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都市报 谢艳霞
阚治东履新周年
去年此时,曾经是中国证券市场一面旗帜的南方证券还深陷于即将破产的流言之中,被人称为证券界三大猛人之一的阚治东临危受命掌舵,挽救风雨飘摇中的南方证券。自此,南方证券愈益备受关注。业界和媒体均期望阚治东能以一贯的铁腕手段和铁血风格大刀阔斧整治南方证券。然而阚治东执政南方证券一年将至,业界似乎看不到南方证券各部将领大撤换,甚至券商流行的大裁员和大减薪在南方证券也不见任何迹象。业界和媒体断言阚治东作派温和实有苦衷,仅凭阚一人之力不可能进行狂飙突进式的革命。对于业界和媒体的失望和揣测,阚治东对本报记者坦言:“我对今天的南方证券不满意。南方证券很多地方依然存在人浮于事、敷衍了事及虚夸管理。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来作出改进。”
事实上,阚治东早已令今时的南方证券走出破产的流言,而且还正同步推进增资扩股和发行金融债及进入同业拆借市场的三大融资计划。阚治东甚至还设想改变南方证券目前三大股东并列第一而无一家控股股东的股权结构,“不妨将控股权让位于外资战略股东,借外力为南方证券带来‘管理和资金’。实际上,自阚治东执掌南方证券至今,之前对南方证券避之不及的多家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已与南方证券进行初步接触。
一向被誉为“证券界三大猛人”之一的阚治东为何在南证作派温和呢?他所诊断的南证三大问题————管理、资金和不良资产是否仍窒碍着南证的生存和前行?
证券界猛人阚治东
1952年出生,硕士。
1979年进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吴淞分理处工作;
1984年任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宝山区支行信贷科科长;
1987至1988年受团中央选派赴日研修现代金融证券业务;
1988年回国后,担任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信托投资公司副总经理,主管证券投资业务;
1990年起,历任上海申银证券公司(后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法人代表,期间,兼任上海证券业协会会长,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副理事长,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中国证券业协会常务理事。
1999年担任深圳发展银行上海分行主持工作的高级顾问。
1999年任深圳市创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会长。
2002年调任南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自下而上地温和改良
记者:你来南证之初曾坦承,人浮于事、冗员众多、成本过高等管理问题是南方证券的一大问题,也是南方证券身上的大国企病。你来南证已近一年,却不曾大刀阔斧地精简人员。各主要分支机构的负责人也基本没被撤换。你素有“证券界猛人”之美誉,为何到南证后却作派温和?你是否遇到了强大阻力?
阚治东:南方证券确实没有在最困难的时期进行大减员和大降薪,我还提出不减员不降薪的原则。因为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南方证券的人力成本并不高,在之前每月2亿元左右的开支中,人力成本仅占一小部分。因此贸然裁员减薪效果不明显,反而会引起动荡,自乱阵脚。主要分支机构的负责人也没有大幅度变动,但香港、北京等地机构的负责人进行了一定幅度的调整。大幅度撤换人不一定是好办法,制度和观念更重要。总公司仍存在部门功能重叠问题,已提出多个调整方案,但因认识还不完全一致,目前这项工作还在研究之中。
作为总裁,我只能在自己被赋予的权限内进行改革,在现有的体制下进行改革。任何改革理应自上而下进行,唯有此才能更彻底,更容易贯彻落实,但我目前只能进行自下而上的改革。改革从来都是对既得利益者的冲击,必然会遇到阻力。比如,总公司非业务管理部门太多、机构臃肿。最近人事部门向总公司本部500多位员工发放问卷调查,主题是“南方证券要真正走出困境还需要哪些改革”,结果只收回20多份问卷,这表明绝大多数人还没有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我本来希望借助民意进行改革,但民意却是不必改革。南方内部存在的这些不和谐的地方,就是我面临的困难。这些问题不解决,南方要走出困境面临的难度就会更大。
调整机构压缩管理成本
记者:你之前所称的压缩管理成本的目标是否已实现?你所称的南证存在的大国企病是否还存在?你自己对目前状况满意吗?
阚治东:目前,南证每个月的开支约为1·5亿元以上,较之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南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已制度化,如在自营和代客理财业务及人事任免上,均实行集体决策,不再由某个人一言堂,避免人为重大责任事故和重大违规违法案件。但我对目前的状况还不是很满意。目前,南方证券很多地方依然存在人浮于事、敷衍了事和虚夸管理等问题。非业务管理人员众多的问题主要存在于总公司一级,这是最难改革的一层。
记者:你到南证后,南证的架构设置发生了一些变化。如原大投行部被一分为三,而原属于各分支机构的投行分部现为总公司投行部统一管理。这种变化较以往有何优势?分支机构是否只保留了经纪业务?据称,分支机构一级的财权很大,完全是一个割据一方的诸侯。如此改革是否有效堵塞了费用漏洞?
