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我有150亿”:上海首富周正毅的A股财技

[复制链接] 22
回复
630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3-5-9 14: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有150亿”:上海首富周正毅的A股财技  


  中国有这样一些人:个性坚毅、习惯沉默、财技精湛、资本力量惊人。在内地,他们潜龙入海;在香港,他们几乎透明,因为他们要拥抱香江的豪华地产、资本和上市公司,并喜欢和以贵族后裔自居的富豪为伍。透过伪装得极为复杂的外壳,让我们领受一回“周公子”那令人惊讶的财技。

  一个戴卡地亚表、经常换名牌西服、齿白唇红的41岁男人说,“我有150亿资产。在上海我有第一辆法拉利,在香港我曾有3处豪宅,有宝马7系、V12房车和本特利。我有一大堆股票,很多待售楼宇。我投资了农业、高校高科技、高速公路、赌船等。更隐秘的是,我有期货交易席位并参股两家证券公司、一家全国性商业银行。我还收购了上海2家上市公司、香港2家上市公司。虽然发家已快10年,可我早期投资的‘阿毛炖品’美食店每年还在贡献数百万的利润……”
  
  这位简历上写着“学历大学”但自己亲口说没读过太多书的男人,笑容可掬地强调:“但我不是富家子弟,父母没有给我一分钱,现在死了,也不会欠谁。”他表示自己在上海一个月2000元就可以过日子了,现在做很多事都是多余的。但不久前,他快手收购“香港建联通”(0067HK)的动作令市场侧目。为了这笔生意,他动用了20亿港元。
  
  他就是周正毅,1961年4月生于上海杨浦,有着颇为经典的上海男人的笑容和抽烟时的眼光神态。
  
  周的财富曝光源自2001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当时杂志只给他5.5亿的资产评定,排名94位。周没有说什么。在上海,他的低调和多元化扩张相映成趣,但在香港,他几乎透明,因为他要拥抱这里的豪华地产、股票、上市公司,并喜欢和以贵族后裔自居的富豪为伍。
  
  去年11月,周正毅以6180万港元收购“香港盈荣集团”(1104HK)大股东“凤麟家族”74%的控股权,之后,更斥巨资收购“建联通”59.98%股权,在香港再度买壳上市。当时“建联通”净资产有23.5亿港元。这两笔收购是内地民企在香港收购案例中的最大手笔。
  
  其实近一年多来,通过曲折的投资手法,周在上海的“农凯集团”旗下的多家公司已经介入在沪上市的“海鸟电子”(600634,现更名为“海鸟发展”)和“英雄股份”(A600844/B900921),加上香港的2家公司,周控制了4家上市企业,控制资产超过30亿元。
  
  围绕这些上市公司的投资越来越多:多个地产项目、农业食品、饮用水、高速公路投资、约900公顷的土地储备、证券投资、银行股东,以及在香港合伙经营的金公主号游船。周正毅5月份高调地对香港媒体、基金经理大谈投资理念,不经意把自己的家底透个底朝天。但在细节上,却总是笑不作答(周正毅声称的五大产业如图1所示)。
  
介入股票、地产和金融
  
  1995年,不少大型国企上市,大量的职工股也开始流通,不少是柜台交易。周正毅说:“那时的企业员工都不相信自己公司会在股市上有好的表现,纷纷要钱不要股票,我们前后收购了几十家公司的职工股。”这些股票大多2-3元就可以买进,上市后都有几倍、十几倍的涨幅。“有些公司花几十万、有些花几百万,最多的‘福建九州’花了2000多万,后来这些股票个个涨势惊人,其中‘格力’从2元多一直升到20多元。”周的太太毛玉萍也承认在当时股市上“赚了不少个亿”。
  
  A股的历史性机遇让周正毅在资本市场尝到了甜头,其财富积累在经商十多年后开始了爆发式增长。有了A股的经验,他在遇到亚洲金融风暴时,立即调用数亿资金在香港购入股价大跌的蓝筹股“长实”、“和黄”等股票。后来这些大蓝筹股价大涨,周正毅及时套现,有了数亿港元的回报。“当时香港市场只有6000多点,谁敢买?我和太太就敢冲,买跌不买涨。”周正毅笑着说。
  
  1997年后期,手头膨胀的热钱推动他进入资本密集的高利润行业—房地产。他把在香港赚来的钱投向上海,1997年10月成立“农凯集团”。他没有走买地—规划—建房—销售的套路,而是选择了收购:以每平方米6800多元的价格收购了上海中央商务区附近江宁路上的烂尾楼“兴业大厦”(现名),该楼投入1亿多再追加1亿多完工,现价已升值近每平方米2万元,市值超过5亿元。他又以每平方米4100元的价格收购上海高尚区古北的烂尾楼“伦敦广场”,追加亿元完工,售价又升数倍。“非常厉害的涨幅,”周正毅感慨道,“几年前看到做房地产套死很多人,我自己不敢投,主要以收购为目标,收购成本低。”
  
  后来他不时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商铺、烂尾楼盘。其投资原则非常简单:非好不买。虽然收购烂尾楼手续繁多,但他喜欢做这类繁琐的低价进、高价出的投资。
  
  1997年,周正毅在香港设立了新总部“佳运投资公司”,8月份以6200万港元的摸顶价购入湾仔会景阁西翼顶层复式豪宅,一个多月后,再度花200多万港元购入英国极品房车本特利,以努力进入新富豪行列。
  
  1999年4月,他又以8600万港元购入渣甸山白建时道81号900多平方米的独立大屋,并花3000万港元豪华装修,和香港富商刘銮雄为邻,在香港名声大振。这时,周正毅“上海首富”的名号在香港传起。
  
  如今香港楼市低迷,“会景阁”缩水至3000万港元左右,“白建时道81号”市值仅为5800万港元。周对此不置可否。
  
  后来,周又积极介入内地金融和证券市场,但手法含蓄。他通过旗下“东宏投资公司”投资“福建兴业银行”,作了第3大股东,该银行在上海的总部买了周正毅的总部“农凯大厦”大部分楼层,大楼因此改名“兴业大厦”。
  
  周再通过“农凯”投资2.1亿元,在原“大连证券”改组后的“大通证券”中,以18.77%的股份坐上了10个股东中的头把交椅。外界曾经传“北大青鸟”通过“包头浩宇科技”投资2亿元,做了“大通证券”第一大股东,其实周正毅的位子更靠前。“我们投资金融业已经很久了。”周很早就在上海期货市场拥有交易席位,一直从事期货买卖,也有不俗的商业纪录,最近更有传闻说他会收购或大比例入股一家期货公司。
  
  之后,周正毅又通过“农凯”和上海复旦、交大等多家高校合资经营“上海高校科技产业集团”。他通过“上海高校科技产业集团”出资1010万元,投资了原名为“开封证券”的“富友证券经纪公司”,占19.96%,做了第一大股东。行内人士表示,“富友证券经纪公司”在上海以创新、活跃著称。周之后又介入“富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他说自己已投资2亿多元在15家企业,30%盈利,30%在投资阶段,还有的在做市场。
  
  通过这些投资活动,周正毅手头的地块和地产项目激增。他提供给媒体的资料显示:“福建兴业银行”原有的外滩金贸区地块已成其“农凯集团”旗下“兴力浦房产公司”的“兴力浦金融大厦”;“海鸟电子”原有的“中山公寓”也纳入麾下;投资2.2亿元但一直没有建成的“海鸟电子大厦”也归其所有。另外还有“龙昌苑”、“联鑫虹桥苑”、静安区旧城改造地块、曹家渡地块等。“农凯”公布的数据称,该集团投资的物业达21万平方米,投资额约14亿元,总估值25亿元。其中写字楼8处,有5.5万平方米;商铺6处,有7.6万平方米;住宅6处,约1.9万平方米;其它约5.9万平方米(比如周收购的虹桥附近的四星级饭店“逸和龙柏”)。
  
  周号称还有土地储备963万平方米,大多在浦东芦潮港人工半岛和松江地区,“当时我们拿松江地块,每亩20万元左右,现在已经40万元了。”他还拿到了上海到芦潮港的沪芦高速公路投资经营权,上海媒体说该项投资为2.5亿元,但周表示将投资上海的高速公路44亿元、轻轨30亿元,回报率都在9%-10%左右。
  
  5月28日,周正毅与上海静安区政府签约,获得静安区石门二路17.64万平方米地块的旧城改造项目,涉及10000户搬迁。周拿出“农凯集团”和在海外BVI注册的“香港佳运集团”,投资额据称超过50亿元,这是周在上海房地产项目中首次以拿地的方式进行的大规模开发。在签约仪式上,和黄大班霍建宁胞妹霍建华、为周正毅收购“建联通”融资的“中银证券”董事总经理冯志坚、“天行国际”老板张德熙等风光人物均现身上海。
  
  除了金融和房地产,周正毅还组建了“上海农业产业化集团”和“上海小城镇开发集团”,并拥有“华亭进出口公司”和“远达进出口公司”,甚至大型国企“上海机械进出口集团公司”、“上海茶叶进出口公司”也在其5大产业的名单上。至于如何获得国企的控制权,他笑而不答,只是说都做得不错,都赚钱。
  
红透香港的上海首富
  
  善用资本说话的周氏夫妇,收购“盈荣”和“建联通”的手法并不创新。周正毅旗下在BVI注册的Angel Field Limited,2002年1月以6180万港元向“盈荣集团”大股东“凤麟”收购74%股权(如图2),每股作价0.418港元,较停牌价1.1港元折让62%。这家公司从前交投清淡,2000年亏损1360万港元,主要从事胚布加工和休闲食品贸易业务。1月28日收购消息公布时,股价一度升至1.48港元。周曾声称维持公司现状,但今年5月,“盈荣”改名“上海商贸控股”,毛玉萍担任董事局主席。
  
  5月,周正毅再通过“中银证券”融资,以15亿港元向“和黄”、“爱立信”及多家瑞典投资者收购“建联通”59.98%股权(如图3),每股作价0.82港元,整体费用在20亿港元左右,按4月30日未经审核每股经调整资产净值为0.77港元,周的开价很具吸引力。
  
  为什么收购这两家公司?周正毅说:“我早就熟悉香港市场,入股‘盈荣’、‘建联通’的目的是吸引人才,我现在不缺钱和项目,但缺人才。国内人才的脑子不输港人,但职业精神不够。我已通过收购‘盈荣’吸引了3位高管人员。”他承认自己品牌不够,“在香港,有平台才有人才,有人才才有品牌,品牌最重要。”他说自己再有钱,也不如大牌企业。
  
