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风口浪尖30年

[复制链接] 15
回复
212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11-7 11:22: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亲历的变革
  风口浪尖30年
  出处︱英才杂志10月刊

  相对于时间的长河,30年的跨度并不算长。但是对于一代人来说,30年的时间几乎是他们为理想而拼搏的时间的全部。
  从1978年开始到现在,改革开放正好30年时间。
  在这30年的跨度里,不止一代的人为改变中国的贫穷、为发展中国的经济,为提高中国的民生水平,不计得失地努力奋斗。
  所以,在这30年即将变成历史之际,我们有责任,通过我们手中的笔,把这30年留在读者的记忆当中。
  但是,这种“强行”留下记忆的行为好像又有些“多余”,因为这段所谓的“历史”离我们是如此之近--我们不仅亲身经历了其中的若干年代,而且势必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因此,当今天的我们回顾这30年,需要做一个阶段性总结时,我们不可能完全用审视历史的角度来审视这一段时空。因为这30年中的风风雨雨,有太多与我们今天的生活息息相关。
  为此,本期《英才》采用了“白描”的手法,总结了若干在这30年中,在企业家、经济界引起较大争论的人物、事件或观点,为读者原汁原味地还原了几段故事。虽然,这几段故事仅仅是30年历史长河中的几朵浪花,不能完全代表这30年的全部历史,但至少,这“几朵浪花”可以折射出中国改革30年的些许色彩。
  以铜为镜,可以正冠。以史为镜,可以正己。透过11位财经名人亲历的变革,我们将与读者共同回忆改革开放这30年。
  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些“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以及那些在理论、制度、观念方面大潮般日益创新的“澎湃的30年”。

  茅于轼
  市场觉悟最早一批人
  口述|经济学家茅于轼

  我是在旧社会生活过的人,深知供不应求要涨价,涨价就会导致供给增多、需求减少,就会买不到商品。这里面市场经济在起作用。
  由于经历过解放前的那种非计划的经济,早在“反右”的时候,我就提出了“自由经济”的想法,这也成了我被打成“右派”的原因之一。
  后来,到了“文革”时期,我自己看的很清楚--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救中国。其实,那时候我也不懂这种所谓的“资本主义”是什么,只是感到当时那一套不会长久,朦朦胧胧觉得要搞一些和当时所谓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所不同的东西,所以就把这些东西称作“资本主义”。
  我是在上世纪70年代的后期开始对经济学有兴趣的。但是我研究经济学走的是自己的一条路,它既不是马克思经济学,也不是西方经济学。
  当时中国一部分有思想的人都在探索经济学问题。但是,当时条件封闭,他们除了看《资本论》之外没有什么可看的。因此,他们只能是从《资本论》中寻章摘句,这是没办法研究好经济学的,因为《资本论》不是建设的经济学,而是革命的经济学、破坏的经济学。
  我算是对“市场”这个概念觉悟最早的一批人。
  同一时代提出市场经济观点的,还有宋国青。他对经济学的认识是很深刻的,对宏观经济看的非常透。还有一个名叫王国乡的,他发现择优分配理论比我早。我是在1979年推导出来,而他在1975年甚至更早就提出了类似的理论。
  但是,当时不允许有“市场经济”的想法。那时候是计划经济的天下,正统的观点是“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要有计划、按比例”。把计划丢了就是反社会主义,就是反革命,是不可以的。
  为此,我写了很多文章,就是想让大家知道,为什么经济是不能讲比例的。化学、物理是可以有比例的:两个氢原子加一个氧原子才能生成水,这个比例不能错,多点少点都不行。但是经济学是不能有比例的--炼一吨钢不一定要500斤煤。当时全国人民都相信,经济出现问题是因为比例失调。那么请问,不失调的比例应该是多少呢?
  当时,反对市场经济观点的力量强大得不得了,学术的、政府的都有。我也曾反复看过他们发表的文章,我觉得,他们是没有多少理论的。因为他们的理论说不出道理来。而我的观点至少是一个完整的道理。
  那时候,与我们“市场派”的争论被冠之以“反精神污染”、“反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帽子,每次反对的对象中,都有我一份。
  当时我们说服的对象主要是学术界和政府部门。说服他们真的是很不容易。现在就完全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了,学校里教的都是市场经济的课程,教计划经济的反而没什么饭吃了。政府部门的思维也都是以市场经济为本。
  从1979年到现在,我完全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观点。因为我的观点不是学来的,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比较扎实,是经过我正面、反面想了无数次,才得出的结论。这点我还是比较有把握的。但是确实,在学术上我很少看别人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在我之前就提出了“择优分配”理论,我却不知道的原因。
  其实,我最早提出的还不是市场经济。上世纪70年代,我首先提出的是价格问题。当时的国家科委(现为科技部)有个副主任叫林汉雄,他带领了一帮人要搞中国的能源政策,那些人中大多是现在的院士。
  当时有人提出,要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首先要解决能源的价格问题--这成了中国探索市场化的开始。中国的市场化问题首先是从这次讨论的能源价格问题开始的,后来就发展到所有权问题。当时我们还没有认识到那么深,只认识到价格问题。
  那时候,能源是由国家控制的,价格也是国家定的,很低。之所以首先认识到价格问题,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好多浪费,大家认为不解决价格问题,浪费现象等好多问题就解决不了。于是,我们讨论能源价格为什么要合理,为什么不能按计划的价格,计划价格考虑谁负担的起。市场经济是供需决定价格,像这样的问题在那时候很难说服他们。
  后来我们进一步发现,价格问题的根源是所有权。于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就提出,国营经济解决不了价格问题。
  因为国营的概念就是全体人民的,商品价格卖贵了,老百姓吃亏了,企业得到了好处。但是,这不怕,因为企业有了好处,最终还是要上缴国家,国家会通过某种形式返回给老百姓。而商品价格定低了,企业亏损了,老百姓直接得到了好处,这也能被接受。因此,价高价低对公有制来说是无所谓的,大家都是一锅粥。所以,公有制、国营企业不可能有正确价格,必须是私营企业,必须是利益的对立--卖方要卖高价,买方要买低价,很多的竞争才能形成正确的价格。
  对于我当年关于“价格”、“市场经济”的观点,现在看来,那时候理论的基本点是对的,但是,要把它完全深入到市场经济的方方面面,确实需要进一步完善。而且,我在那之后的大部分研究,基本都是当时理论研究的延伸,没有什么质的飞跃。
  尽管目前,中国对市场的理解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对于改革开放这件事,是太应该肯定了。我只说一点,现在连最穷的人都可以吃饱饭了,这就是最直接、最简单的证明。
  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经济还没有贯彻彻底。这一点在执行的层面上需要完善。市场经济是绝对没有错误的,只是缺少一些措施来维护好。
  如果让我总结自己的这30年,我只说两点:
  首先,我们这些人,对改革的成功是有功劳的,我们是推动改革的。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其次,我提出了很多与众不同的观点,引起很多争论,集中表现在对市场的看法。我还是主张市场,我们需要一个有法制的、良好的市场。

