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木培训在深圳有40多所分校,遍布深圳各区,离总部最远的分校乘大巴需要两个来小时。但这么多分校却每周都要派人到总部,参加公司的员工大会,而每届员工大会召开时间都要达到三个余小时。从今年第三十二届员工大会开始,公司更是要求除特类、一类分校流人值班外,其余所有分校都要停课,分校长和员工都要来总部参加大会。而为了方便员工参加大会,更是将会议时间从上午11点调整到了10点,凡是无故旷会者,皆要受到相应处罚。山木培训为何如此花费心思在员工大会上呢?这种做法对企业究竟是利还是弊呢?山木培训的员工又该如何理解公司对员工大会的高度重视呢?其它企业又当如何看待员工大会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呢?这就是我下面要谈的。 重视员工大会的传统在山木由来已久。深圳山木每周员工大会大体有这么几项程序:唱《山木之歌》、新员工自我介绍、领导讲话、抽奖、给优秀分校颁发流动红旗、成绩欠理想的分校自我剖析、总裁讲话。公司领导在大会上将公司过去一周的情况进行详细汇报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并布置下周的工作任务。同时公司领导还会对员工进行山木文化的培训,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精彩的讲解使员工加深对山木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学习为人处世之道,融洽群体关系,以良好的状态投入下一周的工作之中。山木总裁宋山木先生则无论事务繁多,每次必亲莅会场,精辟阐述重要问题,给员工留下深刻印象。每次员工大会对山木人都是一次充电,都是一次激励。员工大会的熏陶对文化概念上的山木人的形成起到了重大作用。 但停课开员工大会在外人看来似乎是不智之举,不但影响分校的业绩,而且也使公司损失了一个时间段的报名收入。即使在停课开会之前,各分校每周也得派出员工前往总部坐上几小时,这个时间段内,分校员工人数稀少,本就影响了工作效率,如今居然还要分校停课前去开员工大会,岂非太过形式主义?即使次次大会都是圆满地、团结地、胜利地大会,难道这精神上的快慰就比少开点会,多花些时间,实实在在的工作赚钱还要有意思?大白天不做生意,却都关起门来跑去开会,这是令许多员工困惑的地方。即使在许多其它企业管理者的眼里,他们也恐怕会对山木领导层的做法不可理解,他们也会认为山木在这点上太多务虚,而少了实干的精神。他们会想山木也感染了文山会海的毛病。 然而我从这件事上,却看出山木文化的确名不虚传。只有眼光长远,胸怀广大的企业家才能摆脱眼前利益的诱惑,而为百年之计决定。山木停课开员工大会首先就说明了,这是一家自始至终以员工为本的企业,是一家真正的教育培训企业。山木培训在员工刚进入的时候,便要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从企业文化,到具体的工作细节。山木总部又因此称之为基地,新员工在基地接受山木悉心的培训后再走上岗位。这一点就是很多目光狭隘,自私自利的企业难以做到的。谁都知道对新员工进行培训是要冒亏本的风险的,随时都有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可能。但山木却不计较这些,它给员工进行培训的心理之一,就包含着员工到其它企业后依然可以发挥在山木学到的东西。所以宋山木先生经常说,山木是培养将军的地方。作为一家培训企业,固然也要赢利,但这种赢利是需要靠优良的服务来获得的,盈利与奉献是一体的。只有奉献得越多,收获得才越多。员工以学员(顾客)为上帝这很好,但要把上帝服侍好就得自己有过硬的本领。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素质不够,服务质量不行,但企业管理者却不培训他们,只让他们全力服务顾客,那么顾客显然是得不到满意服务的,这种服务也是虚伪的,这样的企业管理者是唯利是图的,但他终将落败。顾客是上帝,不是奴仆,他们会选择更好的服务。 宋山木先生作为一个杰出的儒商,他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是为服务社会,传播知识而创办企业的。只有优秀的员工才能行使这个使命,才能把最优秀的文化传播给学员。而社会也因此认可山木,山木也因此获得发展。所以为员工不断培训是服务学员的需要,同时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虽然山木停课开员工大会,但员工大会就是给员工进行全面的培训。公司虽然要为此付出眼前的一些损失,但员工素质的提高将使他们更好的教授学员,使社会对山木的认同更高,山木也将变得更加强大。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山木文化为什么能够昌盛不衰,就是因为山木重视员工的培训,员工大会就是使员工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产生凝聚力的培训。员工的思想认识得到统一,整个山木才能有高度的统一,山木才能以团队的力量迅猛前进。 现在很多企业管理者不重视员工大会,或者开会周期长,或者内容枯燥,流于形式,这都是没有意识到员工大会所能起到的作用。员工大会是为员工而开,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素质,而非领导者的汇报会。召开员工大会是要不断加强员工的团队意识。没有良好的员工大会,则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将容易产生疏离,思想混乱,而企业文化与团队的建设则无从谈起。企业的兴败关键在拥有怎样的员工,员工大会就是企业培训员工的课堂。只有企业管理者根据企业自身的状况,充分重视员工大会,利用员工大会使企业团队形成统一性和凝聚力,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06年8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