  “我会把上海的优质地产项目注入‘建联通’,比如静安区的项目要做3-5年,我们会把利润装到上市公司口袋里。”他很有计划的口气给满腹怀疑的香港基金经理增加了想象力,“我会谨慎投资,‘建联通’内的高科技项目好的拿回来,不好的就卖。我们放资产进去,值10亿的就放5亿进去,我们不赚上市公司的钱,只赚市场的钱。”
  
  周表示全面收购‘建联通’后,会有很多事做,“香港看好内地市场,我们会把握好上海的机会。上海的地产外国人都看好,都在投资,我们也应该做,但老外不懂,都喜欢在浦东投资,如了解上海的文化,就知道浦西才是上海房地产的核心地带,主要是高档楼盘。”
  
  他有点自得:金融风暴后,谁还会拿25亿元现钞去做收购?现在谁还会拿自己的生命去做?上个世纪80年代的酒楼里个个都在谈生意,现在没人谈了。“今天‘中银’借钱给我做收购,是我符合条件,能借钱的企业也是有本事的,你看‘李超人’有1000亿现金,也有1500亿负债。”
  
  他颇清醒:“我现在的内地物业投资一年租金收入约1.6亿,去年加上贸易和投资有2.7亿的利润。我现在都喜欢稳定,投资高速公路、轻轨,只有9%左右的回报,但我看好。以前我是1元赚10元,现在我要10元赚1元。”
  
23
 楼主| 发表于 2003-6-19 09:24:00 | 只看该作者
周正毅与农凯系的诡秘背影
经济观察报 

  “浩浩申江水,毕竟东流去”,去年此时,周正毅在农凯集团公司画册的扉页——“总裁箴言”结束语的这一段话,竟印证了他今日的命运。  

  “东流去”可能还远不止他的个人命运,还有他一手打造的农凯集团,以及众多围绕在他周围的家族人群。

  记者得到的准确消息是,周正毅“失踪”日期是5月27日,当天,周正毅一早就没有进过公司。而前一天,周正毅还几乎全天都在公司里上班,晚上很晚才回家。

  5月27日当天,农凯最高层通知大家,说周正毅出差去了,当时,公司上下就有一种不祥的预兆,因为大家觉得这不符合周的性格和常规——周不出差时,一般会在9点到公司上班。

  5月30日,农凯集团的注册和纳税所在区——上海税务局南汇区分局,首先到农凯集团来查账。

  6月2日,国家审计署的人员进驻农凯。

  据悉,目前在农凯查账的人员有20多人,已经占用了农凯集团总部的大部分办公场所。

  除周正毅以外,政府有关部门并没有对农凯的其他职员实行人身自由的限制,也极少找公司的人谈话,只是在不断地查阅账目,以及要求财务部和法律部等部门的人配合提供资料。

  而一周前还在主动要贷款给农凯的上海银行,现在全部转向,纷纷停止向农凯贷款。

  本报记者去年独家采访周正毅的时候,也正好是“富人纳税”问题声势最大的时候,周当时表示,自己是草根阶层,也不会走上层路线,所以还是低调少露面为好。想不到一年后的今天,他还是无法遁形。

  目前,没有公开的信息透露周正毅在哪里,所以外界已经流传了很多种说法:一说在上海的一家花园式宾馆;一说在上海近郊的一栋别墅;一说在北京,但可以肯定周正毅应该不在他位于虹桥古北地区的别墅中。

  没有公开的信息说周正毅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但知情人士透露,绝不是传得沸沸扬扬的周在上海市静安区的地块拆迁纠纷问题。

  个人魅力

  “周正毅在经商才能上确实有些与众不同之处”,6月4日上午,在上海市中心的一家咖啡馆里,张立的神情有点落寞。

  张立曾经是周正毅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应被采访者的要求,记者隐去了他的身份和真实姓名。

  张立本人受过很好的财经方面的高等教育,但是在生意谈判桌上,他自叹不如只有小学文化的周正毅,他说,“周正毅的思维方式与常人不一样,虽然很难讲清楚这一点,但是总能够让生意上的对方感觉到一种独特的个人魅力。”

  他告诉记者,周正毅的思维方式是跳跃性的,虽然周的口才和表达能力一般,但是非常喜欢讲话,往往一讲起来就滔滔不绝。

  周的很多公司和项目都是并购得来的,虽然他从来没有学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是他确实很敏锐,是个天生的生意人。”

  他亲眼见到周正毅在谈判很大项目时的那种自信,周往往抛开纸面上的计划细节,而会非常激动地大谈非常实在和核心的问题,完全不按正常的程序和逻辑出牌。“往往双方会很放松,大家都会很激动和兴奋”,他说,“他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有知识分子的那种内涵,也不伪装成自己很有品位,但是往往给人非常诚恳、也非常爽快的感觉,而且决策很快。”

  “周正毅的夫人毛玉萍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能力非常强,因此两人配合得相当好。”张立说,在农凯集团中,人们按照香港人的习惯,称呼毛玉萍为“毛小姐”。

  周正毅和毛玉萍都是家中的老幺,周正毅兄弟姐妹一共5人,他有一个哥哥、三个姐姐,而毛玉萍家是四兄妹,她有三个哥哥。

  隐秘内心

  但是,另一位曾试图和周正毅做生意的人却对周正毅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他说周正毅讲话时表情有点狰狞,“看中了一个目标,有一种一定要做成这件事的野心和表情,会给人一种不惜一切、不择手段的感觉”,而且,“他并不掩饰自己没文化”。

  张立也觉得,周正毅要“做大做大再做大”的决心和目标非常强烈,他也不知道周的这种性格来源于哪里。

  “也许是缺乏安全感”,他说,周正毅好几次和旁人讲过自己从小兄弟姐妹众多,小时候很苦以及他17岁就出来开馄饨店的艰苦的故事,“花花公子绝对是别人的错觉,他是个工作狂。”

  这个观点也得到了现在农凯集团一位中层职员的认可。他说,40多岁的周正毅的精力实在非常旺盛,每天基本只睡四五个小时,连他两位20多岁的司机和保镖也觉得吃不消,有时一起忙到半夜两三点,而第二天周照样早上9点来公司上班。“如果不出差,早上9点基本上就到了公司,而往往要到晚上九十点钟才离开。”

  周正毅平时吃饭很随意,因为一天中要见面会谈的人很多,中饭往往要到下午两三点才吃,基本上就是一碗面或年糕;而晚饭基本上都是在楼下的张生记招待客人时吃。

  他说,周正毅不抽烟,酒量也不好,但给外人的感觉总是很诚恳,对政府领导、对普通人都是这样;在单位中也不训人,给外人的感觉脾气很温和,只是在谈生意时会显得亢奋一些。

  “他觉得小时候很苦,自己出身不好,所以曾经说,收购原来由李嘉诚和爱立信基金控制的建联通,是为了找一个好的出身”,他分析,这说明周正毅可能小时候很自卑,因为穷和没有读书,所以一直有一种要做人上人、出人头地的愿望。

  周正毅喜欢玩车在圈内是出了名的,光农凯集团总部就有100多辆车,他自己经常使用的是一辆藏青色的劳斯莱斯,有时也用他的那辆宝马。

  他每周末基本都会去香港,其余的大部分时间在上海;毛玉萍则长住香港,打理那里的公司,据说,她不喜欢上海的环境。

  周正毅去年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现得很随意,心情还很轻松,他不想谈他在生意场上的风云,只是简单地聊天。记者发现,周正毅虽然精神不错,但眼袋很深,说明他经常熬夜。

  一位配合周正毅做收购的证券公司的人士透露,周正毅一直不愿输给上海滩另一位也以收购见长的民营企业大亨,但是最近别人的步子比他快,他很想赶超,“他要做老大”。

  农凯系财富性格

  由周正毅一手掌控的农凯系控制着上百家公司,这些公司间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

  其中,由三大注册资金堪称“巨头”的公司延伸出很多子公司——上海农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金8亿,投资16家子公司;华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金7.56亿,投资12家子公司;上海高校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金7.5亿,投资16家子公司。

  作为农凯系旗舰的农凯集团全称是上海农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2月19日,注册在上海市南汇区康桥工业区沪南路2821号,经过多次变更,目前的注册资本是8亿元人民币,曾经被媒体称为上海注册资金最大的民营企业。股东周正明(投资自然人)占47%,上海正艺室内装饰有限公司占29%,上海凯顺物资发展有限公司占24%。农凯集团直接投资的企业就有16家,而其中又有农凯集团自己的股东上海凯顺物资发展有限公司,形成了奇特的连环和交叉持股。

  上海凯顺物资发展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是周雅珍——周正毅的姐姐,成立早于农凯集团,是1995年7月28日,注册资本只有2000万人民币,在上海市闸北区注册,三家股东是上海农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占50%,周正毅(投资自然人)占45%,上海凯旋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占5%。

  而上海正艺室内装饰有限公司作为农凯集团的另一家大股东之一,法人代表是周蔚雁(周正毅曾经对记者说,这是他的哥哥的孩子),成立于1996年2月7日,同样在上海市闸北区注册,注册资本更只有1000万人民币,股东又是上海凯顺物资发展有限公司占48%,上海康艺石材有限公司占52%。

  而那家著名的华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大盈股份的第二大股东),虽然今年4月刚刚变更了股东,但是知情人告知,新股东中,第一大股东“孙克敏”(占49.74%)也是周正毅的“家里人”,而其他股东上海方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金凯物资有限公司也绝对是周正毅的公司。

  而最诡秘的是那家经常出现在农凯系介绍中的上海市农业投资总公司,资料介绍,这是上海10大国有投资公司之一,但是为什么也被视为周正毅的公司?

