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llapple - 

[读书评论] [抢先连载]曾仕强 新书《剖析三国》

[复制链接] 104
回复
3453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1
 楼主| 发表于 2007-3-27 09:32:30 | 只看该作者

  6.单福初露身手,便大败曹军,有什么重要启示?
  我们已经说过,第一次表现,非常重要,非成功不可。否则众人失去信心,想要挽回,实在十分困难。单福就任军师,恰巧赶上曹操派曹仁来打新野,有机会表现。他献出计策,一举大败曹仁,使刘备更加刮目相看。
  但是天下事有利即有弊,单福的表现,同时引起曹操的注意。想尽办法要除去单福,使单福有志难伸。虽然遇到明主,却不得不万般无奈地离开刘备,这要如何是好?
  按理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曹仁新败,根本不敢向曹操报告。只是报仇心切,出动大军踏平新野。单福再献计策,大破曹仁的八门金锁阵。曹仁又气又急,夜间前来劫寨,又被单预先算定,并且派关羽攻占曹仁的根据地樊城,逼得曹仁无处可退。只好硬着头皮,败回许昌。不得不注释请罪。并且细说单福用计,才引起曹操的注意。
  一个人不表现,大家把他当病猫。一个人有好的表现,四方八面的打击,就紧随而来。万一招架不住,也就真的成为病猫。单福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他一生的表现,尽在于此。以后便无所展现,是不是命也连也?各位自有认定。但是事实如此,聪明如单福,也难以改变。他这一生的任务,好像是把场子热一热,好让诸葛孔明登场发挥。如果没有单福这一场戏,刘备会不会三顾茅芦、信任孔明、放心让他施展才能,恐怕谁也没有把握。单福的贡献,实际上已经全部完成,如果他继续担任军师,孔明不会上山,刘备有没有后来的成果?好像也是谁也不敢料定!

  7.高明如徐庶,为什么看不出徐母的书信是假的?
  徐庶精于计策,反而为计策所害。可见旁观者清。要算计别人比较容易。而当局者迷,防止自己上当,很不容易。我们也怀疑水镜集团的长期策略,借用刘备的皇亲血统,关羽、张飞、赵子龙的实力,先推出徐庶,接著由孔明登场。毫不费力地掌握三发天下的蜀汉,岂非高明?
  徐母的个性,徐庶当然很清楚。不可能写这样的书信,让儿子为难,徐母的笔迹,尽管仿得很像,以徐庶的神机妙算,难道还算不出来?他只是按照集团策略,先打动刘备的心,占据着舞台。然后找机会离开,自然地引出孔明,来主持更大的场面。水镜自己不出山,才有辨法把这些小老弟安排出去。他自己在暗地里操控,某些人才方便在明处表现。这种天衣无缝的配合,刘备当然看不出来。
  徐庶将计就计,写一了封信,坦诚告知刘备,在水镜处已经知道刘备的身份,故意唱歌来吸引。现在由于母亲被曹操软禁,非到许昌不可。用母子天性来再一次打动刘备的心,实在是知人知心的攻心计策。刘备不敢强留,又万分舍不得。徐庶并不直接举荐孔明,只是哭泣拜别,十分悲伤无奈。从马拜,又匆匆返回,在刘备从觉中惊醒,以可徐庶改变主意的紧急时刻。才举荐孔明,是何等的高明!诸葛亮还没有出山,就已经十分热场,有助于水镜集团的步步进展。所以徐庶的功劳,还是不可抹杀。明知是假的,也当成真的。虽然救不了徐母,却也尽了孝心。而且留在曹操身旁,心要时提供讯息,自然是上策。

  8.徐庶走马荐孔明,有什么特殊的用意?
  水镜集团人才济济,共推诸葛孔明下山扶佐刘备。重量级人物出现之前,当然要有很多动作,把场子搞热。
  首先是牧童介绍水镜出场,接着水镜弹琴,见面就说刘备逃难落魄。指出刘备的缺失,在左右不得其人。很快就引出伏龙、凤雏,以吸引刘备的注意。最高明的地方,是让刘备只闻其名,不见其人,为将来三顾茅芦,埋下伏笔。接着出现的人物,居然是徐庶,登场表演,让刘备叹为观止。认为天下高贤,以徐庶为第一。徐母的一封信,使刘备痛失左右手。要留不敢留,送别太伤心。徐庶这时候推荐孔明,即使刘备想要也不便明白表示出来,以免徐庶认为有了孔明便可以取代徐庶,岂非笑话?徐庶知道刘备的个性,所以含悲离去,这才走马返回。表示非去不可,但不荐不能安心。刘备转悲为喜,愿闻其详。徐庶好好推介一番,刘备对孔明终于有了深刻的认识,铭刻在心。
  现代人喜欢自我推销,抓住机会,便要吹捧自己,把自己推销出去。这种做法,是自己作贱。只能贱卖,不能提高地位。徐庶高歌一曲,好像是自我推销,其实不然。如果不是水镜先在刘备脑海当中,打下一个印记。徐庶再怎么唱歌,恐怕刘备也不会在意。因为他们的心目当中,又有孙干、糜竺、简雍;武有关羽、张飞、赵云,那里还需要什么山野间人?水镜推荐伏龙、凤雏,先给刘备一个模糊的概念。然后逐步具体,真人还是不出现,增加一些神秘感。让刘备觉得可望不可及,起了崇敬之心,决意讨贤。

  9.徐庶事母至孝,却间接害了母亲,怎么办?
  水镜集团如果牺牲徐母来成全大业,已经是不仁不义,那里是高明人士应有的心态?可见徐母殉节,并未在计划之内。而是谋士程昱的诡计,才出现这样的变数。神仙打鼓,有时候也会出错。单福再高明,这件事情突然发生,使他方寸大乱。偏偏孙干劝告刘备,必须留住徐庶,以免为曹操重用而危害我方。还说什么徐庶不去,徐母必为曹操所害;徐母一死,徐庶就会力攻曹操为母报仇。说得很有道理,刘备一句也听不进去。所以也没有辨法冷静地分析利害得失。徐庶一片孝心,刘备仁德为先,两人一厢情愿地认为徐庶到许昌,徐母便能得救。刘备大方地祝福徐喜事新主,以成功名。徐庶则发誓终生不设一谋,便曹操白忙一场。两人仁尽义至,仍然间接害死徐母。一个人应该用理智来指导感情,不应该以感情考虑事情。由徐母殉节这件事情,可以明白这种道理。刘备和徐庶,都冷静下来,相信会进一步推论出来水镜所说的:徐庶不去,徐母还可以存活;徐庶一去,徐母必定殉节。
  这件事刘备要负很大的责任,因为徐庶是孝子,一心一意求去,是必然的。刘备应该冷静地为他分析,帮助他用理智指引感情。然而刘备就是这种只顾仁德,不够实际的个性。今后的发展,受到刘备这种个性的影响很大。
  最不应该的,还是孙干,说一些反效果的话。难怪水镜说他不过是白面书生,并非经论济世之才。跟着刘备那么久,那么近。居然不了解刘备,真是个典型的参谋。