(采访|宋清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7 11:26:59编辑过]
16
发表于 2008-11-13 11:40:55 | 只看该作者

oouou

www.m448.com/doclist/indexz11-1.shtml 生产管理下载
www.m448.com/doclist/indexx85-1.shtml 生产计划
www.m448.com/doclist/indexx349-1.shtml 生产制度
www.m448.com/doclist/indexx350-1.shtml 生产表格
www.m448.com/doclist/indexx351-1.shtml 工艺技术
www.m448.com/doclist/indexx352-1.shtml 生产培训
www.m448.com/doclist/indexx353-1.shtml 安全管理
www.m448.com/doclist/indexx354-1.shtml 仓储管理
www.m448.com/doclist/indexx355-1.shtml 设备管理
www.m448.com/doclist/indexx356-1.shtml 现场管理
www.m448.com/doclist/indexx357-1.shtml 精益生产
www.m448.com/doclist/indexx358-1.shtml IE工程
www.m448.com/doclist/indexx359-1.shtml 生产综合
www.m448.com/doclist/indexx360-1.shtml JIT
www.m448.com/doclist/indexx361-1.shtml TPM
www.m448.com/doclist/indexx362-1.shtml PPAP
 
www.m448.com/doclist/indexz12-1.shtml 电子书
www.m448.com/doclist/indexx86-1.shtml 管理书籍
www.m448.com/doclist/indexx87-1.shtml 励志书籍
www.m448.com/doclist/indexx88-1.shtml 文学散文
www.m448.com/doclist/indexx89-1.shtml 其他e书
www.m448.com/doclist/indexx366-1.shtml 期刊杂志

