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管理综合] [原创]一个80后年轻企业家的心理随写

[复制链接] 49
回复
1057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0-2-23 19:52: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PS:年底例性的写写总结,以下摘录了经营该企业一年多时间的心得,也是想到那儿写到那儿,不成正文.抛砖引玉,希望家园里各位前辈和大师能给年轻的我提点意见,感激不尽.

           

    再过三天就是农历春节了,09年在我的折腾中,转瞬就过去了,失去总是伤感的,时间就像一个一个跳动的音符,消逝的无影无踪。

 

    24岁是一个怎样的年龄?虽然出入商场,俨然一副职业经理人的味道,但当放下盔甲,从浴室走出来的时候,对着镜子微笑的样子,才发现自己的稚嫩。早熟的人通常都晚熟。连最起码的自控都做不好的人,谈成熟为时尚早。人总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当犯下的错,积累的教训足够多的时候,才升华到更高一级。要坦然的面对现实和坚持不懈的往下走。明明没有烟瘾却一直抽着,明明8点上班却9点才来公司,明明没有结果还一而再,再而三的打扰她,明明120码已经超速了还往上加油。。。不是不明白,是骨子里,内心深处的修炼还不够,不能完全克服虚荣,孤独,懒惰。我不知道34岁,44岁的人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我追求我的完美人生,我希望我能修炼好自己,能有所建树,能更多的体现自己的价值。

 

    做企业和做生意是不一样的。企业一定有一个好的愿景,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一个好的团队和相应的社会责任。我喜欢一花一世界,不是做局部,而是做整合。从世界经济走势到国家宏观政策,到地方法律法规。从世界科技进步到国家权威科研单位,到企业软实力,技术团队等,综合去分析了,找到企业的基准点,整合业内之间,上下游之间的资源,生产关系等。做性价比最好的产品。在此基础之上,执行品牌营销战略。完成企业第一个阶段的积累。

 

    做营销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细细想来,专家型的营销人员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为此,我们需要掌握大量的数据,权术资料。需要不断更新。面对客户的任何问题都能迅速的反应,组织语言,给客户以信服感。时间久了,会发现你就像一个万事通,离不开你了。其实做到这些并不难,一是要大量的材料,二是要总结,三是历练。这样的精英团队一旦成熟,便所向披靡。

 

    说话讲究攻心,办法总比问题多。一句话能成事,一句话也能败事。多听,了解对方的意图,肯定对方,再谈自己的见解,注意语气和肢体语言。脑子里的那跟弦要绷紧,就是谈判的初衷。不要用肯定的语气,不要太早下结论,不要轻易漏底牌。要坦诚,要多为对方着想。把可能的风险,最坏的结果都拿到桌面上来。要低调,要谦卑。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要严谨。

 

    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作为一个设备研发生产供应商,作为一个技术支持和服务商,究竟要以怎么的姿态来面对市场和所有的客户。这是一个角色定位的问题。因为我们面临的客户多为渠道商,一个渠道客户从前期沟通,到达成合作协议,到前期市场开拓,建立完善市场机制这样一个过程,厂家的支持至关重要。所以在前期的合作里面,不可太多的顾及销售利益。如果我们能确定这个渠道商的潜力以及预期值,我们可以在公司可承受的风险上铺货,亲临指导,要建立全面的,统一的渠道扶持制度,

    一,客户对我们的项目了解多少?(我们需要做一个项目的分析报告)

    二,客户有哪些资源与我们的项目有关?(需要以书面形式呈报到我司)

    三,客户愿意投入多少资金和时间来运行此项目?

    了解以上三个方面的情景后,我们结合客户所在的地域协助客户起草〈区域市场行销方案书〉。主要包含以下方面内容,

    一,当地市场预估和公司发展战略评估,远景规划;

    二,注册公司实体,建立门市经营部或写字楼办公和产品展示区;

    三,公司组织架构,各部职能;

    四,阶段性市场执行目标,执行步骤;

    五,相关扶持,培训计划;

    六,市场运行效益分析;

    七,免责事项。

 

