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七百年 发表于 2008-3-10 21:19:52

八。厚积薄发<br/>  <br/>  小满开始了紧张充实的工作,很喜欢这个律所,觉得对他有知遇之恩。<br/>  但是,比起喜欢的这个所,小满更喜欢一个女孩儿。而这个女孩在北京另一个方向。我们在此不谈论小满的爱情故事,只是想看看小满为了爱情付出的劳动。爱情价更高吗。<br/>  <br/>  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小满向女孩工作单位附近的两家著名律所投了简历。<br/>  <br/>  其中一家律所,由于小满有同学已经在里面实习,在她的推荐下,争取到面试机会简直就是顺理成章。<br/>  <br/>  经过前面的锻炼和铁的事实,小满终于信服了关系的力量。而这关系全然不是金钱、女色带来的,都是干干净净、纯真的同学交情。所以说,千万不要小瞧同学的力量,一旦走进社会,他们就是你的社会关系。小满的人脉开始发挥作用了。<br/>  <br/>  “在他们仅仅是实习生的时候,就已经显现出他们对你的巨大作用。而有些同学信奉的什么万事不求人,从来不注意和同学们搞好关系,是多么短见。”小满深有感触。<br/>  <br/>  又一次面试,面试对于小满基本上已经麻木了。<br/>  这次面试我的老大非常能说,可以想象如果在法庭上辩论时,他该会多么慷慨激昂。在他一边倒的交谈中,小满的精神都有几分涣散,甚至有点走神想起了那位女孩。<br/>  不过我还是表达了对于老大的崇高敬意。<br/>  <br/>  面试非常短暂,这也是小满经历过的最不正规的面试。<br/>  <br/>  第二天得到通知,小满被律所正式录用了,而且不用实习。<br/>  <br/>  这种成功来得过分容易,回想起当初寻找面试机会时的艰辛,小满简直有恍若隔世之感。<br/>  <br/>  “于是,在实习了六个月,所有的同学、同事以及老大,都以为我会留在国贸的律所老老实实做的时候,在去国贸律所正式报到的前三天,我去了朝阳门这家所。这种变动之快,不要说别人,就是我自己,在当时都觉得有些难以立刻接受。”小满感慨万分。<br/>  <br/>  这就是寻找工作的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各种可能。<br/>  但依我看来,小满找工作是一个实实在在,验证六度分隔理论的最佳例证。<br/>  <br/>  ---完----<br/>