  资料显示也说明,上海农投的出资方是上海市财政局(出资4000万元)和上海市农委(出资1600万元)。

  据内部人士分析,这很可能是早期周正毅的“红帽子”公司。因为早期国有企业容易做生意,表面上是国有,但实际上几方达成一致,由他运作。这样还有一个好处是,上海农投是专业性投资公司,可以不受对外投资额不能超过净资产50%的限制,容易成为周正毅对外收购的工具。

  而正是上海农投,让周正毅在上海的家禽类饲养和供应上,依靠政策优势占据了上海市场极大的份额。

  上海高校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经过数次变更,目前的股东均为自然人,分别是蒋东亮占67.47%,周文敬占32.53%。这两人与周正毅的关系目前不详,最近的变更时间是2003年3月6日。但一位内部人士说,这也必定是周正毅掌控的企业。

  家族控制

  在上海南京西路CBD商圈的北京西路和江宁路口,靠近东侧的一幢大厦名叫兴业大厦,是周正毅公司自己的物业。大厦由一高一低的两座塔楼组成,高的塔楼30层,出租给兴业银行作为总部的办公地,也有部分出租给其他公司;矮的塔楼17层,全部是农凯系集团总部和下属公司办公所在地。而从15层到顶层的17层,就是农凯集团总部,周正毅本人就在顶层17层办公。

  农凯集团目前的法人代表是周正毅,而在农凯系的上百家企业中,只有很少几家公司的法人代表是周正毅。据接近周正毅的人透露,这是为了符合《公司法》以及方便投资、融资和操作下属公司上市。

  记者了解到,在农凯集团总部上班的人非常少,只有20多人,分为财务部、法律部、资金部、投资部、总裁办这几个部门。

  农凯集团是一个家族化管理非常明显的公司,公司里他的嫡系和旁系亲属非常多。

  除了他的妻子毛玉萍长驻香港负责管理在那里收购的两家上市公司以外,还有:周正毅的哥哥周正明,在农凯集团中的正式工作是主管下面的农业化的工厂,包括申兰、大盈等鸡、鸭、猪、鹅的饲养厂,平时不在总部上班;毛玉萍的二哥毛伟平,负责农凯的房产,也是农凯集团的副总裁;三哥毛和平负责证券,是富友证券的董事长;周正毅的一个姐姐周雅珍,在集团做出纳;等等。

  包括周正毅、毛玉萍在内,所有在农凯中他的亲戚,文化程度都不高。

  但这些亲属很多是1997年农凯集团成立后逐渐加入的,所以,打下农凯江山的主要人物还是周正毅夫妇两人。

  这种家族化的特点,造成了农凯集团在管理上的混乱,这也和周正毅的个人风格有关——他喜欢独立做事,自由安排时间,甚至不喜欢用秘书来安排。

  周正毅可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今年年初,农凯集团刚刚进行了内部的重组和调整,新任命了几位副总裁,开始向下放权。尽管这样,农凯集团还是周正毅一人说了算。

  之所以有这么多亲戚在集团任职,据内部人士透露,一方面有亲情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交给外人不放心的因素。

  折翅500亿

  整个5月份,周正毅都在斗志高昂地工作,并没有感觉到“灭顶之灾”正向他袭来。

  据江苏省一位政府官员向记者透露,周正毅将“国退民进”视为一次做大的绝佳机会,对外宣称准备借机将农凯150亿资产迅速扩大到400-500亿。在江苏省推出300亿国有资产大转让的消息传出后,周正毅频频去江苏谈判,连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副省长李全林等当地政府高层都接见过他。

  江苏省的这位政府官员告诉记者,如果没有这件事发生,农凯集团再过几个星期就很可能完成对江苏两家大型国有集团公司的收购,双方都已经签定了合作意向书,而且正在做资产的审计。“但是,现在看来凶多吉少”。
22
 楼主| 发表于 2003-6-16 13:05:00 | 只看该作者
投行界锋线人物李灯场开口:我跟周正毅案无关

《财经时报》

  6月10日,这个前董事总经理接受《财经时报》3个小时独家专访时说:“我没碰过上海地产财务。我是从乡下出来的银行家,很‘正点’,一直保持着一份淳朴,和周正毅贷款的事情没有关系”

  本报记者 赵燕凌


  上月底周正毅一出事,绝大多数人都在第一时间弹开,或大耍“太极拳”。有报道说,惟独在香港的京华山一国际(香港)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刘梦熊,则无论哪个报章来访,甚至内地的《羊城晚报》、《21世纪经济报道》,都来者不拒,通杀。

  盖刘梦熊和周正毅之间有段公案未了,他介绍过5个上市公司作为周“买壳”计划的备选,建联通?后改称“上海地产”,0067,HK?也是项目之一,后来“上海首富”将其甩掉,令他损失了近2000万元的中介费。他评价周只有八个字——无道无义,无理无法。

  把刘甩掉之后,据称周正毅很快找到京华山一的一位投资银行部的主管做他的收购顾问,并许以收购后的上市公司董事总经理之位。

  自2002年7月投奔到周正毅的帐下算起,这位“新顾问”只做了7个月就离职了,其名李灯场,台湾人,毕业于台湾大学,两岸三地投行界声名赫赫的人物。

  周正毅案在香港、内地银行、证券界掀起惊涛骇浪后,李也被舆论推上“火山口”。虽然李在暴风雨来临的2月前及时辞去上海地产董事总经理职务,但此人一直被视作周正毅案的关键人物所在。很多人打电话问他周正毅的事儿,但李多闭紧嘴巴不置一词。

  李一向是个埋头苦干的人,不喜道人是非,更不会“打落水狗”,其对已离开的京华山一一向是善评如流;有关周正毅,始终是共事一场,虽不长,但对于有关周个人事宜,无论是好坏,都不宜评论;故一直对媒体避而不见。

  直至6月10日,在香港接受《财经时报》独家专访时,李灯场方才告诉记者,上述报道中与刘梦熊有关的部分,时间先后颠倒,改变了事件本来面貌。但真实面貌到底是什么?

  李说,是他介绍刘梦熊予周,因周一向从事收购合并之业务;据李了解,刘梦熊的确曾向周提过有关“建联通”可做收购对象之事;但并没有带周往见相关主要股东;而周另一朋友是和黄其中一位职员,也向周提及可收购建联通之事,并引荐中银国际成为此收购案之财务顾问;同时透过中银国际向香港中银申请过桥贷款,完成此收购项目。

  有消息透露,李灯场2001年就认识周正毅,因此市场猜测:周正毅自2001年11月收购大盈股份(600844),2002年又在香港先后收购盈荣集团(1104,HK)和建联通两家上市公司,给周出谋划策的幕后人或许就是李灯场。

  “我已备受周案的困扰。”他讲,“我是从乡下出来的银行家,很‘正点’,一直保持着一份淳朴,和周正毅贷款的事情没有关系。”

  投行界锋线人物

  李灯场自称,现已不常逗留内地。2月初离开周正毅后,出任亚科资本(8088,HK)旗下高诚资本董事总经理,并透过行使认股权方式,成为高诚资本股东。

  李灯场是1989年加入台湾三大综合证券商之一的京华证券公司,1993年京华证券在香港成立京华证券国际有限公司,李被奉派到香港进行筹划工作,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时,京华证券国际有限公司及其母公司集团以约9000万美元收购日本山一证券株式会社香港子公司,这一“蛇吞象”式收购案的操作者正是此人;之后,公司定名京华山一国际(香港)有限公司,李灯场任投行部董事总经理,这对该公司以在港台资证券公司率先踏足大陆有极大帮助。

  李灯场成为投行界锋线人物,缘于他在京华山一出色的业绩。在内地市场奔忙几年后,他已成为“大陆通”。2001年,京华山一在国内民营企业中声名远震,当年该公司共推荐13家企业在港上市,国内企业占80%;内地各省第一家上香港创业板的公司基本都是京华山一保荐,北京首信股份上市是李灯场最得意的作品,融资3.7亿港元。

  李灯场每次在工作如日中天之际转换跑道,早已传诵香港金融圈。他在金融界的声望如日中天时,突然决定改道加盟上海地产,数月后再转跑道出任高诚资本合伙人。他说,他一直期望走在金融行业前端。“京华山一当年主要做的工作,是协助大陆企业到海外融资。之后到上海地产后,协助大企业组建专业团队,现在我到高诚资本,则专责整个大中华区的企业融资及收购合并业务。”

  李灯场做投行的做派很多人看不懂,接近李的人士说,李从不虚狂,和欲上市企业谈合作时,并不许诺融资额以引诱对方,只谈产业、商业模式,这缘于他对产业的深刻领悟。

  李灯场在1988年曾在台湾IT业摸打过一段时间,是一位产品经理,主要做产品经营和分析,对产业了解比较精到。“任何产业都有相通之处,所以,我和企业谈判时,会很快切入话题。”李灯场对记者说。

  揭开与周正毅分手之谜

  其实,李氏每每转变跑道均有内情。

  2002年7月,李在没有任何先兆情况下,突然离开京华山一,加入周正毅帐下。

  而在当时,周正毅已然与中银香港遭遇,其买壳计划长驱直入,对现金充沛而几乎无银行负债的建联通,兴奋之极,一副势在必得的架势。

  但是,周正毅虽扬言手握重金,却难以快速涉入建联通,这都因为建联通一直是本地有名的大户“嫡族”,而周,不过是个初露峥嵘的外地新贵。

  2000年6月前,建联通属于马来西亚郭令灿家族,名“国浩地产”,因金融危机,1999年,国浩地产亏损7.2亿,郭令灿无奈转手,几家新股东进入,国浩地产易名“建联通”。

  建联通新股东们很有来头,诸如爱立信投资、香港和黄旗下公司、瑞典几家投资公司等。其间,和黄董事总经理霍建宁胞妹霍建华一直任董事长。2002年5月,周正毅低价接手,将建联通改名上海地产。

  周正毅如何拿到如此好的项目?此时出任上海地产董事总经理李灯场的作用令人猜测。李灯场是否真是周正毅的幕后收购智囊?

