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cort课程 目录

[复制链接] 10
回复
340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1-1 09:3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CoRT 1:拓宽
1课:对待观点(PMI)有目的地检查观点正面的、负面的和有趣的方面,而不是马上接受或者拒绝。
2课:相关因素(CAF)尽可能广泛地考虑有关情况的所有可能因素,而不只是考虑最直接的那些。
3课:规则:基本的目的和相关原则,总结上面两课。
4课:结果(C&S)。考虑直接的、近期、中期和长远的结果。
5课:目的(AGO)找出并定义自己的目的,清楚自己的目的同时理解他人的目的
6课:计划。基本的性质和相关过程,对前面两课的总结。
7课:优先权(FIP)选择不同的可能性和备选方案,按照优先权顺序排开。
8课:备选方案(APC)产生新的方案和选择,而不要限制在原来的方案上面。
9课:判断。不同的方法,总结前面两课的大部分内容。
10课:他人的观点(OPV)暂时放下自己的观点,考虑所有其他人对相关情况的观点。
CoRT 2
:组织
1课:识别。有意识的识别某个情况从而更容易理解和处理它。
2课:分析。两种分析方法。有目的地把情况分解开来更有效地思考它。
3课:对比。为了理解情况而使用对比。检查相同点和不同点。
4课:选择。有意识地寻找满足要求的答案。从各种可能性中选择。
5课:寻找其它方法。探索解决问题的其它途径。
6课:开始。对实际情况开始进行思考。第一步该做什么?
7课:组织。组织解决实际情况的方式。
8课:集中。考虑情况的不同方面。清楚当前所考虑的方面。
9课:巩固。目前取得了什么进展。总结那些已经做了,那些还没有做。
10课:结论。得出一定的结论。即使最后得出没有可行的结论也行。
CoRT 3
:交互
1课:同时考虑双方(EBS)。在辩论中同时考虑两个方面,而不是盲目的支持一方。
2课:证据:类型。辩论中提出的证据的类型。区分事实和观点。

3课:证据:价值。训练评定证据的价值。并不是每个证据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4课:证据:结构。检查证据:它是否独立,是否依赖于另一证据,另一证据是否又依赖于其它证据,等等。
5课:同意,不同意,不相关。增加支持观点的证据,去掉不支持观点的证据。
6课:保持正确1。两种保持正确的方法:(1)检查观点本身,它的应用和效果。(2)参照事实、权威和感觉。
7课:保持正确2。另外两种保持正确的方法:(1)使用名字、标签和分类。(2)判断,包括使用评价词。
8课:错误1。夸大――错误地下结论,走极端。仅仅把结论建立在部分情况上。
9课:错误2。另外两种错误的方法:误解和偏见。
10课:总结。辩论完后得到了什么?不能达成一致的7种可能的结果。
CoRT 4
:创造力
1课:正确,错误和PO“PO”,是说明在没有经过判断或者分析的情况下就得出的有创造性的观点。
2课:手段。不只是利用观点本身,还有他们引出的其它观点。
3课:随意的输入信息。那些输入的无关的谬误会使情况发生改变。
4课:概念质疑。检验概念的唯一性会导致用另外的方式做事。
5课:支配性观点。大多数情况下都有占统治地位的观点。为了具有创造性,必须摆脱这些观点的束缚。
6课:定义问题。对问题进行定义会使它更容易解决。
7课:剔除谬误。从观点中找出谬误并去掉它们。
8课:联合。通过考虑表面上没有联系的观点的性质,可以用融合或者结合的方式来创造新观点。
9课:要求。理解要求可以对创造性的观点产生影响。
10课:评价。某个观点完全满足要求吗?它有那些优点和不足?
CoRT 5
:信息与情感
1课:信息。分析信息并评价它的完整性。考虑丢失了哪些有用信息?
2课:问题。熟练使用问题。问题的目的和方向。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
3课:线索。线索、推论和暗示。对给定信息的极大外推。把两种线索结合起来。
4课:矛盾。错误判断,错误结论和其它错误的使用信息的方式。
5课:猜测。信息不完整时使用猜测。好的猜测和差的猜测。
6课:信任。可信性。如何评价我们获得的信息。证明,确信,信任,一致同意,权威,媒体,奇闻,等等。
7课:已有的观点。通常代替个人的思考――老套,陈词滥调,偏见,大众观点,等等。
8课:情绪和自我。情绪对思考的影响。通常的情绪和利己主义(必须正确,试图扮滑稽,要面子,等等)。
9课:价值。价值决定着思考和最后结果的可行性。正确地评价价值而不要试图改变它。
10课:简化和清晰化。最后归结为哪一点?情况是什么?思考的是什么?
CoRT 6
:行动
1课:目标。思考要做的第一件事。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它将作为思考的主题。尽可能明确和集中的选择思考目标的重要性。
2课:扩展。目标选好之后,下一步就是对它在深度、广度和多样性方面进行扩展。这是开放性思考。对于......尽可能多的思考
3课:浓缩。第三步是把扩展思考浓缩成更切实、有用的东西:要点、摘要、结论、选择。
4课:TEC(TARGET-EXPAND-CONTRACT)--目标扩展浓缩。按次序使用上面三个工具。训练确定目标,思考主题并提取出可行的结论。
5课:目的。搞清楚思考的确切目的。到什么时候为止:作出决定,得到行动计划或者观点?思考的一般目标和特定目的。
6课:输入。要考虑的情况、情景、框架、可用信息、因素和人。所有应该考虑的情况。
7课:解答。各种备选的解决方案,包括最明显的、传统的和最新的。产生解决方案和补救缺陷的方法。
8课:决定。决定的过程。从备选方案中选择最好的。选择的优先权和标准。决定的结果和评价。
9课:实施。执行。得出思考的最后结果。制定实现最后选择的步骤。把思考付诸实际行动。
10课:TEC-PISCO。应用整个PISCO过程:目的输入解答决定实施(Purpose-Input-Solutions-Choice-Operations)。合并所有的TEC-PISCO框架,使用前面的三个工具(TEC)来详细定义PISCO的每个阶段。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1-1 09:33:11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计划,每周推出一课.并附练习,请大家作答.
板凳
发表于 2007-1-3 08:47:34 | 只看该作者
好啊,建议练习之前先让大家了解一下课程的内容,楼主辛苦了
YuS
4
发表于 2007-1-4 22:14:21 | 只看该作者