一千七百年 发表于 2008-3-10 21:21:23

Position Break<br/>  <br/>  <br/>  一.漏洞百出<br/>  当你看到这个题目时,一定猜到了我要说什么,但猜出事态的发展,还是有点挑战,我们试试。<br/>  <br/>  我喜欢《疯狂主妇》(Desperate Housewives),这个在美国火的不得了的电视剧,在中国是放在夜深人静的晚10点播出的,本想移到黄金时间,但怎奈收视率不争气办不到,让引进版权的电视台瘪了:教训啊,美国火了,我们中国未必买帐。中国人的思维和美国人不一样。<br/>  <br/>  《越狱》(Prison Break)没有正式引进,但在中国火的程度超出任何人的想象。甚至出现了一个叫“越狱250”的网友博客,引起粉丝的关注。在其博客上,该网友相当较真,以真人来验证《越狱》剧中所出现的情节,比如用牙刷和香皂做钥匙开锁等。<br/>  “《越狱》中,主人公Michael根据物理学的“胡克定律”,在阻碍他们前进的墙上用灯光照出魔鬼投影,然后和狱友用打蛋器在魔鬼的图案上仅仅钻了几个小洞就将一面墙破穿出一个大洞。“越狱250”在北京回龙观某小区附近花费800元向工地负责人“买断”墙体使用权,并请一位土木工程系的研究生按照“胡克定律”进行坐标精算,在墙面上钻出12个孔,以亲身行动成功地验证了《越狱》中的这个情节。”<br/>  看到这则开玩笑式的报导,我笑了。我正好做过6年的土木工程师,就是主人公Michael的职业-Structural Engineer。这哪是赞美土木工程师,简直就是糟蹋我们的科学定律,拿大众对于定律的崇拜和无知开涮,竟然还有人号称“成功地”再现了场景,“确凿地”证明了剧情的可信性。还真有人信,还是一大把。<br/>  别笑话我的孤陋寡闻,别说美国的监狱,中国的我也没见识过:<br/>  (1) 难道那些犯人竟然在放风的操场上可以随便给外边打电话而不被监听;<br/>  (2) 难道一个死刑犯,在快要执行死刑的前两个星期,竟然可以跟其他罪犯一起自由干活;<br/>  (3) 难道高墙上设置的竟然是一般的铁丝网而不是高压电网;<br/>  (4) 难道。。,<br/>  还需要那么多“难道”吗?已经漏洞百出了。<br/>  拿到《越狱》的盘,一季二季,电脑电视,夜以继日。年前摔伤了腿,走路要拄着拐。看完《越狱》,抬头看表,凌晨6点,我只能扶着墙慢慢地走到床边,不是因为腿,因为脑子已经麻木了,旋晕,我知道即使躺在床上,也无法睡着。就是睡着也没用了,子时已过,气血已经停止增长,只能用老本。<br/>  躺在床上,我开始犯迷糊:<br/>  (1) 难道就改不了那份愤青的邪恶,非得找出别人的错误百出,把别人看扁,反衬自己伟大,有如神算。难道这就是自己的嘴脸?<br/>  (2) 难道全世界的观众(包括我)都是傻子呆子疯子,任由好莱坞犯着低级或者貌似高级的错误,任由他们愚弄玩耍,还痴迷地追求?<br/>  (3) 难道有了血腥、离奇、俊男、救赎就可以通吃天下?<br/>  (4) 还是难道。。。?<br/>  <br/>

一千七百年 发表于 2008-3-10 21:22:01

二.文文也纳闷<br/>  “芳姐,是我,文文。我现在在去崂山的公交车上。你告诉我的鼎昌海鲜,我怎么没看见?”<br/>  “文文,车到哪了?”<br/>  “刚问了司机,还有十几分钟就到崂山了。那个鼎昌海鲜,我还是没看到,是不是我错过了,我可是一直盯着马路右边的招牌的。”<br/>  “过了那个有雕塑的环岛了吗?”<br/>  “没有。”<br/>  “别急,那个海鲜店就在快到崂山的路边,过了环岛200米就是,很好找。别担心。”<br/>  这是汪文回忆她去崂山的路上。汪文是山大的学生,家在青岛,暑假想打份工。<br/>  <br/>  每年夏天来青岛旅游的人,让青岛这个不大的城市竟然生出几百个旅行社,而且这些大大小小、公开和地下的吃旅游饭的公司还活得挺滋润。他们的生存方式很季节化,夏季拼命赚,一个一人的小公司恨不得雇几十个导游;而冬天一来,老板就是导游,还老闲着。但要以为在青岛,夏天找个导游的工作干干轻而易举,那未免天真。汪文在那个夏天找工时,就天真的可以。<br/>  <br/>  那些小的旅行社,文文根本就没想过:凭着自己不错的外表,不错的外语,还有考下的导游证,旅行社也该挑个不错的吧。但旅行社的大小老板们可不这么想。<br/>  <br/>  旅行社可不愿意随便就把一个团教给一个年轻孩子:那些实诚的孩子,往往腼腆软弱,根本对付不了现在那些动不动就错把自己看成上帝的游客。定点购物、门票回扣这些孩子根本搞不定,旅行社不就靠这些把戏赚钱吗。什么,游客交的费用?有些团费低的成本都保不了。<br/>  <br/>  而那些机灵的孩子,更得提防:跟景点熟了,有些就会自己吃掉大部分回扣,这还能忍受,至少还有收入。有些干脆就把团拉到了自己开发的商店,把回扣全部独吞。或者把客户资源拉倒别的旅行社,然后辞职,甚至连职都不来辞,直接消失。所以各个旅行社找人都很谨慎,似乎导游的需求多,但找一个导游的工作可不容易,像文文这样条件的孩子,大把的是。<br/>  <br/>  那些小老板们并不害怕找不到人,许多人平时上班,夏季忙的时候,请假临时帮忙赚点外快,跟老板都是朋友,老板不怕他们玩消失,毕竟还要生活在这个圈子里。<br/>  <br/>  所以文文揣着导游证,大大小小的旅游公司找了一个多月没有着落,就没什么奇怪的。而她看着那些长像平平,口音一股子本地味的导游时,还在纳闷呢?凭什么呀?<br/>  <br/>  好在文文家庭条件不错,并不是非要挣这笔钱,她只是想尝试一下。但没人给她机会,自己也无从着手。还是踏踏实实看GRE吧,考取了奖学金,假期在美国当导游,青岛导游有什么好,那些景点我都看烂了。文文这么给自己找借口。<br/>  <br/>  电话响了。这算悬念吗?<br/>