  对于这种疑问,李灯场对《财经时报》说:“我是去年7月才去的,那时周正毅收购建联通已经快进行完,是中银国际任其财务顾问帮他做。何况,周正毅很早就在证券市场开始收购,早年收购职工股算是发端,这么长时期的收购经历,周正毅应该算是投行老手,他怎么能听我指使?2000年他收购海鸟电子,2001年收购大盈股份,2002年收购盈荣集团,2002年5月开始收购建联通时,我还没有离开京华山一。”

  李灯场进一步解释:“我已40出头,想找一个好平台继续做投资银行,但我不可以离开京华山一,马上到其他投资银行,必须要有一段时间‘间歇’,于是才到周正毅那里。我帮周正毅建立香港团队,做了些事情,但我和周性格不同,因此,很早我就对他说,我迟早要出去。”

  投行界有个不成文的行规,就是“同业限制”:一家投行职员跳到另一家投行,中间必须要有一段隔离期,李灯场所说的“间歇”即指此。

  一位接近李灯场的人士告诉《财经时报》:“去年,DC(李灯场的英文名字)到周正毅那去不久,我们就听到有关周正毅的一些传言,且听说周正毅还是个绯闻缠身的人,我们觉得周正毅是个有风险的人物,因此,从去年开始,我们就一直提醒DC,让他小心。可DC是个专注做事情的人,对外部的环境,如周正毅这个人怎么样,他并不关心。直到后来,才偶尔听DC说,在上海地产干得不快乐,有意退出。我们感觉,DC没有参与周正毅收购所需的资金运作。”

  李灯场也告诉《财经时报》:“投行是我的老本行,是我的兴趣所在,本来就没打算长期做实业。我刚到周正毅那儿就讲明,我不会呆太久,过段时间就要离开,所以,今年2月我辞职并不奇怪。”

  不愿再谈周案

  李灯场虽然离开上海地产已3月有余,但周正毅出事后,很多媒体对他穷追不舍。“又不敢关手机,关机了,不光影响眼下工作,别人还会更加怀疑你。”李灯场很无奈。

  此前,有媒体报道,香港廉政公署6月2日发表声明,证实在被拘传者名单中,有一位投资公司前职员是曾经专职为收购项目出任数月上海地产董事总经理一职的人,此人对周的贷款细节了如指掌,直指李灯场。但是,他对《财经时报》否定这则消息,说廉政公署并未找他约谈,该投资公司前职员另有其人。

  2003年2月,李灯场助周正毅以2亿元价格收购顺隆证券。收购刚完成,2月28日,李灯场辞职离开。他告诉《财经时报》:“周正毅在2002年就有心进军香港金融业,看中了上海帮大本营顺隆证券,我帮他完成收购,里面的操作完全按照香港法令进行,没有什么诡秘之处。”他一再强调说,他不知道周正毅和银行间的私人事情,自己只是给周做收购方案,从投行角度参与。

  “我在上海地产任职不足1年,协助公司完成境外平台的初级部署,但期间我从来没有碰过该公司的借贷和财务业务。上海人一般不会信任外人。”

  人生需要往前看

  李灯场在和《财经时报》的交谈过程中,数次强调不再谈周正毅的事情,他也不是因为知道周正毅要出事才提前离开,而完全是他个人事业发展的需要。

  “人生要往前看。”他说。离开上海地产后,李灯场生活也不同往昔。原来多数时间在内地度过的他,现在则在香港忙碌,在业务操作中遇到问题需要和部门电话沟通,他便直飞北京。他说,他现在每天的工作时间达十七八个小时,事务繁忙。

  他对现在的事业平台非常满意。他说:“虽然高诚资本名气不如京华山一大,但内部体制很好,也是做资产管理、推荐企业上市、并购业务,基本算是合伙制公司,高管有股份,并且来自好多国家,在投行都有10多年的工作经验。”

  李灯场加盟高诚资本后,即在上海组建班底。他透露,不久,北京等其他内地城市也将有高诚资本新班底也会和国内的投行做各种合作。

  “现在,我最有兴趣的是QFII。”他说。5月27日,瑞银华宝、野村证券正式被批准为境内首批QFII后,李灯场看到了巨大机会。“我现在正在新募一个基金,这是一个上市基金,从基金募集,到管理,再到投资一整套东西,是我这些年所有经验的集合,这是我绞尽脑汁设计的基金,主要是到内地资本市场收购国有股、法人股的,大概今年9、10月份就能搞定。”

  借助内地QFII,李灯场正在和许多家境外投资机构和内地券商谈合作的事宜,签定战略联盟,但他没有透露是哪家内地券商。

  李灯场回忆1993年台湾实施QFII时,他就在香港介绍海外机构投资台湾。“那时侯,这些世界大基金筛选上市公司,注重基本面的研究。它们投资后,岛内的机构也都纷纷跟风。”

  他讲,目前内地股市与推行QFII前期的台湾证券市场颇多相似。QFII没进入之前,台股涨跌基本被主力影响,散户几乎跟着主力进出,当时最有名的莫过于雷伯龙、阿不拉、荣安丘、阿丁等人,人称“四大天王”。这些人手上握有充沛资金,想拉抬哪只个股都易如反掌。而QFII把市场导向了一个健康的方向:从投机盛行逐步转向投资有价值的股票。1991年台股平均市盈率32.05倍,是同期纽约、伦敦股市的两倍,但是到了2001年10月,台湾、纽约和伦敦股市平均市盈率已十分接近了。最后QFII获得了不菲的收入,而原先的主力做手们损失惨重,四大天王都基本已经销声匿迹。

  李灯场说:“现在,内地也有机构趁机拉抬股票,这在台湾也发生过,QFII是不会上当的。”

  据接近他的人讲,李灯场虽然也帮QFII做调查分析,但这个人不会仅仅满足做这类服务工作,他可能会和QFII合作或申请QFII资格,直接投资内地股市。
21
发表于 2003-6-13 14:27:00 | 只看该作者
哥们玩的太过了!福祸无门,唯人自招!不知道事情过去之后,是否又多了几个信佛之人!
如果有我们这里的总管家糊涂“《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精神,哪怕
只有一二分,也不至于陷于此境,呜呼哀哉!
20
 楼主| 发表于 2003-6-13 10:25:00 | 只看该作者
大盈 海鸟 农凯系资本道具
来源:中国证券报   
--------------------------------------------------------------------------------

   这边大盈股份终于公告承认自己属于农凯系一员,那边海鸟发展并未改口日前公告所述自己与周正毅没有瓜葛,有消息人士指出海鸟发展董事长唐海根已在周正毅被调查后主持了农凯集团的工作。唐海根主持未任职的农凯集团的工作,这多少对上市公司的澄清公告是个讽刺。
  本报记者在一番抽丝剥茧后发现,近几年来,大盈股份、海鸟发展与农凯系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接手农凯系项目
  2001年,农凯系企业对大盈、海鸟两家上市公司展开重组,现在来看,两家公司都不约而同选择房地产作为转型方向之一。在两家上市公司进军房地产业的背后,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农凯系企业通过与上市公司之间的重组、合作等方式,有将大量资金转移到农凯系手中的倾向,同时,也存在农凯系以两家上市公司为载体筹措资金支撑房产项目开发的痕迹。
  他们采取的最简便的方法就是上市公司直接向关联方或他方收购资产。如大盈股份在2001年提出重组方案,将公司部分下属子公司出售给原大股东轻工控股,上述拟转让的资产和负债以经评估的资产净值1.4亿元为交易价格,增值率8.9%。同时,大盈股份向潜在大股东上海农投和农业产业化集团收购农投总公司持有的上海联鑫房地产有限公司72.58%的股权、上海大盈肉禽联合总公司56.21%的股权及产业化集团持有的大盈肉禽43.79%的股权。
  注入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如何呢?资料显示,大盈肉禽2001年1—9月净利润为153.8万元,联鑫同期净利润为86.77万元,2000年则亏损228万元。以2001年9月30日为审计基准日,联鑫房产的净资产为人民币3300.56万元。大盈肉禽的净资产为人民币7323.31万元。但在评估后,大盈100%股权较原账面值增值27%,联鑫72.58%股权增值108.12%。
  在重组海鸟发展过程中,同样上演了这一幕,2000年9月8日,在上海南汇注册成立刚刚一天的上海东宏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就与海鸟发展原第一大股东上海华成无线电厂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以1.57亿元的价格从后者手中受让2267.4万股,占总股本的26%,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
  2001年初后,海鸟发展展开重组,以5000万元收购中盛房地产公司70%股权,而在2001年4月底,中盛净资产账面值3986万元,70%股权账面值为2790万元,实际转让价为5000万元,较之有约80%的溢价,而中盛房产两位股东分别是华信投资和上海高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两位股东正是农凯系企业。
  2001年底,海鸟又以较高溢价收购中盛20%股权。而在第一次收购后,海鸟即推荐范安国出任中盛董事,法人代表变更为唐海根。而范安国当时所填履历表上说,“1997年至2000年任上海农投房产公司总经理,2001年起任农凯集团房地产业部经理”。
  此外,海鸟发展控股子公司海鸟投资在2002年底拟以3.75亿元向上海长峰房地产公司收购位于延安西路高34层的长峰大厦,当时该大厦已抵押给工行上海长宁支行,尚未撤消。
  与农凯系合作开发
  在农凯系企业对上市公司有了足够影响力之后,上市公司开始与其合作开发,大举在房产、金融等领域投资。如海鸟发展,目前正与兴力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汉口路南、四川中路西”地块,合作方式按照海鸟提供所有后续开发资金、兴力浦房产提供地块土地使用权的方式进行。在该项目启动时,兴力浦房产为海鸟发展间接控股股东。
  海鸟2002年报显示,海鸟预付给兴力浦房产的前期开发资金3亿多元((包括土地动拆迁等前期开发资金及银行贷款利息),而海鸟须付给兴力浦房产的费用,经评估,总额为5.43亿元。换句话说,海鸟发展为能合作开发,须向兴力浦支付5.43亿元,并提供所有后续开发资金,承担了房产开发风险。
  而据工商资料,兴力浦房产为农凯系企业。与此同时,海鸟在房产领域多方出击,公司出资近亿元获得了上海南汇东滩1175亩土地的开发、浦东申江路别墅和上海青浦区朱家角中心镇的开发建设。作为一家原拟转向现代农业的上市公司,大盈股份也在急急扩张土地储备,2003年1月13日与金山区亭林镇对外经济发展公司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作意向书》,以不高于每亩13万元的价格购买位于金山区约1100亩土地50年使用权。
  2003年初,大盈还拟出资1.5亿元参与开发上海宝山区罗店新镇。2002年,大盈股份还参与了富友证券经纪有限责任公司的增资扩股,以自有资金3447万元投资认购富友股权,占有12.77%股权,其中1915万元作为注册资本。而富友证券亦属农凯系成员。
  从时间上来看,大盈拟大举介入房产是在2003年,这个时间颇值得推敲,此前的2002年,海鸟发展参与开发众多项目,自身负债率也超过70%,资金恐已捉襟见肘。
  负债率“大提速”
  大盈、海鸟在为关联企业提供大量担保的同时,也直接向银行借取大额资金,这使其快速发展的同时,蕴藏了不容忽视的风险。公开资料显示,大盈股份2002年以来曾与海鸟发展、华源制药、梅林正广和集团等签署互保协议,获得1亿元的担保额度。2002年9月,公司拟向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闸北支行申请1.5亿元一年期贷款。
  而令人遗憾的是,对于这份重大借款合同,大盈并未及时披露,拖迟一个月才予公告。海鸟发展亦为旗下房产项目向银行举债,单为了已经停工的兴业大厦这个项目,2001年底,海鸟董事会通过决议,向兴业银行上海分行申请3亿元3年期以内的贷款。根据海鸟2002年年报,海鸟发展为关联企业担保1.5亿元,又增加了2亿多元的短期借款,这使公司的负债总额达到了7亿多元。今年5月19日,该公司董事会又通过了向银行申请5亿元融资授信额度的决议,此笔贷款能否到手尚不得而知。
  而海鸟发展还有众多项目嗷嗷待哺。金山给排水工程正在施工,杨浦区西方子桥旧区改造需要4亿多资金的投入。显而易见,在经农凯系企业重组后,大盈、海鸟两家上市公司负债率都有大幅提高,如海鸟发展2000年年报显示其负债率为33.08%,而到2002年末,负债率已上升到75.8%,同期大盈股份负债率也有大幅上扬。从公开资料也可以发现,重组后,两家公司借入大量资金,在房地产、农业、金融领域大举投资。海鸟发展近两年内累计投资及决定投资的金额近10亿元。
  大盈股份2001、2002年合计投资额虽不高,不过2.4亿元,但2003年初,这家上市公司开始活跃,在房产等领域四处出击,负债率可能相应上升。根据工商资料,农凯集团本身经营业绩泛泛,但资产膨胀速度惊人。
  1998年度,其总资产仅为2.95亿元,净利润1031万元,到1999年度,总资产一下上升到15.5亿元,2000年度,总资产又膨胀57%,为24.3亿元,但其负债率同比大幅上扬,高达72%。2001年度,其总资产23.25亿元,净资产7.6亿元,负债率达67%,营业利润为亏损6445.8万元,只是依靠高达2.7亿元的营业外收入,才使利润总额达到8000多万元。
  另据了解,农凯系企业有关项目正面临窘境,农凯正考虑对北京西路东八块项目的资产重组工作,有香港地产商也正与农凯洽谈收购华置行,兴业大厦项目已于日前停工。种种迹象表明,农凯系正面临资金之痛。上周,海鸟发展和大盈股份就相继发布公告说,海鸟、大盈各自大股东已将所持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给兴业银行上海分行,为大盈股份二股东、农凯系企业华信投资5.75亿元贷款额度提供担保,质押期从今年6月到2005年6月,长达两年之久。这是否就是资金紧张的一个表现?如此,势必影响两家上市公司与与之合作的开发项目的后续资金供给。两家上市公司的负债已较高,资金链恐怕已是紧绷绷的了。
  资料显示,大盈股份2002年亏损1.22亿元。2003年一季度实现1000多万元净利润,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得益于报告期内大盈向海鸟第一大股东东宏实业转让一笔子公司89.68%股权,获得2000多万元收益,并且所开发之联鑫虹桥苑在本期完工结转,实现销售收入。大盈的肉禽类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继续受阻,国内市场由于客观原因也出现萎缩,使得农业产品盈利能力下降。而海鸟发展由于银行借款大幅增加,海鸟2002年财务费用也大幅上扬,随着其投入巨资开发的兴业大厦项目的停工,不免令人担心会否出现多米诺骨牌式连锁反应。
19
 楼主| 发表于 2003-6-12 11:27:00 | 只看该作者
华尔街日报:中银上海现任行长周路被调查     

