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8 日收录 16 件大事: 美国废除奴隶制(1865年)-----
在北美殖民地时期,对非洲黑人奴隶的贩卖和奴役构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内容。黑人奴隶制在北美殖民地发展的直接原因是殖民地急需大批劳动力。从1686—1786年的100年间,约有25万非洲黑人被贩卖到英属北美殖民地。黑人奴隶在北美殖民地的地位极其悲惨,特别是那些在田间终日劳动的黑奴,被当作“耕富”使用,每天被迫劳动18—19个小时。美利坚合众国成立后,制定了联邦宪法。但宪法保留了奴隶制,维护了奴隶贸易。到1860年,美国黑人奴隶已达到400万。 19世纪上半期,美国人民开展了广泛的反对奴隶制运动。30年代起,废奴主义在美国广为流行。废奴主义者加里森和纳曾编辑出版《解放者》周刊,宣布“为我国的被奴役的人们的立即解放而斗争”。加里森创建了新英格兰反对奴隶制协会,并领导成立了全国性废奴主义组织——美国反对奴隶制协会。到40年代,废奴团体已达2000个,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虽然反动势力多方压制和迫害,但废奴主义者仍坚持开展多种活动。他们出版书籍、报刊并散发传单,到各地宣传演讲,控诉奴隶主的罪行,揭露和抨击奴隶制的罪恶。废奴主义者还组织“地下铁路”,通过隐蔽的方式,经由秘密的路线和食宿站,指引和协助大批黑人奴隶逃离南方。女奴出身的女英雄塔布曼冒着生命危险19次只身潜回南方,协助数百名奴隶逃出南方,获得自由。这种组织奴隶逃亡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奴隶制度的基础。 19世纪40年代,一些废奴主义者开始主张采取政治斗争。道格拉斯和塔潘兄弟等人组织成立了自由党,推行废权主义。有人竭力主张开展武装斗争,但加里森等人坚持只用道德说教的方式,反对组织废奴政党和武装斗争。虽然在斗争手段上存在分歧,但整个废奴运动仍在不同道路上取得进展。 1852年,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出版,书中对黑人奴隶的悲惨生活作了动人的描述和揭露,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有力地推动了废奴运动的发展。1859年,废奴主义者约翰.布朗率领21名白人和黑人起义,把废奴运动推向高潮。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发表《解放黑奴宣言》,宣布黑人奴隶获得自由,从而从根本上瓦解了南方叛乱各州的战斗力,扭转了战局。1865年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宪法第13条修正案》,规定奴隶制或强迫奴役制,不得在合众国境内和管辖范围内存在。1865年12月18日,《宪法第13条修正案》正式生效,从此,奴隶制在美国被废除了。
蔡锷诞生(1882年)-----
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1882年12月18日(清光绪八年十一月初九)生。1898年考入长沙时务学堂,从梁启超、谭嗣同学习。1899年赴日本留学。次年随唐才常等回国,参加自立军起兵,事败再次赴日进士官学校学习。留学期间,在《清议报》、《新民丛报》上发表文章。1904年归国,在江西、湖南、广西等地训练新军。1911年初调云南,任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六协协统。武昌起义爆发后,10月30日,与云南讲武堂总办李根源在昆明举兵响应。11月1日建立军政府,任云南都督,并派唐继尧进军贵州,由唐接任贵州都督。1913年10月被袁世凯调至北京,任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等职,但阴加监视。1915年10月,潜出北京,在天津与梁启超等策划反袁。12月回昆明组织护国军讨袁,宣告云南独立;与袁军于四川沪州(今庐县)、纳溪展开激战。袁死后任四川督军兼省长。1916年9月因病赴日本治疗,11月8日逝世,遗体运回葬于长沙岳麓山。著有《蔡松坡先生遗集》。
无线电发明家阿姆斯特朗诞生(1890年)-----
阿姆斯特朗,1890年12月18日生。美国无线电发明家。14岁时受到有关G.马可尼首次进行无线电越洋通信的鼓舞,在家里制作了许多无线电装置。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工学院学习,研究三级管并设计反馈电路,可把信号放大上千倍,这种电路至今仍是无线电——电视播放设备的心脏。毕业后在母校任讲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巴黎的美国陆军通信部队实验室工作,发明了超外差电路,这种高选择性电路的放大倍数远远超过再生电路,现己为无线电、雷达和电视接收机普遍采用。战后返回母校任知名物理学家M.浦品的助手,后来继任浦品的教授位置。他因发明反馈电路而获金质奖章,还获得美国最高荣誉奖富兰克林奖章。1933年发明宽频带调频制是新的辉煌成就,已在无线电、电视、微波中继通信以及卫星通信中广泛应用。他因捍卫调频制而倾家荡产,又因多病,在1951年1月31日自杀,他身后被国际通信联合会追认为世界电学领域的伟人。
中译本《西行漫记》公开发行(1939年)-----
1939年12月,埃德加.斯诺著的《西行漫记》之中译本出版。伦敦维克多.戈兰茨公司1937年的英文版原名是《红星照耀中国》,上海复社翻译出版时改名为《西行漫记》,该书是作者于1936年6月冒险采访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根据地的记录,是第一部忠实地报道红色根据地实况的长篇作品,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的第一手资料。作者通过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志丹、贺龙、彭德怀等以及广大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接触交往,了解了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
