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洋同时发布6款液晶背投
-英特尔研发LCOS背投芯片
-德州仪器则加紧其DLP背投芯片在华推广力度
一年前的4月,市场最“抢人眼球”的消息是背投电视跌破万元,一年之后的今天,市场的焦点却似乎都集中在了全线失守2万元的等离子电视。当人们正在为此消息感慨数字电视时代已经来临时,记者经过一系列的采访却发现,目前中外品牌真正陈兵百万,准备肉搏的却是背投电视这块阵地。
商场如战场的背投市场,众彩电企业无不如履薄冰:既要牢牢抓住现实利益、不能冒进,又要走一看三、小心翼翼怕被未来市场抛弃。瞬息万变的背投市场正煎熬着面临升级换代的中国彩电业。
国际巨头进军高端背投
三洋同时发布6款液晶背投;英特尔研发号LCOS背投芯片;德州仪器则加紧其DLP背投芯片在华推广力度
4月26日,近年已逐渐淡出国人视野的日本三洋突然宣布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同时发布其45英寸、55英寸两大系列6款液晶背投彩电。东莞华强三洋总经理德永克己在发布会上直抒胸臆:中国背投市场培育期已基本完成,高端背投时代已经来临。随着三洋携液晶背投登陆市场,以LG的DLP背投、飞利浦LCOS背投和三洋LCD背投“三分高端背投天下”的格局已经形成。
德永克己更进一步表示,三洋电视2003年在华超额完成了原计划的103%,而2004年更计划增长率达到180%,在中国国内销售将达到2003年的2.5倍。
随后,德永克己更是一一剑指其竞争对手,特别是目前背投市场大户CRT背投。按照德永克己的话,目前,中国的背投市场虽然主要是以CRT背投为主,但随着高端背投时代的来临,CRT背投逐渐淡出市场是大势所趋。其一是因其较之高端背投明显黯淡的显示效果不符合即将到来的数字电视时代的要求;其二是众多国内品牌已经掌握了CRT背投的核心技术,该产品有陷入价格战的危险。高端背投中尽管DLP背投和LCOS背投出现较早,有一定市场份额,但也面临着技术和市场发展的局限。“我想,借技术优势打开背投市场是三洋最好的选择,因此三洋决定直接选择液晶背投来角逐高端市场。”
三洋下注液晶背投,逐鹿中国高端彩电市场的野心溢于言表。
但对中国高端背投市场表现如火热情的并不只是三洋一家,2004年刚开年不到5个月,国际巨头们似乎都和德永克己有着一样的想法———一定要在中国高端背投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2004年伊始,英特尔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欧德宁便放言英特尔已拥有了代号为Cayley的芯片新技术,这项技术将使50英寸LCOS背投价格下降2/3。这对于使用英特尔LCOS背投技术的TCL创维等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消息刚宣布完毕,英特尔CEO贝瑞特便踏上了访华的旅途。
而几乎与此同时,英特尔的老对手、另一芯片大鳄美国德州仪器也加紧了其DLP背投芯片在华的推广力度:不久,长虹、TCL、创维等国内企业便相继传出与德州仪器签约,共建研发实验室的消息。随后,坊间又传出德州仪器与国内彩电企业合作的方式是“按量定价”:与每家中国企业合作的价钱不一样,而且具体合作方式也不同。中国企业欲获得最低的价格,只有将销量做上去。而德州仪器亚洲区总裁程天纵更是亲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向媒体“布道”DLP背投优势,为对抗LCOS背投不遗余力。
背投市场的吸引力
整个背投市场中,90%以上市场份额为CRT背投,而高端背投份额不足10%,但高额利润却极为诱人外资大鳄们何以如此青睐国内高端背投市场?