一千七百年 发表于 2008-3-10 21:22:35

三.希区柯克的炸弹<br/>  悬念使《越狱》永远在抓着观众的心,让你别想换台,别想吃饭,甚至别想上厕所。它永远让观众沉浸在悬念里,一个套着一个。结果永远出乎你的意料,至少在第一季。《越狱》的编剧们玩的悬念,来自于希区柯克的手法。 <br/>  <br/>  正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的一群人,玩得兴高采烈。突然一声爆炸,桌椅四分五裂,胳膊大腿纷飞。血淋淋得场面还有几个惨烈的特写,观众满脑子是天崩地裂的恐怖和血肉模糊的恶心。这叫做纪录片。<br/>  <br/>  希区柯克不这样,他这么玩儿他的拿手好戏――悬念:在打牌开始之前,桌子下面有颗定时炸弹,一群人说说笑笑地做下来打牌,镜头在人们的笑脸和滴滴答答的表盘之间切换。希区柯克这样控制观众的反应,他让两个问题充斥在观众脑子里: <br/>  (1) 为什么? <br/>  (2) 将会如何? <br/>  <br/>  人们对“将会如何”的兴趣,远远大于探究“为什么”的兴趣,因为,“将会如何”造成了观众的焦虑,而“为什么”激起的是人们智力上的兴味。智力上的兴趣,需要借助于人们的全神贯注,而焦虑直接触动的是人们最原始的恐惧感,引起的是本能的震憾,人们不需集中太多的注意力,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放不下了。 <br/>  <br/>  推理小说如果不借助于凶杀、人物的怪异行为、奇异的场景以及恐怖场面等等,那么,即使它再机智、再严密,也难做到让人无法离座,或无法释卷。道理很简单:一道数学题无论怎样是很难让一般人废寝忘食的,但是,解开一道数学题,如果同时还意味着解除一枚可能随时爆炸的定时炸弹,你在没解开它之前,会睡得着吗?<br/>  <br/>  《越狱》的一集又一集的播出让我们释怀“将会如何”,而且我们猜出来的一个个“为什么”答案常常出错。比如,在他们即将开始越狱的前两个小时,弟弟Michael被典狱长叫去问话,我以为可能典狱长看出了什么苗头,即使没有,那么这次问话也会推迟他们的越狱行动,为什么安排这么一次节外生枝呢?仅仅是为了电视剧在多整出一集多卖钱?还是迅速问玩话又被按时送回来,让我们再次虚惊一场。但后来发现,那正是Michael计划的一部分。<br/>  <br/>  如果观众都这么跟着编剧(注意,是编剧而不是导演)一起猜谜语,那就上套了:美国编剧们可没有心理负担,没有宣传部,没有广电总局,参议员、警察、FBI、法院,甚至总统,都可以任意糟蹋。耍弄大人物没有人心疼,大众有一份泄私愤的快感,仇富情结全球通用。这些人物的出场,让情节的悬念达到最高,会牢牢地把你锁定在电视前动弹不得。<br/>  <br/>  但锁定我,让我通宵达旦的是另外一些因素,跟我的土木工程师背景有关。虽然现在我已经不靠这门手艺吃饭了。<br/>