希望如期的看到课程和习题,

我们也如期的支持。

5
发表于 2007-1-6 03:02:12 | 只看该作者
期待课程和习题
6
发表于 2007-1-7 00:43:02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的倾情奉献,有题必做。
7
发表于 2007-7-26 08:48:14 | 只看该作者

转一个旧帖,看对大家是否有用

CoRT教程 - 对思维训练方法的反思 

长云 @ 2007/07/17 → B 类
QUOTE:
提要:今晨把柯尔特教程前两章的《前言》重新细读了一番。起因很简单,我觉得这十天的学习效果不明显,想看看作者是怎么想的,所以有了下面这些文字——多数是从书中摘来的。

书中把思维定义为:智力作用于经验的实践技能。人们常常认为,高智商的人必然是高效率的思考者,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如果把智商比作汽车固有的功率,那么思维技能就等于驾驶技巧。

有效的思维确实需要信息基础,但是那种认为如果我们有足够的信息,就会有助于我们思维的观点是很荒谬的。我们很少见到因为拥有充足大量的信息,而使思维变得多余的情形。

■ 思维工具有赖于熟练运用
一个熟练的木匠不但能够熟练使用他的每一种工具,而且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何种工具。我们也应该用同样的方式来对CoRT思维工具。一个熟练的思考者应该知道要使用什么工具,以及如何使用它们。这与一个在现有的想法上徘徊是不同的。

熟练使用CoRT思维工具来自于不断的练习,这一点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我们的注意力必须始终集中在训练思维的工具上,而不是集中在练习本身的内容上。思维练习中最大的弱点就是转换问题。比如,一个人也许对某个问题展开了非常有效的讨论,但这些讨论里使用的技巧没有有效地转移到对另一种情况的新讨论上。除非把注意力集中于思考过程而不是主题上,这种转换才能完成。这就是CoRT方法强调练习“思维工具”的原因。

理解这些工具只是课程的一小部分。实践这些工具才是课程的主要目的。这样,我们才能按要求熟练而有意识地运用某一特定的思维工具,就像训练木匠使用他的工具那样。

■ 不在于“学”,而在于“习”
总之,CoRT方法是一种工具,凡是工具类、技能类的东西,掌握的重点都不在于“学”,而在于“习”。工具是为目的服务的,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如何选择合适的时机,选用合适的工具,这些都是需要常常练习的。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8
发表于 2007-7-26 08:53:55 | 只看该作者

第一章的小结:

CoRT教程 — 第一章小结[广度] 

长云 @ 2007/07/18 → A 类
QUOTE:
提要:这里对CoRT教程的第一章进行一个小结,目的在于更加深入的理解这十节课程。

示意图表示做出决定时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和顺序,左边是书中的顺序,右边是我现阶段的想法——与书的顺序有几处不同,也许我还是未能尽得其妙。

■ 第一节 PMI思维方法
▩ 定义
PMI:P(Plus):优点或是有利因素;M(Minus):缺点或是不利因素;I(Interest):兴趣点或即不是优点也不是缺点的方面。
▩ 行动
我们必须充分考虑所有因素后,再做出决策。PMI方法可以让我们考虑事情更全面一些。
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在下决定之前使用这种方法,它可以使我们的结论更客观,决策更有效。
一个观点或建议不只有好坏之分,它还能引出别的观点,这一点总结得很好。


