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管理故事集锦

[复制链接] 18
回复
192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7-10 13:07: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管理故事:拖延的代价

 我在《高效的时间管理》课程上给学员讲过这样一个经典的事例:

  某天清晨,张三在上班途中,信誓旦旦地下定决心,一到办公室即着手草拟下年度的部门预算。他准时于九点整走进办公室。但他并没有立刻开始预算草拟工作,因为他突然想到不如先将办公桌及办公室整理一下,以便在进行重要的工作之前为自己提供一个干净与舒适的环境。他总共花了三十分钟的时间,使办公环境变得有条不紊。他虽然未能按原定计划在九点钟开始工作,但他丝毫不感到后悔,因为三十分钟的清理工作不但已获得显然可见的成就,而且它还有利于以后工作效率的提高。他面露得意神色随手点了一支香烟,稍作休息。此时,他无意中发现报纸上的彩图照片是自己喜欢的一位明星,于是情不自禁地拿起报纸来。等他把报纸放回报架,时间又过了十分钟。这是他略感不自在,因为他已自食诺言。不过报纸毕竟是精神食粮,也是重要的沟通媒体,身为企业的部门主管怎能不看报,何况上午不看报,下午或晚上也一样要看。这样一开脱,心也就放宽了。于是他正襟危坐地准备埋头工作。就在这个时候,电话声响了,那是一位顾客的投诉电话。他连解释带赔罪地花了二十分钟的时间才说服对方平息怒气。挂上了电话,他去了洗手间。在回办公室途中,他闻到咖啡的香味。原来另一部门的同事正在享受上午茶,他们邀他加入。他心里想,刚费心思处理了投诉电话,一时也进入不了状态,而且预算的草拟是一件颇费心思的工作,若头脑不清醒,则难以完成,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应邀加入,便在那前言不搭后语地聊了一阵。回到办公室后,他果然感到精神奕奕,满以为可以开始正式工作了”——拟定预算。可是,一看表,乖乖,已经十点四十五了!距离十一点的部门例会只剩下十五分钟。他想,反正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也不太适合做比较庞大耗时的工作,干脆把草拟预算的工作留待明天算了。
  
  点睛:

   张三身上有许多时间管理者的影子,养成这样拖延的恶习,终将一事无成。拖延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莎士比亚有句名言: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若是时间放弃了你,等待你的将是无限制的恶性循环,如果不及时醒悟,后果将不堪设想。
  拖延使你陷入烦躁的情绪。一件事久办未完,在心里沉沉甸甸地压着,就像勃子里挂着一块石头,又好像陷入了不可自拔的泥坑,这怎么不使你焦虑烦躁,寝食难安呢?
  拖延使你要处理的问题越积越多,每天对着桌面上堆积如山的未处理的工作,却不知从何下手,结果往往是丢了这件忘了那件,一件不成又半途而废,费时费力,结果问题是越来越多。
  拖延使你一再地遭受心理挫折,它会使你对自己越来越失去信心,你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或者迁怒于所处的工作环境,产生怨气,抱怨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发挥或者老是有这样那样的事来阻碍你的工作。
  拖延还会使你前途黯淡,与晋升无缘。一个上司绝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部下办事拖拉,不讲求实效,做不出什么业绩来。上司需要的是强有力的辅助者,而不是优柔寡断的跟随者
  企业的主管和员工随时都要提醒自己凡事拒绝拖延,现在开始行动这句话,如果有一件事情终究得你去做的话,就不要反复问自己:我要做它吗?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是确定,你应该做的只是:将你决定要完成的期限写在笔记薄上,然后准时去做,如果等到最后一分种才去做,不但会让自己变得很焦虑,而且在处理过程中会经常犯错或者得到的结果不尽如人意。
  
   我在《高效的时间管理》课程上给学员讲过这样一个经典的事例:



  某天清晨,张三在上班途中,信誓旦旦地下定决心,一到办公室即着手草拟下年度的部门预算。他准时于九点整走进办公室。但他并没有立刻开始预算草拟工作,因为他突然想到不如先将办公桌及办公室整理一下,以便在进行重要的工作之前为自己提供一个干净与舒适的环境。他总共花了三十分钟的时间,使办公环境变得有条不紊。他虽然未能按原定计划在九点钟开始工作,但他丝毫不感到后悔,因为三十分钟的清理工作不但已获得显然可见的成就,而且它还有利于以后工作效率的提高。他面露得意神色随手点了一支香烟,稍作休息。此时,他无意中发现报纸上的彩图照片是自己喜欢的一位明星,于是情不自禁地拿起报纸来。等他把报纸放回报架,时间又过了十分钟。这是他略感不自在,因为他已自食诺言。不过报纸毕竟是精神食粮,也是重要的沟通媒体,身为企业的部门主管怎能不看报,何况上午不看报,下午或晚上也一样要看。这样一开脱,心也就放宽了。于是他正襟危坐地准备埋头工作。就在这个时候,电话声响了,那是一位顾客的投诉电话。他连解释带赔罪地花了二十分钟的时间才说服对方平息怒气。挂上了电话,他去了洗手间。在回办公室途中,他闻到咖啡的香味。原来另一部门的同事正在享受上午茶,他们邀他加入。他心里想,刚费心思处理了投诉电话,一时也进入不了状态,而且预算的草拟是一件颇费心思的工作,若头脑不清醒,则难以完成,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应邀加入,便在那前言不搭后语地聊了一阵。回到办公室后,他果然感到精神奕奕,满以为可以开始正式工作了”——拟定预算。可是,一看表,乖乖,已经十点四十五了!距离十一点的部门例会只剩下十五分钟。他想,反正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也不太适合做比较庞大耗时的工作,干脆把草拟预算的工作留待明天算了。