    商人就是商量着办事的人,在商人眼里,没有不能商量的问题。只是都刻意的守着自己底牌,将人拒之门外,自己也出不去。因为没有达成共识。没有找到一条共赢的渠道。没有做很好的沟通。商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单向通道,钱换物,物换钱;一种是立交桥,将所有的需求和所有的物配套,然后各取所需。中国几千万的小企业都是单向通道,而马云之类便是立交桥。只有立交桥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实现最大的突破,才可能成为商业帝国。这个世界总是一个矛盾体,买家在找卖家,卖家在找买家;就像男人在找女人,女人在找男人一样;我很早就有一个论断,节能企业要大有作为,必须与官方合作。做政府的参谋,执行者和服务商。很简单,所有的节能政策都是从官方出来的,企业甚至可以提供节能方案给政府参考。这是一个三赢的策略。政府的初衷还是为人民服务的,只是小鬼难缠,可能要打入内部,需要我们考虑策略。如果把整个官方网络利用起来,就是我们的立交桥。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地球人都知道。不管是马云的阿里巴巴,史玉柱的巨人集团,还是华为,研祥,真功夫。。。问他们成功的秘诀在哪里?都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就是有一帮始终如一,不离不弃的原创人马。其实做企业不难,真正熟了,总结了,不断学习了,然后一步一个脚印走,按照既定的路线和商业模式走,就一定能有所获。看〈锦衣卫〉突然有一个想法,一个政权,一个企业一定得有这么一帮人,就像美国的FBI,俄罗斯的克路勃一样,这一帮人总能出色的完成任务,而且没有任何借口,不图任何回报。换到企业,角色可能有些转变,这是一支训练有素,随时空降到任何地方都能胜任的队伍。记得曾经有一个女强人说过,细数如今的企业家们,多数都是军人出身。回想毛泽东和蒋介石,蒋校长之所以能从一个校长到总裁,多亏了黄埔军校训练有素的几百军官,毛泽东的最后胜利多少也和周恩来,林彪这一批黄埔高才生以及抗大的军官们有关。如何把企业文化和军人精神结合起来,是一条事半功倍的捷径。一定要打造好企业的核心团队。一定要有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精神。什么是军人精神?美国大片〈黑鹰坠落〉有一句经典的台词,“为什么一定要来参战,为了同胞少牺牲一个”部队出发前,司令长官反复重复的一句话是“不要仍下你的同僚”,事实上,有些人的牺牲是仅仅是为了救自己的战友,试问下我们的同仁,有谁能冒自己的生命危险去解救受困的同仁?是的,现如今这个社会有太多的不安全感,80后,90后给大家的感觉就是自私。但必将是以后社会的主流,应该试着去宽容,去教会这些。只有一个学习型的团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是团队内部之间的学习。有效的沟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经典案例要集思广益,集中分享。二是团队要与企业共成长。要开展适当的外训和适当人员的进修。向未知的领域探究,创新才是企业永续经营的法宝。

 

   《中国企业家》有一项调查,中国的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到5年,我想绝大多数企业老板创立企业的初衷并没想过只做3到5年吧,一般是两种结果,一是赚够了,利润越来越低,及早收手抽身离去;二是久亏不赢,资不抵债,关门大吉。我们要分析深层的原因,才不会重蹈履辙。第一点要强调的是远见。中国是一个浮躁的社会,是个人都想当老板,改革开放30年来,有太多太多的暴发户,邓小平的一句“让一些人先富起来”成就了这些人,但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特别是现在的年轻创业人屡试不爽的时候,有没有回头想想,早过了那个年代了?市场经济机制逐渐形成,相关监管制度逐步完善,投机倒把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一个资讯过剩的年代,“资讯”本是个舶来品,包含资本和讯息两层含义,一是不差钱,任何一个VC都有数十亿资金不知道往哪儿投;二是我们所做的自以为很尖端,很保密的工作都在别人眼皮底下,一夜之间就可能冒出很多跟随者。小日本也是二战战败国,为什么能迅速赶超欧美,丰田汽车能在美国本土的占有率超过GM,想想看吧,GM旗下有别克,GMC,凯迪拉克,欧宝,林肯,悍马,雪佛兰等这么多子品牌,被一个丰田比下去,更多的还是源自丰田的企业精神。我没想过我们企业要做丰田这样的世界名企,但至少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学得一点世界级的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那就是扎扎实实把每一个细节做好。没有别的路,每一个零件,每一个工序都做最好的。不OK的产品绝不能出厂。用心想一想,我们所有的原材料,半成品有没有经过严格品质检测,在ISO9000里有明确的说明供应商的品质检查。要把品检前移。把供应商纳入企业的品管督察对象里面来。这只是有一个方面。小日本的工业生产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孜孜不倦的做高品质的产品,不断创新,持续改善才能立于世界企业之林不败。第二个方面是我们企业创立的初衷。东莞是世界工厂,有太多的小企业,小作坊。这些人几乎形成了一个社会群体。这些人早年来穗打工,积累一些资本自立门户,一般身价都有几百万,但很难长大。原因是他们没有前途。他们创办公司的初衷是因为定单,没有考虑公司的远景。他们把自己的命运联系在给他下定单的外企身上,他们靠廉价劳动力和简化生产工艺获利。09年金融海啸,若干企业倒闭,加上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很显然,这样的小企业,小作坊已经没有了生存空间。现在政府鼓励的,也是时代呼唤的,是要一批能树立民族品牌,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企业。在未来的几十年里面,中国需要诞生一批如微软之类的世界品牌和企业,最近流行一个说法,就是第三代企业家。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柳传志,任正非,李东生为代表的从事技术类生产,贸易的企业为第一代;以马云,李彦宏,陈天桥为代表的从事IT,互联网的企业位第二代;即将要诞生的第三带企业家是从事节能减排,新能源利用的企业,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已初具规模,一大批从事节电EMC的工程企业整装待发,我们很有幸加入在这个行列里面,赶上了时代的滚滚车轮,而且我们在我们自己这个行业里面,无论是技术,市场眼光,团队力量,都有一些优势,加油干吧,我们不缺梦想,缺的是实打实的干上去。当完成第一阶段的部署和积累,后面的话就不说了。第三个方面要强调的是企业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现在说这个话题也许有点空洞。一方面能更好的塑造企业文化,提高凝聚力;一方面能包装公司,有一定的广告效益。怎么样提高员工的归宿感,责任感是管人的最高境界。恩威并施,灌输企业文化,逐阶管理,提供个人职业规划。第四个方面是要循序渐进。一定要控制节奏,不能冒进,专注做一件事,最好的商业模式是最简单的商业模式,企业在迅速扩张阶段会面临很多诱惑,一定要及时刹住车。分析前因后果,把可能出现的结果都写出来,确保万无一失再做决策。

