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职场健康] 正宗的思维方法

[复制链接] 57
回复
854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5-7-13 02:09: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下文字摘自《中国哲学简史》,作者:哲学家冯友兰

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 讲完了中国哲学全部的演变和发展之后,读者可能要问这样的问题:当代的中国哲 学,特别是战争时期的中国哲学,是什么样子呢?中国哲学对于未来的世界的哲学,将 有什么贡献呢?事实上,我经常被人询问这些问题,而且感到有点为难,因为提问的人 要问某种哲学,而他对这种哲学所代表的、所反对的各种传统并不熟悉,那是很难向他 解释清楚的。现在就好了,读者对于中国哲学的各种传统已经有所了解了,我打算继续 讲前一章所讲的故事,来回答这些问题。

哲学家和哲学史家 这么办的时候,我想只限于我自己的故事,这完全不是因为我认为这是唯一值得一 讲的故事,而是因为这是我最了解的故事,也许可以作为一种例证。我想,这样做,比 只写出一连串的名字和什么“论”,不加任何充分的解释,结果毫无印象的走过场,要 好得多。只说某个哲学家是什么“论者”,再不多说了,就会造成误解而不是了解。 我自己的大《中国哲学史》,下卷于一九三四年出版,在中日战争爆发之前三年; 其上卷由布德博士译成英文于一九三七年十月在北平出版,战争已经开始了三个月;这 部书正是我在前一章结尾提到的那种精神的表现。我在这部著作里利用了汉学家研究古 代哲学家著作的成果,同时应用逻辑分析方法弄清楚这些哲学家的观念。从历史家的观 点看,应用这种方法有其限度,因为古代哲学家的观念,其原有形式,不可能像现代解 释者所表述的那样清楚。哲学史的作用是告诉我们,哲学家的字句,这些人自己在过去 实际上是意指什么,而不是我们现在认为应当意指什么。在《中国哲学史》中,我尽量 使逻辑分析方法的应用保持在适当限度里。 可是从纯哲学家的观点看,弄清楚过去哲学家的观念,把他们的理论推到逻辑的结 论,以便看出这些理论是正确还是谬误,这确实比仅仅寻出他们自己认为这些观念和理 论的意思是什么,要有趣得多,重要得多。这样做就有一个从旧到新的发展过程,这个 发展是上述时代精神的另一个阶段。可是这样的工作,就再也不是一个历史家的陈述性 工作,而是一个哲学家的创造性工作了。我与王国维有同感,就是说,我不愿只做一个 哲学史家。所以写完了我的《中国哲学史》以后,我立即准备做新的工作。但是正在这 个关头,战争就于一九三七年夏天爆发了。

战时的哲学著作 在战前,北京大学哲学系(我在此毕业),清华大学哲学系(我在此任教),被认为是 国内最强的。它们各有自己的传统和重点。北大哲学系的传统和重点是历史研究,其哲 学倾向是观念论,用西方哲学的名词说是康德派、黑格尔派,用中国哲学的名词说是陆 王。相反,清华哲学系的传统和重点是用逻辑分析方法研究哲学问题,其哲学倾向是实 在论,用西方哲学的名词说是柏拉图派(因为新实在论哲学是柏拉图式的),用中国哲学 的名词说是程朱。 北大、清华都设在北平(前名北京),战争爆发后迁往西南,在那里与第三所大学, 天津的南开大学,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度过了整个战争时期。两个哲学系联合起来,阵 容是罕见的,惊人的,拥有九位教授,代表着中西哲学的一切重要学派。最初,联大曾 设在湖南省的长沙,我们哲学系和文、法学院其他各系设在衡山,即著名的南岳。 我们在衡山只住了大约四个月,一九三八年春迁往昆明,最西南的边陲。在衡山只 有短短的几月,精神上却深受激励。其时,正处于我们历史上最大的民族灾难时期;其 地,则是怀让磨砖作镜(见本书第二十二章),朱熹会友论学之处。我们正遭受着与晋人 南渡、宋人南渡相似的命运。可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神奇的环境:这么多的哲学家、著作 家和学者都住在一栋楼里。遭逢世变,投止名山,荟萃斯文:如此天地人三合,使这一 段生活格外地激动人心,令入神往。

58
发表于 2011-10-10 18:36:00 | 只看该作者
真的太深奥了  好好看一下
57
发表于 2006-2-22 11:54:48 | 只看该作者
深奥了一点
56
发表于 2005-7-25 18:42:10 | 只看该作者

我看应该不属于思维方法,而是属于认识论、世界观的范畴。

55
 楼主| 发表于 2005-7-24 21:18:3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独上树梢在2005-7-22 16:56:06的发言:

我一直想从老祖宗那挖些东西,可看惯了西方的东西,就不知道啥才是老祖宗的精华,哪些对现代生活有用。

看各位的讨论,仿佛找到了什么。可仔细一想又跑掉了。

这也许是老祖宗的妙的地方啦,说也说不清,说了半天是修行,其实,我个人还是觉得,如果不清楚,是自己还没养成清晰逻辑的习惯,有了清晰逻辑,再把表现中国哲学最普遍的汉字词汇一个个地串起来逻辑化,我觉得很容易从老祖宗那学到清晰的逻辑,至少,我个人学到了一点,只是不容易把这些非常非常条理化地表达出来,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可以达到这文章中说的,以清晰的正方法,去构建自己的模糊负方法,我这样表达也不很理想,所有的哲学家都为表达思想而苦恼着,我还只在入门阶段,更不必为自己不善于表达而烦闷吧,这时的“开朗”一词对自己精神状态很重要
54
发表于 2005-7-22 16:56:06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想从老祖宗那挖些东西,可看惯了西方的东西,就不知道啥才是老祖宗的精华,哪些对现代生活有用。

看各位的讨论,仿佛找到了什么。可仔细一想又跑掉了。

53
发表于 2005-7-19 08:25:07 | 只看该作者
顶以下是引用jcscjc在2005-7-18 16:11:30的发言:

搞不懂为何这样的帖子也要加精?

也许这就叫中国哲学?就是要搞得你稀里糊涂!

顶你一下!

52
发表于 2005-7-18 16:11:30 | 只看该作者

搞不懂为何这样的帖子也要加精?

也许这就叫中国哲学?就是要搞得你稀里糊涂!

51
发表于 2005-7-16 15:16:58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huandaola在2005-7-16 0:56:00的发言:

你这都看不出来?我已经过了这几关了,要不然,我怎么会想到推荐给众位看?

真是的,好心没好报,没什么,习惯了,时间长了,我在人民心中!

是吗,俺要能看出来俺不就是斑竹了吗?
50
 楼主| 发表于 2005-7-16 01:01:18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大奔888在2005-7-15 10:55:19的发言: 从哪里下载的?这斑竹混的,最好您搞点原创

大叔您嘴好大啊,原创是那么容易搞的吗?你搞给我看看,这家园里众仙都会,俺在您老面前只会写日记,别的,动力待定。

再说了,你一埋怨,我就没心情写了,把你的马借我骑骑,我兴许会有点灵感。

或者以你深圳的钞票给我们家园换个没有故障的域名空间,你要想知道什么我给你写什么,保证原创,我说了,我什么都知道,那牛不是吹的,没动力哎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