www.m448.com/doclist/indexz13-1.shtml 行业资料
www.m448.com/doclist/indexx90-1.shtml 保险行业
www.m448.com/doclist/indexx91-1.shtml 超市连锁
www.m448.com/doclist/indexx92-1.shtml 电信行业
www.m448.com/doclist/indexx93-1.shtml 房地产业
www.m448.com/doclist/indexx94-1.shtml 服装行业
www.m448.com/doclist/indexx95-1.shtml 钢铁行业
www.m448.com/doclist/indexx96-1.shtml 家电行业
www.m448.com/doclist/indexx97-1.shtml 酒店行业
www.m448.com/doclist/indexx98-1.shtml 零售行业
www.m448.com/doclist/indexx99-1.shtml 旅游行业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00-1.shtml 媒体广告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01-1.shtml 汽车行业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02-1.shtml 日化用品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03-1.shtml 石化行业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04-1.shtml 物业装修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05-1.shtml 烟草行业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06-1.shtml 医疗药品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07-1.shtml 饮食酒料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08-1.shtml 其他行业
www.m448.com/doclist/indexx251-1.shtml IT行业
www.m448.com/doclist/indexx252-1.shtml 美容行业
www.m448.com/doclist/indexx253-1.shtml 电子行业
www.m448.com/doclist/indexx254-1.shtml 农业资料
 
www.m448.com/doclist/indexz14-1.shtml 考试教材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09-1.shtml CPA考试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10-1.shtml PMP考试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11-1.shtml HR管理师
 
www.m448.com/doclist/indexz15-1.shtml 咨询报告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12-1.shtml 麦肯锡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13-1.shtml 普华永道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14-1.shtml 安达信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15-1.shtml 罗兰贝格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16-1.shtml 北大纵横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17-1.shtml 和君创业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18-1.shtml AC尼尔森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19-1.shtml 远卓咨询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20-1.shtml 埃森哲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21-1.shtml 毕博咨询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22-1.shtml 汉普咨询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23-1.shtml 德勤咨询

www.m448.com/doclist/indexz27-1.shtml 营销工具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55-1.shtml IP群发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56-1.shtml QQ群发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57-1.shtml 地址整理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59-1.shtml 信息发布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60-1.shtml 邮件群发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61-1.shtml 邮件搜索
 
www.m448.com/doclist/indexz28-1.shtml 邮件地址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62-1.shtml 地址分类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63-1.shtml 服务器分类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64-1.shtml 国际地址
www.m448.com/doclist/indexx165-1.shtml 行业分类
 
www.m448.com/doclist/indexz45-1.shtml 企业名录
www.m448.com/doclist/indexx257-1.shtml 行业名录
www.m448.com/doclist/indexx258-1.shtml 地区名录
www.m448.com/doclist/indexx259-1.shtml 综合名录

15
发表于 2008-11-12 16:18:36 | 只看该作者

对早期70后来说,这30年是踮着脚都能看得到,但就是追不上也够不着呀!

14
发表于 2008-11-10 17:16:36 | 只看该作者

认真学习。

13
发表于 2008-11-9 00:07:44 | 只看该作者
用风口浪尖喻改革极为贴切。本期不仅策划好,而且选取的切入点和人物都有极强的代表性。建议各位家人认真精读。
12
发表于 2008-11-8 11:46:2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等下慢慢看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11:26:24 | 只看该作者
  金岩石
  
  救市门徒
  
  口述|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

  
  2007年10月16日,A股创出6124点历史高点后,一路下跌。到现在,将近一年时间,股指已经跌去2/3。这段时间,大家一直在热烈地讨论政府是不是应该出手救市。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我本人是明确的救市支持者。
  
  在支持救市的阵营中,也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救指数,一种是救市场。我支持后者。
  
  尽管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有关部门有救市的意思,但主张救市,我有坚实的数据支撑。
  
  股市的涨跌是一种周期性现象,本来不足为怪。不过,中外股市相比,会发现两个明显的差别。
  
  首先是周期长度。以纽交所为参照,它有2/3的时间处于牛市,1/3处于熊市,牛长熊短;而中国A股市场正好相反,19年时间里,中国A股有超过13年处于熊市,牛短熊长。其次,从熊市跌幅来看,纽交所跌幅超过20%、时间超过6个月就算熊市;但看看A股,每次熊市的跌幅都超过50%,时间通常超过两年。
  
  从这两点来看,股市必须得救。任何一个市场的参与者,无论站在什么角度,应该都希望我们的市场从牛短熊长变成牛长熊短、从暴涨暴跌变成相对平缓。
  
  那么,造成中国A股市场牛短熊长、暴涨暴跌的原因是什么?表面来看,似乎是所谓的“投资者不成熟”。其实,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中国股市的“原罪”,具体来说,就是“股权分置”和“为国企脱困”。
  
