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字头的诞生
横空出世
"中广系?没听说过。"一位2001年退出股票市场的机构老玩家听到"中广系"的说法只是摇头。同德隆、明天等老牌"大系"已经驰骋市场多年不同,中广系从2001年年末才开始在资本市场发力。
2001年12月,深鸿基(000040)一纸公告称,同意以增资方式吸收中广媒体传播有限公司(下简称"中广媒体")投资人民币1.2亿元,获取福建东南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20.15%的股份,深鸿基同时让出项目的主导权,同意有条件授予中广媒体代表深鸿基所持东南网络股权行使经营权和管理权,期限三年,同时委派中广媒体的吕瑞峰、辜勤华代表深鸿基出任东南网络董事会董事。
同月,吕瑞峰被提名为中宝股份(600208)董事候选人,随后于2002年3月当选中宝股份董事长。此后,中宝股份资产清理和出售拉开了序幕。
2002年7月,环保股份(000730)公告称,公司前三大股东(均为"股份管理委员会")以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权及部分现金出资,设立沈阳中环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环实业"),注册资本3.725亿元。三个股份管理委员会将不再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权,由中环实业直接持有上市公司环保股份65.74%的股权。公告指出,中环实业的法定代表人为辜勤华。在环保股份发表上述公告之前,吕瑞峰和辜勤华已经在环保股份的股东大会上当选公司董事。
随后,环保股份进行重组,拟斥资2.8亿元入股由中广媒体、中广时代网络电视互动技术有限公司(下简称"中广时代")、深圳银河时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银河时代")及融信华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融信华创")拥有的信元远程通讯网络有限公司(简称"信元远程")。
8月份,备受市场关注的"问题公司"ST国嘉(600646)发表《有关控股股东情况的公告》,市场突然发现,2002年5月拟从国嘉第一大股东US I.I.I.手中受让国嘉股权的US I.I.I. Holdings Limited,最终控制人正是吕瑞峰(持股15%)和辜勤华(持股15%)等四个自然人(另两个是周美珍和梁仕荣)。实际上,辜勤华2001年6月已经担任国嘉董事,吕瑞峰也在2002年7月进入了国嘉董事会。
国嘉的重组就此展开。在国嘉一系列的资产置换和对外投资公告中,中广媒体、中 广卫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和两家来自沈阳的广视投资和中环科技成了重要的外援。
至此,吕瑞峰和辜勤华,加上一系列带着"中广"字头的公司-- 一个模糊的中广系横空出世。
核心公司
尽管很多人认为中广系的核心公司是中广媒体,但是,《新财经》记者经过调查后认为,中广媒体仅仅是中广系资本运作的棋子,溯其根源,中广系最上层的公司还是在深圳注册成立的银河时代。
上市公司曾公告,银河时代股东为三个自然人:辜勤华(34%),吕瑞峰(33%),肖辉成(33%)。自然人直接控股的公司,往往是复杂集团的核心。在向外投资架构集团(即"系")大网时,这样的公司功不可没。
《新财经》记者掌握的资料显示,银河时代成立于1997年10月。截至2002年6月30日,这家注册资本仅为3000万元的公司总资产达到了4.5亿元,负债仅为6585万元,净资产高达3.84亿元以上。其实,银河时代最初名为"深圳至善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风险投资的公司,2001年6月才变更为现名。
这样看来,其实银河时代早在2000年已经在资本市场现身,不过,当时披着"至善投资"的外衣。
2000年4月,前锋股份同至善投资(即日后的"银河时代")、融信华创及双威天网合资组建了双威视讯网络有限公司。双威视讯注册地在北京,注册资本5000万元,其中前锋股份持股40%,至善投资持股30%,融信华创持股23%,双威天网持股7%。需要指出的是,融信华创和双威天网的法定代表人均为吕瑞峰。
这里的融信华创也是中广系的一个关键公司,只不过一直"隐身"。从2001年6月到2002年10月之间,银河时代一直持有融信华创56%的股权(这与个别上市公司的公告矛盾,具体细节参见下文"中广系的隐身术"),另外的股权由刘实、王亮等六个自然人持有。
在积极参与上市公司重组、以"中广"为名的公司设立过程中,银河时代和融信华创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广"字头公司的交叉持股
通过上市公司的公告,已经露面并戴着"中广"字头的公司主要有三家:中广媒体、中广时代和中广卫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卫星")。
这三家公司很有意思,全部在同一天成立,随后通过一系列股权转让,形成了交叉持股的情形。这显示了中广系资本运作的一个特点:通过有限的资金控制更多的公司。有中广系的高层曾向某媒体证实,中广系拥有30余家公司。数量众多的下属公司需要上层公司大量对外投资,即使上层公司实力强悍,在短期内控制众多的下属公司,交叉持股应该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中广系的具体操作是这样的:
2001年8月13日,中广媒体、中广时代和中广卫星三家公司在北京成立,三家公司的注册资本各为5000万元,其中,中广时代和中广卫星的发起股东均为银河时代和融信华创,各持有新公司50%的股权。
中广媒体的股权结构稍微复杂一些,发起股东有四家,各出资1250万元,各持有中广媒体25%的股权。除了银河时代和融信华创之外,另两家发起股东为中广融信数据广播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简称"中广融信数据广播")和上文提及的双威视讯。中广融信数据广播从名字上也可以看出是中广系的公司,这家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融信华创控股60%。(见"图1")。
中广媒体、中广时代和中广卫星成立时的法定代表人分别为辜勤华、吕瑞峰和肖辉成,恰恰为银河时代三位自然人股东。
新公司仅仅成立两周,股权转让就已展开。
8月26日,中广媒体和中广时代均召开股东会议,融信华创通过协议将中广时代50%的股权转让给中广卫星,同时将中广传媒25%的股权转让给中广时代,中广时代另外受让中广融信数据广播持有的中广传媒25%股权。另外,双威视讯也退出了中广传媒,其25%的股权转让给银河时代。这次股权转让之后,三家"中广"字头公司的股权结构(见图2)。
随后在11月末,融信华创通过协议,将中广卫星50%的股权转让给中广媒体;而中广时代则引入了一家新股东--国际新闻文化中心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实力不容小觑,据报道,这家注册资金达1730万美元的房地产开发公司50%的股权由北京日报集团持有,另50%股权在一家美资公司手中,目前北京东长安街上正在建设的"国际新闻文化中心"即是该公司项目。银河时代将持有的部分中广时代股权(20%)转让给了国际新闻文化中心有限公司。
至此,三家"中广"字头公司形成交叉持股(见图3所示)。
可以说,中广系通过交叉持股来减少控制下属公司成本的手法用到了极致。按照中国《公司法》的规定,非国务院批准的投资公司,累计对外投资不得超过净资产的50%,而中广系2001年8月成立的三家新公司,注册资本均为5000万元,持有对方公司的股权价值正好为注册资本的一半。同时,中广系又为中广时代引入了新股东,更是减少了控股成本。银河时代实际上仅出资6500万元,就成功控制了总注册资本达1.5亿元的三家公司。
神秘莫测的实力
一位中广系内部人士告诉《新财经》:"我们相当有实力!"但是问及实力如何体现,该人士不予置评。不否认,能够成功影响数家上市公司,这本身就是一种实力。
目前已经显山露水的中广系公司中,电信、广电和互联网相关业务明显是中广系的立足之本。从最早向前锋股份(600733)出售"中国电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网络平台建设与服务项目"、目前又吸引环保股份巨额投资的信元远程,到媒体披露"自认是国内惟一实施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国家级工程"的中广媒体,还有其他一系列由"中广"开头、名字中"网络"、"卫星通讯"、"数据广播"随处可见的下属公司,中广系从来都是以通讯(包括广电、电信和互联网相关服务)大玩家的姿态出现。
而中广系明显是一个私营企业集团,却在通讯领域全线出击,"三网"全部涉及,比较明显的实力体现在经验和"人脉"上。《新财经》仅以中广系核心人物吕瑞峰的从业经历来透视这一实力的体现。
吕瑞峰今年刚过不惑之年,但是在数据通讯行业已经涉足近10年。
20世纪90年代初,吕瑞峰曾担任美国硅谷PENROP国际公司中国区总经理,讯业集团(China Online)总裁。讯业集团是国内最早一批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一度和瀛海威齐名。后来吕瑞峰也一直在通讯业打转。在通讯业浸淫多年,其经验与人脉关系无须多言。
至于中广系一些公司的财务情况,则喜忧参半。
银河时代从成立至2002年6月30日的近五年时间中,净资产已经从注册时的3000万元膨胀至3.84亿元以上,并且公司资产负债率仅为14.6%。
令人吃惊的是中广卫星。据ST国嘉公告,截至2002年11月25日,中广卫星账面总资产为4.4752亿元,账面净资产为3.2011亿元,资产负债率仅为28.5%。而北京工商局向《新财经》提供的年检资料显示,该公司2001年年末由于刚开业不久,公司基本没有业务,净资产尚不足5000万元。短短一年,该公司的账面净资产膨胀了540%。
中广媒体的资产规模更令人咋舌。据环保股份2002年8月公告,截至2002年6月30日,中广媒体的总资产超过了人民币100.25亿元。一个2001年8月成立、注册资本仅5000万元(2002年10月增资至1.5亿元)的公司,资产在10个月中膨胀了近200倍。
100亿的资产是什么概念?据媒体报道,中国网通收购的亚洲环球电讯资产价值在17亿美元左右,也不过合人民币141亿元。一个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从事"网络媒体文化交流、有线电视网络信息点播技术支持"的中广媒体竟然有人民币100亿元的资产,不能不让人们对其资产质量产生怀疑。可以肯定的是,中广媒体目前在账面上没有利润,原因是"财务记账采用的是成本法"。
就《新财经》掌握的资料,一直隐身、但对中广系形成作用巨大的融信华创,从2000年4月创立到2002年年中,公司的营业额始终为零。《新财经》杂志社
中广系的隐身术
说融信华创是中广系的公司,很多人会感到吃惊,因为环保股份在2002年6月,拟把旗下故宫制药厂整体产权出售给融信华创而刊发的公告中明确说明,融信华创由李相、潘幽梦、王亮、刘实、李军等八个自然人持有。尽管明眼人可以看出王亮和刘实即为中广系人士,但是两人一共才持有融信华创18%的股权,即使融信华创的法定代表人是王亮,将这家公司归入中广系也有些牵强。