  点睛:

  张三身上有许多时间管理者的影子,养成这样拖延的恶习,终将一事无成。拖延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莎士比亚有句名言: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若是时间放弃了你,等待你的将是无限制的恶性循环,如果不及时醒悟,后果将不堪设想。

  拖延使你陷入烦躁的情绪。一件事久办未完,在心里沉沉甸甸地压着,就像勃子里挂着一块石头,又好像陷入了不可自拔的泥坑,这怎么不使你焦虑烦躁,寝食难安呢?

  拖延使你要处理的问题越积越多,每天对着桌面上堆积如山的未处理的工作,却不知从何下手,结果往往是丢了这件忘了那件,一件不成又半途而废,费时费力,结果问题是越来越多。

  拖延使你一再地遭受心理挫折,它会使你对自己越来越失去信心,你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或者迁怒于所处的工作环境,产生怨气,抱怨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发挥或者老是有这样那样的事来阻碍你的工作。

  拖延还会使你前途黯淡,与晋升无缘。一个上司绝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部下办事拖拉,不讲求实效,做不出什么业绩来。上司需要的是强有力的辅助者,而不是优柔寡断的跟随者

  企业的主管和员工随时都要提醒自己
凡事拒绝拖延,现在开始行动这句话,如果有一件事情终究得你去做的话,就不要反复问自己:我要做它吗?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是确定,你应该做的只是:将你决定要完成的期限写在笔记薄上,然后准时去做,如果等到最后一分种才去做,不但会让自己变得很焦虑,而且在处理过程中会经常犯错或者得到的结果不尽如人意。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7-10 13:12:58 | 只看该作者

管理故事:选对池塘钓大鱼

 战略是指组织发展的全局方略,是组织实现目标的重大方针与计划,正确的战略是组织走向成功的前提。
  
  周末,张真和吴非来到一个鱼塘边钓鱼。
  不一会儿,张真就钓到了好几条大鱼,而吴非却一无所获。
  吴非实在想不明白,便来到张真身边,向他请教钓鱼的秘诀。
  张真一边将干蝇挂在鱼钩上,一边对吴非说:如果你确定要钓什么鱼,你就准备做一系列的选择吧。选择的正确与否决定你能否钓到,或者更准确地说能否钓到大鱼。
  张真将鱼钩准确而且有力地抛向水面,然后坐下来看着鱼塘说:钓鱼也许应该靠运气的,不确定性的因素太多了。如果我们都做了对的选择,是否成功则要靠天意。但是,钓鱼不是傻瓜游戏,它更像是玩21点扑克牌。你对娱乐场所游戏规则和概率了解得越多,你赢的机会(钓到大鱼)就越大。
  首先,要挑选一片水域。如果你想钓鲤鱼或者鲫鱼,那么必须在淡水区域,比如在水库、鱼塘,或者在一条不大湍急的小河边。如果你想钓鲸鱼,也许需要驾着渔船进入深海,享受惊涛骇浪的刺激。
  鱼并非均匀地分布在所有的水域,同一区域,有人能够钓到大鲤鱼,而另一些人钓到的总是小鱼。因此,选择池塘变得十分重要了。在这个池塘钓鱼,我是经过反复选择的,而你则是完全盲目的,尽管我们碰巧遇在一起了,但是我们却有区别。这种区别在于我知道自己的选择;而你是随机的,也许你能有好机会,但是机会不可能总是惠顾你。真正的成功需要积累和理智的选择。
  张真的鱼又上钩了,又是一条大红尾鲤鱼。
  张真微微一笑,说:你知道吗?为了选择这个鱼塘,我做了长时间的观察和分析,了解水深和藻类的繁殖情况。也许你觉得这不过是一种娱乐,似乎应该更轻松些。但是,如果我们选错了池塘,拿着鱼竿傻傻地坐在池塘边,那还不如坐在花园的长椅上眯着眼睛晒太阳呢!我们也许没必要将钓鱼当成一种体育比赛,但是也不能完全不用心思。这是一种人生态度,一旦你养成了这种态度,你就能从中获得某种乐趣——思考的乐趣。
  选定了池塘,接下来你应该聘请一个教练。” 张真接着说,许多人宁愿选择做一个失败者,也不愿意选择依靠他人的帮助,无论是付费还是免费。如果你立即接受你是无知的、而且什么也不懂的事实,如果你闭上自己的嘴巴,那你的钓鱼技术也会迅速提高。
  最后,选择一个位置。与人生层次一样,鱼也有层次之分,当一个地方的鱼钓完了,我们必须不断地调整我们的位置。但并非盲目的,我们必须知道哪些位置会有鱼。鱼是游动的,机会也是在变化的。也许我们选对了一个好区域,并且选对了一个好池塘,但是我们却在一只有小鱼的浅水区徘徊,我们又怎么能够钓到大鱼呢?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变化位置来寻找大鱼,并且在其饥饿的时候投下鱼饵,将其钓上来。

