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非常好用的民族软件——ScienceWord

[复制链接] 1
回复
140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6-6-15 14:3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做的软件,我们中国人不能什么标准都是外国人定的。这个软件就是我们自己民族的产品。这个标准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定的。

     2003年,包括美国太空总署在内的ScienceWord用户已经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个有民族气节的创业者。”今年39岁的廖兆存,眼光敏锐、决策果断、博古通今。

              这个是下载的地址:http://222.134.77.75/Soft_Class.asp?ClassID=29

                我用过了挺好用的!!!!!

      “通俗地讲,就是你可以利用我们的软件,像完成文字处理一样轻松地完成数学公式、物理图形、化学实验等等各种复杂图形的输入,一次性连贯地完成所有的编排。”   

  说道ScienceWord的特有功能,廖兆存兴奋得像在夸自己的孩子。   

  2005年11月初,廖兆存就最新的Sci鄄enceWord4.0版本向主管科技的国家领导人做了详细汇报,ScienceWord再一次得到了各界专家领导的高度赞扬和一致认可。   

  2003年,ScienceWord被科技部确立为863计划软件重大专项;2004年被科技部认定为“2004年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ScienceWord软件以科技文档为基石,向微软挥动起了“中国制造”的旗帜。   

  “其实当初并没有想到与微软正面交锋,而是想选择他还没有涉及的领域与他擦肩而过。”廖兆存回忆道。   

  廖兆存说,与微软的办公文字处理软件Word不同,ScienceWord专注于科技文档处理,它解决了线性文档与非线性文档混编的难题。   

  首创教育与科研办公软件   

  细心的学生们也许不难发现,时至今日,在他们的考卷和各种复习资料中仍然会经常出现老师手写的数学公式和并不标准的各种物理、化学图形。   

  “费时费力还不说,最烦人的是根本没法调节和修改,一旦有一点变动,整个图形就作废,还要从新再画,而且很多时候,靠眼睛量出的角度也不够精确,容易误导学生。”北京八中的陈老师,对微软的Word软件意见多多。   

  廖兆存说,老师们这样的抱怨,是他从前经常听到的,而这样的问题也确实无形中增加了老师们的负担。   

  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廖兆存很快便有了收获。   

  “我是在1998年开发供理科教师备课、编排试卷的软件时,发现了这个尚未成熟的大市场的。”   

  廖兆存口中的“大市场”,就是科技与教育办公软件市场。   

  细心地廖兆存发现,计算机问世以来只能单一地处理文字或者数学公式,无法将二者一起编排,科技文献中的数学公式、图形和曲线等信息只能以图片形式储存,而互联网上看到的数学公式也不能再进行编辑、修改和检索等。这样科技文献无法实现数字化。   

  浩如烟海的科技文献难以编排,网络传输及检索也无法实现,这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科技教育办公软件市场上的一片巨大的处女地。   

  “在当今信息时代,办公软件市场非常大,也是利润最高的软件,这个市场被微软公司软件占领,可是微软公司在教育与科研办公软件市场上依然是个空白。”细致的廖兆存对市场把握的十分精准。   

  廖兆存说,在全球软件市场被国外大公司占有的背景下,软件开发只有做到技术创新与市场创新,才能赢得市场。   

  “毕业后,我经过努力成功开发了一系列软件。这也鼓舞了我在教育与科技办公软件市场上一试身手,首先开发供理科教师教学用的‘象牙塔软件’。”廖兆存幽默地说。   

  一年后“象牙塔1.0”开发完成,被美国惠普公司视为“非常具有创新意义的解决方案”。同时,在国内25个省市的展示也获得了成功。   

  创新技术实现科技文献数字化   

  “作为创业中的中小型软件企业,自主创新是软件企业的创业之本。”廖兆存坚定的说。   

  ScienceWord从根本上解决了文字和公式混合编排这个世界级难题,彻底实现了科技文献数字化。作为软件的首席设计师,廖兆存总结了10年文档处理的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非线性文档”概念。   