  改革30年,很多最终成为制度的改革成果都有人抢发明权,但是唯独“股权分置”和“为国企脱困”这两项没有人抢发明权。
  
  这两项制度在设计上根本没有经过论证。据我所知,在股市开盘前的正式论证中,有关部门原准备实行全流通体制,只是在试行的过程中,由于各种配套措施不完善,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乱象”--现在看来,也未必是乱象--就提出了“股权分置”。
  
  有一个不可考的说法是:最初不知是谁的秘书起草了一个文件,里面有对股市乱象的分析,提到了法人股流通的问题,结果,有位领导针对该报告中的问题,批示:暂不流通。结果阴差阳错,一个情况报告上的批示却成了18年来的一个制度。
  
  “为国企脱困”,当时也只是一个口号,没有经过论证。其实,只要仔细想想,大家都会知道,所谓“为国企脱困”,就等于在市场门口挂上一块牌子,告诉所有进场的人,“本店专卖价高质次的商品”。
  
  这两大困扰中国股市的“原罪”违背了市场的基本准则--建立市场诚信、保护投资者利益,而这两大准则正是股票市场的基石。中国股市之所以牛短熊长、暴涨暴跌,就是因为我们把这两块基石给搬走了。
  
  当股权分置成为制度的时候,由于绝大多数不流通的股东都在国有企业中,他们缺乏对市场暴涨暴跌的感觉,所以市场不能形成统一的声音来抵制对股市不利的政策。而“为国企脱困”的幽灵一直在市场中盘旋,一旦某个领域出现问题,我们就习惯性地牺牲股市成长、牺牲投资者的利益。
  
  从这个角度来看,股市必须得救,而方法,自然就是把这两块基石给搬回来:实行股权分置改革、修订《证券法》。
  
  还有人提出“治市”的观点,我也不太赞成。所谓“治市”,强调的是用长期政策来改善股市的制度基础,这当然很重要,但这是一个常规的概念,有点儿不痛不痒,就像“交通警”,他的作用是长期的交通治理;而“救市”则是“武警”的概念,讲究的是非常状态下的紧急行动。现在的A股市场可以说已经处在极其危险的非常状态了,我们需要的是能处理危机的“武警”。
  
  现代金融监管有一个特点:管跌不管涨。
  
  1996年12月,美国国会听证时,一位国会议员问格林斯潘:你如何看待当前炙手可热的股票市场?格林斯潘说了一句话:非理性繁荣。此言一出,引发了全球股市整整两周的振荡。随后,股市大反攻,道琼斯指数从6500点涨到12000点,纳斯达克指数从1000点涨到5000点。后来又出现了暴跌。
  
  回顾这段历史,格林斯潘明确地说,作为货币政策的监管者,我并没有任何授权去管理泡沫,我也没有办法控制泡沫,但是我却有授权也有能力在泡沫破灭的时候让风险降到最低。
  
  这个理念,我把它概括为现代金融调控者的基本信条:管跌不管涨。
  
  可是,我们A股市场的监管者恰好走了相反的路:管涨不管跌。涨的时候,各种意见很多,但是跌的时候,人人都在说,把它交给市场--这简直就是推卸责任。
  
  反对救市者最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市场的归市场。这很荒谬,“市场归市场”的前提是“市场市”,但目前中国的股市是“政策市”,否认这一点,对整个市场的基本判断就是错的。
  
  针对中国股市19年来的一贯症状,我的救市方法分为三步。
  
  一、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这就必须要建立全流通的市场。
  
  二、一旦启动股权分置,股指不可避免地出现急跌,这时候,政府要对股市轻徭减负,印花税、政策性配套都要放松,这个阶段大概在4000点附近开始。
  
  三、现在的情形:市场的流动性不足,不足以消化大小非。国家必须主动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来解决大小非减持引起的问题。这个时候,限制大小非减持或是新股增发都是不合理的。市场经济的基础是契约精神,虽然大小非减持与新股增发是对市场的严峻考验,但它们都符合契约精神,如果我们拿了对价,到期却不让人减持或增发,那就是违约。
  
  通俗地讲,股改是问诊,确定它有病;降低印花税是输液,确定它必须得活;现在进入了输血和手术阶段了,这时候退缩一步,就会前功尽弃,股改功亏一篑。
  
  所以,国家应该下决心面对市场的失血问题,主动注入流动性,分流大小非,尽快完成股改,让股市走出先天性疾病。
  
  (采访|本刊记者 罗影)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11:26:00 | 只看该作者
  陈一舟
  
