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还是靠技术吃饭好!

[复制链接] 4
回复
109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4-4-30 10:1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际品牌屯兵高端背投 国内企业面临尴尬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30日 07:58 新京报

  -三洋同时发布6款液晶背投

  -英特尔研发LCOS背投芯片

  -德州仪器则加紧其DLP背投芯片在华推广力度

27CDB6E-AE6D-11cf-96B8-444553540000>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张国荣风采依旧一周年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一年前的4月,市场最“抢人眼球”的消息是背投电视跌破万元,一年之后的今天,市场的焦点却似乎都集中在了全线失守2万元的等离子电视。当人们正在为此消息感慨数字电视时代已经来临时,记者经过一系列的采访却发现,目前中外品牌真正陈兵百万,准备肉搏的却是背投电视这块阵地。

  商场如战场的背投市场,众彩电企业无不如履薄冰:既要牢牢抓住现实利益、不能冒进,又要走一看三、小心翼翼怕被未来市场抛弃。瞬息万变的背投市场正煎熬着面临升级换代的中国彩电业。

  国际巨头进军高端背投

  三洋同时发布6款液晶背投;英特尔研发号LCOS背投芯片;德州仪器则加紧其DLP背投芯片在华推广力度

  4月26日,近年已逐渐淡出国人视野的日本三洋突然宣布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同时发布其45英寸、55英寸两大系列6款液晶背投彩电。东莞华强三洋总经理德永克己在发布会上直抒胸臆:中国背投市场培育期已基本完成,高端背投时代已经来临。随着三洋携液晶背投登陆市场,以LG的DLP背投、飞利浦LCOS背投和三洋LCD背投“三分高端背投天下”的格局已经形成。

  德永克己更进一步表示,三洋电视2003年在华超额完成了原计划的103%,而2004年更计划增长率达到180%,在中国国内销售将达到2003年的2.5倍。

  随后,德永克己更是一一剑指其竞争对手,特别是目前背投市场大户CRT背投。按照德永克己的话,目前,中国的背投市场虽然主要是以CRT背投为主,但随着高端背投时代的来临,CRT背投逐渐淡出市场是大势所趋。其一是因其较之高端背投明显黯淡的显示效果不符合即将到来的数字电视时代的要求;其二是众多国内品牌已经掌握了CRT背投的核心技术,该产品有陷入价格战的危险。高端背投中尽管DLP背投和LCOS背投出现较早,有一定市场份额,但也面临着技术和市场发展的局限。“我想,借技术优势打开背投市场是三洋最好的选择,因此三洋决定直接选择液晶背投来角逐高端市场。”

  三洋下注液晶背投,逐鹿中国高端彩电市场的野心溢于言表。

  但对中国高端背投市场表现如火热情的并不只是三洋一家,2004年刚开年不到5个月,国际巨头们似乎都和德永克己有着一样的想法———一定要在中国高端背投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2004年伊始,英特尔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欧德宁便放言英特尔已拥有了代号为Cayley的芯片新技术,这项技术将使50英寸LCOS背投价格下降2/3。这对于使用英特尔LCOS背投技术的TCL创维等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消息刚宣布完毕,英特尔CEO贝瑞特便踏上了访华的旅途。

  而几乎与此同时,英特尔的老对手、另一芯片大鳄美国德州仪器也加紧了其DLP背投芯片在华的推广力度:不久,长虹、TCL、创维等国内企业便相继传出与德州仪器签约,共建研发实验室的消息。随后,坊间又传出德州仪器与国内彩电企业合作的方式是“按量定价”:与每家中国企业合作的价钱不一样,而且具体合作方式也不同。中国企业欲获得最低的价格,只有将销量做上去。而德州仪器亚洲区总裁程天纵更是亲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向媒体“布道”DLP背投优势,为对抗LCOS背投不遗余力。

  背投市场的吸引力

  整个背投市场中,90%以上市场份额为CRT背投,而高端背投份额不足10%,但高额利润却极为诱人外资大鳄们何以如此青睐国内高端背投市场?