记者崔梅报导/由周正毅案引发的违规贷款案在大陆和香港之间已演变成一场金融风暴。英国媒体透露,中纪委早在去年2月就开始对刘金宝的问题进行调查。调查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中行上海分行流失的2亿元人民币和5900万美元(合计约7亿元人民币)事件是否与刘金宝有关,而中银上海现任行长周路亦传被调查。

英国金融时报9日报导指出,中国有关部门早在去年2月,就由中纪委等部门开始调查刘金宝的问题,调查涉及周正毅借出的21亿港元,同时关注刘金宝1993至1997年在中行上海分行出任主管期间,出现数笔未经授权的贷款,其中有高达7亿元人民币款项失去。

巧合的是,华尔街日报9日亦报导,当局目前还在对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贷款纪录及该分行现任行长周路进行调查,周路与周正毅并无瓜葛。这让人很容易联想到,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的两笔流失的巨款。

香港商报记者为此向上海方面求证,上海金融界消息人士说,“周路肯定没有被调查,最多只是配合调查组调查而已。”他透露,周正毅案对上海金融界的冲击被境外媒体过分渲染了,对银行来说,只要是贷款审批符合程序、无超出权限,就不会有问题。至于违规贷款一事,超出银行能力范围的问题,就属于“不可抗力”。

资料显示,周路1983年2月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系,1986年8月开始一直在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工作,先后任外汇信贷部科长、综合计划处处长,1995年11月上调北京,任中国银行总行综合计划部副总经理、总经理,1997年11月调回上海,任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代行长,1999年5月起,任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

中国的金融时报9日也报道,中国银行截至4月末实现现金清收不良资产71.01亿元人民币,核销呆帐44.9亿元,累计消化不良资产130.55亿元。

周正毅事件牵扯面也日益扩大。9日的海外传媒还报道,上海市多名官员与此案有染。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说,上海农凯集团总裁周正毅被调查,只是刚刚开始,案件非常复杂,不会在短期内结束,而且,调查工作将完全由北京派出来的调查组负责,“绝对不准上海方面介入”。

据了解,这条“不准介入”的规定已经引起上海一些官员的紧张。中纪委调查组由7名成员组成,此外,中央政府还向上海派遣了几十名审计人员,他们在上海独立调查。除了原中银总裁刘金宝外,上海多家银行要员和一批上海地方官员也与此事有牵连。

联合早报更指,这当中包括:相关两个区的区长和书记,以及城建、土地等方面的官员,而且前一届的上海市一个人大副主任和一个副市长也都有牵连。消息透露,预料将有一串官员会受到处分甚至判刑。

另一方面,香港廉政公署继续调查周正毅妻子毛玉萍一案。据悉,目前廉署的调查焦点除中国银行向有关公司批出的巨额贷款外,还涉及有人以贪污手段操控股价「造市」,以及挪用公款等问题,可谓「愈查愈复杂」。消息指,廉署上星期的行动中拘捕的二十四人中,包括毛玉萍的前家翁及家姑,即她与周正毅一起以前的丈夫的父母,他们原为大陆居民,但早已移居香港。

苹果日报报导称,廉署怀疑有人涉嫌以两人的名义,在多家证券行开立股票户口,大手买卖上海商贸等公司的股份,并涉嫌行贿有关股票经纪,透过包括价格操控( price rigging)的手法,利用不同证券行出牌买卖,制造虚假交易,操控及抬高有关公司的股价。
18
 楼主| 发表于 2003-6-10 12:18:00 | 只看该作者
周正毅与农凯系的诡秘背影(zt)
--------------------------------------------------------------------------------


  来源:[ 经济观察报 ]  


  ■本报记者 郭章 上海报道

  “浩浩申江水,毕竟东流去”,去年此时,周正毅在农凯集团公司画册的扉页——“总裁箴言”结束语的这一段话,竟印证了他今日的命运。

  “东流去”可能还远不止他的个人命运,还有他一手打造的农凯集团,以及众多围绕在他周围的家族人群。

  记者得到的准确消息是,周正毅“失踪”日期是5月27日,当天,周正毅一早就没有进过公司。而前一天,周正毅还几乎全天都在公司里上班,晚上很晚才回家。

  5月27日当天,农凯最高层通知大家,说周正毅出差去了,当时,公司上下就有一种不祥的预兆,因为大家觉得这不符合周的性格和常规——周不出差时,一般会在9点到公司上班。

  5月30日,农凯集团的注册和纳税所在区——上海税务局南汇区分局,首先到农凯集团来查账。

  6月2日,国家审计署的人员进驻农凯。

  据悉,目前在农凯查账的人员有20多人,已经占用了农凯集团总部的大部分办公场所。

  除周正毅以外,政府有关部门并没有对农凯的其他职员实行人身自由的限制,也极少找公司的人谈话,只是在不断地查阅账目,以及要求财务部和法律部等部门的人配合提供资料。

  而一周前还在主动要贷款给农凯的上海银行,现在全部转向,纷纷停止向农凯贷款。

  本报记者去年独家采访周正毅的时候,也正好是“富人纳税”问题声势最大的时候,周当时表示,自己是草根阶层,也不会走上层路线,所以还是低调少露面为好。想不到一年后的今天,他还是无法遁形。

  目前,没有公开的信息透露周正毅在哪里,所以外界已经流传了很多种说法:一说在上海的一家花园式宾馆;一说在上海近郊的一栋别墅;一说在北京,但可以肯定周正毅应该不在他位于虹桥古北地区的别墅中。

  没有公开的信息说周正毅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但知情人士透露,绝不是传得沸沸扬扬的周在上海市静安区的地块拆迁纠纷问题。

  个人魅力

  “周正毅在经商才能上确实有些与众不同之处”,6月4日上午,在上海市中心的一家咖啡馆里,张立的神情有点落寞。

  张立曾经是周正毅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应被采访者的要求,记者隐去了他的身份和真实姓名。

  张立本人受过很好的财经方面的高等教育,但是在生意谈判桌上,他自叹不如只有小学文化的周正毅,他说,“周正毅的思维方式与常人不一样,虽然很难讲清楚这一点,但是总能够让生意上的对方感觉到一种独特的个人魅力。”

  他告诉记者,周正毅的思维方式是跳跃性的,虽然周的口才和表达能力一般,但是非常喜欢讲话,往往一讲起来就滔滔不绝。

  周的很多公司和项目都是并购得来的,虽然他从来没有学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是他确实很敏锐,是个天生的生意人。”

  他亲眼见到周正毅在谈判很大项目时的那种自信,周往往抛开纸面上的计划细节,而会非常激动地大谈非常实在和核心的问题,完全不按正常的程序和逻辑出牌。“往往双方会很放松,大家都会很激动和兴奋”,他说,“他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有知识分子的那种内涵,也不伪装成自己很有品位,但是往往给人非常诚恳、也非常爽快的感觉,而且决策很快。”

  “周正毅的夫人毛玉萍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能力非常强,因此两人配合得相当好。” 张立说,在农凯集团中,人们按照香港人的习惯,称呼毛玉萍为“毛小姐”。