  何为“非线性文档”,廖兆存给出了专业的解释。   

  “文档的线性和非线性是根据组成文档的基本元素在结构表现上进行划分的。文档的基本元素之间如果是流式结构,则称这种文档为‘线性文档’,线性文档中只有基本元素而没有复合元素的存在,传统的文档都属于线性文档,典型的产品是微软的Word文档。”   

  廖兆存接着介绍道:“‘非线性文档’由基本元素和复合元素组成,组成复合元素的基本元素在行为逻辑的制约下不再呈现流式结构,而是具有上下左右、嵌套、递归、几何关联、空间结构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表现,这种文档的元素之间在结构上表现出高度多样性、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这正是我们称这类文档为非线性文档的原因所在。线性文档只具有形式表现逻辑,而非线性文档同时具有形式表现和行为双重逻辑。”   

  技术的创新和完善并非一日而成,廖兆存与清华大学两位博士从1998年开始通力合作,花了5年的时间,逐一完成了非线性文档中涉及各种数学逻辑关系的算法,并完美地解决了非线性文档和线性文档混合编辑的难题,以后又实现了科技文档在互联网上的传递与检索。   

  廖兆存指着演示的幻灯片笑着说:“现在老师们可方便了,数学公式和图形可以随意调节,化学试验出现的各种仪器我们更是处理的十分人性化,不管是托盘的高度还是试液的多少,甚至细小到一个试管都考虑到了,在研发的过程中我们也在努力做到便捷、精确、标准。”   

  廖兆存说,ScienceWord软件可以一次性地完成对文字、公式、曲线、图形的所有编排,其非线性编排技术赋予数学公式以文字的属性,使之完全融入文字流中,科技文档实现了全面数字化。   

  “过去由于没有合适的处理科学符号和图形的软件,网校的师生在线互动时,只能输入文字,经常出现老师不知道学生在问什么,学生不懂老师讲什么的情况,成为了网络教育中的瓶颈问题,ScienceWord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以往的网上互动模式,可以算是网络教育软件应用的一次突破吧。”谈到ScienceWord的功绩,廖兆存的喜悦溢于言表。   

  不断完善进军国际市场   

  “ScienceWord软件开发后,许多专家都十分看好我们的市场前景。2000年时,我们将早期的1.52版本放在互联网上试卖,结果美国、英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用户购买了这个软件。”廖兆存说。   

  经过两年多的改进,2002年Science鄄Word3.0软件实现了廖兆存的最初设计:成为编写科技文献,出版科技图书,建设数字图书馆及网络教学的工具软件。   

  “据市场调查,ScienceWord3.0软件试销4个月,用户接受程度为百分之百,销量超过5000套,包括清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几十所高校及近1000所中学使用了该软件,并给予高度评价。”廖兆存略显激动地说。   

  廖兆存介绍,公司已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全面合作,采用ScienceWord软件,开发出了在线教育系统,并出版了全国中小学理科教材。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3月,西非贝宁政府向星火燎原公司采购了ScienceWord软件,这也是中国软件首次获外国政府采购。   

  “我预计ScienceWord的市场价值和范围,在未来几年将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对于ScienceWord的市场前景,廖兆存自信满满。   

  对于ScienceWord软件研发成功的意义,在一份专家组给出的验收报告中记者找到了最佳答案。   

  “科技文献完全数字化,是个人计算机技术成熟的显著标志,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如果说,王永民的五笔字形解决了汉字的输入,王选解决了汉字的存储,廖兆存则解决了科技文献数字化的问题。ScienceWord软件的开发成功,体现了中国年轻一代软件人才的原始创新能力。”   

  采访结束时,廖兆存站起身来指着对面正在建设中的数字化国家图书馆自豪地对我说:“看,那里也将是我们的客户。”   

  专项备忘   

  2002年,星火燎原公司诞生,ScienceWord3.0于9月发布;ScienceWord拥有全球领先的科技文档字处理技术,公司成功开发了包括一系列面向教育、科研、科技图书出版、在线教育、互联网等领域的自主创新软件。   

  2003年1月,Sci鄄enceWord科技文档处理平台项目,被列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ScienceWord软件以复杂科技文档为主要处理对象,涵盖通用文字处理,将公式、图形、曲线、逻辑图形与文字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形成标准化的科技文档格式,解决了科技文档数字化的难题,被许多专家誉为“新一代专业级文字处理软件”。   