  10.徐庶像一阵风,来了就走,给我们什么启示?
  徐庶很有才能,否则刘备不会那么赏识他。曹操也不可能想尽办法,要把他骗到许昌。气球所需要的,是良好品质的气体。刘备和曹操所极力争取的,莫非良才。徐庶不表现,他的母亲反而很安全,不致引起歹念。如今徐庶表现得十分杰出,他的母亲,因此成为曹操动坏脑筋的对象。天下事有利必有弊,徐庶再有智慧,徐母再有福气,恐怕也难逃这样的劫难。当然,徐庶可以提早将母亲隐藏在安全的地方。但是依徐母的个性,也未必接受。说不定为了让徐庶专心为刘备工作,她也可能提前结束自己的性命,岂不成了刘备害死他的母亲?
  再说,以徐庶的聪明和孝心,立即判断徐母的家书是假造,他又能怎样?动用军际的力量抢回来,很不可能。不加以理会,便是贪图自己的前程,完全置母亲的安危于不顾,这种人在刘备阵管担任要职,妥当吗?就算他果真如此,刘备也为了公事而不计较这些私事。以刘备对他的赏识,还会三顾茅芦,去礼聘孔明吗?孔明不下山,仅凭徐庶的才能,有可能三分天下?徐庶的贡献,和阻挡孔明下山,两相比较,那一种比较重大?
  由此可见,像这样曲折离奇的演变,实在不是显秩序的规律,所能够解释的。只有隐秩序,才能够促使程昱出这种馊主意,而曹操居然也接纳。再使徐庶深信此事,又坚决要走。刘备不忍离别,远送一程。徐庶走了又回来推荐孔明。就隐秩序的立场,经常把好人当好人,也把坏人当做好人来使唤,实在比显秩序更为灵活。

  11.刘备欲往隆中拜访孔明,水镜如何反应?
  孔明奇才,使刘备十分敬仰。安排礼物,要到隆中拜访。刚好水镜来访感叹徐庶中计,暗示孔明比他高明。刘备说起徐庶的推荐,水镜却说:自己老了,为什么还要拖累别人,把孔明拉出来呕心沥血?让刘备明白,跟着他只有辛苦,根本谈不上享受。若不是为了天下百姓,谁愿意放弃山林的悠闲生活,下山受罪呢?更进一步打动刘备的心,对水镜所推荐的人物,更加尊敬和感动。水镜趁机说出孔明、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庶是密友,但以孔明最特殊。他故意借用孔明的话,其他四人都可以担任刺史、郡守,只有孔明能够和管仲、乐毅相比,来提高孔明在刘备心中的地位。连带着引起关羽的注意,认为孔明太过自大。水镜这才画龙点睛,指出孔明可比姜子牙、张良,为其后请孔明当丞相留下伏笔。水镜告别时,仰天大笑说:卧龙难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告诉大家,水镜集团的宗旨大公无私,替天行道而不顾虑个人的成败。
  刘备当下盛赞:真隐居贤士也。心里明白,孔明如果不加以特殊的礼遇。和水镜一样,是不愿意出山相助的。水镜这一番话,促成刘备的诚心拜访,使三顾茅芦传为人间美谈,而流传万世。这当中有进有退,有刚有柔,也有成有败,使刘备今后和诸葛亮相处,心中有一个底。这是最完整的战前辅导,使孔明获得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也使刘备对所邀请的人,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合理的期待。水镜做为战业咨询顾问,实在是服务到家,考虑得很周全。

  12.三顾茅芦,为什么传为千古美谈?
  世世代代,都可能有诸葛亮这样高明的人士,只是刘备难求。请看今日的微才广告,口气都不是很好。好像提供工作机会,已经很了不起。求职的人,非低声下气不可。动不动要提出申请,还被问有什么要求?诸葛亮如果遇到这种主人,恐怕不可能加以理会。当时诸葛亮既有贤才,又有志向。有人建议他往投曹操,必定获得重用。他认为曹操虽然求才若渴,由于志不同道不合,不能考虑。有人建议江东孙权是好主人,孔明说他能贤亮却不能尽亮。既然无法发挥,何必浪费时间?他坚持慎选明主,否则宁可自己做做研究。听说刘备仁德为怀,先让徐庶去试一试,果然如此。水镜把路铺好,他自己还要亲自试看看。
  他算到刘备将于近日来访,故意外出。由童子口中,说出归期不定,行纵也不明,考验刘备的耐性。再请崔州平泼冷水,说自古以来,治乱无常。就算把孔明请出山,也是徒费心力,试探刘备的信心是否坚定?然后放出讯息,使刘备知道自己回到队龙岗。那时候天寒地冻,三兄弟一定有不同的意见。让他们内部先沟通沟通,对礼聘孔明这件事,能不能达成共识?以免将来成为空降部队,关羽、张飞心里不高兴,难免造成障碍。促成刘备在内部调上,做好准备工作。同时故意让三人再度抽空,看看三人如何反应?刘备怎样安抚?会不会自己也发起牢骚?安排石广元、孟公威从旁观察,最后请岳丈黄承彦面试,大家都表示同意,第三次都有家等候三人的来访。
  对刘备来说,能够三次顺利成行,实在并不容易。因为关羽和张飞,都有不同看法。能够三次兄弟同行,证明刘备领导有方,随时展现大哥风范。两位弟弟虽然有意见,却也能够顾全大局,配合兄长的意愿。虽然具有高度的团队精神,值得孔明投入,把自己的心力贡献出来。
  但是,为了将来好做事起见,还是不能亲自到门口迎接。以免一下子主从定位,失去先生的地位,很难做事。
  所以他故意书寝,高卧不起,看刘备有什么反应?会不会叫童子吵醒,还是故意大声说话来吵醒?关、张二人,是不是忍得住?将来会不会接受他的意见?一切都通过考验,这才翻身醒来,问童子有没有俗客来说?如果开口就问有没有贵客光临,岂不是露出马脚,让刘备识破他的心思?于是整容更衣,使刘备获得很好的第一印象。并且十分谦虚,说自己年幼才疏,比不上水镜、元直。刘备更加坚定信心,好不容易见面,今天非打动孔明的心,把他请下山不可。若是孔明一开口就自我膨胀,说水镜、元直不错,只是不如自己高明。又说刘备虽然命苦,到现在还找不到立足之地,现在找对了人,以后可以安心。说不定刘备恼羞成怒,反而把孔明挖苦一番,拂袖而已。因为这么大的口气,这么高的资态,以后大概很难领导,不如算了。反正大家都说时机不对,徒劳无功,不如另做打算!
  孔明一向愿闻将军之志,把刘备的心安定下去。愿意聆听主人的理想,大多是好幕俸。这么高明的军师,当然不能错过。于是三顾茅芦,慎始善终,园满地收场。

