封摆在一起,当然关羽的份量要大得多。刘封听闻人家的闲言闲语,竟然那么冲动,结果还不是自作自受?一个人的定力,要靠自己培养。不能耳朵轻,随便听别人的话。
  
  53.关羽失荆州之时,孔明在做什么?为何反对东征?
  孔明当关羽接过荆州印信时,接连说了两个“死”字,心中已有不祥的感觉。然后关羽又以“分兵拒之”令人担忧。难道他对荆州一点都不关心,置之脑后吗?
  打从隆中对策开始,荆州便是刘备所要争取的重要根据地。将来配合益州,分东、西两路北伐。他对荆州的重视,可以从亲兄弟诸葛瑾,都可以拿来当做演戏的对象,看得出来。但是,负有益州主要职责的庞统和法正,前者已死,而后者生病,孔明实在分身乏术。尤其他和鲁肃的关系,彼此理念相同,而且交情深厚。使他过份相信孙刘联盟的可靠性。鲁肃死时,他的继任人选吕蒙,又故意装病,使关羽和孔明都认为这个“吴下阿蒙”,不是对手,而疏于防范。陆逊更不必说,年轻不懂事。关羽这边既然不告急,孔明当然也无法焦急。
  关羽拒绝诸葛瑾代表孙权提婚的事情,孔明就算知道,也不便多言。糜芳、傅士仁和关羽的心结,孔明大概无从知晓。在这种情况下,历代都说是“大意失荆州”。含意应该是同情刘备这一方,多少有些责备孙权不够君子的气度。然而,事实总归是事实。相信孔明的内心,十分愧疚,却又不得不谨慎应对,因为下一步更艰难。他并不是反对收荆州,而是就先后、轻重而言,他认为应该先伐魏再讨伐孙吴。曹丕刚刚废献帝,出师讨伐,乃是名正言顺。先报私仇再主张公义,说起来总有一点不够理直气壮。但是刘备听不进去,又能怎样?
  
  54.孔明怎样规劝刘备?为什么听不入耳?
  曹丕自立为大魏皇帝,对孔明来说,汉朝的寿命已告终止。汉中王到底是汉朝的,还是大魏的,还有得争议。为了延续大汉的正统,刘备必须立即继位,承接献帝之后,登上皇帝位。刘备则表示这是逆贼的行径,他不能仿效。一再强调虽然是景帝的孙辈,并未有德泽以布于民。若是自立为帝,与篡窍有什么不同?
  孔明没有办法,只好装病,托病不出。刘备焦急,亲到府中探望。问孔明得的是什么病?孔明答以忧心如焚,命不久矣!说来说去,便是要刘备登皇帝位。刘备拗不过他,说待军师病好之后,行之未迟。孔明立即从病床上一跃而起,把屏风击倒。外面文武百官,纷纷进入,拜伏于地上,请刘备择日以行大礼。孔明知道刘备急于复仇,又劝他先公后私,先灭魏与刘,再来伐吴。
  事实上,当孙权派遣诸葛瑾向关羽求亲,关羽不但不答应,反而用“虎女岂肯嫁与犬子”的难听话,来刺激孙权时,孔明已经警觉:荆州危矣!可使人替关公回。不久荆州传来捷报,这才打消换人镇守的念头。又说关羽在江边多设墩台,提防十分严密,大家很放心。
  隐秩序在这个紧要关头,用关羽之死来考验刘备。看他能不能拿捏分寸,做出合理的应对。大汉能不能延续?显秩序能不能更新?世界的重心,已经从孔明身上,转移到这位即将继承皇帝大位的刘备。可惜他似乎没有这种警觉性,有些话应该听,却偏偏听不入耳,奈何!
  