  点睛:

   市场总是随时随地给人们带来各种成功的机遇。但这种机遇往往不容易被人注意,而且它们稍纵即逝。所以只有少数人掌握了时机,取得了巨大成功。机会本身是一样的,而它的意义却因人而异。它不会惠顾任何一个平庸之辈,只属于善于争天时、得地利、用能人的佼佼者。
  经营管理者必须练就这样一种眼光:在观察辨别一种客观存在的机会时,善于找到它有利于自己生意发展的方面,并且大体测出它有利的程度。
  做生意不能没有眼光。有眼光加上有胆量,就能闯出一个新天地。眼光,对于一个经营管理者,对于肩负着一个公司发展重任的当家人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他们几乎年年月月都要运用自己的眼光,去找准公司发展的方向,寻觅经营的落脚点。一旦看准,生意的航船就乘风破浪,一日千里;一旦看偏,航道上就处处明滩暗礁,步履维艰。
  领导者应该练就一种好眼光,这对事业发展的成败和快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具有眼光的领导者,就好像戴上了望远镜,肯定比他人看得远,看得清。
  

 战略是指组织发展的全局方略,是组织实现目标的重大方针与计划,正确的战略是组织走向成功的前提。

  

  周末,张真和吴非来到一个鱼塘边钓鱼。

  不一会儿,张真就钓到了好几条大鱼,而吴非却一无所获。

  吴非实在想不明白,便来到张真身边,向他请教钓鱼的秘诀。

  张真一边将干蝇挂在鱼钩上,一边对吴非说:如果你确定要钓什么鱼,你就准备做一系列的选择吧。选择的正确与否决定你能否钓到,或者更准确地说能否钓到大鱼。

  张真将鱼钩准确而且有力地抛向水面,然后坐下来看着鱼塘说:钓鱼也许应该靠运气的,不确定性的因素太多了。如果我们都做了对的选择,是否成功则要靠天意。但是,钓鱼不是傻瓜游戏,它更像是玩21点扑克牌。你对娱乐场所游戏规则和概率了解得越多,你赢的机会(钓到大鱼)就越大。

  首先,要挑选一片水域。如果你想钓鲤鱼或者鲫鱼,那么必须在淡水区域,比如在水库、鱼塘,或者在一条不大湍急的小河边。如果你想钓鲸鱼,也许需要驾着渔船进入深海,享受惊涛骇浪的刺激。

  鱼并非均匀地分布在所有的水域,同一区域,有人能够钓到大鲤鱼,而另一些人钓到的总是小鱼。因此,选择池塘变得十分重要了。在这个池塘钓鱼,我是经过反复选择的,而你则是完全盲目的,尽管我们碰巧遇在一起了,但是我们却有区别。这种区别在于我知道自己的选择;而你是随机的,也许你能有好机会,但是机会不可能总是惠顾你。真正的成功需要积累和理智的选择。

  张真的鱼又上钩了,又是一条大红尾鲤鱼。

  张真微微一笑,说:你知道吗?为了选择这个鱼塘,我做了长时间的观察和分析,了解水深和藻类的繁殖情况。也许你觉得这不过是一种娱乐,似乎应该更轻松些。但是,如果我们选错了池塘,拿着鱼竿傻傻地坐在池塘边,那还不如坐在花园的长椅上眯着眼睛晒太阳呢!我们也许没必要将钓鱼当成一种体育比赛,但是也不能完全不用心思。这是一种人生态度,一旦你养成了这种态度,你就能从中获得某种乐趣——思考的乐趣。

  选定了池塘,接下来你应该聘请一个教练。” 张真接着说,许多人宁愿选择做一个失败者,也不愿意选择依靠他人的帮助,无论是付费还是免费。如果你立即接受你是无知的、而且什么也不懂的事实,如果你闭上自己的嘴巴,那你的钓鱼技术也会迅速提高。

  最后,选择一个位置。与人生层次一样,鱼也有层次之分,当一个地方的鱼钓完了,我们必须不断地调整我们的位置。但并非盲目的,我们必须知道哪些位置会有鱼。鱼是游动的,机会也是在变化的。也许我们选对了一个好区域,并且选对了一个好池塘,但是我们却在一只有小鱼的浅水区徘徊,我们又怎么能够钓到大鱼呢?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变化位置来寻找大鱼,并且在其饥饿的时候投下鱼饵,将其钓上来。

  
点睛

  市场总是随时随地给人们带来各种成功的机遇。但这种机遇往往不容易被人注意,而且它们稍纵即逝。所以只有少数人掌握了时机,取得了巨大成功。机会本身是一样的,而它的意义却因人而异。它不会惠顾任何一个平庸之辈,只属于善于争天时、得地利、用能人的佼佼者。

  经营管理者必须练就这样一种眼光:在观察辨别一种客观存在的机会时,善于找到它有利于自己生意发展的方面,并且大体测出它有利的程度。

  做生意不能没有眼光。有眼光加上有胆量,就能闯出一个新天地。眼光,对于一个经营管理者,对于肩负着一个公司发展重任的当家人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他们几乎年年月月都要运用自己的眼光,去找准公司发展的方向,寻觅经营的落脚点。一旦看准,生意的航船就乘风破浪,一日千里;一旦看偏,航道上就处处明滩暗礁,步履维艰。