  13.隆中决策定三分,有什么重大的启示?
  孔明未出山之前,已经做好全球布局的计划。他从战略上,对全局做了十分深入的研究。在短短几分镜之内,把曹操和孙权的势力和地盘,做出明确的归纳。指出荆州和益州,才是刘备的用武之地。三分安下,曹操靠天时、孙权占地利,刘备必须善用人和。说得完整具体,使刘备非常兴奋,只提出一点疑问:荆州刘表、益州刘璋,说起本都是汉室宗亲,怎么忍心抢夺这些地方?孔明三言两语,就把答案说得十分明白,刘备更加安心。
  一个人如果不能在三、五分镜之内,把一件事情说清楚,就表示对于事情的根本,还不能充分掌握。这时候说来说去,都在枝枝节节上面兜圈子。再复杂的事情,也要在三、五分镜之内说明白,才显得抓住根本,有充分的把握。孔明若是啰啰嗦嗦,讲个没完没了,恐怕刘备也听不进去。说不定敷衍一下,客套邀请,孔明一客气,也就不勉强。三顾茅芦的结局,就不园满,成为空欢喜一场。
  预测未来,只能说出大方向,不适合涉及细节。因为变数太多,过程很可能难以预料,说多了反而不准。但是大方向不会改变,只要看得准,说出来不会错,便是料事如神。隆中决策把今后世界的大方向,说得十分明确。刘备是局中人,心理更是明白。诸葛亮所说的,势在必行。只是以往自己进退无据,才浪费这么多时间。孔明带着完整的战略,又与主人事先建立共识。准备妥当,又在刘备诚意相邀的礼遇下出山,可以说是未上演先轰动呢!

  14.孔明的隆中对策,主要内容为何?后果如何?
  刘备和孔明在室内长谈,主要是分析当时的形势,以及站在刘备的立场,为他做出未来的整体规划。由于对谈的地点,称为隆中,所以大家都叫它隆中对策。
  首先,孔明指出:曹操打败袁绍之后,已经拥有百万军队,又挟天子以令诸侯,不适合和他正面冲突。
  接着说孙权据有江东,父子三世,地势险要而民心归附,可以和他合作,也很难抢他们地盘。
  然后方针对刘备,说有一块土地,好像是上天特别留下来给他使用。那就是荆州和益州,领域也不小。
  刘备虽然胸怀大志,却对天下大势,并不十分了解。刚开始以为曹操打不得,孙权不能打,自己毫无希望,不免有一些伤感。忽然听到荆州和益州,不觉眼睛一亮。连忙请教如果这样的话,要怎样规划,才有进展?
  孔明暂停一下,想知道刘备的反应如何?若是只想拥有荆益两州,造成三国鼎立,便于愿已足。实在没有必要下山,做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三分天下,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过程,不应该是目标。幸好刘备也是这样想,孔明才提出三国鼎立之后的远程规划,主要有两点:
  (1)联吴抗曹,是基本策略,不能轻易改变。
  (2)待时机成熟,分东、西两路北伐。东路由荆州、西路由益州,使曹操不得不分散兵力。如果孙权再加兵支援,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才是远程的目标。
  可惜后来基本策略有所改变,后半段的规划,更是无法完成。隆中对策虽好,也不能不接受隐程序的影响。

  15.孔明决定下山,对家人的交代,有什么用意?
  诸葛亮一再推辞,刘备力邀鼎力相助,又献上金帛礼物,表示精神和物质方面,都将尽力让孔明满意。这是主人最大的诚意,孔明只好接受。天色已晚,商请刘备等人在龙岗住宿一宵。第二天幺弟诸葛均回来,孔明交代:刘皇叔的好意,不容许不出山。家人要继续农务,在家留守。因为功成之日,便要回来归隐,预留个去处才好。
  这些话主要是说给刘备听的,意思是三顾茅芦的知遇之恩,一定会用心报答。这一次出山,必然尽心尽力。有幺弟在家主持,不致有后顾之忧。同时表明心迹,只同苦不同甘。将来功成,不会留恋世俗的荣幸,也不致率亲引戚,把家人亲友都带去凑热闹。孔明这种光明磊落的心态,实在令人钦敬,更值得我们学习。不像一般人,趁机把家人引见,想获得一官半职,或者功成名就,便去掉自己的根本。不把乡里故人,当做一回事,令人学得忘本。
  孔明的一举一动,都合情合理,一点也不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刘备的一言一行,也都出乎至诚,有情有义。这两位搭挡,能够长久合作,互相信任,实在非常难能可贵。绝不是一般的群臣、同志所能比拟。孔明如果遇不到刘备,一生躬耕南阳,大志难伸。刘备如果请不动孔明,孤寡浪荡,也将难成大事。两人互补,各施所长,使蜀漠集团,快速发展,与曹操、孙权两大集团鼎足而立。果然按照隆中决策的规划,三分天下。孔明的贡献很大,刘备的肚量也不小。两人缺一不可,称为最佳拍挡,最合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7 9:43:16编辑过]
22
发表于 2007-3-27 14:18:51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 太值得收藏了,他用许多事例来讲同一件事情.
23
 楼主| 发表于 2007-3-28 11:41:23 | 只看该作者

  16.孔明下山的第一次表现,主要是什么?
  好不容易下山,大家都在期待,孔明有什么样的表现。刘备待他像老师一般,他也真的像军师一样。预测曹操有南侵的意图,派人到江东打听情况。他必须设法引起孙权和曹操的注意,获得挥洒的空间,才有表现的机会。
  一个人最怕的,是人家不把他当做对手。表示大家不把他当一回事,根本不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有了对手,还要看属于那一种等级?等级愈高,自己的份量就愈够。当时的重量级人物,便是孙权和曹操。孔明的目标,当然锁定这两位。必须把刘备提高地位,和曹操、孙权等量齐观,才可能三分天下。孔明的首要策略,便是利用曹操和孙权的矛盾,未制造自己的机会。联吴抗曹的盘算,在孔明心中已经成形。于是打听虚实,搜集情报,成为第一要务。刘表差人请刘备到荆州商量大事,孔明知道机会来了,自动追随刘备前往,准备取得荆州。对孔明来说,抓住差异性是追随刘备前往,准备取得荆州。对孔明来说,抓住差异性是他的主要任务。任何风吹草动,都十分警觉,绝不轻易放过。刘表的长公子刘琦向刘备求救,刘备向孔明请教。孔明推说家务事外人不方便表示意见,刘备却暗示刘琦,想办法问孔明。对刘备而言,同样是任何风吹草动,都要找机会让孔明表现。双方面密切配合,很有默契。
  徐庶的第一次表现,是曹操派兵攻打荆州,提供良好的机会。现在曹操不来,孔明暂时不打仗,给他更充裕的时间,可以好好布置。他的第一次表现,说起来还是打一场漂亮的仗。现在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这一次而准备。