一千七百年 发表于 2008-3-10 21:23:06

四.可怜的感动<br/>  文文当时决定读GRE而放弃找工作的另一个原因是,她没有其他的手艺可以找一份打工的工作。<br/>  <br/>  那个电话其实也不是什么时来运转的机会,是一个同学的表姐打来的,文文叫她芳姐。她在旅行社当导游。她问文文周二能不能帮她带一个团去趟崂山,她要带一个团去济南,周二回不来。<br/>  <br/>  文文其实以前也帮她带过团,不过是在市内。文文当时还请她帮忙找一份导游的工作,但无奈她一个小导游,人微言轻,还是没帮上。任务很简单:门票和中午饭都已安排好;另外带团到一个叫鼎昌的海鲜店购物,游客购物,导游有回扣。别管游客有没有买,店家都会按人头给钱,10元一人,现结,全归文文。这是旅行社所有的导游必须做的。<br/>  “公司的规定,必须在去崂山的时候带游客去这个地方购物。”<br/>  “为什么?回来的时候不也行吗?”<br/>  “去的时候大家精神抖擞,回来的时候人困马乏,你赶大伙下车,不被骂死才怪。”<br/>  “公司想的真周到。”<br/>  “不过你不用向大家推销东西,只要带他们到地方,公司的任务就算完成了。”<br/>  她简单叮嘱了文文几句注意事项,就挂了。<br/>  <br/>  文文以前去过崂山,对那里还挺熟的。只是没有听说过这个海鲜店。这一点也不奇怪,本地人去那个地方买海鲜,不是犯傻吗。不过那个地方招牌很大,远远就能看到,不用担心找不着。<br/>  <br/>  文文不这么想,千万别给人家芳姐搞砸了。这么一想,文文一早就去了崂山。<br/>  <br/>  “文文,你办事太较真了,事先还走一遍路线,没那个必要。”<br/>  “芳姐,那天我一大早就坐公交车去了崂山,那个海鲜店从来没有去过。公交车开的慢,又没有空调,可把我热死了,回来我就做了空调车。”<br/>  “不是告诉你等快到了崂山才是吗,我们这儿几个没去过得,都没错过。”<br/>  “不是怕坏了公司的规矩吗?我从来不晕车,那次一上车就盯着路边的牌子,生怕错过。”“最后下车我吐了,那天中午就根本没吃东西。”<br/>  “好文文,辛苦了,今天大姐中午请你吃饭。”<br/>  “不过从崂山回来我还是犒劳自己,坐了空调大巴回来的。”<br/>  <br/>  第二天,芳姐打电话过来:“文文,想来我们这儿干吗?我们经理被你感动了。”<br/>  <br/>  人的成功,尤其是人们在初始阶段被认可,一定要劳其筋骨、姘手砥足。<br/>  我们有其他捷径吗?<br/>  可能没有,我们无法逾越,幸运儿或许可以加速这个过程,才能快速通过这条近似自疟从而感动别人的路呢? <br/>  <br/>  我不知道,看完《越狱》,有了点想法。<br/>  <br/>