  一根毛露出就开枪的猎人
  
  口述|千橡互动董事长兼CEO陈一舟

  
  自从今年4月千橡对外宣布向软银等三家VC融了4.3亿美元之后,就一天到晚有人上门,想来帮助我们花这笔钱。
  
  因为在以前的几次创业中,我当过很多次的“活雷锋”,尤其是当公司有很多钱的时候,很容易当冤大头。所以这一次,我要提醒自己,首先保证别亏,别当“活雷锋”。
  
  其实,能做到这一点,我的投资人就会很高兴。因为现在经常发生的情况是,要不是投资人自个儿做了“活雷锋”,要不就是被投资公司当了“活雷锋”,投资人变相当了“活雷锋”的爸爸。
  
  我们公司员工的座位上都会贴上自己的外号,前段时间我偶然发现有个人贴了个“纸老虎”,我一看这个词好啊,这不就是我吗,因为我觉得很多企业的管理层90%的时间都是纸老虎,执行力并不强。
  
  所以,我在办公室的门上贴着“活雷锋”、“纸老虎”,时刻提醒自己。那些想让我们投资的人,可能一进门心就凉了半截。
  
  当然,如果有好的机会,我们也会出钱,但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合适的机会。这是我比两年前成熟的地方。
  
  如果要我总结这些年数次创业的经验和教训,我觉得主要是两条。
  
  首先,公司的气要长。这就需要手上时刻握有大量的现金。
  
  当年的Chinaren如果不是钱烧光了被卖掉,而是坚持到现在,很可能是非常大的公司。所以,我学到最大的经验就是即使最坏的情况发生,公司也要活着。仗打输了还可以再打,手上有足够的粮草、足够的兵马,将来还要有实力再战江湖。巴菲特在年景好的时候跟别人赚的差不多,只不过在年景差的时候他比别人亏得少,所以他成了投资大师。
  
  做互联网企业的原则就是:把最坏情形预想到了,再努力往最好的方向走,打一仗是一仗,把整个战场打扫干净,不留任何东西给敌人。
  
  我经常和投资人说,中国互联网市场是我看到的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地方,这里的竞争远比美国和日本竞争要激烈。在美国,投资人、创业者都比较理性,而在中国,一个新的模式出来,会有上百个人冲进来。
  
  一年前千橡受到追捧,4.3亿美元这笔钱其实是投资人主动送上门的,几个对冲基金的管理人坐在我的办公室里说要给我们一笔钱。实际上,这笔钱到现在我们也没想好该怎么花,先接着再说。
  
  这种做法和我在斯坦福商学院上的有关风险投资的课程有关。我记得有个教授说过一句话:风险投资就像击鼓传花一样,钱主动送上来,你一定要接住,否则鼔点随时会落,落下后就不传了。因为钱毕竟是种稀缺资源,当它主动找上你的时候,即使条件不是特别合适,自己也不是非常想融资,还是要先接着再说,以后再琢磨怎么办。
  
  第二个经验是做的事情不能太多。我相信一个好的公司做的事情最多只有两个,超过三件事就出差子了。
  
  千橡最多的时候主营业务达到九个。比如我们做视频,千橡是国内最早申请视频类专利的公司,但视频领域的竞争是百团大战,我们比别人好不了太多,还没有别人专注,所以我们就撤了。
  
  巴菲特说,你可以将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中你最自信的部分画一个圆圈,这个圆圈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你画得越清晰,你的事业越成功。
  
  由于战线拉得太长,2006年千橡陷入低谷。外界看到千橡裁员,批评我们的时候,其实我们正在纠正自己的错误。
  
  不过,现在回过头来看千橡前几年的多面出击,也是没有选择的选择。这一拨的互联网创业已经不像第一轮那么肥沃。创业者就像一个猎人,投资人让你去打一只大的梅花鹿。但是一头梅花鹿背后就有100个猎人瞪着雪亮的眼睛,每个人都上好了子弹。梅花鹿刚露出一个小耳朵,甚至是耳朵尖上一根毛刚露出来,你就要开枪,否则等它的头全部露出来,早就被打得稀巴烂,轮不到你打了。
  
  这时候,基本上看到哪里有风吹草动,必须去放一枪,否则你可能什么也打不着。我们2006年为何要四处出击?道理很简单:我们手上没有大的梅花鹿,打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山鸡,回去交不了差。
  