■ 第二节 CAF 考虑所有因素
▩ 定义
CAF 考虑所有因素:1、自身的因素;2、他人的因素;3、社会的因素(环境因素)
▩ 行动
先考虑所有的因素,然后选出最重要的因素;
必要时可求助于他人;
重点应放在那些被遗漏的因素上;
如果遗漏了一些重要因素,当时正确的答案,日后却可能是错误的。


■ 第三节 规则
▩ 定义
所谓规则,就是人类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制定的约束自身行为的规范和准则。
▩ 行动
制度规则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轻松、更美好,是为了让人类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规则应该让大多数人悉知并理解,这样才能够让人们有可能遵守;
规则应当为遵守它的大多数人的利益服务。

■ 第四节 C&S = 结果与结局
▩ 定义
C&S是指对行动、计划、决定、原则等等的结果做出预见的思考过程。这些结果包括:直接结果、短期结果、中期结果和长期结果。
▩ 行动
在作出最终决定之前,应该考虑所有的结果。
直接结果可能与长期结果相反。
认真征求其它的人意见,并保证自己已经从他的角度审视过问题。
CAF用来罗列尽可能多的当前观点,C&S用来考虑尽可能多的最终结果。

■ 第五节 AGO 方向、目的、目标
▩ 定义
AGO思维方法是这样一种工具,它教会人们将注意力直接而有意识地集中到行动的目的上。人们在做事时应该考虑到,行动的目标是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想得到什么结果?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点击展开】
▩ 行动
在做一件事或一个决定之前,一定要多问几遍:“我为什么这样做?”
在做的过程中应当常常自问:现在有没有偏离我的目标?
当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当自问:已制定的目标对我的最终目的而言,现在还是正确的吗?


■ 第六节 计划(PLANNING)
▩ 定义
计划就是提前思考如何去做一件事情。
▩ 行动
计划的价值取决于它的结果;
尽量让计划简单而且直接;
在做出一个计划之前,认真考虑所有因素,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

■ 第七节 优先考虑的事情
▩ 定义
有些事情比其它事情更重要;有些因素比其它因素更重要;有些目标比其它目标更重要;有些结果比其它结果更重要。
在考虑一件事情时,当你产生了很多观点之后,你必须决定哪些东西是最重要的,这样才能去完成它们
▩ 行动
抓住重点不是第一步,如果一开始就只挑选最重要的观点,那么我们只能看到冰山的一角。但是如果开始试着时行全面的观察,那么我们最终对重要性的评价就会变得更有价值。
确定一件事情具有最高优先权的原因,至少要对自己陈述三遍。
抓住重点不是第一步,如果一开始就只挑选最重要的观点,那么我们只能看到冰山的一角。但是如果开始试着时行全面的观察,那么我们最终对重要性的评价就会变得更有价值。
确定一件事情具有最高优先权的原因,至少要对自己陈述三遍。

■ 第八节 APC 其它的选择、可能性及方案
▩ 定义
APC是指试图有意识地寻找其他备选答案的思考过程。
▩ 行动
不要相信非常明显的答案,除非已经认真筛选过其它方案;
需要给自己定一个最小方案的数量,譬如3到5个(或按类别来划分);
对未知方案的不懈寻找,就等于在把决策的风险不断减小。

■ 第九节 决定
▩ 定义
在做决定时,弄清以下几个问题很有用:它涉及的所有因素(CAF)、目标(AGO)、优先考虑的因素(FIP)和带来的结果(C&S),当然还有其他的因素(APC)。一旦得出结论,就可以用一个PMI测试。这就是做出一个决定的正确方法。
▩ 行动
要做出正确的决定,必须弄清楚两件事:做决定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排列顺序;
应该明白这些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并要深刻理解排列顺序的重要性;
记住,不应该仓促下结论——可以很快,但是不可以仓促。

■ 第十节 其他人的观点(OPV)
▩ 定义
即使是在同样的情况下,人们看待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也会各不相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会不同。能够知道别人怎样思考是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试着从其他人的观点来看问题就是OPV要解决的问题。
▩ 行动
要常常询问周围的人,从他的角度是怎么看待问题的。
不但要努力寻找持有不同观点的人,还要弄清楚不同的观点是什么。
鼓励大家提出不同的观点,收集的观点越多,所考虑到的因素越全面。
留意最终决定与某些观点不同时所引发的问题——日本人的决策方法可做借鉴。
9
发表于 2007-10-14 16:36:00 | 只看该作者
人们看待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相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会不同。
10
发表于 2008-5-16 11:22:35 | 只看该作者
收藏了,买了好久了,也没好好细读下,从现在起认真思考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