  领导者应该练就一种好眼光,这对事业发展的成败和快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具有眼光的领导者,就好像戴上了望远镜,肯定比他人看得远,看得清。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7-10 13:13:55 | 只看该作者

管理故事:智者的忠告


  身为管理者,一定要掌握批评的艺术,当面指责下级的错误,往往只会招来对方顽强的抵抗情绪,而巧妙地暗示对方注意自己的错误,则会受到爱戴。



  山顶住者一位智者,他胡子雪白,谁也说不清他有多大年纪。

  男女老少都非常尊敬他,不管谁遇到大事小情,他们都来找他,请求他提些忠告。

  但智者总是笑眯眯地说:我能提些什么忠告呢?

  这天,又有年轻人来求他提忠告。

  智者仍然婉言谢绝,但年轻人苦缠不放。

  智者无奈,他拿来两块窄窄的木条,两撮钉子——一撮螺钉,一撮直钉。

  另外,他还拿来一个榔头,一把钳子,一个改锥。

  他先用锤子望木条上钉直钉,但是木条很硬,他费了很大劲,也钉不进去,即使把钉子砸弯了,也钉不进去。

  一会儿功夫,好几根钉子都被他砸弯了。

  最后,他用钳子夹住钉子,用榔头使劲砸,钉子虽弯弯扭扭地进到木条里面去了,但他也前功尽弃了,因为那跟木条也裂成了两半。

  智者又拿起螺钉,改锥和锤子,他把钉子望木板上轻轻一砸,然后拿起改锥拧了起来,没费多大力气,螺钉钻进木条里了,天衣无缝。

  智者指着木条笑笑:忠言不必逆耳,良药不必苦口,人们津津乐道的逆耳忠言,苦口良药,其实都是笨人的苯办法。那么硬碰硬有什么好处呢?说的人生气,听的人上火,最后伤了和气,好心变成了冷漠,友谊变成了仇恨,我活了这么大,只有一条经验,那就是绝对不直接向任何人提忠告。当需要指出别人的错误的时候,我会像螺丝钉一样婉转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点睛:

  忠言不必逆耳,良药不必苦口,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像螺丝钉一样婉转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你的人际关系才可能和谐。

  一般人认为,挨批评肯定是苦的,是一件丢面子的事,因为
,受批评者往往要产生抵触情绪,使批评的效果大打折扣,即批评产生的负效应。聪明的领导者却能够很恰当地把握批评的方法尺度,使批评达到春风化雨,甜口良药也治病的效果。
  其实,许多时候批评的效果往往并不在于言语的尖刻,而在于形式的巧妙,正如一片药加上一层糖衣,不但可以减轻吃药者的痛苦,而且使人很愿意接受。批评也一样,如果我们能在必要的时候给其加上一层
外衣,也同样可以达到甜口良药也治病的目的。

4
 楼主| 发表于 2007-7-10 13:15:38 | 只看该作者

时间管理故事:谁扛走了富翁的箱子
  
  一位富翁买了一幢豪华的别墅。从他住进去的那天起,每天下班回来,他总看见有个人从他的花园里扛走一只箱子,装上卡车拉走。
  他来不及叫喊,那人就走了。这一天他决定开车去追。那辆卡车走得很慢,最后停在城郊的峡谷旁。
  陌生人把箱子卸下来扔进了山谷。富豪下车后,发现山谷里已经堆满了箱子,规格式样都差不多。
  他走过去问:刚才我看见你从我家扛走一只箱子,箱子里装的是什么?这一堆箱子又是干什么用的?
  那人打量了他一番,微微一笑说:你家还有许多箱子要运走,你不知道?这些箱子都是你虚度的日子。
  什么日子?
  你虚度的日子。
  我虚度的日子。
  对。你白白浪费掉的时光、虚度的年华。你朝夕盼望美好的时光,但美好时光到来后,你又干了些什么呢?你过来瞧,它们个个完美无缺,根本没有用,不过现在……”
  富豪走过来,顺手打开了一个箱子。
  箱子里有一条暮秋时节的道路。他的未婚妻踏着落叶慢慢走着。
  他打开第二个箱子,里面是一间病房。他的弟弟躺在病床上等他回去。
  他打开第三只箱子,原来是他那所老房子。他那条忠实的狗卧在栅栏门口眼巴巴地望着门外,已经等了他两年,骨瘦如柴。
  富豪感到心口绞疼起来。陌生人像审判官一样,一动不动地站在一旁。
  富豪痛苦地说:先生,请你让我取回这三只箱子,我求求您。我有钱,您要多少都行。
  陌生人做了个根本不可能的手势,意思是说:太迟了,已经无法挽回。说罢,那人和箱子一起消失了。