  55.大意失荆州,带给我们那些重要的启示?
  荆州大三国时期,不但辖区广大,包括现代的湖南、湖北两省,还有河南、贵州、广西、广东的部分地域。而且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占据荆州,扎根益州的策略,可见其重视的程度。
  赤壁大战之后,荆州成为孙刘两家联合对抗曹操的枢纽。由谁来镇守,实在是至关紧要的大事。
  庞统和孔明齐名,都是水镜先生口中不可多得的奇才。想不到刚刚获得刘备的重用,便在落凤坡被乱箭射死。诸葛亮不得不离开荆州,到西川去助刘备一臂之力。于是把留守荆州的重责大任,交给关羽。
  关羽果然够义气,满口答应下来:“军师放心,大丈夫既领重任,除死方休!”这样的承诺,使孔明十分不以为然。慷慨牺牲的精神,固然值得敬佩。凡事只想一死了之,实在令人很不放心。所以孔明提出几个问题,试试关羽的反应。关羽是“气凌三军,志轻强虏,怯于小战,勇于大敌”的猛战,却不是“见贤若不及,从谏如流,宽而能刚,勇而多计”的帅才。孔明只好冒昧提出建议,要关羽牢记八字决,那就是“东和孙权,北拒曹操”。关羽当下表示谨记在心,深知责任重大。
  在武艺方面,关羽应鲁肃的邀约,单刀赴会,完全可以对付东吴的威胁。但是在文略方面,关羽显然按捺不住。孙权派遣诸葛瑾前来求亲,要娶关羽女儿为媳妇。关羽若是体会孔明和孙权的苦心,把它当做一桩政治姻缘,当然应该欣然同意。即使不愿意以女儿幸福做赌注,也应该婉言谢绝,或者托言早已另有婚约。怎么能够拍案而起,怒斥为一派胡言?说出“虎女岂肯嫁与犬子”的话,而且声明“若非看军师面子,定斩不饶”!惹得孙权勃然大怒,即刻便要起兵攻打荆州。
  就算关羽文武双全,也不应该让他镇守荆州太久,以致孙吴把他的底细摸透。他刚担任重责时,已经年近半百。转瞬间十一个年头过去,关羽以花甲之年,始终独掌大权,并没有培养出任何接班人。刘备那边,忙于扩张领域,也不曾派遣年轻力壮的人,前来协助。
  反观东吴那边,周瑜死后有鲁肃,紧接着吕蒙胧和陆逊,一个接一个,都是虎虎生风。双方一比较,关羽的劣势自然一目了然。偏偏关羽又不服老,对内看不起糜芳、傅士仁等同事;对外不知道陆逊的底细,视为无名不将。正好给陆逊制造最好的机会,派遣使者下书送礼,使关羽更加骄矜自得。由此可见,大意失荆州不过是一句戏言,应该修改为“必然失荆州”才更加恰当。
  回想当年,诸葛亮在预测曹操赤壁兵败,必然由华容逃走。为了消灭关羽的傲气,特别立下军令状。要关羽把守这一个最重要的隘口,让关羽惜念旧情而放过曹操。然后定计智取南群,使赵云立下头功,张飞又取得武陵,激发关羽发服老将军黄忠。为取得荆州添加一员猛将,自是功劳不小。
  考虑镇守荆州的人选,除了张飞一向性急鲁莽,而且排行老幺,暂不推荐之外,关羽和赵云都是首选的对象。但是关羽是自家结拜兄弟,份量和关系,毕竟比赵云来得厚重。何况站在孔明的立场,留在身边听从呼唤的,当然以赵云较为方便。万一有什么闪失,关羽也比较担心得起。在这种种考虑下,关羽自然责无旁贷。
  问题是关羽兵败麦城,接着张飞遇害,逼得刘备无路可走。原本对孔明言听计从,这时候为了桃园三结义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也不得不明知不应该如此也不得不如此。不顾孔明的再三谏阻,诸葛瑾的冒死力劝,赵云的直言劝阻,决定出兵攻吴。致使原本是众矢之的、两国共同目标的魏帝曹丕,反而能够坐山观虎斗,果然坐收渔翁之利。更严重的是,孔明的“北拒曹魏、东和孙权”八字决既破,天下的局势可想而知,已经倾向于曹魏。匡复汉室,一统天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们说蜀汉的根基因荆州而立,也因荆州而亡,实在并不为过。大意失荆州,长久以来,一直和阴沟里翻船相提并用。便是在成败之间,同样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从大意失荆州这件事情,我们可以获得下述三个重要的启示。兹分别说明如次,以供参考:
  (1)领导者对成败要负起全部的责任,无可推卸。
  荆州为吕蒙所偷袭,刘备应该负起最大的责任。以他对关羽和孔明的了解,不可能不知道。除非他提出意见,没有人会动关羽的脑筋。要调动守将,或者派遣军际支援。关羽武艺高强,却也难敌魏、吴两国的攻击。这一点孔明在指派关羽镇守荆州时,即已再三叮咛。关羽拒绝孙权的求亲,并且说出那么难听的话。刘备必须主动和孔明商议,不是调动守将,便是增派援军,否则必然出现这样的恶果。刘备之所以不顾一切,要为关羽报仇。应该是他的内心,对此事至感愧疚,有以致之。
  (2)参谋人员当紧要关头,必须据理力争不放松。
  孔明劝谏先伐魏再伐吴,所费的力气,远不如劝刘备就皇帝位那样强劲。两相比较,好像就皇帝位比较重要。以致刘备答应就皇帝位以后,孔明不好意思再加以坚持。如果刘备登上皇帝宝座,孔明不好意思再加以坚持。如果刘备登上皇帝宝座,孔明立即恳辞丞相的职务。使刘备明白先后次序的重要性,绝不亚于汉朝的承接。事实上,只有先伐魏才能够增强就帝位的正当性。否则以私废公,把讨伐曹丕摆在一边,怎么能够号召天下呢?他只是叹息地说:“法正如果还在,一定能够制止东行。”可见当时他极度忧虑,却无法可施。令人怀疑刘备对他的意见,已经不如早期那么重视了。
  (3)发觉有问题时,不能隐瞒事实,要及时反应。
  关羽手臂受伤,又发觉和庞德交手时,已经十分吃力。心中如果有所警惕,应该赶快派人向刘备和孔明据实相告。以免延误时机,反而造成大祸。一般人的态度,是小问题不向上级报告。等到事态严重时,才报告上级,已经来不及了。关羽知道荆州的重要性,遇有任何风吹草动,都必须提高警觉。若是荆州和益州,平日就建立互相通报的制度,相信以孔明的机警和刘备的细心,应该不致如此疏忽,造成无可弥补的悔恨!
  当然,冥冥之中那一只看不见的手。使我们不能不承认,荆州的事件,与整个时代的气运有关。如果不是这样,就算刘备先伐吴后伐魏,也不致如此凄惨。
64
发表于 2007-4-20 12:25:45 | 只看该作者
有没有哪位老大整理成电子书?
65
发表于 2007-4-23 08:53:3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在努力呀,我好期待看下面的啊

