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序言(摘录) 座右铭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网罗六艺之遗文断以己意,糠秕百家之陈迹作新斯人——苏轼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本书原名“叛逆与思考”。所谓叛逆,是指我个人政治和文化思想发展的两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由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我叛离了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文革政治思潮。 在第二阶段,由80年代中期到当前,我又叛离了当代的主流意识形态——所谓自由、民主的“普世价值”,以及泛西化、反传统、激进主义的改革思潮。 我曾经尝试将我所经历过的事件写成自传。 但《孤独与挑战》第一卷出版后,我对之很不满意。所以我推迟了出版后续几卷的计划(此书我准备重写)。 近几年中,我接受了孙伟化等朋友的采访。他们对我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发展进程感兴趣,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我感谢这些朋友的采访所给予我的刺激,引发我对自身经历与思想形成发展过程重新作一系列系统的反省。我也感谢立意编写本书的黎明君,他将这些采访录音搞成了文字,编纂连贯起来,提供给我。使我能对这一系列采访记录作全面慎重的重新思索和修改。 本书并不是一次连续采访的记录。而是多次、多篇、多人访谈的汇纂和改编。因此书中作为对谈人的“记者”(记录者),只是一个综合的虚拟人格。 谈话录是一种方便的形式。通过与采访者的对谈,可以直接把我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简略明快地陈述出来。我大跨度地陈述这些观点,目的并不是建构一种体系;而是向读者提示一系列思路。这一思路中记录了我个人的思考历程,但它们并非终点。其中也包涵着某些方法。黑格尔说过,在哲学中方法是比观点更重要的东西。 但是,这种陈述不是学术论文,也不是专著,它省略了对许多复杂问题的逻辑论证。 这种叙述形式很难避免康德所谓“独断论”。我只是在作主观的自我陈述。我难以证明我的论点必定对,因此也不介意反对的人们会说它错。 我把此书托付于历史。托付给那些愿意读它的朋友们。 让人们去批评它吧!让历史来批判它吧。我讲的是真话。这些话,我已经反复思考了许多年。 何新 [em07][em07][em07][em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