  据国美、苏宁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像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级城市,今年背投在整个彩电销售份额中已经在30%以上,市场全面启动的迹象十分明显。特别是随着五一来临,单从各厂商促销产品90%左右的热点都在背投产品这一现象就能发现,背投市场已经全面启动了。而且,现在43英寸高清背投已经降到6500元左右,说明背投市场消费已经全面爆发。这无不预示着高端背投时代即将来临。

  另据赛诺市场研究公司数据表明:2002年背投市场容量为60万台,2003年上升至90余万台,而2004年据目前4个月销售情况预期,全年背投市场容量将达到150万台以上。整合背投市场中,90%以上市场份额为CRT背投,而高端背投份额不足10%。

  然而,某业内人士在这不足10%的市场份额中却推算出一个惊人数字:2003年LG的DLP背投全球销量约80万台。在DLP成本中占据70%份额的核心部件DMD技术,全球仅由德州仪器一家公司掌握。按DMD芯片价格为300美元计算,2003年德州仪器仅从LG身上就坐收2.4亿美元。而据预测,中国市场2004年DLP背投销量预计将达35万台左右,而且这一数字将从2005年后有突破性增长。德州仪器收入可以增加多少可想而知,巨大的市场吸引力无疑是这些大鳄们不遗余力的奔走中国市场的真正原因。

  家电专家罗清启还向记者表示,目前背投产品按成像原理分为CRT背投和DLP背投、LCD背投和LCOS背投。国内企业除对CRT背投电视技术掌握较为成熟外,其他高端背投产品也都遭遇与DLP一样的尴尬处境。

  但由于CRT背投是靠荧光粉发光,很难提升亮度,容易使显像管老化,时间长了,画面会变暗,清晰度降低,面临着市场淘汰。所以,国内企业不可避免的还是要面对高端背投的技术障碍。

  LCD背投核心部件为LCD光机和面板。其中,从显示面板来看,在LCD技术领域日、韩占据着相当大的优势,我国台湾地区也只是占据了部分中、低端市场,而其中的显示引擎更为三洋等日资企业所掌控。

  对于LCOS背投来讲,其技术核心在于其光学引擎架构。尽管业界公认LCOS技术尚不成熟,仍需进一步开发,但LCOS光学系统主要开发技术目前则掌握在IBM、ColorQuad、Philip、Hologram等多家国际厂商手中,国内企业在此方面更是一片空白。

  此外,背投彩电中的重要耗材———金属卤素或UHP灯技术也由飞利浦等巨头垄断,这种使用寿命在6000小时左右的灯泡一只售价最高时曾达到近300美元。

  毋庸置疑,在高端背投市场启动之后,这些技术壁垒将成为国内彩电企业的心头之痛,其代价是每年数亿美元的购买费用,而这些接近总成本70%―80%的费用最终将成为决定一向在价格上大打出手的国内品牌生死的关键。

  国产背投的尴尬

  国产品牌有量产能力的仍然是CRT背投,而不是高端背投。技术软肋与现实的市场利益困扰着国产品牌然而,当三洋、三星、LG、SONY这样国际大鳄们纷纷推出高端背投新品,抢占市场时,国内彩电企业却似乎都更重视CRT背投,而对于高端背投产品仍是雷声大、雨点小。

  “尽管背投产品目前80%走的是高清背投,而非高端背投。但仅仅合资品牌却已经明显地表现出向高端背投过渡的趋势,而且,今年下半年CRT背投在北京、上海等这些一级城市面临淘汰的局面就可能会显示出明显迹象。”苏宁内部人士向记者如此表示。

  “但是,国内品牌目前争夺最激烈的还在CRT背投这块。”国美某内部人士如此表示。

  康佳市场部人士向记者解释了企业的初衷,“其实,康佳一直在业界被划入‘液晶派’,TCL也被划入‘等离子派’,说明我们都很重视高端市场。但随着去年国内背投市场的全面启动,国内众彩电企业纷纷投身背投。

  从技术层面上讲,国内企业也意识到了高清背投和CRT背投要被市场淘汰,而且,外资品牌也确实有向高端背投过渡的趋势。而且,各个国内企业也都选择了若干高端背投技术提供商作为合作伙伴,像康佳也已经积极备战DLP背投、LCOS背投和LCD背投。

  但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惟一坐标不是技术,却是价格。像43英寸高清背投在两年间从15000降到了6500,消费者才真正接受它,市场才启动。中国彩电企业与势力强大的外资品牌不同,外资品牌或许可以死守高端,甚至亏损也不怕,因为它有其他产业作依托。但是,我们国内企业主要还是靠市场,任何市场热点都不能错过。所以,去年以来,康佳、TCL、创维等都纷纷投身背投市场。而且,国内大多数彩电品牌有量产能力的仍然是CRT背投,而不是销售量不大的高端背投。”该人士最后表示。

