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发展统筹科学、推进统筹科学

[复制链接] 0
回复
87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6-7-17 16:4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的要求,成为各方面工作的指导,引起各方面对于统筹的讨论,同时对于统筹概念也有了一些新的见解。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历来倡导的统筹兼顾思想的发扬,是对中国优秀思想的继承。


在研究统筹科学中,存在一些需要逐步深化和全面探讨的问题。


    第一,统筹是操作方法还是指导思想方法。统筹是指导人们筹划的指导思想和指导方法,而不是应用操作方法。这是因为人的实践的认识总是针对于两方面,一是有用,二是有效,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但在实践中又会分开,不是直接同一的。任何实践必须是有用的,然后才是有效的,没有用的实践再有效也无意义。因此对有用的认识集中在对事物的本质及各种联系的特点上和针对其特点的方法统一方面,而有效的认识集中在有用认识的前提下对方法效果的提升方面。


    近代以来,对认识的有效方面大大突出,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许多时候又造成它脱离对认识的有用方面,出现以方法为导向的偏颇。许多关于外国公司为中国企业咨询不成功或失败的例子,主要是由于它以方法为导向,而不是以针对中国企业的特点和组构选取特定方法的统一为导向所造成的。许多国外的管理教材都只讲方法有效提升,而不讲方法使用条件,这造成方法的改进永远不能完全适应事情的变化。


    统筹是以认识的有用方法为对象,因此,是筹划的指导思想和指导方法,而不仅是应用操作方法。所以从华罗庚先生开始把统筹建立和发展成为统筹学,而不再是统筹法或运筹学。


    系统工程方法是以认识的有效方面为对象,因此主要是筹划中的操作方法,而不是指导思想和指导方法。国外系统工程专家在上个世纪已经坦承系统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只在很有限的范围内有用,即是说系统方法的应用必须是在认识的有用这一前提下。


    第二,经验统筹或统筹经验与科学统筹或统筹科学的问题。
    
统筹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久远的优秀传统,在许多典故知识和经验成语中都显示出来,甚至发展为军事原则,如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但是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水平和各种科学知识发展的进程,使统筹思想局限于经验范围。而追求认识的有效伴随现代大工业的发展先行提升为科学。


    现在人们常说的统筹兼顾,大多是经验性的,往往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以某个目标为中心,涉及到方方面面,而对目标的确定常常是从有效方面出发,从经营机会或从取得某种资源出发,或者是从某个口号出发,缺乏从有用方面研究,即战略方向的研究,包括制胜和防败的研究。


    二是从量的方面去平衡现有的各方面要求,缺少从质的、从结构、半结构和非结构等多层次的统一方面去研究和安排平衡。这样常常造成平衡一时,却带来更大的后患。


    三是按优化的要求去协调各种关系,而缺少从整体的合理的方面去协调。协调不仅是按轻重缓急的要求去安排,首先是按照一定方向,受到价值取向的指导,不讲方向和价值取向的协调,会造成混乱。


    经验性统筹,一方面效用较为有限,对象较为简朴,另一方面常常在系统工程方法面前缺少充足的说服力。这在当前的经济研究中很明显,针对经济环境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有些是站在经验统筹的角度指出片面增长的失误,而有些则站在系统方法的角度,以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许多经济学只讲方法的科学有效,不讲不同对象的本质和形式特点,从而经济研究陷入混乱。


    针对经验性统筹和系统工程方法的不足,建立统筹科学已成为时代所需。《统筹学概论》已为统筹科学奠定了基础。


    
第三,统筹科学是针对有用,也就是针对事物本身的。但事物总是变化的,事物的不断变化,使之总是处于不可控或者难于可控,统筹科学就是要针对不可控与可控的转化和统一,使各种筹划方法有用。只有在有用的条件下,才可能使用系统方法。统筹科学是针对对象的变化建立的新筹划学科,它是辩证法的应用学科。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