66
 楼主| 发表于 2007-4-23 09:18:22 | 只看该作者

  第四部  三国归一统

  水镜集团无形无迹,却能够无始无终,永久存在。如果把历朝历代的水镜集团连串起来,不难发现各个时代的名称不同,合起来却只有一个,我们把它称为道。
  道永远存在,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不停地产生作用。初看起来,似乎道来的时候,就会兴旺、茂盛、顺利、发达。道离去的时候,便会衰败、凋零、坎坷、萎缩。实际上道无来无往,并不会来,也不会离去。而是人自己有来也有往,近道或远道,都应该自己负责。
  关羽近道时,万夫莫敌。庞德要和他决战,不过是各为其主。关羽大怒说:“天下英雄,闻吾之名,无不畏服;庞德坚子,何敢藐视吾邪!”便要亲自斩此匹夫,以雪心听恨意。这种骄傲的心态,已经远道。隐秩序自然安排吕蒙,专以关羽为目标,斩杀之后,他也不久病故。并且借重关羽的逝世,来考验曹操和刘备。曹操果然经不起考验,看见木匣中关羽的首级,面如平日,还不知警惕,开玩笑说:“云长公则来无恙?”结果被关羽活活吓死。刘备同样经不起考验,因私废公,坚持东征,以致延误了北伐的最佳时机。孔明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仿佛刘备死后,变成另外一个人,煞是奇怪!
  同样一个诸葛亮,刘备活着的时候,神气活现,表现得有如神助。因为这个时期的刘备集团,全力支持孔明。刘备对他言听计从,加以人才济济,自然能够充分发挥。刘备死后,阿斗刚开始还相当守份,不久便宠信宦官,几次刁难孔明。人才又快速凋零,能用的将领愈来愈少。廖化当做先锋,可见补充相当困难。孔明再坚毅不拔,也难有成就。街亭之役,孔明不听众议,也不顾刘备生前的告诫,犯了最大的用人错误,让从来没有领军作战的马谡去担任主将。于是,隐秩序将世界的重心,转移到曹魏的司马懿父子身上。孔明辛苦栽培的姜维,屡次北伐都无功而返。蜀汉的希望,十分渺茫。
  孙权活得很长,由于他缺乏长远的眼光,始终没有一统天下的宏大计划,一直扮演着重要配角的角色。有时联合刘备抵抗曹操,有时配合曹魏夹攻刘备。公元二二二年,孙权终于忍不住称帝,国号为吴。三国才正式形成到二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吴统一天下,不过短短五十八个年头,还不到一个甲子。但是,《三国演义》从公元一八四年中原和边境地区黄巾作乱说起,描述三国的形成过程。隐秩序和显秩序互动变化,算起来将近一百年。这百年期间,各种大大小小的集团势力,相互拼杀。有如各式各样的气球,在空中互相碰撞。为了抢夺市场,谋士们想出各种千奇百怪的谋略。战将们更是使出浑身解数,把独门的武艺施展出来。最不幸的,是老百姓。生灵涂炭,呼救无门。痛苦不堪,生不如死。每家公司都喊出顾客至上的口号,却毫无忌惮地做出不安的广告。货不真价不实,把顾客当做白老鼠,害死人也不偿命。三国既然都不可能、也不应该统一天下,上天只好另辟途迳。让大家出乎意料之外,由司马炎有样学样。从曹家后代的手中,篡下大位。刘禅首先配合,孙皓也来投降。看起来遥遥无期的一统天下,于焉完成。
  最难理解的是,为什么选中司马懿父子呢?这一家人,不都是阴险凶狠、权谋欺诈吗?这样的家风,算近道吗?道有阴阳的变化:当阳气出尽的时候,阴气便布满了;而阴气布满时,一阳来复,很快就把阴气逼走。好比社会上好人死得差不多了,坏人便趾高气扬。坏人横行霸一阵子,新生代的好人才会联合起来反抗,是一样的道理。黄巾之乱,逼使东汉王朝改州刺史为州牧,助长了各地方的割据势力。有如总经理为了加强各部门经理的职责,却不能有效地加以控制。于是军阀混乱,王室有名无实。曹操依天时据有北方的区域,孙权占地利雄踞江东地区、刘备则因人和而拥有汉中、荆州和益州。三大集团一大二小,加上水镜集团全球布局。数十年来,把好的人才,全都用光了,也大多报废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让坏人出头,使其坏到极点,后代的好人才有翻转的机会。要找坏人,最好的目标是曹魏阵营。当然,这种转折,人们要付出很大的代价。魏恶南北朝三百多年间,篡位的次数,堪称史上第一。动乱不安,百姓的痛苦指数,也屡创新高。关羽骄傲杀敌,刘备以私害公,孔明误用人才,都需要受到处罚。何况司马懿父子?司马懿、司马师病死,司马昭被刘禅笑死。司马炎篡位后,统一仅三十余年,先后有八王之乱与五胡乱华的纷扰。一直到公元六一八年,唐高祖李渊,才缔造出盛世近三百年。好人出头或坏人肆虐,实际上都由当代人自作自受,所造成的结果。谁叫三国时代,人才不辨是非,盲目地各为其主,把好人全杀光了呢?
  