  周正毅和毛玉萍都是家中的老幺,周正毅兄弟姐妹一共5人,他有一个哥哥、三个姐姐,而毛玉萍家是四兄妹,她有三个哥哥。

  隐秘内心

  但是,另一位曾试图和周正毅做生意的人却对周正毅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他说周正毅讲话时表情有点狰狞,“看中了一个目标,有一种一定要做成这件事的野心和表情,会给人一种不惜一切、不择手段的感觉”,而且,“他并不掩饰自己没文化”。

  张立也觉得,周正毅要“做大做大再做大”的决心和目标非常强烈,他也不知道周的这种性格来源于哪里。

  “也许是缺乏安全感”,他说,周正毅好几次和旁人讲过自己从小兄弟姐妹众多,小时候很苦以及他17岁就出来开馄饨店的艰苦的故事,“花花公子绝对是别人的错觉,他是个工作狂。”

  这个观点也得到了现在农凯集团一位中层职员的认可。他说,40多岁的周正毅的精力实在非常旺盛,每天基本只睡四五个小时,连他两位20多岁的司机和保镖也觉得吃不消,有时一起忙到半夜两三点,而第二天周照样早上9点来公司上班。“如果不出差,早上9点基本上就到了公司,而往往要到晚上九十点钟才离开。”

  周正毅平时吃饭很随意,因为一天中要见面会谈的人很多,中饭往往要到下午两三点才吃,基本上就是一碗面或年糕;而晚饭基本上都是在楼下的张生记招待客人时吃。

  他说,周正毅不抽烟,酒量也不好,但给外人的感觉总是很诚恳,对政府领导、对普通人都是这样;在单位中也不训人,给外人的感觉脾气很温和,只是在谈生意时会显得亢奋一些。

  “他觉得小时候很苦,自己出身不好,所以曾经说,收购原来由李嘉诚和爱立信基金控制的建联通,是为了找一个好的出身”,他分析,这说明周正毅可能小时候很自卑,因为穷和没有读书,所以一直有一种要做人上人、出人头地的愿望。

  周正毅喜欢玩车在圈内是出了名的,光农凯集团总部就有100多辆车,他自己经常使用的是一辆藏青色的劳斯莱斯,有时也用他的那辆宝马。

  他每周末基本都会去香港,其余的大部分时间在上海;毛玉萍则长住香港,打理那里的公司,据说,她不喜欢上海的环境。

  周正毅去年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现得很随意,心情还很轻松,他不想谈他在生意场上的风云,只是简单地聊天。记者发现,周正毅虽然精神不错,但眼袋很深,说明他经常熬夜。

  一位配合周正毅做收购的证券公司的人士透露,周正毅一直不愿输给上海滩另一位也以收购见长的民营企业大亨,但是最近别人的步子比他快,他很想赶超,“他要做老大”。

  农凯系财富性格

  由周正毅一手掌控的农凯系控制着上百家公司,这些公司间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

  其中,由三大注册资金堪称“巨头”的公司延伸出很多子公司——上海农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金8亿,投资16家子公司;华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金7.56亿,投资12家子公司;上海高校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金7.5亿,投资16家子公司。

  作为农凯系旗舰的农凯集团全称是上海农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2月19日,注册在上海市南汇区康桥工业区沪南路2821号,经过多次变更,目前的注册资本是8亿元人民币,曾经被媒体称为上海注册资金最大的民营企业。股东周正明(投资自然人)占47%,上海正艺室内装饰有限公司占29%,上海凯顺物资发展有限公司占24%。农凯集团直接投资的企业就有16家,而其中又有农凯集团自己的股东上海凯顺物资发展有限公司,形成了奇特的连环和交叉持股。

  上海凯顺物资发展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是周雅珍——周正毅的姐姐,成立早于农凯集团,是1995年7月28日,注册资本只有2000万人民币,在上海市闸北区注册,三家股东是上海农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占50%,周正毅(投资自然人)占45%,上海凯旋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占5%。

  而上海正艺室内装饰有限公司作为农凯集团的另一家大股东之一,法人代表是周蔚雁(周正毅曾经对记者说,这是他的哥哥的孩子),成立于1996年2月7日,同样在上海市闸北区注册,注册资本更只有1000万人民币,股东又是上海凯顺物资发展有限公司占48%,上海康艺石材有限公司占52%。

  而那家著名的华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大盈股份的第二大股东),虽然今年4月刚刚变更了股东,但是知情人告知,新股东中,第一大股东“孙克敏”(占49.74%)也是周正毅的“家里人”,而其他股东上海方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金凯物资有限公司也绝对是周正毅的公司。

  而最诡秘的是那家经常出现在农凯系介绍中的上海市农业投资总公司,资料介绍,这是上海10大国有投资公司之一,但是为什么也被视为周正毅的公司?

  资料显示也说明,上海农投的出资方是上海市财政局(出资4000万元)和上海市农委(出资1600万元)。

  据内部人士分析,这很可能是早期周正毅的“红帽子”公司。因为早期国有企业容易做生意,表面上是国有,但实际上几方达成一致,由他运作。这样还有一个好处是,上海农投是专业性投资公司,可以不受对外投资额不能超过净资产50%的限制,容易成为周正毅对外收购的工具。

  而正是上海农投,让周正毅在上海的家禽类饲养和供应上,依靠政策优势占据了上海市场极大的份额。

  上海高校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经过数次变更,目前的股东均为自然人,分别是蒋东亮占67.47%,周文敬占32.53%。这两人与周正毅的关系目前不详,最近的变更时间是2003年3月6日。但一位内部人士说,这也必定是周正毅掌控的企业。

  家族控制

  在上海南京西路CBD商圈的北京西路和江宁路口,靠近东侧的一幢大厦名叫兴业大厦,是周正毅公司自己的物业。大厦由一高一低的两座塔楼组成,高的塔楼30层,出租给兴业银行作为总部的办公地,也有部分出租给其他公司;矮的塔楼17层,全部是农凯系集团总部和下属公司办公所在地。而从15层到顶层的17层,就是农凯集团总部,周正毅本人就在顶层17层办公。

  农凯集团目前的法人代表是周正毅,而在农凯系的上百家企业中,只有很少几家公司的法人代表是周正毅。据接近周正毅的人透露,这是为了符合《公司法》以及方便投资、融资和操作下属公司上市。

  记者了解到,在农凯集团总部上班的人非常少,只有20多人,分为财务部、法律部、资金部、投资部、总裁办这几个部门。

  农凯集团是一个家族化管理非常明显的公司,公司里他的嫡系和旁系亲属非常多。

  除了他的妻子毛玉萍长驻香港负责管理在那里收购的两家上市公司以外,还有:周正毅的哥哥周正明,在农凯集团中的正式工作是主管下面的农业化的工厂,包括申兰、大盈等鸡、鸭、猪、鹅的饲养厂,平时不在总部上班;毛玉萍的二哥毛伟平,负责农凯的房产,也是农凯集团的副总裁;三哥毛和平负责证券,是富友证券的董事长;周正毅的一个姐姐周雅珍,在集团做出纳;等等。

  包括周正毅、毛玉萍在内,所有在农凯中他的亲戚,文化程度都不高。

  但这些亲属很多是1997年农凯集团成立后逐渐加入的,所以,打下农凯江山的主要人物还是周正毅夫妇两人。

  这种家族化的特点,造成了农凯集团在管理上的混乱,这也和周正毅的个人风格有关——他喜欢独立做事,自由安排时间,甚至不喜欢用秘书来安排。

  周正毅可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今年年初,农凯集团刚刚进行了内部的重组和调整,新任命了几位副总裁,开始向下放权。尽管这样,农凯集团还是周正毅一人说了算。

  之所以有这么多亲戚在集团任职,据内部人士透露,一方面有亲情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交给外人不放心的因素。

  折翅 500亿

  整个5月份,周正毅都在斗志高昂地工作,并没有感觉到“灭顶之灾”正向他袭来。

  据江苏省一位政府官员向记者透露,周正毅将“国退民进”视为一次做大的绝佳机会,对外宣称准备借机将农凯150亿资产迅速扩大到400-500亿。在江苏省推出300亿国有资产大转让的消息传出后,周正毅频频去江苏谈判,连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副省长李全林等当地政府高层都接见过他。

  江苏省的这位政府官员告诉记者,如果没有这件事发生,农凯集团再过几个星期就很可能完成对江苏两家大型国有集团公司的收购,双方都已经签定了合作意向书,而且正在做资产的审计。“但是,现在看来凶多吉少”。
17
 楼主| 发表于 2003-6-8 09:43:00 | 只看该作者
周正毅香港买壳资金来源调查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郑小伶 香港报道

  周正毅的“投资代表”开口说话
  一位曾经为“上海首富”周正毅在香港买壳充当中介人的“投资代表”对本报记者说,周正毅在商场上既无“道”又无“法”,所以才有了今天。
  周氏夫妇曾是香港媒体和富豪圈的宠儿,周表情冷漠,财富隐秘,绯闻缠身;而他的妻子毛玉萍时尚前卫,嗜好奢侈品,出手宽绰,为爱情而不掩个性,经常语惊四座。周氏夫妇的生活方式已成为现代版的财富神话。
  但是,这一对号称耗费3000万港元装修香港一处住宅的夫妇,是否将跌入比他们起点还低的人生位置,这是他们自己现在也难以想像的。
  6月2日晚,《21世纪经济报道》在周正毅控股的上海地产(0067.HK)、上海商贸(1104.HK)位于中环中心67层的总部采访时,得知原定第二天(6月3日)召开的股东大会“已经取消并将无限期地延后”。
  当日,上海地产发出公告,首次回应周正毅在内地被扣查及其妻子毛玉萍被香港廉政公署调查事件:“考虑重新刊发一份涉及7亿港元左右的收购合约,要求于昨日(6月2日)起停牌。”
  这个公告一发出,周正毅和公众玩了一周的失踪游戏被揭穿了。
  同在67层挂牌的还有周正毅私人全资拥有的上海金融公司和刚完成收购的顺隆证券。铺着猩红地毯的办公室浮现奢华之气,若干职员在电脑上玩游戏,还有几位女士在收拾物品。对记者的提问,职员摆出无心应答的姿态。
  6月1日、2日两天,香港廉政公署出动100多名调查员,连续48小时旋风式行动,在香港中环中心写字楼和其他几处私人住宅拘捕20多人,当中包括正欲从码头离港的上海商贸公司主席毛玉萍。
  廉政公署在6月2日发表声明,证实这次行动被拘者包括一间香港上市公司的女主席、一名公司董事、一名前银行职员、有关上市公司的3名现任及一名前任雇员、一间投资公司的前职员,及另外12名有关人物,所有被拘者至当日晚仍被扣留问话。
  在被拘传者名单中,除了上市公司几位职员、毛玉萍之兄以外,还有一家香港地产公司的合伙人,此人涉嫌将上海地产的东方伦敦伯爵豪园楼盘项目在香港售出时,买卖造假并协助周氏套现;另有新万傣(433.HK)公司高层涉嫌将一幢香港半山豪宅租给中银香港某高层人士,疑与中银货款案有牵连;被拘传的另一位投资公司前职员是曾经专职为收购项目而出任数月上海地产董事总经理一职的人士,此人对周与中银香港的货款细节了如指掌。
  有周正毅“左右臂”之称的上海农凯集团和上海农凯联合投资公司副总经理龚倍颖是否与此案有涉,现在尚不得而知。

