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前卫视点上的这篇文章。我认为作者说的很对,中国目前的信仰真空,让人们失去了方向。
从我个人来说,我并不是一个很愤世嫉俗的人。也许普通的家庭环境让我没有必要做过多这方面的思考。记得1997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的领事馆,我那时在读大学。周末回学校时汽车要经过在上海的美领馆。我望着戒备森严的领馆,我并没有什么愤怒之情。虽然我心里知道,从道义上来说美国人是做错了。
我一直认为,在这世界上要与人为善,如同我在真诚,谦卑,有爱心这篇文章里所提到的。但我也时常被这世界上那些丑恶的现象所震动,我从心里对这些现象了解得一清二楚,但我仍然不喜欢和他们同流合污。(有人说过我太一本正经,可能就是指这方面。)只是我始终想尽可能保持自己的单纯。
我做事有个简单的原则,那就是要做的是请可以帮助自己也帮助别人。但我是个无神论者,我从来不相信世界上有鬼(以前一个人住会害怕有鬼)。只是,无神论也不能完全的让我心里感到一种平静。我也同别人一样,有点缺乏信仰。
我的父亲是位老共产党员,但他是个老实人,兴许是太老实了,从来没有为自己谋取过一份私利。以前和他共过事的人,现在去做生意,还是很信任我父亲,说他好。他的职业生涯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是他是我所认识的一位诚实的共产党人。我知道,象他这样的党员不多了,我也看不惯那些大学里借着入党这一机会,
我也尝试过信仰基督教。因为我有个朋友,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他带我去过教堂作礼拜,听青年讲座和赞美诗。我也结识过一些很有爱心的基督教徒(在我们的OCEF中,就有一位姐妹为我们无偿提供了理书的场地)。有时,我在路过一些乞讨者时,我也因为自己没有帮助他们而在胸前划一个十字。但我无法理解很多东西,比如为什么上帝对好人和坏人都进行祈祷?我也见过一个基督教小组中的成员,他是个好色之徒,利用这信仰的关系来哄骗其他组员,成为他的牺牲品。
可能是因为看到了一些不完美的信仰者,让我无法完全的接受此信仰,抑或是我已经到了无法改变自己信仰的年龄。但我依然有着自己做事的原则,我也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这原则不能等同于信仰,但起的作用应该是相似的:是一个行为准则,指导未来自己的生活。
偶然在网上看到了这本书,《火与冰》。那时大学里图书馆的书展上畅销的图书之一。在我印象深处,我曾经也拥有过一本,但我不记得书中所有的内容了(我不能算个愤青,因为我从来没有表达过我的愤怒)。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这本书的作者,余杰,在美国发表了一些言论,我在此不想多说什么,因为那事关政治,但我想说的是如果象他这样的人,也失去了信仰,他也是个堕落的人。
我不想堕落,我还在寻找,我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