  该人士的观点似乎道出了国内彩电巨头们的心声。早在2003年,创维、TCL、海信、康佳、长虹等国内巨头竞相传出了进军DLP背投、LCOS背投等高端彩电市场的消息。TCL集团更确切表示要与英特尔联合在深圳成立“英特尔—TCL3C联合实验室”。在未来5年将投入至少10亿元人民币,用于高端电视的开发、生产与销售。海信随后也成为英特尔积极的合作伙伴。不久,又有长虹、TCL、创维等纷纷与德州仪器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发DLP背投的消息传来。

  但是,时至今日,据市场调查公司数据显示,在大型连锁卖场中DLP背投真正呈规模出现的却只有两个国内彩电品牌———创维和上广电。

  业内视线

  CRT背投成国产品牌“鸡肋”

  据家电业内人士罗清启介绍,中国市场的背投彩电最早由跨国品牌在1999年推出,东芝、索尼、日立等品牌一度独步天下。国内品牌中,长虹在2001年率先推出背投彩电,发起了国产品牌进军背投市场的第一波冲击,当时,长虹推出的CRT背投价格仅相当于洋品牌价格的70%。继长虹之后,康佳、TCL等纷纷投入背投电视行列。

  经过四轮价格洗牌后,背投市场基本开始启动。第一轮降价是在2001年底,当时跨国品牌为遏制本土品牌势头,掀起了中外背投的第一次价格战;第二轮发生在2002年5月,长虹宣布停产普通背投,从而引发了背投的第二次价格战,各品牌普遍下降1000元—2000元,其中50HZ背投降幅最大;第三轮发生2003年年中,长虹宣布背投普及风暴,再次掀起价格洗牌。随后,TCL也宣布全面下调包括背投在内的众多彩电产品价格,最高降幅超过40%以上;第四轮,就在本月,康佳先喊出“全面停产逐行背投电视”,把一款43英寸数字背投彩电的价格更是标出了6999元的普及价,降幅近30%。长虹紧接着宣布掀起“背投全国大解放运动”,再次把背投价格打低1000元―4800元。

  罗清启进一步解释,以43英寸为例,最早市场价在3万多,而到了2002年底,价格已经打到16000元,而目前该尺寸高清背投也才仅售6500元。特别是43英寸背投在去年降到1万元附近价位时,国内彩电企业就喊出“背投市场要启动”的说法,并积极跻身于此市场。

  随着国内品牌的冲杀,相应的,市场上国内品牌在背投市场上的占有率也在稳步上升。据中怡康数据显示,在中国市场,国外品牌背投的总平均市场份额从2002年的84.69%下降至2003年的67.57%,国内品牌背投的总平均市场份额从2002年的15.31%上升至2003年的32.43%。其中,长虹背投的加权市场份额从2002年的10.22%上升至2003年的14.89%,排名第一;LG背投则排名第二。

  “可主要问题在于,国内品牌目前主要优势在CRT背投,而不是高端背投,但大家都明白CRT背投是要淘汰的产品,这个产品在市场里热销的时间能有多长对国内企业是个关键性问题。”罗清启最后表示。“外资品牌纷纷布阵高端背投市场,而市场上又已经出现CRT背投被淘汰的苗头。如果高端背投市场很快启动,国内品牌争夺的CRT背投市场只能是一块废弃的战场。

5
 楼主| 发表于 2004-5-12 13:21:50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为什么转贴老是这样,需要运行代码。

4
 楼主| 发表于 2004-5-12 13:19:43 | 只看该作者
核心元器件缺货告急 国产手机供应链疯狂抢货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2日 07:26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丘慧慧 深圳报道

  核心元器件缺货

  对经历了2003年规模盛世的国产手机来说,2004年上半年过得平淡且异常紧张。

27CDB6E-AE6D-11cf-96B8-444553540000>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张国荣风采依旧一周年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康佳一位市场人士说,一场持续了半年之久的元器件缺货危机,让国产手机厂商真实感受到了日韩等国供应商的“牛气”。与去年上半年冲入“国产前三强”时的意气风发相比,今年上半年康佳正在为如何调整因元器件严重短缺而被迫打乱的生产计划焦头烂额。