  17.孙权为什么要破黄祖?刘表的反应如何?
  孙权继承父兄基业,在江东广纳贤士。曹操破袁绍后,命孙权遣子入朝随驾。周瑜劝阻,引起曹操不满。由于黄祖的杀父大仇,仍未报复。适逢黄祖部将甘宁未降,呈献破黄祖策略。由孙权亲自督军攻打夏口,杀黄祖祭亡父之灵。刘表闻知黄祖遇害,急请刘备过来共商大计。表示自己年老多病,不能理事,要把荆州送给刘备。孔明请刘备答应,刘备坚决不依。使孔明衷心感叹:“真仁慈之主也!”尽管如此,已经引起曹操的重视。徐庶趁机大力吹嘘诸葛亮,说刘备有了孔明,简直如虎生翼。使曹操在心理上,承受很大的压力。
  大凡任何事情,总是无风不起浪,有因才有果。黄祖当年不杀孙坚,孙权未必急于攻打夏口。黄祖不死,刘表不一定产生把荆州送给刘备的念头。曹操原本对刘备很不放心,现在听到这些讯息,更是惶恐不安。派夏侯惇杀奔新野,提供诸葛亮首度大显身手的舞台。
  刘表和袁绍兄弟一样,都是不识人才,也不善于用人。当时北方战乱不安,许多人都南下避难。刘表却不予重视。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同父异母而不能相容。还要请教孔明如何避祸?而刘表自己也不得不求救于刘备。荆州是兵宾必争之地,刘备当然想要,并且非常想要。但是,想起上一次陶谦让徐州的故事,使他警觉到现在还不是该要的时候。吃不下来的东西,吃了反而不能消化。不如暂时不要,该得的迟早会得到,急什么呢?因此获得孔明的信任,更加全心投入,岂非更好!

  18.孔明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表现得如此?
  这位空降部队,和当年孙权接棒时,同样要面对严厉的考验。只不过孙权面对的是老臣,孔明所面对的,则是桃园三结义的关羽和张飞。这两人看见大哥如此礼待孔明,心中不悦,说:“孔明年幼,有甚才学?史长待之太过,又未见他真实效验!”刘备一时兴奋,竟然回答:“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也。”两人更加不高兴。听说夏侯惇引兵前来,毫不客气地问刘备:“为什么不叫你的水世去战呢?”孔明十分明了这种情况,请刘备把剑印交付给他,刘备也宣布大家都不能违令。
  孔明事先把相关地形地物,俱皆仔细侦察,胸中已经有了完整的作战计划。这才发号司令,调度各将分头御敌。众将虽然听令,却心存疑惑。张飞还问孔明,你自己做些什么?孔明大方地回答:“我只坐守此城。”惹得张飞冷笑。刘备的内心,其实也疑惑不定。
  博望坡一战,夏侯惇中计深入狭道,孔明安排火攻。曹军死伤无数,夏侯惇冒烟突火而逃。关羽和张飞,这才口服心服,相对地说:“孔明真英杰也!”新野百姓,更是庆幸刘备获得贤士的襄助,而欢喜万分。
  空降部队,并不是依赖老区的全力支持,便能够发挥所长。更重要的是,上任后的前三件事,必须处理得令众人满意。我们称为新官上任三把火,如果火得不好,说不定烧掉自己的眉毛,惹大家笑话。孔明事先准备周全,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第一次的表演。赢得大家的掌声和信心,果然不同凡响!

  19.刘表死后,为什么一片混乱?
  人终会死,对自己来说,大可以不了了之。因为没有人能够把所有事情办完才走,不如仿效英国首相邱吉尔的潇洒态度:“酒店打烊,我就走!”来去清白,何必挂虑?但是,对事业组织而言,则不能说走就走,撒手不管。因为群龙无首,势必引起各种争夺,造成很大的混乱与危机。所以接班人的妥善安排,十分必要。
  刘表一死,蔡夫人与蔡瑁、张允商议假写遗嘱,立次子刘琮为荆州主人,写降书向曹操投献。曹操大喜,派大军南下。先头部队又被刘备夹杀,关羽放水淹死很多曹兵。曹操一方面大军逼近,一方面派徐庶前来招降。刘备不为所动,曹操大怒,下令即日进兵。刘备不忍百姓受害,带领大家向江陵而逃。一路上行动十分缓慢,赵云保护老小,张飞断后。关羽和孔明分头求取援兵,大家人心惶惶。又值秋末冬初,走得和天气一样凄冷。刘备爱护百姓,却又无力保护,内心更是悲伤!
  曹操杀掉刘琮母子,又派人往隆中搜寻孔明妻小。幸好孔明已先一步把家人迁往他处,才免遭毒手。
  刘表生前,对次子有所偏爱。却又拿不定主意,对接班人并无妥善的处置。死后家人受害,乡土也守不住。可见这些严重的后果,是刘表未尽责任的后遗症。话说回来,如果不是这样,像袁绍兄弟和刘表,如此庞大的带来,怎么可能说倒就倒呢?富不过三代的教训,比比皆是。重视家教,把下一代教养成人,慎选接班人,好好加以培育和引导,才是生生不息的必要措施。

  20.曹操为什么杀孔融,他的儿子有什么反应?
  孔融是孔子二十世孙,自小聪明。十岁时,有人说他“小时聪明,大时未必聪明”。他立即回应“如所言,君幼时必聪明者”。可见其直言无讳的习性,已经养成。后为中郎将,累迁为北海太守,极好宾客。常说“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吾之愿也”。他一直以大汉的臣子自居,秉性正直。又急公好义,甚得人望。
  曹操和孔明交手之后,更加觉得刘备的可怕。他认为真正的对手,只有刘备和孙权,其他都不足介意。于是传令起大兵五十万,要扫平江南。那时候孔融在朝中担任大中大夫的职务,劝谏曹操说:刘备、刘表皆为汉室宗亲,不可轻伐。又说:兴无义之师,恐失天下之望。曹操大怒,下令如有再谏者斩。孔融感叹说:以至不仁伐至仁,安得不败乎!有人密告曹操,下令加以捕捉。孔融的两个孩子,在家下棋。家人叫他们赶快逃避,两个小兄弟,却认为破巢之下,没有完好的卵。结果也被捕捉,一并斩首。父子都很刚直,所以命运相同。
  从显秩序看,曹操不听忠言,孔融则过分直言,让曹操恼羞成怒,以致满门抄斩。从隐秩序看,曹操不觉悟,不知道隐秩序透过孔融,给他一些警讯。不应该再如此不义,否则不可能让他得逞。孔融则牺牲自己父子,给世人一种警惕。认清曹操的真面目,不要再上当。
  然而,隐秩序的警讯,毕竟需要高度冷静的领悟力,才能够正确地解讯。孔融所传递的讯息,似乎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刚直太过,取祸之遁”,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21.孔明劝刘备取荆州,刘备为什么不要?
  依据孔明的预测,荆州这个地区,应该是刘备所要争取的目标。他在隆中对谈时,已经明白指出,这是刘备的天命。现在刘表病危,正是取荆州的良好时机,所以劝告刘备,及时拿取。刘备却说不忍心乘人之危,不表同意。孔明说今若不取,后悔何及?刘备则坚持宁死不忍做这种忘恩负义的事情。他们两人的目标,实际上是相同的。只因为身份不同,立场不一样,才各有坚持。孔明是军师,站在参谋作业的角度,当然要把握时间。能取便取,何必顾虑太多?万一情况有变,岂非坐失良机?刘备是主师,形象十分重要。给大家以不义的印象,很可能前功尽弃,把长长累积下来的信用扫光了。
  孔明的预测是正确的,刘表一死,刘琮在蔡夫人与蔡瑁策划之下,向曹操投降。刘备闻知大器,也无法挽回。刘备的想法也很正确,既然是天命,该得到的就跑不掉,何必急于一时?不拿不拿,总有一天会拿,急什么?这两种说法,其实并没有差别,都在解释隐秩序的同一讯息,不过是说法不一样而已。因为隐秩序无形无迹,所透露的讯息,并不能确切地传递人物、时间、地点和作业细节。还是要靠接受讯息的人,做出合理的解说,才能发挥功效。由于各人有不同的解说,所以对于同样的讯息,可能产生不一样的反应。天命由天下违,人的反应还是要由人自己负债。刘备顾虑现在取荆州,将来死后,在九泉之下,不好意思和刘表见面,是正确的。孔明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因为刘表并未托孤于他。

