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为实现规划存在的问题
从我的想法来看与目前的各部门工作内容是不相同的,基本上是增加了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并且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责任。这样就对各部门的相关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在技能上要能胜任本职工作;二是个人素质要求更高,要能承受压力并且勇于接受挑战。就目前情况来看,我们的管理人员都没有接受过在职训练,出现了两个极端的现象,要么有些管理者什么事都要管一管,要么有些管理者什么事都不想做,交待一点就做一点。什么事都管的人由于管的太多结果该管的事没有做好,什么事都不管的人该做却没有做。对于什么事都管的人是由于个性积极而没有得到好的指导,结果做得有点四不像,现在想要其放弃一部分管理工作会有点接受不了,会有情绪。对于什么事都不想管的人是由于个性保守,有点得过且过,到最后本职工作就被积极者接受了一部分而只做一些专职的操作员的工作。
譬如,W因为工作积极和老总的信任而身兼多职,一方面要负责采购,又要负责仓库管理,还要负责生产管理,这样分散了她的精力,又加上对机箱类材料不了解所以导致采购作业没有做到位,使材料追踪,来料品质监管工作无法进行。
又如,K实际是装配线组长,但由于采购、技术部门的工作没有做到位使其兼管机箱、五金材料的采购与机箱设计工作,又因为仓库工作没有做到位而K同时还兼管机箱、五金件的仓库管理工作。而这又使得K实际要做的装配线管理基本没有进行,对交待的工作无法追踪更进。并且对这一块没人监管,W亦显无能为力。
再如,H实际上是要做的技术指导工作,但由于其个性比较保守,不愿接受挑战而导致与研发部的接手工作没有落实,结果使采购要做一些设计、BOM表制订工作,从而使采购的工作量增加而无法完成其本职工作。由于H没有对生产给出任何的技术指导使生产处于盲目状况,都是边做边看。用H的话说是出了问题找他,他会说出来教你怎么做。由于没有给出技术参数,生产、品管也不知如何管控,故而品管也就没有实际意义了,事实上我们也是没有品管。记得当时面试时我听老总说公司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时,我说过,这是技术上存在有问题。老总当时很肯定的回答说,我们的技术没问题,绝对没问题。现在我明白,老总指的是设计开发技术没有问题,很强。而我指的是生产技术出了问题。事实上也是如此。就目前人员配置来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就能力而言是要提升的。
如上所述,由于管理人员对自己要做什么不太清楚,也没有管理常识,一天到晚稀里糊涂还自以为是,惟老板之命是从。要想改变他们的观念需要一定的时日。要改变现状只有使权力统一,加强培训,对实在不能胜任者给与淘汰。
四.现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针对这一点,我想就我所看到的和遇到的就事论事地加以说明,也正如上面所说要想改变现状只有使权力统一。而事实上,现在我有多时侯是没法行使权力,有很多事是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说实话,有时我觉得我连批属下的假的权力都没有。
如,由于涉及到保密,基本上订单我是不能过目的,生产计划我也就不好跟进,只能做一些要求没法确认。再加上BOM、供应商等信息也是很敏感的内容,基本上老总是不让我了解的,所以导致这些方面的工作就会直接绕过我,这样我对整个生产进度就很难把握了。这是其一
又如,K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基本上他都是直接向老板汇报,我也就管不到他了。如机箱怎么改、材料什么时侯到、机箱采购这些都是没有经过我授权的工作由K完成的。久而久之他也搞不清白该向谁汇报了,更何况人都喜欢向老板表明、展示自我呢!还有,K直接向老总提出任组长一职,而老总也同意了,我基本没有得到老总的指示。这样实际上是助长了他们无组织、无纪律、我行我素的风气。这样会扰乱公司的管理运作体系。这样各部门经理就管不到下属了。工作也就无法交待下去了。
有时,很多工作是通过W来对我传达的,实际上就公司的意图我应该是W的人领导,而事实上是她给我传达指示,我再安排她去做。最后都不知谁在领导谁了。又加上W又负责仓库、采购、生产,使人觉得两人的工作是重复的。又加上我与她的管理方式不一样,她给我传达指示,我再要求她也我的方式去做她也不太高兴。如果要好专职做好采购,将仓库、生产分权给他人老总又不放心,她本人未必愿意。这种管理体系上的交叉混乱现象导致了管理的混乱。最终导致我们的工作一直不顺,做事都是拆墙补壁,拼命赶货。到最后是要出的货没有做,不出的货堆满仓库都没地方面放。仓库都存了呆料仓。这样使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增加。
公司管理层从来就没有开过会,这样导致各部门之间不能协调运作。做事成了真正的各行其事,互不相干。我认为会议不能太多,但也不能不开。我更形像地认为会议就像微机的时脉冲一样,太宽不行,如果没有就不能同步就停摆了。并且部门间的会议是要老总参加的,因为有些事是部门间的事,要老总仲裁才能定下来的。而我们基本没有这样做,所以,导致各部门之间就没了联系,也就不能相互支持了。
讲了这么多,但都是诚恳的表述,如有不对愿与老总沟通,聆听指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