  廉署介入
  经证实,廉政公署声明中所指被拘前银行职员,正是几星期前突然离职的前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企业银行及金融机构部副总经理吴细荣,他在中银香港负责审批公司企业货款。
  吴细荣在中银集团重组上市前是其中一姊妹行中南银行的副总经理,合并后,转任上市的中银香港副总经理,主要负责工商企业客户的信贷业务。该部门由中银香港一位副总裁执掌,吴细荣为该部门的第二号人物。
  吴细荣已有20多年的商业银行工作经验,在中银之前,曾先后服务于中银集团的华侨商业银行及中南银行,在华侨商业银行期间曾被派驻内地多年,主管该行的汕头分行。
  中银香港有关人士对吴细荣被拘事件暂时不作评论。香港廉政公署发言人亦对是否有中银职员被拘不作评论,只透露是较早时接获贪污举报,指称有涉案上市公司的雇员向银行职员提供贿赂,以获批核巨额贷款及容许进行涉及欺诈的商业交易。
  有当地媒体称,周正毅夫妇涉嫌做假帐等诈骗手法,向吴细荣等提供贿赂款,以取得巨额贷款。此种说法尚未能得到中银香港和香港廉政公署的证实。
  吴细荣被查,与上海地产在2002年5月获得中银香港22亿的授信额度的时间吻合。
  截止到记者发稿时,有消息传出,中银香港一位曾主管信贷业务的副总裁也被廉署请去“喝咖啡”。
  5月29日下午,中银香港新任董事长肖钢在股东周年大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重申,“对中银上海分行及其他银行,总行随时进行稽核。”

  周正毅大胆买壳
  京华山一国际(香港)有限公司的首席顾问刘梦熊为周正毅介绍过五个上市公司作为他“买壳”计划的备选。建联通(后改称“上海地产”)也是刘向周介绍的项目之一。
  刘梦熊是香港市场著名的买壳中介人,他本人长年持有香港证监会发的“投资代表”牌照。记者采访刘时问起周正毅的买壳风格,刘直言相告,对周正毅可用8个字:无道无义、无理无法。
  刘说起一段往事,有一次他陪同明珠兴业(998.HK)的大股东黄坤去上海看周正毅的物业,当时周开着四驱车带着几位香港大亨在上海滩“游车河”,指着几处楼盘说这是周氏公司的物业。当时黄坤问了一句,这些物业有几成出售、几成出租,周的回答让这些人当场愕然:没卖、没租,我不需要动用这些资金。
  有知情人士透露,更早前另一位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与周正毅谈股权转让,万事俱备,周计划将名下的上海龙柏饭店估值3000万美元抵押给东亚上海分行,再由东亚银行从香港给他贷款做收购款。据称东亚让其一位高管办理此事,该高管坚持周正毅要拿外管局批文才敢接这单生意。后周迟迟拿不出批文,此生意中止。
  而到了收购建联通时,周正毅遭遇中银香港之后,其买壳计划才长驱直入。据说,当时周正毅得知建联通的现金接近23亿港元,而几乎无银行负债,兴奋之极,一副势在必得的架势。
  这一次,周正毅再也没有为外管局的批文而搁置买壳计划。刘梦熊说,不知道周是以什么方式找到中银香港的。但有一个细节,周把刘这个介绍人甩掉之后,很快找到京华山一的一位投资银行部的主管做他的收购顾问,并许以收购后的上市公司董事总经理之位,但这位“新顾问”只做了8个月就离职了。而这一收购中介人的更换,刘梦熊为此损失了近2000万的中介费。
  记者在上周四采访这位“新顾问”时,他仍坚称周正毅与中银香港的过桥贷款(Bridgeloan)是正常的。但是,刘梦熊却对此发表了4点质疑:
  第一种模式:周正毅在上海物业估值50亿,将其抵押中银上海分行,上海分行以此向中银香港作担保,在香港为周正毅提供数十亿的私人贷款。刘梦熊说,这种模式的核心是周正毅是否拿到了外汇管理局的批文。如果没有批文,中银香港在海外为私人企业发放如此巨额的贷款,则严重违反了“外汇管治条例”第三章“资本项目外汇”的第二十条款和第六章“法律责任”的第三十九条等。一旦就此贷款查处下来,中银香港当时的直接当事人则难辞其咎。
  第二种模式:周正毅如果在香港拥有20亿~40亿左右的资产放在中银香港作抵押的话,拿到中银贷款也算顺理成章。但据已经披露的各种信息,周在香港的财富在收购上海地产前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数字。用香港一位银行家的话说,“周在收购0067(建联通)之前是一个空心老倌。”据周正毅本人对媒体披露的,1997年,周在香港设立了新总部“佳运投资公司”。同年8月份以6200万港元购入湾仔会景阁西翼顶层复式豪宅;1999年4月,他又以8600万港元购入渣甸山白建时道81号900多平方米的独立大屋,并花3000万港元豪华装修,此举为他博得“上海首富”的名号。后香港楼市低迷,“会景阁”缩水至3000万港元左右,“白建时道81号”市值仅为5800万港元。2002年1月,周正毅旗下BVI注册公司以6180万港元向“盈荣集团”(后改名“上海商贸控股”)原大股东收购74%股权。如果仅凭这些资产作抵押的话,周正毅远远拿不到20亿的授信额度。
  第三种模式:建联通的收购计划完成前先将自己的22.5亿现金放在中银香港的帐户上做担保,为周正毅提出全面收购所需的25亿部分收购款做抵押担保。据建联通的公告称,其前身国浩地产实行选购权动用6亿现金购买上市公司三项物业,入帐7.5亿,撇帐后减值1.5亿;发行股本30亿股,每股资产净值0.83元(含溢价),因此,16亿现金+6亿物业+400多万美金科技项目+2亿溢价,这就是约25亿收购价的来源。在各方力量的推动下,周完成收购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拿下和黄(占9.9%)加上爱立信基金的股份,共60%股份,这一部分的收购款为:25亿元×0.60=15亿元;第二步,提出全面收购,收购其他小股东占40%的股权,但实际出让的小股东股权只有27%,因此第二次收购款为:25亿×0.27=6.75亿元;第三步,周正毅持股87%之后再向市场配售12%的股份,周持股为75%,而配售所得为25亿×0.12=3亿元,这部分配售所得有可能作为中银的首期还款。综合以上三个步骤,中银香港给周正毅的贷款应在18.5亿左右。
  如果中银香港是以建联通的资产(存款)作抵押给收购方作贷款担保,则是严重违犯了香港的证券监管和上市公司条例。
  第四种模式更是天方夜谭,中银香港有可能是无抵押贷款。在目前严厉整顿违规贷款的时候,相信难得有人去冒如此之大不韪。
  四种路径必选其一。周正毅给中银香港出的难题是如何化解的,至今还是一个悬案。

  收购梦破
  有人说来自上海社会底层的周正毅在香港商业圈中并没有找到朋友和人情。
  周氏夫妇的创业神话经过不同版本演绎之后,他们自己给自己套的枷锁再也解不开了。周氏夫妇的衣着、住地、消费方式甚至更换的异性同伴都要以香港最昂贵价位为标准。
  但是,他们仍没有得到融入这个阶层的机会。在周正毅调查事件曝光之前,香港一位上市公司主席分头向一些媒体透风,告知周氏旗下两家公司出现“巨额财困”,使得这两家公司在三天之内股价蒸发了8亿。而数月前向香港廉政公署举报周氏贷款丑闻的,应是与周结下不解之缘的商界人士。
  除了收购上市公司之外,周正毅以海外注册的上海金融有限公司和新农凯公司之名,开始收购香港金融企业,并以重金四处挖角。
  今年1月份,周着手收购逾五十年历史、曾被称为九八年港府救市“御猫”的顺隆证券公司。这家公司业务范畴包括股票、期货、黄金、外汇、美股及道指等,持有五个经纪牌照,两个期货牌照,三个黄金牌照及一个外汇牌照等。净资产作价2亿,而最后谈定的收购价相当于净资产值。由于周正毅用上海金融控股公司(私人公司)之名收购顺隆证券,具体收购细节一直未作披露,但也有媒体说动用的收购款是5亿港元。
  另据一中资证券公司的人士透露,周正毅年初还悄然收购专门从事杠杆式外汇买卖服务的香港讯汇集团,作价约8000万至9000万港元,据称周正毅已经付了1000万的定金。由于这家公司有外汇交易牌照,而且在香港外汇经纪行资历深、客户多,因此市场认定周正毅做了一笔合适的收购。但也有消息人士分析,周正毅有了顺隆证券,再收讯汇公司,不可能仅是为贪便宜,“也有可能是为不方便露面的某银行家代为出手”。据称,一些小型的金融公司的壳已成为一些银行高官退职之后的“最好去处”。通常的做法是,表面上由一些年轻人执掌局面,可能公司主席或董事才是真正的投资老板。
  “周正毅被调查事件”不断升级,上海地产和上海商贸股票抛盘者集中于新鸿基和申银万国两家。有市场人士说,申万也只是替新鸿基帮手清仓。如此集中的筹码,一个可能是证券公司与上市公司大股东做“行家盘”,即大股东以“阴手”方式买卖自己的股票,将部分股份抵押给证券公司,一旦出现沽空行情,届时大股东或补按金或自己将股票炒高,否则将会被证券公司斩仓抛盘。
  有分析人士认为,周正毅失去理智的收购之举,加上炒股连连失手,才使得他在上海、香港两地的“问题贷款”得以见光。
16
 楼主| 发表于 2003-6-6 09:08:00 | 只看该作者
资金链错综复杂 农凯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上海证券报/王令
  农凯系4家公司在财务方面相互支持频繁,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海鸟发展和大盈股份分别在2001年年中期和2002年年底进行资产重组,财务状况前后发生很大变化。2002年年底时,大盈股份的流动负债11.328亿元,长期负债3144.8万元,借款额高达9.273亿元,而公司当时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仅8227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为-6880万元,当年公司报亏1.22亿元。但今年第一季度,公司财务由阴转晴:其开发的高级住宅小区实现销售收入11030万元;出售苏州英雄置业89.68%的股权,获益2175万元。此时,大盈股份经营现金流也由负为正,达638.7万元。

