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家有女儿》不仅通过创新的符号、植入式的经营、情感深入的沟通等营销方式把“欢笑”传递给了千家万户,而且也依靠这些营销模式,一举攻下了“情景喜剧”市场经营有型有色的鼻祖——美国。 你有没有坐在沙发上吃着零食对着电视哈哈大笑的时候?你是不是有在傍晚吃饭时间和家人一起看电视,欢声笑语中慢慢将饭菜咽下肚的日子?如果有,你肯定是情景喜剧的粉丝。 从2005年2月开始,一部带有浓郁“励志”气息的情景喜剧,在全国30多家省级和地方电视台相继播出,掀起了一波收看儿童情景剧的热潮。在央视,该剧还成为同时段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它的名字叫做——《家有儿女》。 《家有儿女》,由原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担任总策划、总监制,原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影视评论家李准担任艺术顾问,著名导演林丛执筒,臧里、臧希挂帅编剧,并集中了宋丹丹、高亚麟、杨紫、张一山、尤浩然等演员加盟的一部365集的大型教育题材情景喜剧。它的剧情主要讲述一对再婚父母如何教育这个“多子女”家庭教育成才的故事。让观众在轻松的氛围中“反思”目前中国家庭教育的“苦辣酸甜”。 2007年,《家有女儿》正式进入北美市场。美国美星电视有限公司购买了《家有儿女》在北美的播出版权,并安排其在覆盖区域广的Horizons-1卫星平台上播出第一部100集。此外,在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等华人聚集的城市也安排了首播此剧。 那么,什么样的“营销之道”,让这部蕴涵“苦辣酸甜”的情景喜剧如此“如日中天”的呢? “英达式”符号营销的新生 情景喜剧,亦称处境喜剧,是一种喜剧演出形式,最开始出现在美国广播黄金时代(1920年代至1950年代)。它一般有固定的主演阵容,一条或多条故事线,围绕著一个或多个固定场景进行,如家庭或办公室等。 1992年的冬天,从美国回来的英达和王朔经过一夜长谈,开始了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的创作。此剧由英达导演,王朔、梁左等人编剧,文兴宇、杨立新、梁天、宋丹丹、关凌等人组成一个三代同堂的“典型”中国家庭,讲述这个其中发生的一系列小故事。从此,也开创了“中国式”情景喜剧的拍摄模式。 简短的故事情节,斑驳的背景搭配,匠心的画面设计,演员在表演当中不断传来现场观众的爽朗笑声,抑或是一场突入其来的哭泣,一个失恋前吐露的秘密,一具划有古怪符号类的追踪,一串留在地板上无人读解的符号。这些“英达式”的笑料足够在观众的脑海中烙上深深的印迹。 诚然,“英达式”的这种印迹就是符号学营销的最好佐整件。这种方式就是用符号学理论研究商品的营销传播活动,目的是寻找产品中可见(能指)部分与不可见部分(意义)的联系,并且找出从产品的可见部分到不可见要素的途径。在后英达时代的情景喜剧中,剧目中贯穿着不断更新“形式”的符号策略,朴实无华的视频道具和场景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差异性的符号暗示。 对于“如日中天”的《家有儿女》来说,这些众议的话题意味着票房。真实存在的布景和实物、晦涩的生活方式和困局、隐藏的欢笑音符、大人物小人物疯狂的“喜怒哀乐”,这些符号要素简直就是为《家有儿女》量身定做的原始脚本。 正因为如此,《家有儿女》又在“英达式”富豪的基础上,注入了自己的核心“卖点”。与以往“英达式”题材不同的是《家有儿女》“展示”的是如何教育子女的“欢笑”,如何营造和谐家庭的“欢笑”、如何把亲情友情发挥到极致的“欢笑”等等观众所亲身感受的“欢笑”,而镜头也对准子女、家庭、亲情等这一系列充满疑团和魅力色彩的概念,颠覆性的阐释它们之间的等尴尬与怅惘、颓唐与彷徨。这种衍生的“英达式”自白和反差,正是《家有儿女》“卖座”成功最主要的原因。 此外,国内的情景喜剧风格模式化、缺乏创新、优秀作品少,而且其市场不成熟、没有形成规模,拍情景喜剧费力不讨好这是公认的事实。目前,我国有近4亿未成年儿童,适合他们看的电视剧非常少。不仅青少年自身渴望看一些反映成长问题、生活问题以及描写中国家庭教育的影视剧,而且社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也希望多给孩子提供一些此类的电视剧。此外,为了加强少年儿童影视片的创作,国家还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便催生了《家有儿女》。 来源:中华管理在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8 9:39:2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