  点睛: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时间会在不知不觉的时候溜走,而当你觉醒时,已经晚了。所以,你要善于利用每一天的时间,提高人生的效率和质量。时间弥足珍贵,我们不能绝对地延长寿命,但可以通过善用时间的好习惯,来相对地将生命延长。这样就等于增加了生活的密度,扩充了有限的生命内涵。
  人们之所以会浪费时间,就在于他们没有想到自己是时间的主人,没有养成善于利用时间的好习惯。而这种习惯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根本。但你若没有这一良好的习惯,经常地浪费时间,消耗生命,其结果则是难以想象的。
  现代商界中,与人洽谈生意,都希望利用最短时间产生最大效力。有无数大银行、大公司的经理以及高级职员,经过多年经验都养成了善用时间的习惯。有不少实力雄厚、目光远大、判断准确、刻苦耐劳的大事业家,多是沉默寡言而办事迅速敏捷的人,他们所说出来的话,句句都是确切而有效的放矢的。他们从不在无谓的事情上面多耗费一点一滴的时间。
  在海尔,张瑞敏推行一种名为“OEC”的管理方法。“OEC”管理法也可表示为: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即:当天的工作当天完成,每天工作要清理并要每天有所提高。“OEC”管理法由三个体系构成:目标体系、日清体系、激励机制。首先确立目标;日清是完成目标的基础工作;日清的结果必须与正负激励挂钩才有效。
  一句话,珍惜时间,管理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时间多了,机会就多;机会的增加,必然促成目标的早日实现,生命就得以延续。善用时间,正是善用自己的生命。

 

5
 楼主| 发表于 2007-7-10 13:16:17 | 只看该作者

管理故事:别带着有色眼镜用新人
  
  如果老板有一个用人的平常心,对新员工不存偏见,着力培养,不轻易放弃,也许新员工会是另一种样子的。
  
  有这样一位GM汽车公司的女职员,她为人随和,工作尽心尽力,深得公司老板肖彤和其他员工的喜欢;她做秘书工作已经4个月了,但仍然不能胜任本职工作。这可难住了肖彤。解雇她,实在是很可惜,公司在她身上投资了不少时间和金钱;不解雇吧,她又干不好。肖彤想:总有一个工作岗位适合她。经过观察,与她谈话,肖彤在了解到许多新情况后,把她调到汽车公司销售部门。果然她干得不错,后来成为销售骨干,为公司赚了不少的钱。假如肖彤当初果断辞退,那么,公司前期所做的人才投资就拱手送给其他公司了,GM公司的投资是彻底收不回来了。
  和上述做法不同,有些老板就因同样的原因而犯了大错误,使公司陷于被动。杨威经营着一个大化工公司,引进了一些年轻人,其中有一个非常有头脑的年轻人,但由于他刚进公司,杨威不大了解他,就随便给他安排了一个较低级的岗位。这个年轻人很失望,感到怀才不遇,于是对公司的事务不太热心,得过且过。但他很有管理才能,暗中观察了公司的运行机制,认真分析其利弊,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可是,杨威并不以为然。令人想不到的是,他也很有商业头脑。他建议生产新的产品,老板杨威也没有采纳。不仅如此,后来杨威听信谗言,决定解雇他。这个年轻人,受挫后发奋努力,决心要付诸实施他的宏伟蓝图。他白手起家,成立一个与杨威公司相同业务的公司,后来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成为他曾经任职过的那家大公司的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以至于最后差点把杨威的公司挤垮了。

  点睛:

  一般的老板对新来的员工不够重视,通常只让他们做些杂事,并怀有戒心,将他们放置一段,即使暂时安排个职位,也觉得不顺手,往往产生新不如旧的感觉。老板用那种挑剔的目光,以老员工的标准来衡量他,有一种看走眼了的感觉,认为聘来个物不抵值的没用的人,甚至把他当成包袱,急于甩掉。当然这也使新雇员大为失望。

  应该说老板这种心态很不好,缺乏长远眼光。经过甄选的新雇员没用,更多的是客观原因造成的,特别是你没有给他机会,或没有给他合适的岗位,使其不能展示其长处,落了个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境遇。  

  作为领导者对于企业招聘的新员工,要详细告诉他公司工作的环境、公司的现实情况和发展前景,使新员工尽快获得这些信息。新员工获得的信息越充分,越容易安心工作,也就省去了到处打听小道消息的时间和精力。与公司领导,与老员工交往越紧密,就越容易建立归属感,也有利于打消他的试试看、不行就走人的意念。  

 