阚治东:南方证券的各分公司以前完全是管理机构,没有业务职能,部门划分与总公司的某些部门完全重叠。一个分支机构一年的管理成本高达一两千万元,大大增加了各地经纪业务的成本压力。我认为,分支机构首先应该是经营,而不是纯管理型。目前8个分支机构统称为分公司,而不再是之前的地区管理总部。分支机构已成为经营管理型机构,撤销了一些重复设置的纯管理机构,增加了一些业务部门,稽核、信息等重要的管理岗位则配备了专门的主管。通过这样的职能转变,管理的效率提高了,得到了加强,而不是削弱。除经纪业务外,这些分公司要辅助总公司投行部、债券部和国际业务部及资产管理部等业务部门开拓业务。总公司同时给予分公司充分权利,使之成为独立的盈利点。
南证之前的大投行部已一分为三,即重新组建的国际业务部,专责香港分公司、B股业务、QFII和中外基金等与外资机构的合作事宜;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办公的投行部门,专责股票承销及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新设的债券部主要负责国债、企业债、金融债,以及南方自身发行债券等相关业务。只有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才能令原本的强项业务得以维持,弱势业务得以强化。
从2000年开始,南方证券已实行统收统支,并向各分支机构派驻财务经理,最近还在研究实施内部银行制度,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自我来之后,对账外账进行了大力清理,发现和解决了不少问题。在费用管理方面,我们制定了全系统的财务预算,大力压缩一切不合理的费用开支,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并且将全公司2300多位员工的可控费用全部核算到人,大力压降不可控费用,特别是解决营业、办公场所过大的问题,把坛坛罐罐砸破。
多方向打通融资渠道
记者:资金是南方证券面临的另一大问题。据说,贵公司正同时准备增资扩股、发行金融债和进入同业拆借市场,还在转让持有的南方基金的股权。请问,南方证券的资金链是否存在危机?
阚治东:之前传言巨亏的资产管理业务已不是南方证券的致命问题。目前南方证券的代客理财业务已从80多亿压缩至30亿以内,账面基本持平。但资金是南方证券面临的很重要问题,这也是全行业面临的问题。如果没有规范化的融资渠道,南方证券和其他同行一样很难走出困境。尽管不少银行眼见券商资金紧张催收贷款,但是南方证券的资金链未断,仍在正常经营。但正常的融资渠道亟需打通,目前几条线同时进行。南方证券已经递交了进入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申请。转让持有的南方基金股权工作正在办理手续,这将缓解南方证券的资金压力。
记者:贵公司去年初刚完成一次增资扩股,又成立了一个增资扩股小组。请问目前的进展如何?是否有困难?券商增资扩股已不如前几年前受追捧了。你对贵公司的增资扩股有信心吗?会引入外资战略股东吗?
阚治东: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如财务报表审计,与现有股东洽谈增资扩股方案,与有意向入股的投资者进行接洽等等。此次增资扩股主要考虑国内投资者。由于南方证券目前每股净资产不足1元,因此此次增资扩股前将首先实行缩股,这就需要获得现有股东的认可。目前现有股东基本认可这个方案,且已有不少投资者表达了入股意愿。
记者:除计划增资扩股外,你曾透露,希望在政策允许时发行20亿元债券。但据悉,券商发债至少要符合两个硬条件,首要条件是发债前一会计年度盈利。南证2002年度盈利情况如何?你有信心成为第一个发债的券商吗?
阚治东:南方证券已成立了专门小组着手准备发行金融债。我们计划的发债规模将超过20亿元。南方证券发行金融债将不会面向公众,而是面向机构投资者定向私募。2002年南方全年收支基本持平,但要拿出漂亮的报表还是很困难,与会计师事务所在某些细节上如历史遗留问题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商讨。2001年和2002年财报审计还未结束。我们正与监管部门沟通,希望在政策出台后能尽早争取有关部门批准我们发债。有关资信评估、发债承销人、将短期负债变为长期负债等各方面工作正在进行。南方证券肯定能按条款兑付债券本息。
外资不妨当第一大股东
记者:入世后中国首家合资券商已在紧张筹建。曾有消息称,南方证券曾与德国某外资金融机构商谈合资一事。请问目前的进展如何?双方将以何种形式合作?南证选择外资的原则是什么?
阚治东:实际上,众多外资对与中资券商合资成立一家新的证券公司并不感兴趣,目前合资券商只能从事股票承销和B股代理业务。外资金融机构对参股或直接入股中资券商更感兴趣。这样,外资可以利用中资券商现有的网络和业务,并掌握话语权和管理权。南方证券的网络和无形资产都是一笔高价值的财富,南方证券希望外资股东能带来资金和管理,令南方彻底摆脱历史遗留问题的束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成为世界一流的投资银行。我们正在寻求合适的合作对象,也曾与一些外资金融机构初步接触商谈,它们也很感兴趣。我也曾考虑改变目前南证三大股东并列第一的股权结构,有可能的话,不妨让外资当第一大股东。但是目前还没有实质性谈判,因为政策还不允许。
为不良资产打持久战
记者:你曾透露过南方证券拥有巨额不良资产。请问,这是南方证券最致命的问题吗?南证是否已有处置不良资产的时间表?
阚治东:这是南方证券最大的问题。巨额不良资产是历史形成的大包袱。要消化不良资产,我们计划打一场持久战。
记者:你来南证前,贵公司一位副总裁曾称,南方证券不会考虑整体上市,而是成立一个控股集团,由集团控股的子公司上市。资产管理公司将第一个上市。目前还遵循这样的原则吗?
阚治东:我基本上不同意分拆上市。假如经纪业务和投行或其它业务分拆上市后,南方证券自己还有什么呢?这样的话,南方将成为一个缺胳膊少腿的“残废”。国外的大投资银行都没有这么做的,他们的各项业务都是相互推动、相互支持的,是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南方证券也将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