据国美、苏宁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像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级城市,今年背投在整个彩电销售份额中已经在30%以上,市场全面启动的迹象十分明显。特别是随着五一来临,单从各厂商促销产品90%左右的热点都在背投产品这一现象就能发现,背投市场已经全面启动了。而且,现在43英寸高清背投已经降到6500元左右,说明背投市场消费已经全面爆发。这无不预示着高端背投时代即将来临。
另据赛诺市场研究公司数据表明:2002年背投市场容量为60万台,2003年上升至90余万台,而2004年据目前4个月销售情况预期,全年背投市场容量将达到150万台以上。整合背投市场中,90%以上市场份额为CRT背投,而高端背投份额不足10%。
然而,某业内人士在这不足10%的市场份额中却推算出一个惊人数字:2003年LG的DLP背投全球销量约80万台。在DLP成本中占据70%份额的核心部件DMD技术,全球仅由德州仪器一家公司掌握。按DMD芯片价格为300美元计算,2003年德州仪器仅从LG身上就坐收2.4亿美元。而据预测,中国市场2004年DLP背投销量预计将达35万台左右,而且这一数字将从2005年后有突破性增长。德州仪器收入可以增加多少可想而知,巨大的市场吸引力无疑是这些大鳄们不遗余力的奔走中国市场的真正原因。
家电专家罗清启还向记者表示,目前背投产品按成像原理分为CRT背投和DLP背投、LCD背投和LCOS背投。国内企业除对CRT背投电视技术掌握较为成熟外,其他高端背投产品也都遭遇与DLP一样的尴尬处境。
但由于CRT背投是靠荧光粉发光,很难提升亮度,容易使显像管老化,时间长了,画面会变暗,清晰度降低,面临着市场淘汰。所以,国内企业不可避免的还是要面对高端背投的技术障碍。
LCD背投核心部件为LCD光机和面板。其中,从显示面板来看,在LCD技术领域日、韩占据着相当大的优势,我国台湾地区也只是占据了部分中、低端市场,而其中的显示引擎更为三洋等日资企业所掌控。
对于LCOS背投来讲,其技术核心在于其光学引擎架构。尽管业界公认LCOS技术尚不成熟,仍需进一步开发,但LCOS光学系统主要开发技术目前则掌握在IBM、ColorQuad、Philip、Hologram等多家国际厂商手中,国内企业在此方面更是一片空白。
此外,背投彩电中的重要耗材———金属卤素或UHP灯技术也由飞利浦等巨头垄断,这种使用寿命在6000小时左右的灯泡一只售价最高时曾达到近300美元。
毋庸置疑,在高端背投市场启动之后,这些技术壁垒将成为国内彩电企业的心头之痛,其代价是每年数亿美元的购买费用,而这些接近总成本70%―80%的费用最终将成为决定一向在价格上大打出手的国内品牌生死的关键。
国产背投的尴尬
国产品牌有量产能力的仍然是CRT背投,而不是高端背投。技术软肋与现实的市场利益困扰着国产品牌然而,当三洋、三星、LG、SONY这样国际大鳄们纷纷推出高端背投新品,抢占市场时,国内彩电企业却似乎都更重视CRT背投,而对于高端背投产品仍是雷声大、雨点小。
“尽管背投产品目前80%走的是高清背投,而非高端背投。但仅仅合资品牌却已经明显地表现出向高端背投过渡的趋势,而且,今年下半年CRT背投在北京、上海等这些一级城市面临淘汰的局面就可能会显示出明显迹象。”苏宁内部人士向记者如此表示。
“但是,国内品牌目前争夺最激烈的还在CRT背投这块。”国美某内部人士如此表示。
康佳市场部人士向记者解释了企业的初衷,“其实,康佳一直在业界被划入‘液晶派’,TCL也被划入‘等离子派’,说明我们都很重视高端市场。但随着去年国内背投市场的全面启动,国内众彩电企业纷纷投身背投。
从技术层面上讲,国内企业也意识到了高清背投和CRT背投要被市场淘汰,而且,外资品牌也确实有向高端背投过渡的趋势。而且,各个国内企业也都选择了若干高端背投技术提供商作为合作伙伴,像康佳也已经积极备战DLP背投、LCOS背投和LCD背投。