6
 楼主| 发表于 2007-7-10 13:20:35 | 只看该作者

管理故事:做别人的尾灯
  
  在一次会议中,我认识了一位年轻有为的企业家李先生。早听说李先生创业的传奇了,于是我便问起他的创业秘诀是什么。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那是五年前,李先生还在一家台资企业做事。他们的老板不但是个在多国拥有众多公司的大企业家,同时还是个教授,是学者型商人,既有很好的经济头脑,又有很高的学术成就。李先生就是冲着这一点,进了他的公司。由于李先生勤奋,肯动脑,老板很快就提拔他做了部门经理,专管家具的销售。他也一直做得没什么差错。
  有一次,公司进了一套家具,标价是二十万元。可不知为什么,放了四个月都没有一个人问过价。好不容易有一天,一位顾客一进来就看中了这套家具,问了价格后,就一直想压低点,问李先生 ,十八万元卖不卖。李先生也很想把这套家具出手,可是老板只给了他一万元钱的浮动权限,偏偏那位顾客也固执,说十八万元不行就不买了。僵持了好久,李先生想打电话找老板请示一下,可老板去国外出差了,手机也关了,他不敢擅自做主,这笔生意就这样黄了。
  过了两天,老板回来,李先生汇报了这件事。老板有些不悦,他说,你没看到现在这套家具已经很难脱手了?你应该知道我的心理,既然四个月没人问,就说明这套家具已经没有什么买点了,应该越早脱手越好。别说十八万元,就是十七万元你也应该卖的,不然,下次连十六万元恐怕都没人要了。
  李先生有些委屈地低着头,心想,我那有那么大的胆子呀。看见他的样子,老板宽厚地笑笑,说算了,先开车送我,我们一起去吃饭吧。他们上了车,李先生发动了车子,空中有些雾,路上的车子很多,走得有些慢。过了十几分钟,雾越来越大,路况都看不太清了。老板到不着急,一边由着他慢慢蜗牛似地在车流中爬,一边和他说这话。他问李先生,在这样的大雾天气开车,你怎么样才能走得更安全?李先生说,只要跟着前面车子的尾灯,就没什么事。老板沉默了一会,突然问,如果你是头车,你该跟着谁的尾灯呢?
  李先生听了,心中一阵震动,是呀,如果自己是头车,又有谁会给自己指路?老板的言外之意他一下就领悟了:在一般情况下,你可以依靠上司,让上司替你拿主意,也使你不用分担责任。可是特殊情况下,你应该用自己的慧眼,看清前面的路该怎么走,用自己的头脑来分析利弊,选择自己的方向。比尔﹒盖茨能跟谁?只会跟在别人的尾灯后面的人,永远不会领头的。
  这以后,李先生工作得更加出色了,没多久,他就发现了一个新的别人没有开拓的创业领域,通过自己的奋斗和敏锐的商业头脑,很快就成功了。他的创业秘诀就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做别人的尾灯。 
      
  点睛:

  管理者要想做别人的尾灯,就必须拥有自由的头脑,依靠自己的思考选择自己的方向;要想拥有自由的思想,就必须有期望做别人尾灯的意志,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而现代企业管理提出新的要求:管理是当领袖,而不是当经理。

  第一、领袖强调未来,是播种者;经理着眼点在目前,是花匠,懂得怎样修剪树枝,美化环境。

  第二、领袖是曹操,懂得用望梅止渴的远见和激励;经理是孔明,擅长草船借箭的计划与执行。

  第三、领袖领导人;经理管理事。

  第四、领袖犹如建筑师,知道怎么设计最有效能的房子(组织);经理是包工,懂得怎样把房子(组织)造得最有效率。

  第五、领袖授权赋能,将权力向外扩散;经理分层负责,权力是一层一层向上请示的。

  最后,在所有领袖和经理的定义中,将差异说得最好的是:领袖知道什么是对的事;经理知道怎么做得对。

  你想追求自己更有价值的人生吗?如果是那样,那么你就得拥有自由思维的头脑和做别人尾灯的意志。

7
 楼主| 发表于 2007-7-10 13:21:21 | 只看该作者

管理故事:佛祖的用人之道

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来烧香的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点睛:

  人力资源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将人才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同样的企业资源,不同的人去把控,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人力资源也是如此。同样的团队,不同的领导,取得的成绩也会有所不同。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胆怯者取其慎。就是说要知人善任,根据每个人的优缺点扬长补短,发挥出各人最大的能量。知人,就是要有了解人,洞察人的能力,对人才要进行详细的分解和判断;善任,就是要善于用人,把人才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使每个里的萝卜都能各安其职,从而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干。

  其次,对人才的长短要辩证地看。古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普通人如此,伟人也这样。另外,人才的长与短又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从一个角度看是长,换一个角度看可能就是短;在这个环境下是短,在另一环境中可能是长。古诗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再说,人才的长与短是不断发展的,优缺点不是凝固不变的,人才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取长补短的过程。

  其三,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既需要杰出人才,也需要一般人才。既然人人都有其长和短,领导者在选拔人才时,首先要善于发现每个人的长处,然后度才而授任,量能而施职杀鸡用宰牛刀不行,宰牛用杀鸡刀也不妥。

  其四,要用人之长,容人之短。只要一个人有一技之长,主流是好的,就要大胆地使用,而不能因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就让人才白白流失。容人之,不仅包括容忍别人的缺点,而且要容人之(即历史地看待从前的过失)、容人之怪(与常人不同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当然,容人之短决不是对所用之人的缺点视而不见,也不是纵容姑息,而是在给他舞台和机会的同时促其逐步改进。另外,对于领导者而言,不仅有一个容人之短的问题,而且有一个容人之长的问题,即允许别人赶上和超过自己,这样才能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8
 楼主| 发表于 2007-7-10 13:22:22 | 只看该作者

管理故事:三个和尚有水喝
  
  有一名老话,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如今,这三个观点过时了。现在的观点是一个和尚没水吃,三个和尚水多得吃不完。
  
  有三个庙,这三个庙离河边都比较远。怎么解决吃水问题呢?第一个庙,和尚挑水路比较长,一天挑了一缸就累了,不干了。于是三个和尚商量,咱们来个接力赛吧,每人挑一段路。第一个和尚从河边挑到半路停下来休息,第二个和尚继续挑,又转给第三个和尚,挑到缸里灌进去,空桶回来再接着挑,大家都不累,水很快就挑满了。这是协作的办法,也叫机制创新
  
