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回总部开会,老板说到一对新鲜词,“红海”“蓝海”,说咱公司现在进行的事业是蓝海市场,但咱们下面的人员仍然盯着红海市场,仍然在低水平的跟别人拚价格,这样是不对的,错误的!要求我们这帮分公司经理,不能还盯着红海市场,要立即在蓝海市场上下功夫! 哎呀妈呀!记得前几年都是咱们跟洗脚上田的老板灌输一些新名词,现在反过来最时髦的名词从老板嘴上“蹦”出来了。这说明老板进步真是相当的快,咱们是相当的落伍了。老板在讲述红海蓝海的当儿,我跟平时要好的一经理哥们一打听,原来新进出了一本书叫《蓝海战略》,中央二台也有一档节目叫“寻找蓝海”,红海与蓝海,是当今营销界最流行的词。 听了一会半会,也大概听明白了“红海”“蓝海”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总的感觉是,虚的成份比较多,现在营销界新概念是层出不穷啊,但很多东西无非就是“新瓶装旧酒”,无非是把一般的市场理论、营销理论中的某一细节无限放大,像前两年的《细节决定成败》、《赢在执行》、《水煮三国》、《基业长青》等等。 不过,咱道行毕竟有限,不能一下子就妄下结论,咱得首先虚心学习啊!得赶紧补课啊!回到南宁,赶紧从网上下载了《蓝海战略》电子书。有《蓝海战略》中文版出版权的书商,可对不住啦!我平时对这些流行书都是从网上下的,让花钱买,觉得不值,加上经常提着去卖废纸也挺费劲的是吧? 我先得承认了,我是科特勒先生的弟子,《营销管理》我可是奉为圣经的,大学时营销学这门专业课我可是拿第一的。西方确实有许多管理学大师,不得不承认。但是,嘿嘿,请注意,我说但是了,但是不一定每个“大师”放的屁咱们中国都嗅着“香”啊?我一般看书还是挺认真的,对吸引人的书,我一般是一口气看完的。但是,嘿嘿,我说第二个但是了,《蓝海战略》,我愣是没有看完,累,我看到第二部分第三章,我看不下去了。 实事就是的说,《蓝海战略》这本书当然还是有价值的,一些观点还是可以借鉴学习的,两位作者的研究还是有一点成效的。但我还是要负责任的说,我仍然认为《蓝海战略》只不过是市场学、管理学、营销学中关于“创新”的一个放大!吁,没有板砖砸来吧?管他,在我这一亩三分自留地,我就继续放肆了。 第一,我认为,《蓝海战略》的核心理论仍然是强调“企业创新”。只不过“蓝海”强调创新的着眼点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手法创新”转移到“价值创新”上,它仍然是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从“价值创新”的角度说,“蓝海战略”更倾向于“满足用户未来的需求”上,从而开辟新的即“蓝海市场”。 第二,我觉得,《蓝海战略》倡导的是一种市场上的“逃跑主义”。《蓝海战略》说,“在蓝海市场,竞争是无关的”。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生存,就不能逃避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绝对的真理。蓝海战略要求企业脱离刺刀见红的“红海市场”,另寻没有硝烟的“蓝海市场”,这有鼓励企业投机的嫌疑。从战略选择的角度,这是一种思路,有可取之处,但要是所有同行业的竞争者都不约而同的去“寻找蓝海”、“脱离竞争”,这本身不也是一种竞争吗?“蓝海”不也是很快成为一片“红海”吗?所以,《蓝海战略》,充其量也就是一种市场“游击主义”、“逃跑主义”,跟毛泽东的“敌进我退、敌进我退、敌疲我打”是一个套路。 第三,我感到,《蓝海战略》还是有死穴的,忽视了战略的可模仿性或可学习性。前几年,我们一直强调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定义的关键词就是“不可复制”。但在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突飞猛进的现代企业,无论是技术、服务、管理、战略,那一项能完全杜绝竞争对手的模仿和学习呢?暂时占领“蓝海”的企业,能保证永远占领“蓝海”吗? 第四,我以为,《蓝海战略》忽视了蓝海战略实施的成本及风险。“蓝海”不是永远的“蓝海”,在它成为“红海”之前,企业要想保持“没有竞争的市场”,必须继续“寻找红海”,继续“价值创新”。那么,需要多大投入?这中间消耗的成本呢?是否存在风险?这投资成本也许高也许低,“效益和风险”必须考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果不幸吃到“毒螃蟹”呢? 当然啦!以上只是我的一些浅见,也许当我把《蓝海战略》读完,我又会推翻上述的所有论断! 再简单提提我所在的企业吧。我所在的企业确实有点像《蓝海战略》所说的,在行业内找到了一片“蓝海市场”,为用户重新确立了“需求”和“价值观”。但是,过于“超前”,“培育市场”“教育顾客”所付出的成本,确实是非常巨大的!我们企业现在非常艰难,投资跟不上,人才大批流失,效益低下!但是,我们老板视这些危机而不顾,仍在一昧的强调他的战略,就像搞“运动”!而《蓝海战略》这本书的推出,好像更让老板找到了依据!正是因为对企业身临其境的担忧,所以写下此文。 听说《蓝海战略》被一些传销组织用来做培训教材!我又在想,当初马恩列斯毛爷爷们描绘“共产主义社会”蓝图时,咱人民大众无不是激情澎湃、斗志昂扬!但共产主义何时才能实现呢? http://www.blogcn.com/user48/oking20050/index.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