  1.刘备自立为帝,处不算篡位?
  曹丕自立为大魏皇帝,我们骂他篡位。刘备在闻知关羽阵亡,孔明病笃之际,也自立为帝。这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值得大家这么慎重地,用心计较?
  曹操若是不喜欢汉朝的体制,大可以名正言顺地宣告革命。只要不像黄巾那样,被大家围剿而败亡。也可以创造新的局面,以大魏为国号,谁也不会骂他为汉贼。因为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是大家能够接受的标准。他奉献帝,却又杀皇后。曹丕接着篡位,果然是汉贼。可见公道自在人心,大多数人心中有数,很难欺骗。
  刘备一开始,便以匡复汉室为职志。又被献帝认为皇叔,证明为一家人。献帝的位置不保,又传言已被杀害。关羽失荆州,孔明病笃。汉朝的命运,自然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再不自立为帝,如何延伸正统?何况孔明病笃,不过是一种策略性的托词。用以彰显即帝位、延汉祚的紧急性和重要性。刘备当然也要再三谦让,才祭告天神。正式即帝位,封长子刘禅为太子。
  同样再三谦让,有真也有假。然而不论真假,都需要礼让一番,才合乎道理。篡位和革命,看起来很想像,性质却大不相同。刘备仍为大汉王朝的一份子,并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更不可能被骂为国贼,或者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相当于帝位的传承,传来传去,传到这位皇叔身上。所以孔明说名正言顺,而且不宜拖延。因为魏取代汉,如果没有人接任,岂不等于承认汉朝灭亡?既然如此,刘备自立为帝,是继位而非篡位,应该十分清楚。
  
  2.张飞为什么出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张飞字翼德,是刘备同乡。早关羽三人,都具有义侠的个性,所以结成密友。但是三人的态度,则有很大的差异。刘备年纪稍长,修养的功夫比较深厚。平日少说话,多关怀下人。加上喜怒不形于色,颇得人缘。关羽傲上不傲下,干部以上与知识份子,大多敬而远之。畏惧而不友善,所以得不到他们的真诚合作。张飞敬爱君子,却不懂得体恤下人。动辄对部属施以鞭刑,并且缺乏防备的警觉性。三人各有长处,当然也各有所短。
  关羽阵亡,使刘备大为紧张。一方面是誓必报仇,一方面则是荆州十分重要,不赶紧回来不行。于是就帝位之后,立即不顾一切劝阻,下令起兵伐吴。张飞听说有人主张先灭魏再伐吴的,马上奔回成都,要求伐吴以雪大恨。刘备怕他出事,一再叮咛他情绪稳定,不能鞭鞑部下。严重地警告张飞:此取祸之道也。足见兄弟情深,刘备对张飞的了解,令人佩服。张飞回营后,下令军中,限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带孝伐吴。范疆和张达。以限期将届,而准备不及。惟恐被责罚,趁机以短刀刺杀张飞。当夜割了首级,向东吴投降。
  张飞的个性,害死了自己。刘备还不觉悟,这是那一只看不见的手,提示他不能为了私仇而坏了公事。更不能性急而乱了大局。可惜刘备并能会意,只是放声大哭,昏绝于地。醒后仍然执迷不悟,公私不分。不接受孔明再三劝阻,赵云好意规劝,坚持要先伐东吴。关、张两家的子弟,也都长成,彼此感情很好。关兴比张苞大一岁,刘备要两人结成异姓兄弟,永远互相救护。
  一般人想起张飞,对于他那豹头环眼、黑脸络腮、暴躁无常的鲁莽样子,相信印象都十分深刻。尤其是酒醉之后,喜欢毒打士兵,更令大家常为他捏一把冷汗。
  实际上,我们从他入川途中,一路军纪严明,体恤士兵,年纪于百姓,可以看出智勇双全的一面。到了巴郡,遇见守城老将军严颜,誓死不降。愤怒地表示“西川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时,张飞真的“敬爱君子而不恤小人”,立即改变严厉的态度。走到严颜身后,帮他松绑。二话不说便向严颜躬身下拜,诚恳地要求老将军一同辅佐刘皇叔,共立伟大事业。
  张飞如果听刘备的警告,不搞什么素服。很可能在东征时助刘备一臂之力,统一天下的远大目标,说不定还有完成的一天。可惜他缺乏包容的修养,部属有错,不能够给以宽谅。往往在盛怒之下,对部属毫不客气。就算张飞处罚得有理,部属大多不能服气。恐惧大于尊敬,难免怀恨在心,而想要伺机报复。张飞这种习惯,已经闯祸多次。每次都幸运过关,这才难逃重要的这一关。上级和下属的关系,最好像刘备那样,做到面面俱到,自然容易产生良好的团队精神。关羽敬重贤能,但傲气太重,以致看得上的不多,因而得罪许多人。一个人可以有傲骨,不吃嗟来食。称为有骨气,够气魄。但是不要有傲气,因为骄者必败,几乎没有例外。张飞不把部属放在眼里,心中存有谅你不敢对我怎样的不屑,这是部属最难以忍受的。结果栽在自己部属手中,实在不值得。
  