一千七百年 发表于 2008-3-10 21:23:39

五.What’s your plan?<br/>  <br/>  《越狱》从一开始给我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编剧也一直不告诉大家,我隐隐约约感觉到,但我说不出来,直到看到了有点狗尾续貂的第二季。当哥哥Burrows要去法庭就儿子LJ时,弟弟Michael Scofield轻描淡写地问了句:<br/>  “What’s your plan?”。<br/>  Burrows回答(大意):“I know the place very well, I’ve been there many times .” <br/>  这时从Michael Scofield的迷人的眼镜里透射出的神色充满鄙夷和不屑。我似乎惊醒了:PLAN就是一直在牵着所有观众鼻子的那根绳子,这是典型的美国精神,《越狱》的魂。<br/>  <br/>  天涯上一个关于经济的帖子的一句开头语让我印象深刻:想在这个地球上混,就不能不研究点美国。研究美国这个题目太大,但我喜欢这个建议。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人干事的确开辟了另外一条思路。其他领域我接触有限,但土木工程还敢说几句,毕竟在ASCE上胡诌过一篇文章,这给了我胆量。<br/>  <br/>  1995年我们设计院接到一个工程,西单某市场改造,胡工负责土建,空调设计由美国人干。业主给他送来美国人的图纸,他惊呆了。一个简单的风道设计,计算书60页。要知道,如果是我们的工程师设计,计算书不会超过6页。他看过那每一条焊缝、每一只螺栓、每一根杆件都工工整整地记录着计算过程的设计文件时,他说:“看看这美国鬼子做的,我们的计算书简直就是过家家的玩意儿,说难听点,一堆垃圾。”胡工可是当时设计院最能拿的出手的高级工程师,而且他是自我感觉最牛的,我们那个设计院也是很牛的哟。<br/>  <br/>  《越狱》体现的美国精确的系统令我们望尘莫及:<br/>  (1) 只要是立在地面的东西,你一定可以找到它的图纸,你一定可以按着图纸找到所有历史数据。(在中国,Michael Scofield 越狱一定死的很惨。杀死他的不会是警察,而是那些马马虎虎的工程师和偷工减料的施工队。)<br/>  (2) 只要一件事发生,一定有相应的程序,按照这个程序,即使低级的人也不会犯低级错误。(运送囚犯,电源故障,囚犯暴动)<br/>  (3) 一件事,你总可以找到记录。(农场位置图,消费记录,信用记录)<br/>  这不是细节问题而是系统问题,难道我看完《越狱》就是为了说美国的好和我们的不是。那可冤枉了我。我想说出来编剧们一直坚定不移想表达的精神:世界上没有完成不了的事,只要你去Plan。这动摇了我对于成功因素中运气-努力的70-30的比例。<br/>  <br/>  美国人一句话说得好:Plan your work, work your plan。自己只是做那么些微的努力,把大部分的事情教给上帝去操心,似乎不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br/>  <br/>  太(不)把自己当回事了!<br/>

一千七百年 发表于 2008-3-10 21:24:22

六.Rule Identifying<br/>  汪文现在暑假忙的不可开交,不仅山东跑了个遍,中原地区的名胜也都玩遍,还挣着高薪。我们无法把时钟拨回当初没有人雇她的那个时候,但我在想,如果要用一个精心准备的方案帮助汪文找工作,那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充满悬念的片子呢?<br/>  <br/>  在Michael Scofield的纹身上,标出了如下记号(感谢有Fans把这些记下来):<br/>  ⑴ Schweitzer,制造公司<br/>  ⑵ Allen,螺栓品牌<br/>  ⑶ 11121147,螺栓编码<br/>  ⑷ 螺栓直径大小<br/>  ⑸ Cute Poison<br/>  ⑹ 通道至屋顶的路线<br/>  ⑺ “投影仪”的高度确定<br/>  ⑻ 墙的转孔点<br/>  ⑼ 狱长办公室的通风窗<br/>  ⑽ English、 Fitz、 Percy三条路<br/>  ⑾ 妻子的电话号码<br/>  ⑿ 药的位置<br/>  ⒀ 通道至精神病区的路线<br/>  ⒁ 精神病区至医疗室的路线(受伤后这部分纹身被毁掉)<br/>  <br/>  在Michael Scofield的心目中,只要给他一个目标,他就可以利用规则,找到通往这个目标的道路。他的起点,不过是一颗从放风的操场边的板凳上取下来的Schweitzer公司制造的Allen牌,编码11121147的螺栓,这只螺栓一直把这帮人带到巴拿马。<br/>  <br/>  那个黑手党老大John Abruzzi一直找不到那个证人fibonacci,Michael Scofield轻蔑地说,你只需要做好你的功课。Michael Scofield没有任何特殊的资源,他是这样干的:<br/>  先找到陪护fibonacci的警长,然后以警长的名义请电信公司再发一份详细通话单到警长家,因为警长在外思乡,打了不少电话回家,所以很容易知道那个号码,然后上网反向查找就知道那个电话的地址了。<br/>  <br/>  Michael Scofield的聪明才不是能找到那些数据,而是他发现规则的本领,从而制造出数据和证据,但有一个前提:熟悉规则。<br/>  <br/>  (1) Sucre说接近杀人犯只有做礼拜和在监狱工厂,Michael Scofield加入了PI。<br/>  (2) DB Cooper不经意地说了一句:私刑的电椅出了问题,按照程序就可以拖延执行时间。Michael Scofield就去捉了一只耗子,塞到电闸。<br/>  (3) 挖洞总是被夜间询查打断,时间紧迫,Sucre说要是夜间管制就好了,那样就不会有狱警来烦。Michael Scofield就关了空调,制造了骚乱,制造了夜间管制。<br/>  (4) 还有很多。。。<br/>  <br/>  千万不要把上边的东西理解成“细节决定成败”,那是Bull Shit。Michael Scofield的惊人之处在于他的深谙系统和规则。许多人知道细节,精于细节。但有系统性概念的脑子不多见。<br/>  <br/>  哈哈,我们终于发现了通往目标的可能之路,别说假期临时导游,咱们什么工作找不到呢?出发喽!!!<br/>  <br/>  喂,等等,一句北京人都懂的英语说得好:<br/>  "Many people think they are full of niubility and like to play zhuangbility, which only reflects their shability."<br/>  <br/>  如果你不知道下面这句话的答案,会被别人当猴子耍:<br/>  <br/>  学规则干吗?<br/>  --------------------------------------------------<br/>  <br/>  在继续贴下去之前,先暂停一下,说出你的答案。<br/>