北京市工商局向《新财经》提供的资料却同上市公司的公告存在出入。资料显示,融信华创的股东名册从来就没有出现李相、潘幽梦二人的名字。相反,按公告的说法应该由李相、潘幽梦持有的56%的股权,从2001年6月到2002年10月,一直由银河时代持有。融信华创是中广系的系内公司确定无疑。(见图4)。
如果说上市公司公告同工商局登记资料存在出入是中广系"硬性"隐身的方法,那么,中广系一直还采取"软性"隐身的做法避开人们的视线。
2001年6月将深圳至善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更名为"深圳银河时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即是一例。银河时代是中广系的主力公司已经人人皆知,如果不知道"银河时代"其实就是"至善投资",那么,对其历史则难以了解。早在2000年4月,当时公司名称尚为"至善投资"的银河时代已经同上市公司亲密接触,携手融信华创及双威天网合资组建了双威视讯网络有限公司。当时融信华创和双威天网的法定代表人均为吕瑞峰。
另外,公告披露不全面也让一些中广系的公司从人们的视线中一闪而过。
2002年11月19日,ST国嘉发表《对外投资事项公告》,称将投资成立上海中广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下简称"上海中广基础设施")和鲁南特环水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简称"鲁南特环水务")两家从事市政公用事业的公司。两家公司注册资金各为5000万元,国嘉分别投入2000万元和1000万元。另有一家沈阳中环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下简称"中环科技")分别对上海中广基础设施和鲁南特环水务投资2000万元和2500万元。
市场人士猜测,如此奋力推进国嘉重组的中环科技应是中广系系内公司,不过并无明证。国嘉公告仅显示,沈阳中环科技法定代表人是宋立国,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
实际上,沈阳中环科技,以及随后计划同国嘉置换资产的沈阳广视投资有限公司(下简称"广视投资"),均为中广系公司。不同的是,中广系直接持有中环科技的控股权,沈阳广视投资大部分股权则通过中广系系内人士佟锰持有。
当《新财经》让中广系的隐身公司逐一现形之后,人们就会发现,尽管中广系高层对"中广系"的提法讳莫如深,但是中广系的大网已经织就,并且曾经或正在影响着中国国内的部分上市公司--现在可以看出的有五家:前锋股份、深鸿基A、中宝股份、环保股份和ST国嘉。
中广时间表
1996年
7月 深圳中讯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金1000万元,法定代表人吕瑞峰。
1997年
10月 至善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深圳成立,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即日后的"银河时代"。据媒体报道,该公司由辜勤华、吕瑞峰和肖辉成各出资1000万元成立。
1998年
10月 吕瑞峰不再担任深圳讯业集团( China Online)总裁,离开深圳讯业集团。
12月 北京讯业金网成立,注册资本150万元,法定代表人吕瑞峰。
1999年
1月 上海双威通讯成立,注册资本人民币2亿元,法人代表吕瑞峰。
6月 信元远程成立,注册资本3000万,发起人分别为信元公众(49%)、上海双威通讯(45%,法定代表人为吕瑞峰)和北京讯业金网(6%,法定代表人为吕瑞峰)。
2000年
2月 北京讯业金网通过协议将信元远程6%的股权转让给双威天网(法定代表人吕瑞峰)。
3月 中国联合电信有限公司成立于英属处女群岛,梁仕荣为主席,吕瑞峰、辜勤华任联席行政总裁。
4月 融信华创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发起人分别为深圳中讯腾(法定代表人吕瑞峰)和6个自然人。
5月 中广融信宽带数据广播网络成立,注册资本3000万元,法定代表人吕瑞峰。融信华创投资1800万元,持有60%股权。
6月 前锋电子以4029万元现金收购信元远程"中国电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网络平台建设与服务项目"。其中固定资产为1085.58万元,"中国电信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专营权为2943.42万元。
7月 信玄电子商务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法定代表人王亮。
8月 双威通讯和双威天网将持有信元远程的股权转让给首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融信华创,信元远程注册资金增加至人民币1亿元,信元公众持46%,首创资产管理公司持有45%,融信华创持有9%。
12月 前锋股份支付给直真视通科技有限公司3000万元预付款,购买远程教育网所用设备、服务、技术文件等。
成都市国投公司拟将前锋电子18.36%股权协议转让给信元远程,转让总金额为5005.26万元。
前锋股份聘任刘实为公司总经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