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em05]。楼上的诸位都是从大的方面思考问题啊!佩服[em07]\佩服[em07]!看来都属于位高权重,忧国忧民之人啊。我就不一样了,我习惯就事论事,大事考虑不来,小事再不做就饿死的主,我就在这里发表一下我对和尚吃饭的问题吧! 首先,从背景分析,饭到底有多少?第一种分法每天只有一个人能吃饱?!这是为什么?节粮渡慌?还是本身就不富裕,没有富裕粮?如果这两点都不是,那就得首先彻查伙房的管理人员和大厨师的问题了!(是没能力还是贪墨)都能吃饱,还在乎怎么分?!毕竟仓凛足而知礼仪,那是就会是一片谦和之像! 其次,如果上一点排除就是属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了。再分析,是庙的牌子不够响,没人来施舍呢,还是自己后山的那些地赶上风不调,雨不顺的坏年景,没什么收成? 如果是前者,得找管理层想办法解决了看是想办法上市呢,还是整点历史文化搞个旅游,整大点再弄个文化遗产之类的等等,再要不就制造点事件,最好能上省卫视,制造亮点,想办法把人吸引过来烧香、祈愿多挣点钱。 如果是后山的地年景不好的话,得分析了靠天吃饭可不是长久之事,现在生态环境变化这么得多么恶劣,不是厄尔尼诺就是暖冬的再不就来个板块运动整海啸,指望天是不行了。我提两条,如果你的庙符合我上点分析的就搞旅游项目,不过别盖太多的房,因房恢地不值而且卖不上价,就着田园小景整点错落有致的能和庙宇文化相关联的住宅区,最好整的就是和尚睡觉的地方,文化旅游吗。如果你的庙没文化而且感觉这个事一时半会办不下来的话,就搞特色经济吧,和中央7联手找特色项目吧,特色与绿色相结合,经济与文化相挂钩,比种粮食强。有钱了就不用饭碗不满了。 问题的根找到了,就好解决了,可眼前彼此吃饭不公平的事还得解决。在解决前我多说两句,我就不相信七个人都吃的一样多!看来也是一个不团结没有互助友爱相辅相成的观念的团队。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这样改吧。 每天都不饱,还想平均。把锅和碗都该成带刻度的,每天盛饭前看总体积,一个人成六个人监督,谁也别多谁也别少,反正是粥液体好看。 在如果舍得花点钱的话,改成半自动的,把碗的体积固定,像自动饮水机一样,每份的流量根据ID号设置固定每天一次(尾数设定为1、2、3代表三顿饭,前面一样)谁多了,碗也盛不了,一目了然。 解决问题得从根本解决,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关键问题还是得抓好“菜篮子、饭盆子”工程啊!都能吃得饱,谁还抢! 以上就是我的自荐信,庙里要我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