  3.孙权为什么降魏?他不是不愿受制于人吗?
  孙权继承父兄基业,却没有远大的眼光。他所想的,不过是保住江东,把荆州吞并进来。至于一统天下,恐怕想都不敢想。赤壁之役,若非孔明和周瑜联合在一起,孙权可能早已向曹操投降。但是孙权对刘联盟。并没有多大诚意。几次为了小利,都不惜加以破坏。杀了关羽以后,才知道兹事体大。刘备必然御驾亲征,大军压境。张飞原来勇猛,再加上悲愤的力量。在这一次伐吴战役,必然发挥很大的作用。孙权一向擅长用计谋,赶紧派遣间谍。在大战前夕,刺杀张飞。以为把这位威名仅次于关羽的大将除掉,便可以免于恐惧。他大概没有料到,曹操之所以终生不敢篡位。对于刘备的顾虑,应该是重大的因素。换句话说,曹魏所害怕的,其实是关、张二将。如今孙权竟然替曹魏除去这两员大将,曹丕趁刘备伐吴之际,来攻孙权,东吴还保得住吗?
  诸葛瑾再度求见刘备,表示孙权愿送归夫人、缚还降将、并将荆州交还。企求永结盟好,共灭曹丕。刘备正在气头上,根本听不进去。诸葛瑾又将袭荆州、杀关羽的责任,完全推在吕蒙身上。说什么孙权事先毫不知情,事后十分后悔。刘备仍然坚持,说“不看丞相的面子,先斩你的头”。诸葛瑾灰头土脸,返回江南。
  孙权无奈,派使者向曹丕投降。曹丕的意思,是既不助吴,也不助蜀。让孙、刘交战,等待两国灭一国剩一国,那时候才出兵除之。决定册封孙权为吴王,并不派兵接应。曹丕的智慧和见识,当然不及曹操。若是接受大夫刘晔的建议:当刘备进攻东吴时,起兵讨吴。孙权要向刘备求和,刘备必然不肯。内外夹攻的结果,东吴必亡。接着攻打刘备,对曹魏来说,是最好的时机。
  孙权向曹丕投降,实际上是假的。他知道魏、蜀两面夹攻,东吴必然无法抵制。诸葛瑾求和不成,只好向曹丕投降。能够获得兵力支援,当然最好。至少先安住曹丕的心,不致内外夹攻,还可以专心和刘备对抗。
  曹丕嘴巴说得很动听:孙权既然来降,这时候打他,对其他想降的人,造成心理上的障碍。不如接受孙权的投降,下面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以后还是要打他的。果然不错,当东吴转败为胜时。曹丕假借助战的名义,三路出兵,要暗袭东吴。但是时机不对,派兵也得不到好处。东吴锐气百倍,曹丕大败而回。
  这一拉一扯,又使一统天下的时候,拖延了很久。若是刘备接受孔明的意见,先伐魏再东征。或者曹丕接受刘晔的建议,趁刘备伐吴之际,出兵攻打孙权。这两种情况,只要任择其一。三国的结局,都不一样。而一统天下的任务,却很可能提前完成。天命原来归于刘备,可惜他违反了“私人恩怨,不应该耽误公事”的规律,使他不能如愿以偿。曹丕若能天命所归,曹操早就一统天下了。孙权出尔反尔,孙策临终时,已经明白指出“举江东之众,新局面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孙权是做不到的。一统天下与孙家无缘,似乎也是天定。这一只看不见的手,由关羽而孔明,再由孔明而刘备。如今真是不知要转向何方?天意难测,其实是上天也有说不出来的苦衷!
  
  4.刘备不顾一切,坚决伐吴,给我们什么启示?
  如果说曹操得天时,孙权占地利。刘备在人和方面,人缘好,到处受人欢迎,应该当之无愧。他从基层做起,一路向上晋升。对于人情世故,非常熟练。他能够赤手空拳,建立蜀汉,完全得力于他的仁义宽厚。
  正因为如此,他对关羽、张飞当年在他最绝望的时候,给予最大的鼓舞和支持。并且历尽艰辛,始终不变。觉得知心之交,不是一般君臣、同仁、朋友所能相比。所以听到关羽阵亡,立刻把矛头指向东吴。他明知诸葛瑾是孙权特使,也是孔明的兄长。带着两面不讨好的无奈,前来致意。却当面加以怒斥:“杀弟的大仇,不共戴天!”要他罢兵,除非他死掉。可见刘备的内心,真的什么都不要紧。只有为关羽报仇,才是第一优先。
  刘备的最大号召力,是以汉室正统自居。一心一意是匡复汉室,一统天下!现在曹丕篡位,汉献帝传闻已经亡故。刘备只知道传承皇帝大位,却不以替献帝复仇恨前题。反而急于私务,为关羽报仇。岂不是因私废公,把私人恩仇,看得比公务更重要?孔明所说“北讨汉贼,以伸大义于天下”,和张飞所说“今日为君,早忘了桃园之誓”。两相比较,竟然弃大义而先小义?
  当然,刘备的真正想法,是曹丕刚就帝位,一定忙于内政。在形势不稳的时候,不可能采取军事行动。孙权不论是真降假降,曹丕都不会出兵支援。如果以孙权偷袭关羽这一事件,来激发大家的愤怒情绪。全力东征,一举攻下东吴。然后北伐曹魏,公私兼顾,岂不是更加圆满?如果是这样,刘备的假仁假义,就有了明显的佐证。以关羽的感情,来骗取大家的感情,实在不应该。他的情绪管理,一向比张飞良好。现在竟然和张飞一样,怒气冲昏了头。学士秦宓,对天文地理十分熟悉,向刘备提出时机不合适,恐将失利的看法。惹得刘备大怒要杀他的头。众官求情,刘备才把他关进牢狱。
  曹操多方设法笼络刘备,始终没有成功。刘备对曹操,并没有感情,因此表现得十分理智。孙权接受孔明的建议,与刘备联盟,等于助刘备一臂之力。使他结束多年的流浪生活,找到荆州这一块根据地。他对孙权有相当的感情,以致愿意做他的妹婿。甚至于久居江东,不想回荆州,都是重感情的表现。有这样的感情基础,居然欺骗、偷袭、不择手段。对刘备来说,对他的伤害,过错比曹丕篡位为大。刘备的感情用事,造成他一生当中,最大的失败。自作自受,果然谁也挽救不了。
  人必须有感情,但是感情不能淹没理智。最好的方式,应该是理智指导感情。使感情发泄得合理,才是我们所乐于见到的“中道”。(中是合理,道即途径。中道,便是合理的方式。)刘备重感情,原来是一件好事情。因为人而无情,人缘不可能好,人和不一定通达。但是张飞守下邳时,为吕布所袭,以致城池失陷。刘备当时并未加以处罚,已经看出他不够合理的一面。当然,关羽投降曹操,彼此离开了一段时间,情况不明。刘备还是毫不怀疑,虽然同样不合理。都由于那时的刘备,和今日不可同日而语,大家不可能加以指责。
  
