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经过不断学习和寻求,由中国人自己根据我们中华民族的整体统一思维、统筹经验,结合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而自主创造的统筹学(突破了系统思想在指导被管理对象整体全局发展上的局限和不足,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统筹思想的理论基础就是统筹学)和以统筹学为指导创立的战略统筹理论进入了我的视野,让我看到了我们重新超越开始迈出的步伐。这是我迄今所看到的,诞生在本土的,真正具有原创性、突破性和创新性的管理科学思想。也是到目前为止能基本让我信服的一套指导构想战略和制订战略规划的理论,尽管它还有待完善。统筹学理论(整体统一理论)用“四个准则”和“三个环节”构成了科学统筹的完整概念体系。“四个准则”的完整理论框架:在组成对象上坚持“主体、客体、环境相统一”的“对象准则”;在核心依据上坚持“人群、时间、空间相统一”的“核心准则”;在组成内容上坚持“事业取向与相容性相统一”的“构成准则”;在价值实现上坚持“成功,优化,良性循环相统一”的“价值准则”。“三个环节”的完整方法体系:统筹研究—“理论”环节;统筹规划—“理事”环节;统筹安排—“理用”环节。战略统筹方法体系包括:辨证法、逻辑、认识论统一的思想方法;以时间为核心的人时空统一的组织方法;发展趋势-态势-优势统一的应用方法;自证与实证统一的判断方法.战略统筹的核心是变革思想。战略统筹理论方法目前还不为大多数人了解和认识,也处于非主流的地位。一是这种理论方法还处于前期的建设之中,需要作进一步的检验、充实和完善;二是要应用这种方法需要熟练掌握统筹学理论,并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哲学素养,更要靠一种感悟,有一定难度。但这一新的战略理论的科学性和指导企业整体发展的效果是勿庸置疑的,它本身就是诞生在实践基础之上。如果你对统筹学有深入的学习和深刻理解,你就会坚信这一科学的理论。用心才能深入,读懂才能坚信。作为从事战略工作的人来说,有科学预见力和战略洞察力是本身就需要具备的素质之一,要能够看到这一科学理论的价值和生命力。系统思想从20世纪30年代提出经过了整整20年才得以确立,到1957年才出现第一本系统工程专著,而成为一种有广泛深入影响的管理思想更是经历了数十年的时间才确立了自己在管理领域的地位。统筹科学可以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现实问题(包括系统问题)在最高层次上的总体处理。战略统筹理论体现了理论和方法的完整统一。因为任何科学都是理论与方法的统一。我相信统筹学及其相关统筹学科理论的科学化,必将对我国乃至世界的管理实践发挥重要作用和产生重大影响,以统筹为鲜明特征的整体统一思想已被国际著名学者视为21世纪的主导思潮。
战略统筹是运用统筹学理论研究创立的新的战略理论和方法。战略统筹与目前国内流行的,包括从国外引进的战略管理从前提条件到理论、方法乃至形式、内容、结果等在整体上根本不同,有自己完整的体系、概念、观点、方法。
在对统筹学理论及其战略统筹的相关文章深入的学习后,我开始感觉到我多年的寻求可以暂告一小段落了.........
这一过程使我对战略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我知道这只是一个漫长之旅的一个起点。这个过程刚开始,而且永远也不会、更不可能完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8 11:21:2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