  不过,如果能够重新再来,我会将想清楚的事情执行得更彻底一些,把实验的步子迈得小一些,那样公司规模会比现在大一倍。
  
  我们最近发现一个现象,当一个公司在不断地推出新产品的时候,说明它的核心业务没有任何成长性,或者在下降。两年前千橡旗下一堆的LOGO,现在反而越来越少。
  
  所以,我觉得互联网公司一定会犯错误,而且必须犯错误,最大的错误就是停在原地不动和不犯错误。与成功需要不断创新不同,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条,这几条高速路我也都试过了,非常畅通,以后避免走这些道路也就能尽可能的避免失败了。
  
  2001年,我在美国达拉斯创业的时候是最失落的阶段。之前,虽然第一次创业Chinaren最终卖给搜狐,但我的心气依然很高。我觉得只不过别人创业比我早,融的钱比我多,机遇比我好,总认为很多事情是偶然的,所以那会儿我自己还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当时按照和搜狐签署的合同规定,如果公司被收购后我服务不满一年离职,那些股票我是拿不到的。但我认为自己再过一年就能创办一个价值十亿美元的公司,这些股票要不要无所谓。
  
  结果,等我回到美国后,发生了“9.11”,美国经济回落,网络的泡沫很快破灭,市场一落千丈,根本融不到钱。我就拣起了很多的书来看,研究自己为什么会失败。那段时间我从亚马逊上买了500到1000本书来看,研究投资和管理。直到现在,每年我在网上都会买几千美元的英文书来看。
  
  如果别人要问我创业者最重要的素质,我觉得首先是坚韧不拔,因为失败的可能性太多了;其次,要有方向感,否则划了半天船很可能发现方向是错的;最后,创业者需要具备这个公司最稀缺的素质。
  
  因为经历了多次创业经历,我感知市场温度的敏锐度可能会强一些。未来一两年,资本市场会更加紧缩,那时候会是我们招兵买马的好时机。
  
  (采访|本刊记者 王颖)
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11:25:41 | 只看该作者
  张文魁
  
  国企产权改革的力挺派
  
  口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

  
  2004年,由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批评格林柯尔、海尔等国企侵吞国有资产,引发了一场关于国企产权改革的争论。
  
  现在想起来,那只是一场偏离正确方向的争论,并没有多大的价值。感觉上很热闹,其实有几个人能深入地、系统地在研究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
  
  为了弥补当时缺乏研究思考和深度的缺陷,同时进行一个反思,最近半年我一直在研究一个话题--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国范式及其面临的挑战。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有着非常独特的轨迹和非常独特的举措,看起来不太合理,但存在一种路径依赖,我把它称为“中国范式”。我希望通过国际比较,来看看中国国企改革的特色到底在哪儿,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
  
  我先后出了两本关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书。2006年,我就提出了公司制度转型的概念。我通过调研和思考发现,很多企业做了产权改革之后并不一定马上就好。中国的产权改革与英国、俄罗斯等国家完全私有化不同,存在一个公司治理转型的问题。
  
  首先是改制后的混合所有制,这对参与国有企业改制的非国有投资者是一个考验,因为新进入的非国有股东必须要与国有股东共同相处,这会削弱非国有股东在企业中的控制权。不同的所有制的股东相互共存,能否相互融合,能不能建成一个和谐企业,这是一个问题。
  
  其次,内部人持股比较多。这个企业如果每个人都有股份,股份的多少还不一样,这个公司怎么治理,这也是国外产权改革所没有的特点。在产权改革的时候,这些内部人的利益是一致的,改制结束后总经理、副总经理、普通职工,他们的利益就不一致了。
  
  另外还有涉及职工的身份制度改革。转换职工身份,将他们从永久就业状态转变为非永久就业状态,使他们由“企业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非一件易事。
  
  由于这些特点,中国的国企产权改革以后能不能更好的发展,情况远比国外更为复杂。所以我提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并不是一改了之,也并非一改就灵,企业家要有这个心理准备。
  
  很多人认为细分了产权,把它划归到所有人的名下就万事大吉了。其实,改制后还要推动公司治理转型,这个过程可能比产权改革还要漫长,也更复杂。这一点也是以前大家容易忽略的。
  
  像山东鲁能当时改制,内部人持股,由于利益分配不均,加上暗箱操作,没有成功。
  
  当然现在已经有不少成功的案例。比如TCL的产权改革,算是比较成功。它到现在还是混合所有制,政府拥有超过10%的股份。
  
  TCL成功的原因有这么几个:一是政府不断地减持,从超过50%一直减到10%几;政府跟企业保持一定的距离,不是过多地干预企业的事物;TCL相对比较早就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董事会制度;它整体上市,接受证监会监管。
  