  22.刘表托孤于刘备,结果如此,刘备难道没有办法吗?
  荆州对刘备来说,非常重要。刘表对刘备的信任和敬重,从放心托孤给他,可以看得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竟然弄得荆州落入曹操的手中,实在是令人遗憾!
  刘备只顾虑个人的名誉,并不理会组织目标的达成,恐怕不是两全其美的态度。孔明在涉及个人名誉的事宜,不方便过分坚持他的意见。则是深谙干部和领导者的相处之道,我们不能怪他。关羽和张飞,在这方面的素养都不够,帮不上忙。倒是局外人伊籍,有话可以直说,提供刘备不少有用的讯息。但是他的身份,原为荆州幕宾,也不便过分偏向刘备,只能够通风报讯而已。
  刘琦和刘琮,对刘备都相当敬畏。刘琮在刘表逝世时,还向众人表示,兄长刘琦在江夏,叔父刘备在新野。要是联合起来兴兵问罪,那怎么办?实际上有很多人,并不赞成投降曹操。反而欢迎刘备此时明白表示态度,来接管荆州。孔明所说的良机,便是指民意的归依。
  刘备交谈以叔父的身份,辅传刘表的长子刘琦,继任为荆州之主。相信这样的做法,便可以善尽孤孤的责任。使刘表临终时,也不致盼望刘琦不来,大叫数声而死。荆州大多数官民,也都能够安心下来。至于蔡瑁等人,不用关羽、张飞出面。当地的将领,如文聘、王威,自然会收拾他们。对于刘备本人的仁义形象,也有增无减。若是刘表遗嘱,立刘琮为继承人。刘备同样可以辅助,把刘琦安抚好。以荆州的实力,曹操不见得攻得下来。对于百姓来说,刘备安荆州,才是大家最欢迎的!

  23.曹操为什么派徐庶招降刘备?难道不怕他不返回?
  曹操看到别人,不一定想起仁义这两个字。他一想到刘备,便联想到仁义。这种隐秩序的交感作用,看不见也说不清楚。却实实在在,随时随地发挥功能。
  他催动三军,漫山遍野,来到新野下寨。想起徐庶是刘备的好友,命他去投降刘备。投降最好,不投降也显示曹操的仁义。不愿见黎民百姓受苦受难,足以收买人心。有些人是真仁义,有些人则善于假借仁义的美名,大行不仁不义的事情。显秩序不一定分得清楚,隐秩序却一清二楚,怎么也隐瞒不了。曹操向徐庶说:“我今欲踏平樊城,奈怜宗百姓之命,公可往说刘备:如肯来降,免罪赐爵。若更执迷,玉石俱焚。”徐庶来到樊城,与刘备、孔明共诉旧日之情。徐庶明白指出,曹操的目的,其实只在收买人心。刘备请徐庶留下来,干脆不要回去。徐庶说不回去会惹大家笑话。这一句话,现代人听起来很难理解。不回去就不回去,人家笑话,不管它就好了,怕什么?但是,那个时代的显秩序,和现代大不相同。不请信用的后果,十分严重。像徐庶这样的人士,把它看得比性命还要重要。他回去向曹操复命,刘备并无降意,了却一件公事。他如果要离开曹操,也应该另作打算。不可以混水摸去,一去不回头。然而,他因为老母已丧,抱恨终天。人虽然活在曹营,却誓不为曹操提供任何计谋。和不在并没有什么两样,所以不需要跑。何况刘备已经请出孔明,应该放手让孔明表现。自己不需要回来增加干扰,于是轻快地返回曹营。

  24.刘备为什么带领军民同行,不怕曹军追击吗?
  孔明建议曹操大军当前,樊城守不住。不如去襄阳暂住,再作打算。刘备说百姓相随已久,实在不忍心弃他们而去。孔明表示不妨公告:愿意留下来的,自便;想要一起走的,同去。想不到百姓的反应,竟然是宁愿死,也要追随刘备。扶老抚幼,哭声不断。刘备在船上,看见这种悲惨的景象,大为悲伤。为了他一人,使百姓遭此大难,活着又有什么意思?他想要投江而死,幸好左右及时阻止。大家听到这个消息,更是痛哭不止。
  刘备投江的动机,究竟如何?惟有他自己知道。我们无法,也不应该加以猜测。因为动机看不见,说来说去,都找不到证据。岂不等于白说?刘备来到襄阳,刘琮不敢见他。蔡瑁令军士乱箭射下,魏延大骂蔡瑁卖国,轮刀砍死守门将士。大开城门,欢迎刘备入城。文聘飞马引军而出,大喝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认得我大将文聘吗?刘备说他本来想保护百姓,现在两下军兵自己打自己,反而害民。决定不入襄阳,改走江陵。众将建议暂弃百姓,先行为上。刘备哭着说: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这样一路看来,刘备应该是真心爱民才对。和曹操相比较,更显得仁义。
  显秩序和隐秩序的共同标准,都是以人为本。但是以人为本的内涵和方式,则有所不同。显秩序表现在看得见的行为;隐秩序侧重看不见的动机。两个人的行为,可能十分相似,而动机则各有不同。最好双方面都用心加以了解,才能够发挥真相,不容易受骗。