一千七百年 发表于 2008-3-10 21:24:58

七.Rule Break<br/>  <br/>   “街上全是坏人——他们都叫你学好,好自个使坏。”不拿裤裆开玩笑,还这么有哲理的句子,在王朔老师的语录中不多见。<br/>  <br/>  学规则是为了什么呢?<br/>  (1) 初级答案:为了遵守规则不挨罚;<br/>  (2) 中级答案:为了利用规则沾便宜;<br/>  (3) 高级答案:为了在不得已时破坏规则,发出致命一击;<br/>  <br/>  《越狱》的精彩闪光之处在于规则的打破:<br/>  (1) Scofield与那个神经病室友的交易:<br/>  Haywire: I just shared a secret with you. Now it's your turn. <br/>  Michael Scofield: You wanna know what the tattoos mean? <br/>  Haywire: Yeah. <br/>  Michael Scofield: Nothing.<br/>  (2) C-Note(那个在伊拉克作战的大兵)在厨房与人赌博时,T-Bag在最后一局被人发现了破绽,无法再施援手。而C-Note手上一堆垃圾牌。原来的计划被彻底打乱。他一咬牙,竟然下了最凶狠的赌注,把对方活生生给镇住了。<br/>  (3) Scofield与Sucre合谋把大家5个人一起挖出的5百万,两个人私分。但还是T-Bag狠,竟然一个人独吞。<br/>  (4) 你可以列出更多。。。<br/>  <br/>  Scofield和T-Bag是那个团伙最聪明的,在于他们随时准备把规则打破,而别人都还懵懵懂懂地学习着规则呢。<br/>  <br/>  我的脑子忽然跳越到了10年前,我趁一次开会的机会到一个同学那里玩,当时他在美国读书。叫了几个国内来的同学,大家一商量,好吃不如饺子,大家一起包饺子,好主意。分头行动,一会各种配料一应俱全,不一会儿功夫,喷喷香的饺子就端上来了,谁说在美国吃不到地道的中餐,只是缺少正宗的厨师。当然,赞美祖国,痛斥美帝的话题是主旋律。这也怪了,这帮人在国内绝对是美帝的拥蹩。但一旦到了美国,马上Face Off,比谁都爱国(看完《心理学与生活》你就不奇怪了),我们的聚会是这样结束的:<br/>  张:美国人XX的傻逼透了。前两天有个Mall促销,我看中一件衬衫,一看价签,妈的40。<br/>  王:那你买了吗?<br/>  张:那件衣服特棒,当然买了。不过,只化了20。<br/>  王:牛,没想到你国内那套侃价的本领在这块地儿也灵?<br/>  张:跟傻逼我连话都懒得跟他们说,20拿下。<br/>  王:哥们,神啊。<br/>  张:他们促销,一件40,二件60。我买了促销的两件,然后按40退一件,不就是20吗。<br/>  大家一阵笑,有人笑张同学聪明,有人笑美国人傻逼。<br/>  张看着陈在往盒子里装绞肉机叫到:着什么急啊,等晾干了,要不生锈。<br/>  陈:直接退给超市,全款回收。<br/>  张指着陈:这才是TMD的高人呢。<br/>  大伙又是一阵笑,不知谁闷闷地说了一句:是啊,咱们是不是太牛逼了点,美国人真傻逼吗?<br/>  <br/>  那天的聚会气氛有点嘎然而至。<br/>  <br/>  把美国当傻逼的人一定很牛逼,但一定是傻逼,这让我又转回到了那句话:"Many people think they are full of niubility and like to play zhuangbility, which only reflects their shability."<br/>