  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高管激励也一直受人关注。上世纪90年代末我们做过调研,高管的待遇非常低,和职工的差距非常小。2001年开始,国企高管的收入大幅提高,形式也多种多样,除了年薪,还有股权激励、期权。这方面的规范程度,存在很大的问题。
  
  大家有意见在于,你不能既是高管,又是国家干部,赢家通吃。你是企业家就是企业家,你是政府官员就是政府官员,不能两边都占,身份需要界定清楚。
  
  现在有一种叫“红色企业家”的提法,我是不提倡的,双重身份就会人格分裂,就这么简单。
  
  最近,在这方面已经有一些好的趋势。上海市国资委明确表示,国有企业以后正式取消行政级别,不能再享受国家干部的待遇,如果是政府官员的身份调到国有企业去,组织关系、人事关系、社保关系全部都要调到企业去。
  
  另外,这些高管应该由谁来定薪酬,这可能是一个全球普遍性的问题,但在美国、欧洲他们的董事会比较完善,独立性更强。
  
  一般而言,董事会设有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决定高管人员的选拔和薪酬。但到2007年底,中国的150多家中央企业只有19家试行了新董事会制度,另外新董事会是否能直接履行这些权力也是值得怀疑的。
  
  所以,我认为与其评价国企高管的薪酬是否合理,还不如去评价合理的薪酬形成机制是否合理。
  
  近些年,国家对外资并购有很明显的收缩迹象,一个原因是政府的政策在转型,另外也和近些年国有企业的情况好转有关系。国企经营情况不好的时候引进战略投资者,后来好了,很多人说卖便宜了,你不能这么说啊,当时有当时的价格,现在是现在的价格。
  
  有时候,我感到非常悲哀。我们用一种情绪来支配政策。政策应该考虑民间的情绪,但不应该由少部分人的情绪支配政策走向。
  
  现在经济全球化这么厉害,我们对战略投资者、外资的开放度这几年却在显著地后退,这其实是我们作茧自缚。我们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并购,为什么不能让别人来改造国有企业呢?
  
  当年南孚电池把股权卖给国外,很多人评价说是引狼入室。其实人家现在活得挺好的。当年做电池的公司多了,很多企业早已经倒掉了。据南孚自己内部的人讲,从境外战略投资者那里获得的战略思维还不错。以前它做BBT电池,战略投资者经过研究发现BBT会衰落的,所以它就没有投资那个,做别的产品。
  
  引入战略投资者最主要的好处,一是纳入全球体系;第二就是建立战略眼光。中国很多企业是机会主义式的经营方式,房地产好了去搞房地产,股票市场好就炒股,没有建立战略思维;第三,治理结构的改进,这一点在几大商业银行身上比较明显。
  
  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国有企业再转股几千亿,剥离银行不良资产一万多亿,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十年期就到了,现在要还。我们的国企高管们对于这点普遍没有心理准备,或者不想有心理准备,波峰来了过好日子,波谷来了就随波逐流。
  
  (采访|本刊记者 王颖)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11:25:24 | 只看该作者
  孙大午
  
  乡村银行的“先烈”
  
  口述|大午农牧集团监事长孙大午

  
  2003年5月27日,因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我被徐水警方逮捕,大午集团也被当地政府接管。直到当年10月30日,我被法院宣布“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名成立,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这件案子,在当时很轰动,我也得以名扬全国。
  
  其实,在这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中涉及到的集资方式,是大午集团在一起步的时候就有的。
  
  刚起步时,大午集团地处偏僻,也没有贷款,发展主要是靠当地的农民支持。最初,大午集团主要从事养鸡、养猪、饲料加工等产业。经营过程中,逐渐出现了饲料(粮食)紧缺问题。于是,我就把自己家的粮食拉过来,之后是我弟弟家的粮食,再之后就是亲戚朋友、街坊邻居、企业职工家的粮食,进而借粮行为扩展到附近的农村。村民发现,与其放在家里被虫吃鼠咬,还不如把多余的粮食放在大午集团。
  
  慢慢的,大午集团这种借粮方式发展成了“粮食银行”,其模式是农民把粮食存进大午集团时,由企业给粮食定价。因为上世纪80年代末,粮食的价格波动较大,等到双方约定的借贷期满,农民可以凭收据到大午集团,或者把作价的现金取走,或者取走当初的存粮数。而且,如果在存粮期内,粮食价格上涨,则按取粮时的价钱支付。若粮价下跌,损失由大午集团承担,还按存粮时的价格支付。随高而不随低。
  
