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年始许多企业研究发展战略,制订战略规划。但实践证明,它们并 没有多大用处,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早在2001年就有上海的企业集团质疑外国咨询公司制订的战略不适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问题。以后许多企业在研究战略时承认SWOT分析方法不完全科学,不能应对变化的情况。以后有的企业提出按MBA战略管理方法制订的战略造成了负作用。更有的大企业集团要求制订两个发展战略,一个是按MBA战略管理方法制订的,是给上级部门看的,一个是给自己用的。也有的企业是同时请外国咨询公司和中国研究单位分别研究做两个报告,等等。实践检验的结果,已经说明了MBA战略管理方法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并不具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为什么战略管理不灵验,不能正确指导中国企业发展?这个问题若不说清,人们就不能彻底认识战略管理的危害。 我认为目前MBA战略管理至少存在六个方面的错误: 第一,战略管理不能适应环境的发展变化。企业所处的环境不断变化,会波浪式地向前或曲折地向后变化,环境发展的方向、范围和速度都在变化。企业要求战略管理能根据环境的各种变化,尤其是竞争造成的逆向变化,提出发展的战略目标。但目前的战略管理假设环境只能向有利方向变化,不会向不利的方面变化,依此提出战略目标。这个战略目标如同计划体制下的目标。比如国际原油涨价造成行业的波动,使环境向不利方转化。 另一方面,战略管理不研究环境发展变化的规律,这样提出的战略目标没有客观依据,成为主观的任意的产物。许多企业的战略规划先写愿景,导出战略目标或经营指标,却不能说明愿景与经营指标的连带关系是建立在什么条件下,是竞争条件还是非竞争条件,不能说明为什么经营指标只能增长而不会减少。所以战略管理既没用也不能用。 第二,战略管理是为企业发展服务的。企业作为客观事物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战略必须按照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分析企业,提出战略目标,制订各项措施。而MBA战略管理不能也不会研究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就难免造成不同企业制订的战略规划如出一辙,提出的目标和措施是同质化的。 第三,战略管理是要根据企业利益变化和要求发展去提出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利益格局也不断变化,近期利益和远期利益、收入利益和权利利益、股东利益和管理者利益、经营利益和企业利益等等都会发生变化,相应地也会提出新的要求。随着企业发展,利益格局会越来越复杂,内部相互制约作用越来越大。没有利益发展就没有企业发展,不考虑不研究企业利益发展使得战略管理十分幼稚天真。由于利益格局在变化,企业决策者与管理者的视角不同,从而使战略目标和措施也不同。MBA战略管理不能解决这个矛盾。 第四,战略管理由于不去适应环境变化,不研究企业发展规律,不考虑利益和要求的格局变化,使之可以像小学生算术一样模式化制订企业战略,可以SWOT,使战略不再是掌握发展主动的指导,而成为比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简单得多的最初级的管理。从这点看,国外的大牌咨询公司在战略咨询上就像戴着博士帽的小学生。 第五,战略管理既不能提出战略方向,又不会掌握主动权,成为简单的一种“管理”,造成它不会走曲线或折线。任何用MBA战略管理制订的规划都不包括曲折的目标和进退的策略措施,如同老百姓说的“一根筋”。因为它的分析研究中把各种复杂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条件简化为线性关系,成了两点间的线段。这不合乎实际情况,企业的发展总是有疾有缓、有进有退,有许多非线性关系,不仅要采取不同措施组合,更要掌握措施的“火候”。 第六,战略管理只追求一种效果,即收入业绩,而不包含各种成效和效用。企业是个复杂组织,在发展中要有多种追求,包括经营业绩的追求、有社会效益和企业升华的追求,有财富收入的追求,还有和谐关系的追求,有利的追求,更有权的追求,有直接追求,也有间接追求,等等。这些追求会互相制约、互相作用,业绩追求不是唯一的、一成不变的。战略管理只追求现实收入业绩,违背了企业整体发展要求。 从上述六个方面分析MBA战略管理的错误,从此也可以引深到对战略管理理论自身的科学性和正确性的分析。 一是任何理论都有核心,即它的方法论。没有方法论的理论不具科学性。从这个角度看,MBA战略管理没有自己的方法论,它不是科学的。 二是任何理论都有适应性,即它是能自我发展的。没有自我发展可能的理论不具正确性。从这个角度看,MBA战略管理不能自我发展,它不是正确的。 战略是竞争发展中最高决策。 决策风险是竞争发展中最大的风险。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战略管理咨询中心 成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