但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惟一坐标不是技术,却是价格。像43英寸高清背投在两年间从15000降到了6500,消费者才真正接受它,市场才启动。中国彩电企业与势力强大的外资品牌不同,外资品牌或许可以死守高端,甚至亏损也不怕,因为它有其他产业作依托。但是,我们国内企业主要还是靠市场,任何市场热点都不能错过。所以,去年以来,康佳、TCL、创维等都纷纷投身背投市场。而且,国内大多数彩电品牌有量产能力的仍然是CRT背投,而不是销售量不大的高端背投。”该人士最后表示。
该人士的观点似乎道出了国内彩电巨头们的心声。早在2003年,创维、TCL、海信、康佳、长虹等国内巨头竞相传出了进军DLP背投、LCOS背投等高端彩电市场的消息。TCL集团更确切表示要与英特尔联合在深圳成立“英特尔—TCL3C联合实验室”。在未来5年将投入至少10亿元人民币,用于高端电视的开发、生产与销售。海信随后也成为英特尔积极的合作伙伴。不久,又有长虹、TCL、创维等纷纷与德州仪器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发DLP背投的消息传来。
但是,时至今日,据市场调查公司数据显示,在大型连锁卖场中DLP背投真正呈规模出现的却只有两个国内彩电品牌———创维和上广电。
业内视线
CRT背投成国产品牌“鸡肋”
据家电业内人士罗清启介绍,中国市场的背投彩电最早由跨国品牌在1999年推出,东芝、索尼、日立等品牌一度独步天下。国内品牌中,长虹在2001年率先推出背投彩电,发起了国产品牌进军背投市场的第一波冲击,当时,长虹推出的CRT背投价格仅相当于洋品牌价格的70%。继长虹之后,康佳、TCL等纷纷投入背投电视行列。
经过四轮价格洗牌后,背投市场基本开始启动。第一轮降价是在2001年底,当时跨国品牌为遏制本土品牌势头,掀起了中外背投的第一次价格战;第二轮发生在2002年5月,长虹宣布停产普通背投,从而引发了背投的第二次价格战,各品牌普遍下降1000元—2000元,其中50HZ背投降幅最大;第三轮发生2003年年中,长虹宣布背投普及风暴,再次掀起价格洗牌。随后,TCL也宣布全面下调包括背投在内的众多彩电产品价格,最高降幅超过40%以上;第四轮,就在本月,康佳先喊出“全面停产逐行背投电视”,把一款43英寸数字背投彩电的价格更是标出了6999元的普及价,降幅近30%。长虹紧接着宣布掀起“背投全国大解放运动”,再次把背投价格打低1000元―4800元。
罗清启进一步解释,以43英寸为例,最早市场价在3万多,而到了2002年底,价格已经打到16000元,而目前该尺寸高清背投也才仅售6500元。特别是43英寸背投在去年降到1万元附近价位时,国内彩电企业就喊出“背投市场要启动”的说法,并积极跻身于此市场。
随着国内品牌的冲杀,相应的,市场上国内品牌在背投市场上的占有率也在稳步上升。据中怡康数据显示,在中国市场,国外品牌背投的总平均市场份额从2002年的84.69%下降至2003年的67.57%,国内品牌背投的总平均市场份额从2002年的15.31%上升至2003年的32.43%。其中,长虹背投的加权市场份额从2002年的10.22%上升至2003年的14.89%,排名第一;LG背投则排名第二。
“可主要问题在于,国内品牌目前主要优势在CRT背投,而不是高端背投,但大家都明白CRT背投是要淘汰的产品,这个产品在市场里热销的时间能有多长对国内企业是个关键性问题。”罗清启最后表示。“外资品牌纷纷布阵高端背投市场,而市场上又已经出现CRT背投被淘汰的苗头。如果高端背投市场很快启动,国内品牌争夺的CRT背投市场只能是一块废弃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