    我经常拿一支笔在纸上画

    一,我们的远景是什么?

    二,我们的市场在哪里?市场容量如何?

    三,我们的现状如何?

    四,我们的团队构成怎样?

    五,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六,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我们的优势在哪里?

    七,我们面临哪些问题?

    八,我们如何实现我们的目标?

    把以上8个问题弄清楚,我们就能有的放矢的经营我们的企业。

 

    第一,我把企业远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用1到3年时间,完成产品系统升级后,建立华北,华南,西北,海外四个事业部,共辖400个左右代理商(全国现统计城市数量为655个),含海外。平均每月销售额400万;第二阶段公司包装上市,收回三北地区,长三角地区,长江沿岸城市等重点区域转为直营,耗时2到3年;第三阶段整合节电,节水,新能源开发等产业,形成整体节能集团公司。

 

    第二,国内现探明市场旧改新容量超过1000亿元,每年新增容量超过50亿元,主要包含三北地区热水采暖工程,全国餐饮单位厨房节能改造,食品加工企业热能改造,热水工程节能改造。我们要延伸的市场包括烟草,造纸,饲料,医院,啤酒,油脂,热力公司,管桩蒸压,橡胶硫化,棉纺印染,电镀化工等行业。

    第三,现状是产品初具雏形,我相信我们的产品目前是现行业最领先的,但有两个问题,一是要尽快完成系列化和系统化;第二个方面是团队,一缺高级生产管理人员,二缺技术支持,安装服务核心人员,三缺战略销售人才,四缺相关服务人员。第三个方面是市场,

 

    第四,我们的团队还是让我比较欣慰的,整体素质比较齐,应该说组织架构已具雏形。而且应该说能拉的出去,打的赢。但就团队本身而言,我们要看到差距。我们和成熟企业的团队力量相比还差很远。我一直说我们是正规军,其实跟正规军相比还是在草莽阶段。很多流程都有待建立,各部门职掌,绩效考核,定期工作目标,计划,总结等均未落到实处。大家都在干,大家都在冲未必是最好的结果。分工协作,严格要求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一些人要加紧培养,放权去干。2010年一件最重要的事之一就是培训现有人员和引进战略性人才。塑造好一个精英团队。

 