  5.刘备东征,为什么败得那么惨?
  化悲愤为力量的意思,是把悲愤的情绪,转化成为正义的力量。荆州原本是刘表的地盘,曹操大举南下,造成赤壁之战,刘备才有机会占据荆州的一部分。如果早在刘表去世,刘备便以堂叔的身份,辅助刘表的大儿子刘琦,仍然表奏刘琦为荆州牧。就不会产生“借”荆州这种悬案,省却了许多无谓的争执。后来刘备自领益州牧,也应该居于孙刘联盟的君子协定,把荆州的一部分归给孙权。孙刘继续保持友好关系,也不致产生偷袭关羽的悲剧。东西两路北伐的计划,说不定顺利完成。刘备那时候再和孙权好好商量,也说不定形势比人强,整合孙权的力量,共同远复汉室,达成原先的理想。
  现在时过境迁,再来想这些事情,也没有实质意义。既然最不想看见的事情,已经发生。刘备身负重大使命,在这种关键时刻,理应保持高度的冷静,聆听各方面的不同意见,以寻求当前最为合理的决策。即使张飞咆哮公堂,相当情绪化。也应该以领导者和大哥双重身份,晓以大义。要张飞冷静下来,实际上等于救张飞一命。在这种情况下,不论先北伐或先东征。由于具有充分的共识,大家精诚团结,万众一心。必然有更大的把握,争取到最后的胜利。可惜刘备凭一时的意气,连孔明、赵云的真心话都听不进去。刚开始可能凭着人多势大,把孙桓困在彝陵。大败朱然于江中,使孙权大受威胁。接着老将黄忠中箭受伤,以七十五岁高龄,战死沙场。五虎大将已去掉三人,刘备痛不欲生。孙权趁机把刺杀张飞的范强、张达,以囚车遣回蜀营,向刘备求和说:“吕蒙、潘璋、马忠、糜芳、傅士仁等人,是刘备痛恨的对象,现在都已经亡故。只有范、张二人,尚在孙营,特别把他们囚禁遣返。”刘备如果适可而止,双方尚有转圜余地。偏偏他誓必先灭吴,次灭魏,弄得孙吴同仇敌气,推出陆逊这位年轻的奇才。刘备听说偷袭荆州,出于此人的诡计,更是愤怒。并且和关羽一样,轻视陆逊。于是陆逊的故技,先求和,后派遣刺客,然后纵火烧蜀营。和对付关羽的那一套,几乎相同。
  刘备识才、育才、用才,都十分高明,但是临阵决敌,就不很擅长。得荆州,是孔明的策略。入川成功,由于庞统的规划。现在自己在战场上,必须随机应变,使得刘备虽然以老兵自居,却不如陆逊这位“黄口孺子”。又因为自己认为颇知兵法,以致移营就凉,而惨遭火攻。孔明听到刘备的决定,也觉得“汉朝气数休矣”!而无可奈何。这一次重大的失误,使刘备毕生的理想,毁于一旦。但是刘备并没有悔意,可以证明他的坚决先东征再北伐。并非起于意气用事,而是意志坚定。
  当时三国的人才,似乎快要用尽。刘备也许觉得,这样下去,就算汉室中兴,大概也难以恢复元气。不如在教化方面,立下模范。至于政治方面,留待后人去努力和解决。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们也十分佩服,能够在继承帝位,权力欲望高涨的时刻,做出这样的决定。无论如何,就教化的立场,以义为先,应该是做人的不二法则。关羽、张飞如此,刘备当然不应该例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3 9:19:10编辑过]
67
发表于 2007-4-23 15:18:1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精神很感人啊
68
发表于 2007-4-24 01:16:30 | 只看该作者
30岁之前再把三国看两次,30之后不碰。
69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09:34:24 | 只看该作者
  6.陆逊靠忍辱功获胜,给我们什么启示?
  彝陵之战,双方相持了半年之久。刘备为求速胜,使尽了各种手段。年仅卅九岁的吴军主帅,始终沉得住气。尽管蜀军一再挑畔,对吴将口出秽言,导致许多将领按捺不住,纷纷要求出击。陆逊毫不动摇,展现高度的忍辱功夫,不受敌方的侮辱和同仁的激情所影响。
  陆逊以五万兵力,对抗来势汹汹的二十万蜀军,又是蜀主刘备亲自领军。一方面兵力悬殊,一方面也声势不同。吴军中的将领,有德高望重的老将,有宗室的贵戚,更有跃跃欲试的新人。他们先对陆逊表示不满,认为害怕到如此地步,实在丢脸。后来发展到各自主张,并不听从主帅的命令。陆逊先以刘备是曹操心目中的英雄,非同小可来拖延。被逼到无路可走时,只好拿出孙权的尚方宝剑,把大家的气焰压制下去。任凭蜀军怎样挑战辱骂,硬是坚持下出。诱使刘备在万般无奈下,做出了沿江札营以避暑的兵家大忌。迅速地抓住难得的机会,一把大火将蜀军烧得毫无抬架之力。他年纪轻轻,便能培养出这么大的忍辱功夫,实在难能可贵。当时东吴求和不得,求战不能,已经到了存亡的最后关头。孙权举止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幸亏及时起用陆逊,并全力支持,给以最大的信任。才能够起死回生,把刘备逼入白帝城。陆逊的最大贡献,在使东吴延长了寿命,也让曹丕对东吴刮目相看,不敢轻忽。陆逊的忍辱功夫,值得我们学习。因为不能忍一时的气愤,终将造成莫大的失败。刘备在这一方面,远不及陆逊来得稳重。
  