  25.赵子龙单骑救阿斗,有什么重要的启示?
  刘备一生最成功的地方,在充分信任部属,能够放手让大家发挥潜力。也就是把众人的成就,看成自己的成就。真正表现出成功不必在我的伟大胸襟,令人敬佩。新野失守,在逃亡途中。部将糜芳受伤,向刘备报告“赵子龙反投曹操去了”。刘备完全不相信。张飞在旁煽动,刘备还是坚信不疑,口说“子龙必不弃我也”。
  他这种态度,其实对他最为有利。如果赵云真的弃他而去,大家听了刘备的话,一定对子龙更不谅解。主人那么信任,居然如此不讲通义?若是赵云并无反叛的企图,将来知道刘备十分信任他,势必更为竭忠尽力。无论如何,大家对刘备的好感,都会因而增加。假定刘备一听到报告,便怒斥赵云为不义之徒,甚至于说出老早料定有这么一天的话来。刘备的仁义,便成为虚名。不久赵子龙回来,发现刘备的假仁假义。恐怕真的有一天,会弃他而去。可见对干部的信任,非常重要。
  赵云当然不可能投靠曹操,他和孔明一样慎择明主,自然知所进退。他费尽苦心,冒着性命的危险,好不容易把甘夫人从沙场中救了出来。回头还救糜竺一命,夺取两匹马。请甘夫人上马,送回长坂坡。张飞听说子龙投奔曹操而去,十分愤怒。看见赵云,大声责问他为何反我哥哥?赵云说正在寻觅主母和小主人,便折回去继续寻找。糜夫人身受重伤,为了不拖累赵云,把阿斗放在地上,翻身投入枯井中而死。赵云恐曹军盗尸,便将土墙推倒,掩盖枯井。将阿斗抱护在怀中,杀退众军将,直透重围。曹操正在景山顶上观战,看见赵云如此神勇,驾为虎将。下令务必生擒,不许放冷箭,想不到因而救了赵云和阿斗。从此常山赵子龙,声名大著。
  刘备与众人在树下,赵云怀抱阿斗,下得马来,双手把阿斗捧给刘备。这时候刘备的反应,是普天下想得人心的首领,都应该用心学习的。他双手长得比常人要长,据说双手下垂,长可过膝。所以把阿斗接过来,顺手放下去,就好像掷在地上一样。上面对赵云,却对这个不会听话的孩子大声地说:“为了你这个孩子,害我差一点折损一员大将。”相信赵云听了,心里一定牢牢记住:“下一次阿斗有难,务必尽心尽力救他。”虽然嘴巴上讲“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肚子里却坚定地告诉自己:“这样的领导者,为他战死也值得。”其他同仁,也都敬佩刘备的器度,坚决地服从他的领导。
  如果刘备不以关怀导向,改探工作导向。接过阿斗,第一句话便是“快拿小鬼驾风散”,认为救阿斗的命要紧,其他的事情慢慢再来。相信赵云失望之余,暗自决定“以后阿斗的事情,交由小鬼驾风散去处理。我保命要紧,不再如此冒险”了。其他同仁,也会觉得心灰意冷。这样的领导,用不着为他拼命,太没有人情味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这种地方最为明显。中华民族的关怀导向,远比西方文化所重视的工作导向,要有情有义得多,更合乎人性化的管理。当然,阿斗命不该绝,一定要留下来从事他这一辈子所要完成的任务,应该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若非福大命大,恐怕谁也救不了。

24
发表于 2007-3-28 13:00:14 | 只看该作者

hao

 

[em07]
25
发表于 2007-3-28 16:53:15 | 只看该作者
三国演艺我也喜欢。
26
发表于 2007-3-28 17:34:15 | 只看该作者
不错阿,期待中~希望能继续!
27
 楼主| 发表于 2007-3-29 10:22:04 | 只看该作者

  26.曹操百万雄师下江南,孙权的反应如何?
  曹操的远程目标,是平天下。这是我国历史上,有远大志向的人士,所共同拥有的愿望。曹操自官渡之战,以寡胜众以来,声势日愈壮大。荀攸见刘备投奔江夏,惟恐与东吴连结。建议曹操邀约孙权共擒刘备,平分荆州。曹操大喜,一面遣使赴东吴;一面计点马步水军八十三万。诈称一百万,水隆并进,直奔东吴而来。
  孙权接受鲁肃的意见,以吊丧为名,向刘备打听军情。与孔明见面,力邀其过江向孙权表明联合抗曹的决心。孔明来到东吴,不免与群儒舌战一番。因为文人相轻,武将更是永不认输。对诸葛亮如此盛名,当然心中不服。孔明面对众人,有问必答,而且声势惊人。他事前对各人已有深入了解,自然能够应付裕如。
  孔明针对孙权爱面子的个性,不顾鲁肃的劝阻,夸大曹军的阵容。一方面建议孙权归顺曹操,一方面却坚定刘备不降的决心。孙权很不高兴,向鲁肃抱怨“孔明欺吾太甚”。鲁肃说孔明故意以言词相激,实际上有良好的策略。孙权赶快再请孔明叙话,虚心请教。
  同样的态度,用来刺激周瑜。促使周瑜主战,加强孙权的信心。孔明联吴制曹的策略,获得孙权的支持,当然是刘备当时最有利的方式。周瑜知道孔明的大才,请诸葛瑾劝告兄弟,离开刘备,到东吴共同效力。孔明不肯,周瑜怀生恨意,存心要杀孔明。嫉妒心的可怕,在周瑜身上格外强烈。孙权受到周瑜的影响,势必不利于刘备和孔明。既联合又斗争,原本是难以避免的事情。

  27.鲁肃为什么那样重视孔明?有什么用意?
  鲁肃字子敬,早年丧父,事母至孝。他的家产丰厚,经常散财注贫。周瑜有一次缺粮,听说鲁肃家存米六千斛。前往求助,鲁肃一口气答应把一半借给他,慷慨之至。平生喜好击剑骑射,又善于策划。孙权继承父兄大业时,周瑜慎重把他推荐给孙权。和他商谈军国大事,到了晚上还同榻抵足而队。请问鲁肃,今后要怎么做?鲁肃认为汉室不可能复兴,曹操也不可能完全消除。最好是先剿除黄祖,进伐刘表。据守长江险要,以图天下。孙权大喜,一切照他的计划而行。鲁肃接着推荐博学多才的诸葛瑾,也就是孔明的兄长。孙权拜之为上宾,构成坚强的核心国际。与曹操争天下,建立帝业。
  我们认为鲁肃和诸葛瑾,都是水镜集团的成员。布署在孙权身边,以便随时呼应。这种隐秩序的布局,当事人未必知晓,不像显秩序的间谍,至少当事人明白。鲁肃和孔明,具有北定中原的共同理想,所以一见如故,十分投机。两人也有不同之处,鲁肃料定曹操必然篡位,汉室不保。所以鼓励孙权自己称帝,以统一天下。孔明则心存汉室,因此看重刘备的皇亲血统。希望他以荆、益两州为基地,北伐中原。两人大同小异,却有一个牢不可破的计策,便是双方联合抗曹。居于这一个共同的策略,鲁肃才与孔明密切配合。使刘备在兵败途穷,不知何去何从的困境当中,获得一线生机。孙权联盟,如果单凭孔明定计,孙权那边没有鲁肃协助,恐怕很难成为事实。隐秩序早有安排,大概也在孔明的预测之中。