  表面的平静无法掩盖隐藏在这个膨胀产业中的内在危机,这几乎是一个全行业的症结——核心零部件缺货。

  波导手机某区域经销商告诉记者,从今年2月开始至“五一”前,波导一直没有上过新机型。而正常情况下,该公司每月有三款以上的新机上市。该经销商分析,从市场情况看,除TCL、迪比特情况稍好,大多数国产手机厂商都受到了上游供应量不足的拖累。

  5月11日,波导股份副总经理戴茂余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承认,确有手机元器件缺货的情况。他同时澄清,今年第一季度波导推出了一款新机,但因为元器件问题产量不够,只能在部分市场投放,因而有些市场看不到新机。他告诉记者,公司正在调整,最近会出五六款新机。

  侨兴加利利公司董事长吴志坚透露,目前缺货的核心部件主要有:TFT-LCD(液晶显示屏)、晶体振动器(也称振动马达)、LCD的连接器及控制器这三类。年初以来,大多数厂家已经开始意识到掌控供应链的生死攸关。

  中兴通讯副总裁、手机事业部总经理何士友也透露,中兴已将采购队伍扩充了一倍至100多人,供应链的控制已经上升到头等大事。而几乎就在同时,TCL移动总经理万明坚也对本报记者说:“我们已和上游的核心厂商达成战略关系。”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态。

  产业链中的弱势地位

  不得不开始反思国产手机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的位置。

  爱普生中国华南分公司市场人士余先生(化名)说,爱普生近半年来在中国TFT-LCD、晶体振动器等元器件市场上做得很轻松。在这个严重供求失衡的市场上,他们和三星、飞利浦、英飞凌等电子元器件上游厂商已经掌控了绝对的话语权。

  而另一边,为“规模”所累的国产手机厂商纷纷叫苦不迭。“康佳很着急。”该人士透露,一个单价10元左右的晶体振动器打乱了康佳近半年的生产计划。

  该人士说,晶体振动器是爱普生、NDK等日本厂商以及飞利浦等欧美公司的专长,所有电子产品都不可或缺。从去年底以来,全球IT产业的回暖刺激了笔记本电脑、MP3、手机等各消费电子厂商对电子零部件的需求。今年二月以来,需求迅速膨胀,爱普生也有点始料不及,它的手机液晶显示屏、晶体振动器正以不断增长的数量向诺基亚、伟创力等厂家出货,而对列入二线客户群的康佳等国内手机厂商,爱普生一时爱莫能助。“我们也在拼命从新加坡给他们补货,但还是没办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余先生说。

  波导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香港元器件代理商陈先生透露,波导上半年在英飞凌采购的主控芯片无法按时到货。受此牵连,波导削减了在其它代理商和供应商处订购的其它配套原器件。

  深圳一位不透露姓名的手机设计方案公司的董事总经理承认,上半年的缺货已经严重影响了公司的正常运作,有时候一半的产量都达不到。“其它厂家我不好说,但肯定有类似问题。”

  他的公司正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是天音、步步高等找上门来的借牌厂商不断,一方面是元器件供货不足使已经做好的方案无法正常下单生产,这种供求失衡制约了厂商的实际运作。

  该人士分析,如果把整个国产手机价值链进行分解,大致可分为芯片、LCD等上游供应商——方案设计公司——生产厂商。一般来说,一款手机方案从其出炉开始就决定了手机投产后采用何种零部件,以及供应商是谁。“元器件是我们指定的厂商,一般的器件我们提供两到三家选择方案,但有些核心器件只能有一个选择,不能随意更换。”他说,缺货的紧急情况下,公司会改变原有方案,但这会增加工作量和时间。另外,一款机型用不同器件,也会增加生产管理以及售后服务的难度。

  国产手机面临的一大困境是,既无法确定拿到手的方案将会采用哪个供应商的元器件,又无法控制下单生产时供应商能否按时供货。

  实际上,深圳恒生、远望等主流手机经销商透露,春节过后,国内手机新款机上市的速度明显减慢,春节那个月几乎没有新货,不少厂家市面上销售的机型大都还是去年的旧机型。

  国外品牌借势挤压

  一个案例在业界广为流传:海尔近期购买了几款飞利浦提供的手机设计方案,该方案的液晶显示屏采用飞利浦自己的产品。然而,年初以来,飞利浦自己品牌的个别机型突然增量,使其按原计划生产的液晶显示屏出现短缺,飞利浦几乎倾其所有将LCD提供给了自己的代工企业深圳桑菲,而海尔却只能忍受无米之炊的痛苦。此事未得到海尔的证实。