  第二个庙,老和尚把三个徒弟都叫来,说我们立下了新的庙规,要引进竞争机制。三个和尚都去挑水,谁挑得多,晚上吃饭加一道菜;谁水挑得少,吃白饭,没菜。三个和尚拼命去挑,一会儿水就挑满了。这个办法叫管理创新
  
  第三个庙,三个小和尚商量,天天挑水太累,咱们想想办法。山上有竹子,把竹子砍下来连在一起,竹子中心是空的,然后买了一个辘轳。第一个和尚把一桶水摇上去,第二个和尚专管倒水,第三个和尚在地上休息。三个人轮流换班,一会儿水就灌满了。这叫技术创新
  
  点睛:
  
  企业之所以也会产生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情况,从内因方面分析,有懒惰、缺少团队精神、没有上进心、缺乏主动性、相互攀比、相互依赖、没有领导力等。从外因方面 分析,大致包括没有奖励机制、没有考核体系、没有先进工具、没有好领导、没有尼姑美美陪伴、没有晋升机会、工作简单枯燥等。
  
  当然,这些原因看上去都很有道理,但这里我们想从一个管理者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先看内因方面吧,别说是三个普通的和尚,就算是我们企业里的三个经理也未必都有团队精神,也未必不相互攀比,也未必都有领导力。这样看来,我们显然不能将过错都归于和尚本人,如果每个和尚都有领导力、个个都有团队精神,那么他们即使不是企业家,也至少是职业经理人了。
  
  因此,从管理者角度去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的确要把重点放在外因方面。我们将这些五花八门的外因进一步整理与提升,可以归纳出下面八个问题:生存环境、竞争规则、组织功能、岗位分工、绩效考核、绩效管理、生涯规划、企业文化。
  
  而由三个和尚没水喝,到三个和尚通过不同的办法达到共同的目的,关键在于不局限于固有的思维,发扬了团结协作、良性竞争、开拓创新的精神,同时协调、解决了以上八大外因,自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好结果。故事的新解,给了我们新的启发!

管理故事:勇敢的小男孩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男孩,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甚么呀?
  小男孩天真的回答: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
  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
  小男孩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当在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着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的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要这么做?小男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林克莱特如果在没有问完之前就按自己设想的那样来判断,那么,他可能就认为这个孩子是个自以为是、没有责任感的家伙。但孩子的眼泪使他继续问了下去,也才使人们看到了这是一个勇敢的、有责任心的、有悲悯之情的小男孩。

  点睛:

  在一个简单的电视节目中就这么容易发生误解,可见在一个复杂的组织体系中,要避免误解的发生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你在听下属说话时,真的听懂他说的意思吗?你是不是也习惯性地用自己的权力来打断下属的发言?我们的管理者经常凡这样的错误:在手下还没有来得及讲完自己的事情前,就按照我们的经验大加评论和指挥。反过头来想一下,如果你不是领导,你还会这么做吗?打断下属的发言,一方面容易做出片面的决策,另一方面使员工缺乏被尊重的感觉。时间久了,下属将再也没有兴趣向上级反馈真实的信息。反馈信息系统被切断,领导就成了孤家寡人,在决策上就成了睁眼瞎。与下属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使交流渠道畅通,信息反馈迅速,将会使你能够及时纠正管理中的错误,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制度。

  在这里给我们的领导者提个建议:学会如何倾听,用心聆听,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有句名言讲得好大人物垄断倾听,小人物垄断讲话,听懂别人讲的话吧,如果不懂,就请听别人说完吧,这就是倾听的艺术1. 听话不要听一半。2. 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头。

9
 楼主| 发表于 2007-7-10 13:27:44 | 只看该作者

管理故事:给思考留出点时间
  
  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卢瑟福,是最早完成原子核裂变实验的科学家,他很注重思考,认为只有思考得越多,实验的成功率才会越大。
  有一天晚上,卢瑟福走进实验室,见他的一位学生仍然在做实验。他很不高兴地问道:这么晚了,你还在这做什么?
  学生回答说:我在工作。
  那你白天干什么呢?
  我也工作。学生答道。
  那么你早上也在工作吗?卢瑟福问。
  是的,教授,早上我也工作。学生自信地回答。
  卢瑟福更加不高兴了,皱了皱眉头,说:你这样一天到晚地工作,有什么时间来思考呢?
  学生被问的哑口无言。
  无独有偶,某杂志刊登了一幅漫画,画中一间办公室门上写着某某公司业务经理史密斯,办公室的墙上贴者一个字:。画中的经理大人,双脚高搁在办公桌上,面孔朝天,不断向上吐着烟圈。办公室外有两位员工小声嘀咕:天晓得史密斯在想什么!,下面的评点写的很到位,的确,谁也不知道一个领导人在想些什么。正是领导者的本分。
  
  点睛:
  
