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4月30日转载了一篇好文《星巴克品牌的迷失》http://www.21manager.com/html/2009/4-30/155623554.html分析的很好,读来颇受启发,
但仍有些不同意见。
作者在星巴克成功原因的最后一段写到:“星巴克现在已经不是很多人心中的星巴克,它在司空见惯中日渐淡化和平民化。它开始打破一些规则,通过进口采购变为国内采购,开展员工薪资方面的调整,这些举措都会成为品质下降的诱因。作为一家以出售气质、强调体验和文化的国际强势品牌来说,星巴克自降品味的做法会不会使得星巴克迷们很受伤?”
此段针对的是星巴克在中国的发展情形,对此我有不同看法,
我发现很多人在谈到“某某国际强势品牌在中国”时,都会习惯性界定一批“XX品牌迷”。我没看到过这些界定的确切定义,更没看到过对“XX迷”数量的统计,这些问题,我想做这些判定的人也未必清楚。那么这类人群对一个品牌的支撑作用有多大便难以界定,他们可能只是充当了先驱、新锐的角色,而品牌的长久流行,需要的是更为庞大、需求清晰的目标群体,而非少数追求时尚,朝秦暮楚之辈。而一个外来品牌能否适应水土,自然也不以“XX迷”的意志为转移。
作为实物商品,无论哪一种,最最根本是满足了人的物质需求,对品牌的精神需求则是伴生物,和围绕销售过程展开的服务一样,它可以提高忠诚度,却不能成为基础。我想这应当是一个基本规律。当然,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刻、电影这类纯粹满足人精神需要的东西要排除在外。作为咖啡厅,当然的基础是提供咖啡,对于星巴克来说,除了别致的咖啡概念,它又提供了优雅静怡舒适的环境及贴心服务,因而对中产阶级产生吸引并进而形成社区效应。而那些所谓的“中国星巴克迷”数量姑且不论,他们的中产阶级身份也应存疑,其对星巴克的物质需求有多强烈?他们去星巴克更多是为了聊天、学习、会友?还是只是对小资情调的追捧? 在美国,首先是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咖啡饮用习惯,然后是绝对人口多数的中产阶级,最后才是星巴克的小资情调。这三个因素成就了今日的星巴克,缺一不可,甚至次序都不能颠倒。
这样的星巴克如果生在中国,能否活下去恐怕都会成为问题。
插句闲话,这样的星巴克和旧时中国的茶馆、澡堂,甚至烟馆、妓院都很相像,它们都是在一定物质消费基础上,进而满足人们聊天、学习、会友及其他精神需求的。 作者还对星巴克在中国开始变得“日渐淡化和平民化”表示出担心, 可平民化不正是中国当前的主流么?象麦当劳这类在西方被认为是“廉价快餐”的东西到了中国都能贴上白领标签,更何况星巴克。
星巴克或者不进入中国市场,一旦进入,它便避免不了要降低身份和平民大众靠拢,作为营销决策,这一调整是否得当时间会来检验,但至少算不得迷失。
诚然,星巴克放下高贵多少会令人惋惜,可不要忘了,星巴克今天所靠拢的平民,正是中国日渐崛起的中产阶级。如果星巴克能把握、贴紧中国发展的脉搏节奏,这样一种共同成长的经历,会不会带来中国准中产阶级更加稳固的忠诚度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5 10:22:3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