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精益思想》两位作者的新著《精益服务》,感觉并没有在理论上有所突破,但还是有所启迪。 我自然联想到经常要坐的公交车,信手列出以下令乘客不满之处: 1) 不报站名 2) 急刹车和急转弯没有提示 3) 回答乘客询问态度粗鲁 4) 随意改变线路和发车间隔时间 5) 不靠站停车、到站不停车 6) 座椅摇晃晃的、车况不良、下车提示按钮破损、爆胎 7) 座套脏兮兮的、车容不整、污渍随处可见 8) 随便方便(停在马路边找个角落撒尿)或买早餐 9) 严重超载 10) 与熟人聊天,听不到乘客要下车的呼声 11) 停车接电话(为了听得清楚些) 12) 纵容熟人抽烟、甚至自己也抽烟 13) 不收熟人的车票 14) 忽视需要帮助的人(老年人/孕妇/抱小孩的人) 15) 漠视不道德和违法行为 16) 不找零钱,电子刷卡器经常有故障 17) 不靠站台停车 18) 不说普通话 19) 闯红灯、不遵守交通规则 20) 中途加油 21) 让乘客转车(卖猪仔) 22) 播放音乐、广告等强迫顾客听 看来公交公司真的要转变作风,不要把自己当作公交局啦。 不妨按FMEA方法,将这些问题按对顾客的影响后果(安全、功能、舒适)、发生的频度和发生后是否能监控到(探测度)评估,并按评估结果完善控制措施。 不出问题,并不能作为公交公司的最终目标,还要考虑如何超越顾客的期望。比如说如何减少顾客候车时间,当然增加发车密度并不是一个好办法,这样会提高运营成本并直接、间接地转嫁到乘客头上。我们可以试想利用手机短信功能,就像设定闹钟一样,订制某路车在某个时间段停靠某站的提醒,这样乘客就可以尽可能地将候车时间(按精益服务的说法这段时间叫不付薪的工作时间)转化为付薪的工作时间或个人的休闲时间啦。 在站牌旁边有这样一个电子显示牌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可以动态地显示公交车的位置。看了半天都看不出来对我有什么实际意义,最后终于明白了可以:让我在看显示牌的时候错过了其他可以搭乘的车;告诉我对面是移动大楼;让我知道是否还有时间抽根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1 22:21:4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