奥威尔著新著《一九八四年》发表(1949年)-----
奥威尔(OrwellGeorge,1903,印度孟加拉蒙蒂哈里,1950—01—21,伦敦)英国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以小说《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年》著名。奥威尔原名埃里克.阿瑟.布莱尔。他的第一部小说《巴黎伦敦落魄记》署名乔冶.奥威尔(此姓源于东英吉利亚美丽的奥威尔河)。 奥威尔出生在印度孟加拉,父亲是英帝国在印度的小文职官员,母亲为法国血统,是在缅甸的一个营业不佳的柚木商人的女儿。奥威尔在贫穷、而又自视高人一等的生活环境中长大。1922年担任印度皇家警察的助理地区警监。由于认识到英帝国的统治违反缅甸人民的意愿感到内疚,于1927年离开缅甸,次年1月1日辞职。后以这段经历为素材,写小说《缅甸岁月》(1934)和自传体散文《猎象记》及《绞刑》,种族与阶级的差别使他无法与缅甸人生活在一起,他回英后为了赎罪,穿上褴褛的衣服到伦敦东部和巴黎的贫民窟同工人、乞丐和洗碟工生活在一起,与英国流浪汉一起流浪,与贫民去肯特的日野里收摘蛇麻草。根据这些经验,他写了《巴黎伦敦落魄记》(1933)。对帝国主义的反感不仅使奥威尔放弃资产阶级的生活,而且使他重新确定自己的政治态度。从缅甸回国后,他立即宣称自己是无政府主义者;但到30年代,他开始认为自己是社会主义者。他的第一部社会主义著作是《通向威根码头之路》(1937),在书的结尾处尖锐地批评了当时的社会主义运动。 1936年去西班牙报道内战,并留下来参加共和军方面的民兵,后升任少尉。在特鲁埃尔咽喉受了重伤,后因反对共产党镇压政治反对派的作法,1937年5月逃离西班牙。次年写了《向卡塔洛尼亚致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先后在英国广播公司印度部和工党左翼《论坛报》工作,成为多产的新闻记者与文艺评论作家。1944年写成政治寓言小说《动物庄园》,1945年出版后获得名声和优厚的收入。最后一部讽刺小说《一九八四年》(1949)的发表,使他更为出名,其中描写了一个过分集权的社会如何歪曲真相和不断地改写历史。他因肺病于1950年1月死于伦敦一家医院。
翦伯赞夫妇含冤去世(1968年)-----
翦伯赞(1898—1968)中国历史学家。原名象时。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1898年4月14日生于桃源。1924年夏去美国,入加利福尼亚大学专攻经济学。1926年1月回到北京,从事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历史的研究。从1930年开始,积极参加有关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问题论战。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任南迁的北平民国大学教授,出版名著《历史哲学教程》一书。1940年2月,至重庆,在周恩来的领导下从事秘密工作。发表60余篇历史论文,还著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内容翔实的《中国史纲》1、2两卷。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于1946年5月到上海,与张志让、周谷城等组织并领导“上海大学教授联谊会”,兼任大夏大学教授。1947年10月到香港,任达德学院教授。1948年11月,他与郭沫若、侯外庐等离开香港,次年2月1日到达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并被选为第一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和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等职。 从50年代初开始,翦伯赞即致力于史学建设。首先发起编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共11个专题,约2000多万字。他亲自主编其中《戊戌政变》和《义和团》两个专题。从1961年春开始,兼任全国高等学校历史教材编审组组长,主编通用教材《中国史纲要》和《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资料》。他发表论文,批评史学界从5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的极左思潮。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他被划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1968年12月18日夜,与夫人同时在北京大学含冤弃世。1978年9月1日,中共北京大学党委为翦伯赞平反昭雪。 翦伯赞著述宏富,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7、8部,共约有400余万字。重要论文集有《中国史论集》第1、2辑、《历史问题论丛》(增订本)、《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史料与史学》;专著有《最近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下)、《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第1、2卷(校订本改名《先秦史》、《秦汉史》),主编有《中国史纲要》、《中外历史年表》,合编有《中国历史概要》等。此外,还与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等。
英国废除死刑(1969年)-----