一千七百年 发表于 2008-3-10 21:25:27

八.Just have a little faith <br/>  <br/>  很多人以为规则可以很快被发现,可以很快被掌握,1+1=2是这样,涉及到其他方面,也许需要几个月、几年,甚至是一生,弄不好几代人呢。<br/>  <br/>  中国经典抗战片《地雷战》,当那个化妆成老太太的渡边沾沾自喜地偷到了地雷时,是何等兴奋啊:吆嘻,八路地雷的秘密。地雷摆在了桌子上,他准备解密了,拆掉了外壳,哈哈,以为发现了什么,高兴的太早了。<br/>  <br/>  地雷炸了,渡边上了西天,被土八路耍了。<br/>  <br/>  中国人上千年来带给世界人民且被世界人民接受的有系统性的礼物太少了,恕我孤陋寡闻,孙子兵法(《易经》、中医挺系统,没人明白)是我能想出的一个。其他都是零零碎碎的一个个钻石,而不是一串项链。<br/>  <br/>  王蒙谈到他在一次亚洲作家笔会的感想:中国作家的文章大部分是:纵论。。。,综述。。。。,而几位日本作家写了编年史。难怪中国契丹文化、唐代文化的研究要到日本去。<br/>  <br/>  我们敬重阿基米德在于他发现了浮力定律,当然也原谅了他在大街上光着屁股。但对于动不动就高叫“我发现了”其实什么也没发现的“诈胡”者,我要打电话给安定医院。<br/>  <br/>  Scofield是一个天才,可他不这么看,他一直觉得自己也就是一个工程师,所以他不会觉得去整明白螺栓品牌、螺栓编码、螺栓直径这种“低级”工作有多么掉价。许多人不是天才,但搞笑的是他以为自个儿是,研究螺栓这种事就别来烦了,简直就是侮辱智商,他满脑子里可是“不得了”的“人生规划”啊。<br/>  <br/>  Scofield知道计划也会有落空的时候。在第一季结束,当他们逃到离监狱10英里外的飞机场,看着接应的飞机远去时,其他人大骂,跳脚骂。只有Scofield说:I have the contingency plan (我有备选方案)。他不随便说:只要自信,我就能。。。<br/>  <br/>  而观众之所以为Scofield动情落泪还在于他的永不放弃的劲头:<br/>  Michael Scofield: Preparation will only take you so far. After that you gotta take a few leaps of faith. (计划只能带我们走这么远,以后的路还要靠你的信心)<br/>  <br/>  这句话,似乎是对所有的挣扎者说的。<br/>  <br/>  但千万、千万、千千万要记住的不是这最后一句,而是:If no plan, you are nothing.<br/>  <br/>  什么是你的起点,你的终点,你的Plan?还有你的Contingency Plan? <br/>  <br/>  如果你比较容易就可以找到一份工作<br/>  如果你并不在意工作对于你的意义<br/>  如果好运一直伴您左右,<br/>  你何苦去自讨苦吃费劲去整什么Plan呢?<br/>  <br/>  但是<br/>  如果你发现了你的Dream Position,<br/>  如果你长时间找不到糊口的活计,<br/>  如果你发觉命运老是跟你做对,<br/>  那你需要一个Plan,Don’t take chance,do your homework。<br/>  <br/>  Great things need great plan. 当然,还有那么点Faith。<br/>

