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来迟了![em23] 企业中非正式组织的管理 非正式组织,也称为组织中的小团体,是组织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由于抱有共同的社会感情而形成的非正式团体。 对非正式组织的广泛兴趣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对西屋电气(Western Electric)研究的结果,这一结果认为:非正式组织是工作环境里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对组织运行的各个层面产生影响。因此了解和引导非正式组织是每一位管理者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1、非正式组织的特点 研究表明:非正式组织是个人、社会关系的网络,并非由正式组织建立和要求,而是在人际交往中自发而生。这种组织的产生,是基于人们之间彼此“合得来”,大家觉得言语、服装、行动等,都非常随便而没有不自然的拘束,于是乐在其中。当然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可能尚有其它因素,例如:年龄、地位、能力、工作地点、志趣、嗜好以及利害相关等。管理学家发现其中有一个定则:即人们有互相结合的需要,倘若不能从正式组织或领导措施上获得需要的满足,则非正式的结合就会增多。 非正式组织关注的是人及其关系,而正式组织强调以权力、责任体现的正式地位。因此非正式的权力,属于个人,而正式权威则依附于职位。非正式权力带有个人色彩,而正式的权力则有官方色彩。 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在于维护其成员的共同利益,使之免受其内部个别成员的疏忽或外部人员的干涉所造成的损失。为此非正式组织中有自己的核心人物和领袖,有大家共同遵循的观念、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 非正式组织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很强的凝聚力 在非正式组织里,共同的情感是维系群体的纽带,人们彼此的情感较密切,互相依赖,互相信任,有时甚至出现不讲原则的现象。非正式组织的凝聚力往往超过正式组织的凝聚力。 (2)心理的协调性 由于有自愿的结合基础,非正式组织成员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因而情绪共振,感情融洽,行为协调,行动一致,归属感强。 (3)信息沟通灵 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感情密切、交往频繁、知无不言,信息传播迅速,成员对信息反应往往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4)自然形成“领导”人物 非正式组织不是由于组织的决定而成立的,它虽然没有上级任命的领导,但实际上每个非正式组织都有自己的“领导”。非正式组织内“领导”的形成,是在发展过程中自然涌现出来的,成员的拥戴程度比正式组织高,号召力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