  时间久了,村民发觉这种方式很合算。采用这种方式,对大午集团也有好处:企业有了流动资金。
  
  这种“粮食银行”的模式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发展模式。随着“粮食银行”的发展,大午集团的各项业务也得到了带动。
  
  而且,农民就在企业附近,甚至有的人就在企业内部上班,他们了解企业的实力与信誉,对借款没有担心过。所以,即使出了所谓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案子,也没有一个农民在其中受到伤害。
  
  这种“粮食银行”的模式大概存在了十年之久。到了1996年以后,粮价逐渐趋于稳定,农民手中开始剩余大量的粮食。此时的农民不再满足借粮的形式,就想用粮换钱,直接吃利息。从这时候开始,“粮食银行”开始逐渐转变为借款形式。
  
  这一时期,大午集团给村民的利息,比同时期的贷款利息要低,但比同期的存款利息要高一倍到两倍。当时,整个大午集团的日常运作,基本就是靠这样的资金方式来维持。
  
  其实,像这样的借款行为,当时附近的企业也都有。我们不过是在形式上有自己的特色,“粮食银行”更是大午集团独有的。因为大午集团是一个农牧企业,扎根在农村,所以主要是跟农民借,这是行业特色决定的。而别的企业基本是在城市或者在开放区。
  
  当年,农村企业要想为发展而贷款,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以大午集团为例,首先是地处偏僻,附近没有金融机构。
  
  最主要的阻碍是我们的民营企业性质,导致像我们这样的企业没有可以用来抵押的资产。相关政策规定:我们的土地、房产不能抵押。所以,大午集团的亿万资产都是空的,最多只能靠一些机器设备或固定的办公用品来抵押,比如汽车等。大午集团大量的固定资产都无效。
  
  第三,国有银行当时在放款上,对农牧企业有所偏见。常言说: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银行认为养殖业风险很大,所以就不愿意给我们贷款。
  
  就这样,既有政策法规方面的限制,又有行业局限,导致一些银行不愿意贷款给我们。
  
  其实,这一现象直到今天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由于相关的法规政策没有改变,农村的企业还是不能抵押,不能贷款。我印象中,在县以下的农村企业中,能办理贷款的企业不能说没有,但是真的很少。现在的大午集团几乎还是办不到贷款。
  
  这些年,我们企业家在一起碰面、开会,据我了解,大家的发家史基本都是靠向亲戚朋友集资借款,还没听说哪家企业发展不起来,银行主动给办贷款的。
  
  按照上级的指示,我们也曾经改变过我们的借款模式,只是几次改变都没有取得圆满的结果。
  
  就在“粮食银行”之后那段以现金往来比较频繁的时期,银行找到我们说,这种模式是非法的,不能搞,企业要搞股份制。当时,大午集团有六家子公司,于是我就先把饲料公司先拿出来,做股份制改造的试点,成立了一个股金科,让农民以“入股自愿、退股自由、保息分红”的方式入股,为了不让农民吃亏,最低要保证农民的股利,盈利则给入股的农民分红。
  
  结果股金科搞了两三年,银行又找到我们,说这种做法是假股份制,要取缔。他们说股份制要风险共担,我们这种方式还是没让借钱给大午集团的人共担风险。其实,我后来咨询,律师认为这种做法可以归为优先股,就是不承担企业风险,出资给企业,然后优先分红的一种方式,这在法律上也是说的通的。
  
  但是,银行不认可这种“优先股”,认为是非法的,就把它给取缔了。所以我们的股金科运作了两三年,又改成了综合业务科。综合业务科的模式运行的时间比较长,应该是从1997年开始,一直到现在仍在坚持运转。
  
  针对银行的质疑,当时的我提出可以上法庭辩论。因为这在形式上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
  
  但是事情发展到最终不是以这种方式上的法庭,而是以另一种方式上的法庭。
  
  最终,经政府检查,2003年时大午集团的固定资产是1.1亿元,总资产在2个多亿,负债只有3000多万元。其中集资有2000多万元,之中的1300多万元被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退还给611户农民。
  
  这件事之后,我一直想做一个自己的乡村银行,但是探索过几次,都做不成。我也找过银监会、人行,也找人来策划过,都是因为政策上的壁垒,导致我们根本就不可能办理相关的手续。
  
  如果把2003年的那种做法照搬到今天,现在的我应该不会再有当年那样的待遇。
  
  (采访|本刊记者  张军)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