一千七百年 发表于 2008-3-10 21:26:36

我看销售<br/>  <br/>  (First Created on January 18, 2007)<br/>  (Finished on January 20, 2007)<br/>  <br/>  一. 换位思考<br/>  有张购物卡到期,买点儿什么呢?我扫变了全身,最后低头看上了脚,进了百盛。<br/>  <br/>  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区别,女人往往逛到精疲力竭最后才去自己计划要买东西的摊位,而男人直奔主题,直接上三楼。到了不惑之年的男人,但凡做事都比较理性。但这个道理要看对谁讲,碰见厉害的导购人员,您歇菜。<br/>  <br/>  您以为什么是厉害的销售?<br/>  <br/>  伶牙俐齿、滔滔不绝,直到把你感动的不好意思不掏钱的?别说,我还真不为所动。就像我去理发店剪头,最烦的就是在我耳边一遍遍地唠叨着要给我染发的理发师或是洗头妹,无论他们使用的是极其专业的护发知识还是漂亮可人的脸蛋,下次我一定换人。别人费半天劲也不表示一下似乎不太礼貌。我不喜欢让别人看起来不礼貌,即使被这些我不喜欢的人。我反感这种强奸式的推销,<br/>  <br/>  还是那些满腔热情、见面就哥啊姐啊的称呼?尤其是甭管你试穿什么,赞美致词就会铺天盖地将你淹没,我怀疑在他们脑子呈现的应该是他们的电影偶像,比如刘德华或是金诚武什么的,反正不应该是我,虽然我一直觉得我很帅,但他们肉麻的吹捧也实在离谱,甚至让我不好意思。这种办法对于某些女士们也许还可能瞎猫碰到死耗子蒙上一个、半个的。有人说,女人逛街的目的之一是免费接受别人称赞,找点自信。别管她长得多么天仙或是多么不上台面。而对男人,尤其是一个做销售的男人,it does not work。<br/>  <br/>  今天遇见了对手,让我掏钱买了双很贵的鞋。这种说法可能让你觉得我事后的后悔。其实更确切地说,她让我改变了消费观念,至少是买鞋的观念。<br/>  <br/>  到了三楼卖鞋的地儿,眼前到处晃动着各种品牌、各种Logo。这是Google永远也无法取代的搜索,你要买汽车、房子、电器、书、化妆品,至少Google能帮你做点什么。而买衣服,鼠标彻底失灵。我只能靠两条腿。<br/>  <br/>  就像我的客户发出购买信息后,收到反馈面对一大堆的同类产品时会头晕目眩。这时他做得第一件事肯定是询价,就像我们初次接触客户,不出十分钟就问你:“你们大致的报价是多少?”他的搜寻做两件事,首先就是过滤他不喜欢的推销者。<br/>  <br/>  就像我对于理发师的选择,那些试图向我推销染发、护发的,先被我排除了,虽然他的理发技术还不错,但我不喜欢那种方式。还好,毕竟是在百盛,没有哥啊姐啊叔叔啊之类的招呼,那种招呼在许多批发市场很流行,还有在城乡接合部的各种小发廊间。但还是有几个品牌让我不喜欢,不是款式,也不是价钱,而是他们招呼的方式:“先生,我们现在打折,一双鞋省几十呢,还有礼品赠送。”我靠,把我看成淘便宜货的主了。几十块就想拉拢我,也太小看我的品味了吧。谁不爱便宜呢,别这么高声说明好不好。我没搭理他们。<br/>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用别人的失败,成就你的成功-求职系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