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读弘一《观心》---延伸对8D problem solving 的感悟

[复制链接] 62
回复
1633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1-5-30 17:2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书虫劳谦 于 2011-11-4 15:55 编辑

     周日在读到有关弘一法师的相关词曲集时,有幸读到了《观心》一词:
  “世间学问义理浅,头绪多,以易而反难。出世学问义理深,线索一,离难而似易。....”在反复回味这首词后,不知不觉间有了:”读书读到会心处,一语道破,顿觉灯花亦灿烂“。

    “书虫”一直认为,工科、文科、理科其背景是相通的,比如在企业的科学管理上有很多原理其实在传统的诗歌、文学、禅学...里是可以找到影子并可融会贯通的,就拿弘一法师的这句词来说:世间学问义理浅,头绪多,以易而反难。出世学问义理深,线索一,离难而似易。其实我们在工厂管理中每天都要碰到很多无厘头的事,可谓之纷繁复杂,纠结的很。但问题的根本原因或解决的核心措施往往就是那不易被发现的一两招。这种现象用老子的话来讲就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现结合“书虫”近来给公司全球质量部门编制一份ppt培训教材---8D纠正、预防措施报告,谈谈感想:
     8D报告起源于福特公司,后在汽车行业的质量管控上被广泛运用,时至今日,几乎已是当前质量管理界的通用管理语言与改善工具,8D的核心价值在于:基于跨部门核心小组的团队交流、分享与争鸣,在问题事件的根本原因分析上,层层剥离问题的外衣,直至聚焦于问题背后的资源结构上(即工厂的人、机、料、法、环),再运用了系统分析的方法论,找到问题源头(即病灶),最后将纠正、预防措施一一对号入座,以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重新去改善和优化资源结构,以期问题在源头上的杜绝。
       Event(Visible)---Patterns(Invisible)---Structures(Invisible)


8D质量原则的结构示意                           8D与持续改进程序的本质差异


                       8D中的重要工具5WHY漏斗模型                        早年上重厂的工艺改进案例

        回顾10余年的质量管理工作,“书虫”曾多次作为owner召集团队组织过8D改进会,应该说早期的很多问题讨论会往往是case by case, 存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处事倾向(上个世纪末在上重厂处理的很多质量案例就存在这种局限性),10年前到了外企接受了相关的专业培训,才慢慢在自身思维模式上有了脱胎换骨般的提升。后来从事管理工作,便愈来愈对工厂管理的系统性、问题的结构性分析产生了兴趣,并一直在积极摸索,主动践行着。
       针对问题背后的资源结构,一般我们很难从表象上去找到根本之主因(这好比冰山模型),但一经系统性地分析出问题的主体结构, 5个WHY后往往“线索一”就会浮出水面,找到解决或根治问题的症结之所在。当然,要真正找出“线索一”,在对问题的逻辑结构分析时一般要做到“骆驼过针眼”般的深度挖掘(借用圣经里关于耶路潵冷骆驼卸货过针眼的典故)。
      经过这样一番问题原因的结构性解析,在找出问题根本原因并对症下药后,“书虫”身上一股成就感便油然而生。因为在解决好一个工程(或工厂)问题的同时,收获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般的愉悦。

63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15:25: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书虫劳谦 于 2014-12-26 15:26 编辑
林顿 发表于 2014-12-6 08:41
很好的案例,可以借鉴到我的工作中。感谢楼主分享。


欢迎来访,期待未来能多交流!

分享一下“书虫”前一段时间整理的8D笔记--一次《质量之旅》的培训备课笔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62
发表于 2014-12-6 08:41:36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案例,可以借鉴到我的工作中。感谢楼主分享。
61
发表于 2014-7-7 00:26:18 | 只看该作者
非常不错的案例
60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7 20:05:37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在看一本书《A3思维-丰田PDCA》,读后对A3思维的7要素印象很深,竟发觉它与8D报告的主旨精神完全一致:

1.合乎逻辑的思维过程(重视理性思考》
2. 客观性(基于事实的测量与分析)
3. 结果与流程(丰田很重视结果,同时也注重获取结果的流程与方法)
4. 综合、提炼与图形化(工程思维的基本素养--描述问题、分析原因的能力)
5. 校准(含三个维度的校准:跨部门的横向沟通、上下级的纵向沟通以及事前、事后的充分沟通)
6. 内部的相关性和外部的一致性
7. 系统观点
5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2 22:16:00 | 只看该作者
       8D系统成功实施的关键三要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5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20:1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wqxk 的帖子

        先生谬奖,“书虫”只是想把在质量管理上一些经历分享给各位家人,期待多交流,共同进步!
        是的,任何的质量改善都是与高层的承诺公司的文化、价值观背景息息相关的,若改进与文化发生冲突,则文化恒胜!
57
发表于 2012-10-29 13:57: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真是实践高人,佩服。franksun20 所言也是很现实的境况,没有企业文化的支持,没有一批素质相当的中层管理干部,一切都是空谈。
56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21:20:05 | 只看该作者
D4 根本原因的分析:
以下图例可说明ROOT CAUSE探求的重要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55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22:29: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书虫劳谦 于 2012-9-19 22:30 编辑

8D的过程方法图解--3D遏制措施阶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