    第五,一定要明白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一是将其发挥到极致,二是要不断增强起核心竞争力,永远处于领先地位。在此我转抄一个案例,华为可谓是大名鼎鼎,2001年的销售额255亿元,而公司投入科研的资金却高达30亿元,达到11.7%。这在世界的高科技行业仅次于微软。持续的高投入使华为在同行业中逐渐占领了技术的先机,仅2001年一年,华为就有500多项专利技术。华为可以说是技术为王,我们很有幸有以徐工为主的核心技术团队,98%的热利用率一旦稳定运用于各产品系列,我们就已经在这个行业里面捷足先登了。说这个例子的另一用途是持续研发。我们的未来开发空间很大很大,现在拍脑袋就讲出来的大功率热水机组,大功率蒸汽机组,高温高压蒸汽机组,等等。这是我讲的第一个核心竞争力,技术和技术团队。第二个方面我认为是性价比最好的产品。工业产品的毛利一般控制在20%到30%。我们所谓的这个行业今天为止仍然还算是暴利阶段。市场占有率和单品高利润,二者只能选其一。空调行业里有一个志高,是广东的民营企业,经历了行业的几次大洗牌之后依然健在,而且发展趋势很好,正在赶超美的和格力,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性价比好,志高的很多技术是优于美的和格力的,但价格比他们还低。我考虑的问题是一步把价格定到位,定在一个最合理的位置上。按照一个既定销量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基准线来定价,按照一个成熟的工业品来定价。不求最低,但求合理。这是第二核心竞争力,物美价廉的产品,当然是以第一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第三核心竞争力是市场开拓能力。我的意见是建立一支特种部队。一支拉的出,打的赢的部队。军事化管理,全能培训。说到这里,我又想起华为,华为的销售团队在业界是出名的。可能大家听的最多的是他们的待遇如何如何好,在好的待遇背后,过硬的本领和艰辛的努力才是他们的闪光点。去年在阿富汗的绑架中国工程师事件里就有华为员工。企业需要一批玩拼的,具有开拓精神的销售干将。我本身也作为其中一员,一是身先士卒,打好仗,二是带好队伍。第四核心竞争力是品牌效益。品牌效益是建立在前面三大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之上的,当公司运作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我们要像爱惜自己孩子一样爱惜自己的品牌,每个人出去都代表着我们的品牌,无论是售前售后,无论是客户朋友,都要以热诚服务的心态对待。

 

    第六,我们不可能消灭我们的竞争对手,一家独做的行业也形成不了产业,而且现在流行同行是朋友。公平,合理竞争。我们要找到我们的竞争对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表层上的竞争对手可能主要来自*************等,毛主席说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我们不能太低估这些企业。**有他的一套打法,曾本人确实是一颗原子弹,***作为该行业最早的启蒙厂家之一,产品成熟自然是不在话下的,而且有一定的市场网络,****虽然似乎只剩下半条命,但毕竟曾一度辉煌,市场能力不容忽视。另外江浙地区,武汉,安徽有一些刚起步的厂家。竞争有两种,一种是超越性竞争,产品技术含量高于其他,服务质量高于其他,市场力度高于其他;一种是差异性竞,做对手的短板,对手做不了的我们做,对手薄弱的环节我们做。双管齐下,方能制胜。我们真正要重视的对手可能目前还未完全浮出水面,或者还没引起我们的足够的重视。高性能的锅炉,包含常压锅炉是我们将来真正的劲敌。现在的主流燃油,燃气锅炉基本可以做到80%以上的利用率,有少数高端产品甚至可以做到95%。但结构复杂,价格昂贵。我们除了在我们的细分市场上有绝对优势外,我们在未来5年里必须得向锅炉业迈进.

(因部分内容涉及公司机密,有所删节,请谅解)

50
发表于 2010-3-10 16:55:58 | 只看该作者
不容易啊。。。能有此番心得
49
发表于 2010-3-10 00:42:52 | 只看该作者
作为一个80后能有这样的见地难能可贵,方向对了就要坚持,当然商业一定要形成一个模式,最后通过资本整合形成一个托拉斯,才能做好百年企业,否则做个凤头就实现华丽转身也是一种选择。
48
发表于 2010-3-8 15:17:13 | 只看该作者
做企业要居安思危,一定要夹着尾巴做人,眼光要放的长远,
47
发表于 2010-3-7 22:33:47 | 只看该作者
[em218]
46
发表于 2010-3-7 01:10:28 | 只看该作者
功之所成,道之所成!
45
发表于 2010-3-6 00:23:51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乐可在2010-2-26 13:06:37的发言:
”建立一支特种部队,一支拉的出,打的赢的部队“,这个特殊的团队应该是一支综合性的队伍,这样才能在实战中打磨出一直”鹰之队“。[em52]

44
发表于 2010-3-5 16:13:05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老总的思维模式 跟随你的人会很幸福吧
43
发表于 2010-3-4 23:37:19 | 只看该作者

好文采

42
发表于 2010-3-4 23:21:50 | 只看该作者
估计会让很多同行老大哥们汗颜啊,呵呵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