  加利利吴志坚认为,尽管去年在规模上国产手机在海外品牌面前出尽了风头,但在产业链环节的控制上,国产品牌明显无力抗衡。他举例说,仅线路板一项,诺基亚、摩托罗拉就几乎控制了线路板老大——惠州台资企业华通——的大部分产能,即使同城的TCL和侨兴都插不进去,拿不到这家一流线路板厂商的货。

  “诺基亚既控制了供应商,又得到比较便宜的价格。”吴说,这是国内品牌无法企及的。

  爱普生人士透露,爱普生在手机LCD供应上在全球占了巨大份额。但从去年底开始,作为爱普生的一类客户,爱普生要随时满足诺基亚临时提出的供货要求,而作为索尼爱立信等品牌手机的代工商,伟创力也获得了爱普生相同的礼遇。而一旦供货不上,同时在爱普生也有订货的国内厂家只能被“牺牲”。

  “伟创力一个月的晶体振动器需求量是70-80万片,康佳一个月不过10万片,没法比的。”该人士说。他透露,康佳最终转道向台湾LCD厂订货,但时间已经耽误了,而且产品品质也不能同日而语。

  一位手机厂商说,由于元器件缺货带来的影响是可怕的,他举例说,比如一款手机原计划10万台可以盈利,但可能因元器件问题只能生产几万台,那么极有可能出现亏损。

  吴志坚分析,出于商业竞争的原因,在缺货的情况下,像三星这样既做核心部件也做整机的厂商不太可能支持中国的厂商。他认为,在去年三星闪存芯片断货,导致国产闪存盘、MP3厂家全线停产的事故中,上游力量的威慑力已得到足够的证明。同样的危机有可能出现在国产手机当中。

  怎么补课?

  “只有通过参股、控股等资本的方式才能迅速提高手机厂商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利润。”康佳人士说。而另一方面TCL、波导分别牵手阿尔卡特、西门子似乎也意在说明通过规模的整合巩固自身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戴茂余说,波导早意识到要解决元器件的问题一定要和顶级公司合作。但和西门子的合作刚开始对今年不会有什么帮助。他说波导正在整合上游资源供应商也看到了波导的实力第二季度情况会有所改善。他称,今年1500万台的量是铁定了的。

  “没有一定的规模不可能得到上游厂商足够的支持,一定要有现实价值链的利益捆绑。”万明坚更是深谙此道。但是规模能否完全解决产业链缺失的问题?如何给产业链补课?

  不少企业开始在国内寻找可以救火的供应商,但是能者寥寥。目前国内具备一定量产的手机液晶显示屏供应商只有三家:深圳天马、比亚迪、汕头信立。三家目前已开始向部分国产手机厂商供货。“但品质暂时没法比。”一位手机厂商说,国内供应商在产品质量上要达到日韩厂家的水平至少要三年。他举例说,最明显一点,国产的LCD“不防晒”。

  而类似于控制芯片、闪存芯片这样的核心部件,国内仍无力涉足。这将留下一个巨大的问号,TCL、波导可以通过规模整合获得相对多的供应商的支持,但是在诺基亚、摩托罗拉等相等规模的比拼下,又如何胜出呢?

  赛诺一份报告正在为这场比拼做着隐约的暗示:今年第一季度,诺基亚、摩托罗、三星、索尼爱立信的市场份额增量明显,分别增长0.18%、0.06%、0.73%、0.02%,市场份额分别为15.6%、15.4%、9.7%、3.3%;而国产老大波导第一季度份额为7.0%,只增加了0.02%。供应链带来的影响可见一斑。

  香港代理商陈先生说,由于现代、东芝等日韩供应商加大生产,缺货的情况在下个月左右会有所好转。但是如果不能像三星、飞利浦那样掌握产业链的控制权,危机的循环仍然无法预测。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4-5-10 20:34:19 | 只看该作者

渠道赚的钱比生产厂家的赚的钱多.

没办法. 我们没有技术优势.

沙发
发表于 2004-5-10 17:18:0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产业的悲哀!就连大家引以为豪的家电尤其是电视机产业,在中国只不过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人赚的只不过是一点血汗钱而已;虽然美国现在没有电视机厂,但是中国产的每台电视机,可能美国人赚的比中国人多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