   这对于领导者很有启迪,如果你过于忙碌地工作而没有时间去思考你所做的事,那么你将无法充分施展你的才能。经常和在其它企业当经理的朋友打电话,说得最多的就是最近很忙呀!,问他们忙什么,回答却是在瞎忙”——确实在瞎忙。
  经理们都很忙,可结果大不一样。有的把企业忙红了,有的把企业忙黄了。看来,企业发展好不好跟经理忙不忙关系不大,跟忙什么却有很大关系。我认为,为使企业发展得更好,经理们在忙中一定要努力八戒
  一戒只忙收割,不忙播种;要加强长远管理。
  二戒只忙种树,不忙育林;要加强全局管理。
  三戒只忙手脚,不忙心脑;要加强智力管理。
  四戒只忙指挥,不忙情报;要加强信息管理。
  五戒只忙驱车,不忙加油;要加强机制管理。
  六戒只忙有形,不忙无形;要加强文化管理。
  七戒只忙照明,不忙充电;要加强学习管理。
  八戒只忙别人,不忙自己;要加强自我管理。
  很多经理人都是在忙没有效率的事情,这种浪费时间的表现是每时每刻都努力的工作,每时每刻都在紧张的学习,不讲效率埋头苦干,时间花了不少,成果却不显著。抓紧时间工作固然重要,但是执行力是要根据企业反复思考形成的决策来完成的,经理人可以减少工作量,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来反省已做过的事情,如这有什么意义?”“怎么样才能更好?同时还让你有时间思考是否有其他的方式,以及如何增加配合的紧密度等,也许会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7-10 13:28:16 | 只看该作者

管理故事:墨子责徒
 
  春秋战国时期,耕柱是一代宗师墨子的得意门生,不过,他老是挨墨子的责骂。有一次,墨子又责备了耕柱,耕柱觉得自己真是非常委屈,因为在许多门生之中,自己是被公认的最优秀的人,但又偏偏常遭到墨子指责,让他感觉很没面子。
  一天,耕柱愤愤不平地问墨子:老师,难道在这么多学生当中,我竟是如此的差劲,以至于要时常遭您老人家责骂吗?
  墨子听后反问道:假设我现在要上太行山,依你看,我应该要用良马来拉车,还是用老牛来拖车?
  耕柱回答说:再笨的人也知道要用良马来拉车。
  墨子又问:那么,为什么不用老牛呢?
  耕柱回答说:理由非常简单,因为良马足以担负重任,值得驱遣。
  墨子说:你答得一点也没有错,我之所以时常责骂你,也只因为你能够担负重任,值得我一再地教导与匡正你。

  点睛:

  虽然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不过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却可以看出有效沟通的重要性。故事中,耕柱如果与墨子没有进行有效沟通,不理解墨子通过磨练对他的栽培提携之意,很可能就认为是老师对他有意刁难,愤愤不平中很可能就做出违背老师本意以及不利于团队的事情,产生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这个故事也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员工应该主动与管理者沟通
  一般来说,管理者要考虑的事情很多很杂,许多时间并不能为自己完全掌控,因此经常会忽视与部属的沟通。更重要的,管理者在下达命令让员工去执行后,自己并没有亲自参与到具体工作中去,因此没有切实考虑到员工所会遇到的具体问题,总认为不会出现什么差错,导致缺少主动与员工沟通的精神。所以,员工尤其应该注重与主管领导的沟通。作为员工应该有主动与领导沟通的精神,这样可以弥补主管因为工作繁忙和没有具体参与执行工作而忽视的沟通。
  二、管理者应该积极和部属沟通
  高效沟通是优秀的管理者必备的技能之一。管理者一方面要善于向更上一级沟通,另一方面管理者还必须重视与部属沟通。许多管理者喜欢高高在上,缺乏主动与部属沟通的意识,凡事喜欢下命令,忽视沟通管理。对于管理者说,挑毛病尽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着独特的作用,但是必须讲求方式方法,切不可走极端,鸡蛋里挑骨头。挑毛病必须实事求是,在责备的同时要告知员工改进的方法及奋斗的目标,既让员工愉快地接受,又不致挫伤员工积极进取的锐气。从这个故事中,管理者首先要学到的就是身为主管要主动和部属沟通,而不能只是高高在上,简单布置任务!
  三、沟通是双向的,不必要的误会都可以在沟通中消除
  沟通是双方的事情,如果任何一方积极主动,而另一方消极应对,那么沟通也是不会成功的。试想故事中的墨子和耕柱,他们忽视沟通的双向性,结果会怎样呢?在耕柱主动找墨子沟通的时候,墨子要么推诿很忙没有时间沟通,要么不积极地配合耕柱的沟通,结果耕柱就会恨上加恨,双方不欢而散,甚至最终出走。如果故事中的墨子在耕柱没有来找自己沟通的情况下,主动与耕柱沟通,然而耕柱却不积极配合,也不说出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结果会怎样呢?双方并没有消除误会,甚至可能使误会加深,最终分道扬镳。
  所以,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管理,一定不要忽视沟通的双向性。作为管理者,应该要有主动与部属沟通的胸怀;作为部属也应该积极与管理者沟通,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只有大家都真诚地沟通,双方密切配合,那么我们的企业才可能发展得更好更快!沟通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也要被当作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课程,应该把提高自己的沟通技能提升到战略高度——从团队协作的角度来对待沟通。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打造一个沟通良好、理解互信、高效运作的团队。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