  28.蒋干自告奋勇,要劝周瑜投降,合适吗?
  曹操输了一阵,又被周瑜偷看水寨的军情,心里很不高兴。蒋干自告奋勇,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劝说周瑜投降。曹操第一句话,问蒋干和周瑜交情够不够深厚?蒋干还不能觉悟,只请丞相放心。以老同学身份,到周瑜寨中探访。结果被周瑜戏弄一番,还不明白周瑜的心情。竟然中计把假的信函带回曹营,害得曹操误杀蔡瑁、张允两位水军都督。要不是为了面子不肯承认,一定把蒋干斩首。蔡瑁、张允卖主求荣,固然死有余辜。蒋干不自量力,不明状况,又中计害死同僚,更为可笑!
  老同学这种关系,变化最大。当年年纪小,天真无邪。如今已成家立业,各有不同背景,观念立场都已经有很大变动。怎么可以凭着老同学的交情,就要劝人来降。蒋干的举动,已经官拜都督,又是孙权长兄孙策的连襟。孙策临终特别吩咐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关系不同一般。双方地位、情势、利害如此不同,怎么可能劝说得动呢?曹操一语道破,蒋干仍然执迷不悟,可见当局者迷,很容易一厢情愿地自以为是。就算蒋干和周瑜地位相当,也应该考虑各为其主,除非情况特殊,实在不应该贸然为之。周瑜在群英会中,说出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邵生复出,安能动我心哉的一番话。弄得蒋干面如土色,也被周瑜利用来自我表白,何苦来哉!

  29.蒋干在群英会上被周瑜戏弄,为什么还偷假情报?
  蒋干身为曹操幕宾,平日没有什么表现。这次抓到机会,想要有所作为。不料为周瑜识破,一见面就提出严重报告,不必当说客,也不许谈政治。蒋干求功心切,居然还不死心。存心想获得点什么,好向曹操交代。周瑜看准他这种心态,事先准备好假信函,要他上当。蒋干的警觉性并不低,可惜用在不正确的地方。他应该警觉,周瑜既然心存芥蒂,为什么还带他四处参观,似乎有意泄露军情。为什么还邀他同床共寝,难道真的是酒后不够清醒?他并没有。却把警觉性放在周瑜室内,可有什么机密文件?如何在周瑜尚未发觉之前,跑回曹营?显然是一步一步,完全配合周瑜的计划去执行。我们说周瑜神算,不如说蒋干听话。一个人再聪明,再能言善道,再有计谋。倘若财迷心窍,或者急于求表现,为功名所诱惑。警觉性就会用错地方,自认为十分聪明地上当。然后又怨天尤人,从不检讨自己。蒋干太不了解周瑜,而周瑜又似乎太了解蒋干。在这种情况下,蒋干若有自知之明。赶快回曹营请罪,还不至于闯下大祸。曹操斩了蔡张二人,蒋干还蒙在鼓里,以为自己立了大功。曹操挥手叫他退下,不知道他当时是不是已经省悟?如果不能,实在是太不聪明了。
  当然,好不容易有蒋干来访,周瑜绝不肯轻易放过这种好机会。想尽办法,也要利用蒋干,做一些有利于东吴的事情。以蒋干的才智,斗不过周瑜。这一番假情报事件,恐怕是避免不了。简直是自投罗网,自找死路。

  30.曹操平日诡计多端,为什么也会上假情报的当?
  蔡瑁、张允投降曹操,被封为水军都督的时候,荀攸曾经问过,像这样谄妄无心、卖主求荣的人,为什么要礼待他们?曹操说我也会看人,只是我军不熟悉水战,暂时利用一阵子。后来的表现,曹操也都不满意,怀疑他们两个不尽力。可以说在心理上,已经有了上当的基础。蒋干出访周瑜,曹操也早已料到不可能有效。只不过既然是老同学,让他们会会面,说不定有意料不到的东西出现。在这种期待的心态下,蒋干拿出来的信函,如果是其他将领,曹操还会深思。如今恰巧是蔡、张二人,不由得怒气冲天,不如思虑就急着把二人斩首。刚一下令,曹操的反应很快,马上知道中计。偏偏斩首的行动更快,两颗人头已经是上来。曹操心中后悔,蔡张二人该当命绝,只有蒋干还在那里洋洋得意。曹操不方便责罚,挥手叫他快去。
  自古以来,精于刀者死于刀,精于游泳者死于水。现在精于用计的曹操,果然死于别人的用计。
  计有没有用?要看使用的时机、场合和对象。如今曹操正怀疑蔡张二人不用心训练水军,反为东吴所败。信件又从周瑜处获得,加上蔡、张二人,本来就是投机份子,有意反叛并不出乎意料。这几天正在气头上,被自己任命的都督叫喊,而且还要把自己的头献给周瑜,真是岂有此理!在各种因素密切配合下,曹操马上把蔡张二人召来,由于心中已有成见,愈看愈不对劲。下令斩首,也是人之常情。曹操是人而不是神,犯这种错误,应该不算意外。

28
发表于 2007-3-29 20:27:0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是一本好书,谢谢

29
发表于 2007-3-30 11:15:26 | 只看该作者

曾仕强的讲座和书都看过一些,我觉得与其说是管理学不如说是心理学。对于职场心理把握得很到位

30
 楼主| 发表于 2007-3-30 11:27:53 | 只看该作者

  31.曹操为什么杀蔡瑁、张允?杀后怎样表示?
  刘表的后妻蔡氏,和她的弟弟蔡瑁,谋害刘备不成。刘表死后,又和张允等人,拒绝刘备进入襄阳。不久便向曹操投降,蔡瑁和张允,被封为水军都督和副都督。蔡夫人及公子刘琮,则在假意封官后在途中被杀。
  那时候荀攸曾经提醒曹操,蔡瑁和张允是谄妄之徒,为什么放心让他们掌管水军呢?曹操大笑说:我难道不知道?只是我们来自北方,不熟悉水性,不习惯水战,所以暂时留下他们的性命。待成事之后,别有理会。可见那个时候,曹操已经有杀这两人的念头。为了权宜之计,才假装很欣赏他们两个的样子,以免引起疑心。
  蔡瑁和张允,由于久居江东,对水战十分熟悉。布寨操练,都很精妙。周瑜借蒋干来做说客时,给予假情报,诱报曹操杀掉蔡瑁和张允。曹操立即省悟:中计了。但是他心知中计,却不肯认错。若无其事地向众将说:他二人怠慢军法,所以处斩。大家不敢再问,十分惊讶,怎么忽然间有这样的怪事?曹操杀蔡瑁、张允,我们看起来,并不为他着急。倒是做错事不认错,可能引起一些争议。小孩子做错事,当然应该认错,加深印象,希望以后不要再犯。基层主管做错事,应该认错。因为基层员工,自己做错了也要承认,必须以身作则。中阶层主管做错事,向高阶认错,对下属则不提起。高阶主管,那就很少承认错误。有时还会恼羞成怒,模糊焦点,用其他的事情来转移目标。曹操错了,有时承认;有时则找理由搪塞。这一点我们不能怪他,因为这样表现,合乎人之常情。