  2003年5月,Sci鄄enceWordEmbedded开发完工;利用该技术开发的ScienceWordEmbed鄄ded控件更是改变了互联网科研及教育中始终无法进行包括文字、符号、图形、曲线等科学元素全面交互的难题,将互联网远程教育、科研网络交流推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   

  2003年5月,ScienceWord3.0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   

  2003年6月,ScienceWord3.0正式出口非洲法语国家市场。   

  2003年9月,ScienceWord3.0被列入国家“863软件重大专项”。   

  2005年1月,西非贝宁政府向星火燎原公司采购了ScienceWord软件,这也是中国软件首次获外国政府采购。   

  2005年3月,ScienceWord被列为教育部重点推广项目,并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全面合作,采用ScienceWord软件,开发出了在线教育系统,出版了全国中小学理科教材。

  廖兆存:把微软漏掉的“石头”点成“金”

    20岁前根本不知电脑为何物的廖兆存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手持比尔·盖茨“祝你成功!”的赠言与他一起出现在《时代周刊》上。   

  这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1994年。   

  廖兆存说,他至今仍能清楚地记得当时他向比尔·盖茨提出的问题。   

  “WINDOWS的未来是什么?”“计算机的心脏。”   

  比尔·盖茨脱口而出的答案带给了廖兆存强烈的震撼。   

  或许比尔·盖茨永远也不会意识到,他的这一次习以为常的作秀,对年轻的廖兆存意味着什么;他更不会想到,11年后,这个中国青年毅然扛起了“中国创造”的大旗,凭借自主开发的ScienceWord软件在微软至今尚未涉足的科技文档处理软件领域长驱直入,给予了微软最强烈的讽刺。   

  这个有着传奇经历的青年,就是我的采访对象,国家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软件专项中“科技文档处理系统ScienceWord研发”课题组负责人;北京星火燎原软件公司总裁廖兆存。   

  研发科技文档处理软件的意义,对于年纪不大却拥有近10年研发经历的廖兆存来说绝不仅限于是一个“工作”。   

  对电脑和软件的狂热爱好,使廖兆存在大学时期便成了华中科技大学里出了名的“逃课王”。   

  “我学的专业是机械,可是我的爱好是电脑,所以我就在保证专业课都及格的前提下,成了计算机专业的编外学生,那时我每堂课都要提前十分钟悄悄溜走,就是怕人家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发现我这个‘偷听的’。”   

  1990年大学毕业的他,义无反顾的扎到了中关村,边打工边继续研究文字处理软件。   

  “那时还没有找到具体的发展方向,只是凭借自己的软件功底摸索着。”   

  1997年,廖兆存确定了目标———科技文档处理软件。   

  “我觉得在高技术竞争的时代,技术其实已经变得次要了,关键是找到一个市场空当进行自主创新,我们发现科技文档处理软件是一个微软没有顾及到的市场。而且,这个市场具有全球性、规模化、标准化的市场产业条件。”廖兆存说。   

  选择好落脚点后,他很快操作起来。   

  2000年,已经没有资金继续投入研发的廖兆存,不得不去网站打工以维持研发。当时,互联网公司炙手可热,主管技术的他月薪达35000元。一年后,风险投资商的小量资金进入,让开发工作继续了下来。   

  “我做这个绝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软件是一个国家信息化的核心,软件业呼唤中国技术。”廖兆存坚定地说。   

  2003年,包括美国太空总署在内的ScienceWord用户已经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两年来,随着软件的不断升级和完善,ScienceWord在科技文档处理软件领域独占鳌头,但廖兆存和他的团队并不满足于此。   

  “统一全球科技文档标准是我的梦想,也是公司的战略目标!科技文档的标准该由我们中国人书写了!”。说到这,廖兆存的语调提高了起来。   

  今年39岁的廖兆存,眼光敏锐、决策果断、博古通今且以爱国分子自居。   

  “一个有民族气节的创业者。”这是廖兆存给自己的定位。   

沙发
发表于 2010-1-8 00:04:52 | 只看该作者
这帖子不错,收藏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