  而海鸟发展与农凯系的联系在资产重组后更显密切,如双方不但合作开发房地产、投资给排水工程,还联手收购上海农投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到2001年年底,海鸟发展货币资金余额为1.8亿元。

  然而,大盈股份与海鸟发展之间以及与其关联企业之间互有不少担保贷款,而且多笔贷款均无反担保:海鸟发展2002年12月为中盛房地产提供5000万元贷款担保;2002年、2003年2月,为海鸟给排水共提供总额1.5亿元的连带责任保证;2003年2月,为海鸟房地产8000万元贷款提供担保。2003年6月2日,其大股东东宏实业为兴业银行上海分行给予华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5.75亿元贷款授信提供质押担保,并已将其所持海鸟发展2267.4万股法人股质押给该行,期限为两年。

  大盈股份2002年担保额合计为29876万元,其中关联担保余额为18866万元,而且公司经常为一家公司提供多项担保,如为上海梅林正广和(集团)提供3笔合计8200万元的担保,为控股子公司上海联鑫房地产的1500万元贷款和海鸟发展的1750万元贷款提供担保。2002年,该公司因为*ST兴业提供的两项担保引发诉讼而承担连带责任。2003年初,尽管大盈股份流动负债高筑,但公司仍然拟向交通银行闸北支行贷款1380万元,而且这笔贷款由第三大股东上海市农业投资总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总的来看,大盈股份和海鸟发展借款和贷款担保所涉及的银行主要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上海地区的分行或支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等。

  周正毅在海外的公司主要由其旗下在英属处女群岛注册的Angel Field有限公司和Global Town有限公司组成。他们分别于2002年1月和6月收购了香港主板的两家公司,并改名为上海商贸和上海地产,其妻毛玉萍及周正毅分别担任董事局主席。值得注意的是,周收购两家公司动用的资金不大,收购前者仅用现金6180万港元就获得了74%的控股权;而收购后者时,周正毅几乎分文未出,不过是将其持有的上海商贸股份抵押给中银国际亚洲,获得22亿的授信额度,收购动用了10多亿一年期过桥贷款。但股票不过是周正毅的融资筹码,毛玉萍持有的上海商贸总股本的44.1%(即1.819亿股)早已全部用作抵押融资。上海地产原计划在本月3日召开的特别股东大会上将审议向周收购其私人持有的上海物业东方伦敦及伯爵豪园,如获通过,上海地产将向周支付7亿元人民币现金,香港市场人士将之视作周的套现行为。
15
 楼主| 发表于 2003-6-6 08:55:00 | 只看该作者
解谜农凯系 疑问与矛盾直击海鸟、大盈公告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大盈、海鸟说清楚了吗?

  大盈股份昨日发布澄清公告,似乎急于与"农凯系"划清界线。停牌两天后的海鸟发展今日也发表澄清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的控股股东为唐海根。大盈股份与海鸟发展的澄清公告真的说清楚了吗?

  大盈公告的三点疑问

  一是农凯集团退出农业产业化集团和华信投资的时间上。大盈股份原第一大股东上海轻工控股(集团)公司分别于2002年9月20日、2002年11月21日与农业产业化发展、上海市农业投资总公司、华信投资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和《股份托管协议》。

  截至签约时止,农业产业化集团和华信投资还属于"农凯系",前者的股东分别为农凯集团(46.49%)、华信投资(2.41%)、上海名特优农副产品股份有限公司(2.1%)、薛荣坤(20%)、何包鑫(10%)、邵金宝(10%)、何春明(9%);华信投资的股东分别为农凯集团(72.75%)、高校科技产业集团(7.08%)、上海兴力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6.94%)、周雅珍(13.23%)。此后,根据公告可知,农业产业化集团的股东经过几次变更,最终于2003年4月4日变更为何包鑫(58.9%)、何春明(41.1%)。华信投资的股东于2003年4月30日变更为孙克敏(49.73%)、上海金凯物资有限公司(19.18%)、陈佩芬(17.86%)、上海方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3.23%)。农凯为什么刚刚借壳大盈股份后又匆匆退出呢?

  二是如此重要的股东变更信息,为什么当时没有及时公告,而是等周正毅事件爆发后才匆匆披露了呢?

  三是何包鑫、何春明、孙克敏等人如此增资,控制了农业产业化集团和华信投资,他们与"农凯系"究竟有没有关联?

  海鸟公告的三点矛盾

  一是公司公告称,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东宏实业投资公司,唐海根持有东宏实业投资80.03%的股权,因此,唐海根为海鸟电子的实际控制人。

  不过,从海鸟以前披露的信息以及工商局方面的资料可知,东宏实业投资由上海兴力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上海名特优农副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及上海远达进出口有限公司投资组成,其中上海兴力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占87.38%的股份,是东宏实业投资的控股股东,其股本结构为上海爱普乐珠宝贸易有限公司占51%股权,上海农凯联合投资有限公司占49%股权。

  而上海爱普乐珠宝贸易有限公司的股本结构为唐海根占41%的股份,上海农凯工贸有限公司占39%股份,上海农凯联合投资有限公司占20%股份,而农凯工贸和农凯联合正是周正毅旗下的企业。莫非什么时候农凯也悄悄从东宏实业投资"撤退"了?

  第二个矛盾之处是徐工科技今日发布的公告称,徐工科技持有上海高校科技创新投资公司15%的股权,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上海高校科技产业集团公司(45%),第二大股东为上海东宏实业投资公司(35%),"现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这两家公司同属农凯系"。海鸟说东宏不属"农凯系",而徐工偏偏又说东宏属于"农凯系",究竟谁对谁错呢?

  三是就算海鸟发展的实际控制人为唐海根,可唐海根与"农凯系"真的毫无瓜葛吗?有关资料显示,唐海根同时是兴力浦房地产开发公司和东宏实业投资等公司的法人代表,如果说兴力浦房地产开发公司是"农凯系"的一员,那么,唐海根与"农凯系"有没有关系呢?

  农凯到底是兴业银行的第几大股东

  由于大盈股份和海鸟发展的大股东均在近日将股权质押给了兴业银行,由此使兴业银行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记者昨日从兴业银行网站查悉,上海农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现为兴业银行前12名股东之一,但排名偏后,持股总额为7千万股,与长沙卷烟厂、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等7家股东并列为该行的第6大股东,占总股本比例为2.33%。兴业银行的第一大股东福建省财政厅所占的股份为34%。(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链接]相关企业情况

  根据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档案馆提供的信息,大体可以了解与大盈股份和海鸟发展相关企业的基本状况。

  以企业经营期限起始时间为序,排名最前的是上海兴力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该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国内合资),法定代表人为唐海根,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人民币,企业性质为内资公司,经营期限为1996.7.30至2013.6.29。经营范围包括:黄浦区183号地块开发、经营,建材。(以上范围涉及许可经营的凭许可证经营)。该企业没有分支机构。

  其次,上海农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该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国内合资),法定代表人为周正毅,注册资本为80000万元人民币,企业性质为内资公司,经营期限为1997.12.19至2027.12.18。经营范围包括: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实业投资与股权投资;企业托管、重组与购并;农业基础资源开发工程及相关产品的设计、承包与管理;绿化工程;实业投资及投资项目的代理与顾问;国内贸易(除专项规定)。该企业分支机构有上海农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分公司。

  第三,华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该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国内合资),法定代表人为陶侃,注册资本为75600万元,企业性质为自然人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期限为自1998.4.29起。经营范围包括:实业投资,资产经营,产权收购、兼并、托管,房地产投资、开发、咨询,国内贸易(除专项审批外)。该企业没有分支机构。

  第四,上海东宏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该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国内合资),法定代表人为唐海根,注册资本为75100万元,企业性质为自然人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期限为2000.9.7至2010.9.6。经营范围包括:实业投资与股权投资,资产管理和企业托管、重组与购并,项目投资,融资策划及财务顾问;金属材料的销售等。该企业没有分支机构。

  最后,上海市农业产业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该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国内合资),法定代表人为孙继武,注册资本为50000万元,企业性质为自然人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期限为2001.2.20至2021.2.19。经营范围包括:农业投资,农业基础设施改造与建设,农副产品生产,农业技术装备生产与租赁,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绿化与环境工程设计建设,国内贸易(前置审批项目除外)。该企业没有分支机构。


何包鑫   何春明   孙克敏   金凯物资   陈佩芬  方华投资
(58.9%)  (41.1%)  (49.73%)  (19.18%)  (17.86%) (13.23%)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农业产业化集团(15%)  华信投资(14.98%)  农业投资总公司(14.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大盈股份
     
(据大盈股份6月5日公告编制)
     
唐海根(41%)  农凯工贸(39%)  农凯联合投资(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爱普乐珠宝贸易公司(51%)  农凯联合投资(49%)
                  ∣__________________∣
                  ↓
上海名特优农副产品公司  兴力浦房产(87.38%)  远达进出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东宏实业投资(26%)
                  ↓
               海鸟发展
     
(据海鸟发展有关公告及工商资料编制)
     
兴业银行的前十二大股东
股东名称                      年未数       年初数         
福建省财政厅              1,020,000,000 1,020,000,000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150,000,000   150,000,000   
华闽(集团)有限公司          133,333,334   133,333,334   
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       84,000,000    64,000,000   
深圳市华联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75,000,000    70,000,000   
长沙卷烟厂                   70,000,000    70,000,000   
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70,000,000    70,000,000   
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70,000,000    70,000,000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             70,000,000    70,000,000   
福建省龙岩市财政局           70,000,000    70,000,000   
上海农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70,000,000    70,000,000   
包头浩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70,000,000             0   

股东名称                   增减          占比(%)  
福建省财政厅               0              34.00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0               5.00   
华闽(集团)有限公司         0               4.44   
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     +20,000,000    2.80   
深圳市华联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5,000,000     2.50   
长沙卷烟厂                 0               2.33   
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0               2.33   
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0               2.33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           0               2.33   
福建省龙岩市财政局         0               2.33   
上海农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0               2.33   
包头浩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70,000,000    2.33
资料来源:兴业银行网站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