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把梳子卖给和尚故事之外的东西

[复制链接] 36
回复
518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8-29 09:02: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一个著名的典故,我要求读者看完了之后,回答我两个问题
  有一个负责卖梳子的销售主管,他手下一共有甲乙丙三个销售员,一天,他给三个下属布置了一个任务,把梳子卖给和尚.
  一个星期的期限到了,三人回公司汇报各自销售实践成果,甲先生仅仅只卖出一把,乙先生卖出10把,丙先生居然卖出了1000把。同样的条件,为什么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公司请他们谈谈各自的销售经过。
  
    甲先生说,他跑了三座寺院,受到了无数次和尚的臭骂和追打,但仍然不屈不挠,终于感动了一个小和尚,买了一把梳子。
  
    乙先生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把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的头发都吹乱了。乙先生找到住持,说:“蓬头垢面对佛是不敬的,应在每座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头。”住持认为有理。那庙共有10座香案,于是买下10把梳子。
  
    丙先生来到一座颇富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对方丈说:“凡来进香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回赠,保佑平安吉祥,鼓励多行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字,然后作为赠品。”方丈听罢大喜,立刻买下1000把梳子。
  
  现在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如果我要求你必须在他们中开除一个人,请问你开除哪一个?
  第二个问题是,如果只能留下一个人,你留哪一个?
  
﹏千﹏帆﹏过﹏尽﹏ 该用户已被删除
37
发表于 2008-10-12 11:51:3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6
发表于 2008-10-11 00:45:2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毫无意义,你的见解也没什么独特,最大的特点就是没谱。
35
发表于 2008-10-8 13:05:1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是现有答案设计的问题,但是没有想到这个问题答案不唯一,他只找到了一个理由。

记得我小时候看村里有很多电线,我就问我爸爸“爸你说我们这里什么多,到处都能看到?”,我爸说,你说的是什么方面的啊,我说:我认为电线最多了,你看到什么地方都能看到,我爸说:那石头更多,每一脚都能踩到。

34
发表于 2008-10-6 15:58:26 | 只看该作者

兄弟的思考不可谓不高啊,学习了

33
发表于 2008-9-29 11:04:27 | 只看该作者

我和大家的观点不同

我认为开除甲

虽然甲的精神很可贵 但是鉴于他方法太笨拙 不知道灵活善用 所以这样的人非常不适合做业务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不是教出来的 因此这样的人不适合这个岗位

32
发表于 2008-9-27 10:32:10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要开除或者只留一个?难道其中某个人真的一点价值都没有了吗?

销售主管让三个人这样去卖梳子,一是考察三个人的能力,以后量才而用,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只看你会不会用,能不能用。甲态度端正,适合一线销售,前提是帮助他找好目标市场,目标客户。乙和丙是对目标市场的两种分析,不能以某个寺院的销售额来定论谁好谁坏,还需经过详细的市场分析,论证。总之这两个可以当管理型人才培养。 这个案例真的很经典,涉及的东西很多。

31
发表于 2008-9-27 08:35:36 | 只看该作者
有那么麻烦吗?就一把木梳刻上积善梳应该会有人买的啊
30
发表于 2008-9-25 22:51:32 | 只看该作者
题目有诱导性,目的在于销售产品,营销人员要有打破规定局限,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要有投入产出和机会成本意识。
29
 楼主| 发表于 2008-9-25 15:18:31 | 只看该作者
我发现现在有很多的销售都是一些简单的原理讲述,很多的案例我们都很难找到,希望开一个帖子是关于设备销售的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