1969年12月18日,英国议会通过投票废除极刑。3年前,下院通过了这项议案,今天上议院用口头表决通过了此案。1970年7月31日提出的允许死刑的修正案已被取消。 英国唯一的死刑方式历来都是绞刑。1957年规定,该种刑罚适合于抢劫杀人,拒捕杀人和杀害警官。可是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罪犯被判为终身监禁。 在英国的历史上使用绞架的年代已经过去。在反对绞刑的作家,如狄更斯的小说里,绞刑架是一个浮现于脑海之中的可怖的印象。这种公开展示的刑罚,后来就不公开了而且变得更有效。18世纪后期,在绞刑架上安装活门,使受刑者的脖子迅速折断。 在美国,每年有上百名罪犯被判在瓦斯室或在电梯上受刑而死。但是自从1967年以来,没有人被判死刑。
美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次贬值(1971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依据“布雷顿森林协定”,使美元等同黄金,从而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权地位。到50年代末,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和外贸地位的削弱,美元地位开始发生动摇,随后一再发生美元危机。为对付美元危机,美国政府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各国政府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引起了西方货币市场的极大混乱。同年12月18日,10国集团在华盛顿集会,最后通过的总体协议决定调整主要国家汇率,美国被迫同意美元正式贬值7.89%,即将黄金每盎司官价由35.2美元上升到38.8美元,出现了美元自1934年以来的第一次贬值。美元的贬值,标志着美元霸权地位的跌落。
我国参加首次全球大气试验(1978年)-----
1978年12月18日,我国参加第一次全球大气试验热带海区观测的两艘海洋调查船——“实践”号和“向阳红09”号离开了黄埔港,乘风破浪向试验海区挺进。 第一次全球大气试验是由世界气象组织负责组织实施的国际气象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科研协作活动,从一九七七年十二月至一九七九年十一月进行,第一年为准备阶段,第二年为实施阶段。“实践”号和“向阳红09”号到热带海区参加观测,是我国参加这一试验所承担的一项任务。这两艘海洋调查船到指定热带海区主要是观测当地高空气象(包括风、压力、温度、湿度)和海面气象,以及水下的深度、温度等,为全球大气试验提供气象、海洋资料。参加观测的第一时段,为一九七九年一月五日至三月五日,第二时段,为五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
全会通过决议公报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由华国锋主持。会议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全会在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否定“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 全会原则同意1979年、1980年两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安排,同意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下发讨论和试行。全会还讨论了“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和历史遗留的某些历史问题,决定撤销中央发出的有关“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和天安门事件的错误文件。审查纠正了过去对彭德怀、陶铸、薄一波、杨尚昆等同志所作的错误结论。会议决定健全党规党法,反对个人崇拜,少宣传个人,加强集体领导,并着重提出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 全会增选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邓颖超、胡耀邦、王震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增补黄克诚、宋任穷、胡乔木、习仲勋、王任重、黄火青、陈再道、韩光、周惠为中央委员,将来提请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追认。全会决定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并选举产生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通过(1979年)-----
1979年12月18日,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联合国大会通过。全文共30条。公约指出,对妇女的歧视违反权利平等和尊重人格尊严的原则,阻碍妇女与男子在平等的条件上参加本国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妨碍社会和家庭的繁荣发展,并使妇女更难充分发展为国家和人类服务的潜力。公约谴责对妇女的一切形式歧视,要求各缔约国采取措施,在参政、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法律、婚姻等方面实现男女平等。 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1980年9月29日通过决定,加入此公约。同时声明不接受公约第29条第1款的约束。该款规定缔约国之间遇有争端,经仲裁不能达成协议,任何一方得将争端提交国际法院裁决。
霍梅尼的一名助手被刺杀(1979年)-----
1979年12月18日,伊朗革命委员会成员、霍梅尼的助手、德黑兰大学神学院院长阿亚图拉穆罕默德.穆法德赫今天在德黑兰遇刺身亡。穆法德赫今天上午在神学院附近遇刺时头部被击中,经抢救无效,于中午在医院死去。 在霍梅尼流亡国外时,穆法德赫曾领导了反对前伊朗国王的运动。他是伊斯兰共和党中央委员会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