  7.陆逊打败刘备,赶快撤兵言好,为的是什么?
  一般而言,趁胜追击是大家都想得到的道理。东吴以少胜多,徐盛、潘章、宋谦等大将,无不主张一鼓作气,把刘备活擒过来。索性灭掉蜀国,以免后患。但是有阴便有阳,陆逊、骆统、朱然等人,采取逆向思考。认为再打下去,曹魏必然乘虚而入。那时候两个打一个,东吴岂非十分危险?于是孙权毅然决然,一方面撤兵回国,一方面向刘备示好。表示两个小国,勿忘大敌还是曹魏。不如恢复联盟,以确保两国的共同利益。
  果然不出所料,曹丕按捺不住。已经分兵三路,杀奔东吴而来。虽然都被吴军击退,而陆逊撤兵言好,保存实力,则是曹丕不能如愿的主要原因。可见凡事适可而止,应该是共同的规律,很不容易找到例外。
  若是陆逊穷追猛打,刘备一直退,东吴便一路追。这时候曹丕大军来攻,孔明当然也不甘示弱。于是魏、蜀来攻东吴,那里抵挡得住?三国之中,再怎么说曹魏也是大国。只有孙刘联盟,才能够勉强维持均衡。若是孙、刘两国,有一个和魏联合。另外一个,势必难以自保。当时蜀、吴之间,为什么时好时坏,却不敢完全翻脸,便是居于这种考虑。刘备的断然决裂,也是陆逊的一面镜子。以蜀国的力量,尚且不足以灭吴。东吴的人力、物力,都不如蜀国,怎么敢凭着意气,想要一举灭掉蜀国呢?天意既不欲曹魏一统天下,陆逊自然在适当时机,做出合适的调节。趁胜追击和撤兵言好,仅有一念之差,结果却是大不一样,是一种关键性的决定。
  
  8.刘备不回成都,却驻军永安,是什么道理?
  彝陵战败,蜀国元气大伤。刘备偷鸡不成蚀把米,当然很不甘心。他在这一次战役中,深深体会到当前的大环境。实际上是善恶清浊,各走极端的结果。尤其是痛定思痛,更容易了解“君子可欺以其方”的道理。关羽和他自己,太过于方正。致使孙权的阴谋诡计,都能得逞。但是,政治的对象,是全体老百姓。社会多圆,表示人多意见也多。必须心胸宽广,以大海纳百川的心态。请求包容与谅解,而善加协调,期能合理。
  这些年的战争,难免使他有所觉悟:曹操是国贼,一心想要窃国夺权,所以打打杀杀,害死了很多人。自己是皇权,立志匡复汉室,也免不了打打杀杀,同样害死很多人。孙权仗父兄余荫,依据江险,为了保住江东,伺机侵占荆州,竟然欺骗偷袭。打打杀杀,也害死了很多人。当前三国首领,各有不同的理想。而打打杀杀,害死很多人,则是完全一样。政治真的是这样?只有军事才是不二的途经。透过教化,能不能更加和平有效呢?在这人生的最后关头,要不要采用某种形式,向大家宣示:教化是政治的基础。只有教化良好,政治才有办法清明。这一辈子从事政治,不算成功。趁此战败之际,在教化方面,做出一些贡献,以求不虚此生。
  他不回成都,表示政治方面的事务,要交出去让大家去操心。自己留在白帝城,把它改名为永安。用意在唤醒大家,要求永安,惟有重视教化。必须教化良好,才能永久安葬。他在兵败势衰的时候,无力大声疾呼。透过正名的过程,表达他对后世的最大心愿。
  