  32.孔明借箭,代表什么意义?
  周瑜心怀嫉忌,决意杀孔明,以绝后患。故意问孔明,水路交兵,以那一种兵器为优先。孔明心中有数,装得一本正经:“以弓箭为先。”周瑜趁机表示,军中急需十万支箭,请先生监制。孔明还是装得很像,拜问何时要用?周瑜说十天之内,孔明居然满口答应。鲁肃是老实人,急得要命。孔明要他救命,鲁肃居然骂他自取其祸,真是可爱!孔明借箭,用现代话来说,根本就是把工作外包,请同业分担,加起来数量便很多。
  孔明对天文地理,都有很深的造诣。他知道不日之内,必有重务。曹操人生地不熟,又不熟悉水性,不敢在重务中出战。如果以船只逼近,伪装进攻。曹操必定箭如雨发,不敢停息。于是不用费力,便能够借得十万支箭。但是,这样一来,周瑜必然更加气愤,也更为嫉忌。很可能不择手段,非置他于死地不可。孔明并不是故意卖弄才华,使自己更陷入险境。只是周瑜这样的人,不能让他看不起,否则无法联合。不得不承担风险,来换取共同的利益。应该做的,绝对不推辞,这才是做人的基本条件。不应该做,再有利也不能做。
  工作有很多人会做,不一定样样要自己亲自去做。外包给别人做,并不代表自己偷懒。而是分散风险,由大家共同承担。孔明借箭,表示一个问题,可以有好几种解决方案。自己做十万支箭,费时费力又费神。不如向有箭的人借,一下子就凑齐了。问题是怎么借?向谁借?什么时候借?有没有把握?这些才是我们要学的。

  33.黄盖年迈,甘愿行苦肉计,有什么重大的启示?
  黄盖字公覆,为东吴三世大将。为求破曹,配合周瑜的计策,甘愿受脊杖,被打得错绝好几次。众将苦苦哀求,周瑜才暂时告停。苦肉计的用意,是要向曹操诈降,使火攻得以有效。周瑜选黄盖,当然是出于不得已。但是人选难得,曹操又不容易矇骗。虽然盖盖年岁已高,仍然要他受苦。最难能可贵的,是黄盖自动自发,愿意接受。这种忠义精神,令人敬仰,更使人感动。从此“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打者痛在心里,挨者痛在骨肉的美说,一直流传到现代。黄盖一生战功无数,却以这一次行苦肉计,最为凸出。万一曹操识破,他也毫无怨言,实在难得。
  周瑜演出苦肉计的时候,诸葛亮以客卿身份在场。他冷眼旁观,完全不表示意见。鲁肃忠厚,还怪责他太无情。为什么不劝劝周瑜,对老人家行这么重的刑打?我们想想,若是诸葛亮也和在场的东吴将领,一起恳求周瑜,他还像向曹操借箭十万的孔明吗?他老早从周瑜的言辞与手势、姿态的差异当中,明白周瑜和黄盖的计策,所以闷声不响。蔡中、蔡和毕竟智慧不高,不能体会诸葛亮不言不语,却拿药物医治黄盖的用意。否则也会明白,原来是苦肉计。也就骗不了曹操,让黄盖白挨五十重杖。
  我们常说:皇天不负苦心人。黄盖行苦肉计,周瑜、孔明、鲁肃、蔡中、蔡和等人,都克尽人事,密切配合。至于曹操能不能相信?发展能不能顺利?仍然由老天决定。无论如何,黄老先生的忠义,已经感动了上天。

  34.庞统献连环计,曹操为什么深信不疑?
  曹操善用计谋,一向警觉性很高,怀疑心很重。这一次庞统献计,居然毫不怀疑。马上指示部属照办,弄得大家都没有意见。徐庶识破,当然不会表示出来。如果曹操和往常一样,先欣然接受,却不立即指示照办。待庞统离开,再询问大家的意见。相信有人会提出异议,至少有反复思虑的机会,比较慎重。由于庞统久负盛名,曹操仰慕已久,不敢像对待一般人那样。先采取反面的姿态,喝令左右拿下,指出这等奸计,居然用来矇骗,以探其虚实。至少也应该首先不发表意见,让大家向庞统提出质疑,然后再做决定。庞统献策完毕,居然还要离去。虽然说得十分动听,要劝降更多的东吴孛杰。曹操这时候也应该心生怀疑才对,怎么会深信不疑,以致在场无人敢有异议?
  看来庞统果然高明,和曹操刚刚见面,就要求参观军事设施。相信一般人不敢这样大胆,因为军事机密,外人怎么可以随便看呢?庞统一下子攻破曹操的心防,又遥指江南,说什么周郎,周郎,克期必亡!把曹操捧得天高,几乎失去理智。而且献计之前,先问军中有没有良医,再转回话题,提出连环计。这种沟通本领,实在高明。曹操心防既破,心中的疑虑又被他一击命中,那里有不信的道理?曹操兴致高昂,谁敢在这个时候表示异议,岂不是太不识相?庞统的高帽子策略、攻心为上战术。曹操抵挡不住,使连环计轻易得逞。我们还是认为曹操自作自受,怪不得孔明、周瑜、或庞统。至于蒋干,更是可怜的工具。

  35.曹操对酒高歌,出现一些不吉词句,有什么启示?
  一切准备妥当,曹操在出师攻打东吴的前夕,大船上置酒设宴,大会诸将。他自称今年已经五十四岁,如果征服江南,有意要孙策、周瑜的妻子大乔、小乔,以娱晚年。说得兴起,便要对酒高歌,请大家一起来和。
  身为领导人,当业务干部整装待发,打算出外开拓市场的时候,居然说一些不三不四的话,已经不合时宜。大家为了顾全颜面,不得不随着领导人的笑声而呼应,实际上的心颇有不祥的感觉。至少天上的乌鸦,在夜里飞鸣,已经表达了鸟兽比人类更多灵敏的预感。曹操也有所警觉,问道乌鸦为什么夜鸣?干部只好答以月亮光辉普照,使乌鸦误认为白天,因而飞鸣。这不是干部不诚实,而是曹操过分狂妄自大,才失去平日原有的警戒心。
  曹操又在歌词当中,唱出“夏从中来,不可断绝”,以及“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这样不吉祥的辞句。言为心声,可见曹操心中,已经知道这一次南征,殊难取胜。却由于自以为是,而沾沾自喜。这才一反常态,忽略了心中的预感,无视于各种不祥的预兆。
  按理说曹操一向疑心甚重,也就是警觉性很高。不可能对徐庶久久不献一计,忽然自告奋勇要星夜赶往散关把守隘口,丝毫不起疑心。又对乌鸦夜鸣,自己口出恶言,也全不在意。这一连串的不祥预兆,原本可以救近百万人的性命。却由于领导者的饮酒作乐,口出狂言,丧失了挽救的作用。最可怜的,莫过于基层员工,平白死于非命。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