  9.刘备临终托孤,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曾国藩生前,常把“好汉打脱牙和血吞”这一句话,挂在嘴边。四十岁以后,曾国藩得力于悔字诀,办事愈来愈园融,处世愈来愈园通,和这一句话应该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他的悔字诀,是不是从《三国演义》获得,我们无从知道。但是刘备一生,也是悔字诀最好的写照。凡事不怨不尤,只以事先避免事后可能带来的后悔,做为警惕的要点。用来趋吉避凶,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应用。
  年轻时,刘备常以家世特殊,身负重任。不趁早图谋,将来必定后悔。来激励自己,鞭策自己。
  被汉献帝尊称为皇叔之后,更加小心谨慎。惟恐稍有大意,即将为曹操所杀而后悔不已。这才自动要求起兵到徐州迎战袁术,获得逃离曹操掌控的大好机会。
  三顾茅芦,乃是居于自己奋斗了这么多年,虽然文有孙干、糜竺、简雍,武有关羽、张飞、赵云,还是一事无成。从水镜先生得知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以安天下。否则再拖下去,必然死不瞑目,所以才如此谦卑。
  孔明下山相助,刘备言听计从。怕的是稍有违背,就可能后悔。关羽遇害,张飞以为刘备当了汉中王,早忘了桃园结义的誓言。使得刘备不顾一切,要照兵伐吴。张飞限期三军挂孝,逼得部属将他杀害。刘备明知联吴抗曹是一贯政策,也惟恐违背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为后人所耻笑。毅然不接受诸葛亮的劝阻,以及东吴特使诸葛瑾交还荆州,永结两国盟好的和解。无非是以悔的心态,来防止自己的独生行为。
  刘备出师不利,加上哀伤过度,终于病倒在白帝城。自知不久于人世,速请诸葛亮、李严等大臣来永安宫,只怕迟了来不及交代后事,很可能招致悔恨。
  孔明来了,刘备请他坐在床边。承认自己不听函相的话,才自取其败。为的是怕诸葛亮误会自己对他不信任,以后不方便处理事情。看见马谡在旁边,赶紧叫他暂且退下。说明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为的是怕孔明重用马谡,造成悔憾。最后坦诚向孔明表示:阿斗可辅,就请辅助他;如果太不像样,可以自立为成都王。害得诸葛亮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接二连三地保证,要尽忠辅佐阿斗。
  刘备这种举动,不可能是以退为进。如果是的话,大可以仿效当年刘表要让荆州的故事,直接请孔明为汉中王。当然,我们也可以说这样直接的话,对孔明的伤害太大,等于摆明不让孔明这样做。我们从刘备一生的表现,可以相信他这样说,是出于一片真诚。就算他是骗人的,我们有一句话,可以当做参考:骗一次算骗,一直骗下去,骗一辈子,就不算骗。刘备是真诚,还是虚伪?我们从他不接受刘表的礼让,不忍心抛弃新野的百姓,不贪恋汉中王的既得利益而为弟报仇,应该可以相信他的真诚。
  孔明的退休计划,由于刘备的托孤,而完全打消。阿斗的种种行为,孔明都能够忍耐,和白帝城刘备说这一番话,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刘备地下有知,也会看到悔字诀所产生的良好效果,而含笑九泉吧!
  
  10.刘备为什么要托孤,难道没有其他的方法吗?
  曹操当魏王时,左慈告诉他,不妨考虑请刘备当皇帝。自己则云逝四海,或者到峨嵋山修道。曹操对自己的处理,十分了解。已经把自己逼得无路可走,只有硬着头皮,一直走到人生的终点。因为他的仇人太多,不会放过他。一旦离开权力的核心,很可能立即被追杀。他的儿子也心中有数,知道曹操在玩弄什么把戏,绝不肯中途罢手。那些依附在身旁的文武大臣,更是不会把轿子放下来,任凭曹操想不想继续坐下去?他只好把左慈当妖怪,下令追捕斩杀,以免担负忠言逆耳的罪名。
  现在轮到刘备自己,明知道刘禅的困境。实在难以突破,还要勉强让他接任。显秩序的僵化,从这里看得非常清楚。要孔明继位,不就等于要他的命?逼得非当场撞死,不足以表明他的忠心。我们不能够以现代的显秩序观点,来评鉴那个时代的显秩序。却应该深切地体认,为什么显秩序必须时堂做出调整,便是各有各的包袱,很不容易摆脱。隐秩序对改朝换代,通常比较不在乎。因为站在大气的立场,各个气球所装的气体,都是大气的一部分。换来换去,好象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显秩序要很久很久以后,才干脆废除帝制。把改朝换代的沉重包袱,整个抛弃掉。希望不要为了姓氏的不同,坚持要拼得你死我活。不过在刘备那个时代,真的除了重重拜托孔明,好好辅佐之外,根本没有别的路走。刘禅能否继承大业,那是他的事。刘备既然立他为太子,便只好把这一个难挑的大担子,不顾一切地交付给他。
70
发表于 2007-4-24 10:01:38 | 只看该作者
曾大师又出新书了,静心好好体味,谢谢分享!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