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法国年度畅销书的中国作者

[复制链接] 6
回复
286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6-1-16 22:1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1年5月,法国《解放报》驻华记者皮埃尔·阿斯基(中文名韩石)在宁夏西海固采访时,偶然发现了一本由十三岁的失学女童马燕写的日记,这本日记在巴黎出版后,迅速登上了法国年度畅销书排行榜,其版权也被欧洲多个国家及日本买走。日前,这本日记辗转回到了中国。在《马燕日记》里,小女孩马燕用稚嫩的笔触记录了自己极为贫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读之令人落泪。      偶然得到日记   2001年5月,张家树村。   我们(皮埃尔·阿斯基等人)一行人即将离开,正在同村里的伊玛姆道别,伊玛姆刚刚在自己的家里热情接待了我们。村里的孩子们簇拥着我们,在中国这个非常偏僻的村庄,难得见到外国人,面对如此热闹的场面,孩子们异常兴奋。一位官员曾经对我说过:“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之后,你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外国记者。”司机已经等得有点不耐烦了,因为回银川的路还很长,很难走。   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位头上戴着穆斯林白帽子的农村妇女,同我们中间的一个人搭话,并把我们这个朋友带到自己的家中。她的家就在几十米开外。萨拉·奈日是我们从北京带来的一个朋友,也是这次旅行的策划者。萨拉接受了这位妇女交给她的一封信和三本小册子,蓝色的封面上,写着整整齐齐的汉字。萨拉很是惊奇,村妇坚持要她收下这些东西,好像事关她的生死。几分钟以后,我们带着这件神秘又似乎很珍贵的礼物出发了。   回到北京以后,我们先对这几本小册子进行了简单的翻译,文中的内容令人惊异,文字的作者也显露出来:马燕,一个十三岁的女孩,面临着人生的悲剧。我们手中的这封信,实际上是年少的女孩写给她母亲的——那个交给我们信件的妇女。   “我想读书”,马燕在信的标题中写道,信纸的背面是豆子种植说明书。这张纸不少地方有涂抹的痕迹,好像作者满腔愤怒,无法自控。后来,我们从她的日记中得知,她写信用的这杆圆珠笔,是她攒了两个星期的零花钱买来的。   这声从心底发出的呼喊表达了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失学儿童的心愿,这是渴望接受教育,相信社会进步的声音。这个声音应当被这个中国小村庄之外的人们听到。这也使我们意识到,在二十一世纪初,一些孩子的未来被贫穷的社会经济环境所毁灭。   “我想读书”   这回我们放了一周假,妈妈对我说:“孩子,妈妈想对你说一件事。”我就说妈妈有什么事就说出来吧!别憋在心里,憋在心里会难受的。妈妈说你怕是最后一次上学了。我就睁大眼睛望着妈妈,您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呢?现在没有知识是不行的,老农种田还都要知识,没有知识种下的粮食是不有收获的。妈妈接着说:“你们要姐弟三个上学,你爸爸一个在外地打工辜(顾)不了过的啊!”妈妈你这么一说,看来我是必须回家了。妈妈说是啊!那我俩(两)弟弟呢?妈妈说你俩(两)个弟弟还必须念书,我就问妈妈为什么男孩儿能念书,女孩儿就不能念书呢?妈妈说你还小不懂这些,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   今年我上不起学了,我回来种田,公(供)养弟弟上学。我一想起校园的欢笑声,就像在校里读书一样。我多么想读书!可是我家没钱。   我想读书。妈妈,我不想回家。我想我一直待在校园里那该多好啊!   五年级学生 马燕                                    2000年5月2日   以下摘自马燕在小学五年级第一个学期时写的部分日记,时间为2000年9月2日至12月28日,也即马燕的母亲在2001年5月交给韩石的日记原文。   9月12日 星期二   今天下午,我和几个同学出去买东西。她们几个都是有钱的孩子,她们一会儿吃这个,一会儿吃那个,我眼看着没法买东西。一块泡泡糖都要一角钱,你说我能买得起吗?   我就从这件事上才知道,妈妈为了让我上学,连自己的病也不看了,我们一花就是几十块,还每次赶集时给我们钱。这钱是那(哪)里来的?一定是靠着下苦和汗水争(挣)来的。   爸爸和妈妈为了我们的学业,可以牺牲一切。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要考上大学,找上工作,让爸爸和妈妈过上辛(幸)福的生活。   9月13日 星期三   今天下午,放学回家吃饭的时候,我和我弟弟去找妈妈。我俩到妈妈跟前的时候,妈妈正在看病,我把我俩个的洗头膏给妈妈拿回去。我俩回校去做作业。可是妈妈不让我俩走,说是她把病看完了,给我俩买点吃的。我们三个人一起到市场上吃东西,妈妈没吃,我和弟弟在吃,我看到妈妈又口渴又饿。   我想妈妈为了我们的肚子和学业,可以矮(挨)饿,我一定要争气,考上大学,找上工作,让妈妈吃饱肚子。   9月22日 星期五   今天下午放学回来。饭吃了,妈妈就喊我俩去山坡上转麦指把山上的荞麦运到家里。我实在是走不动。可是妈妈又说非去不可。妈妈把那么多的瞧(荞)麦拔了,我们连转也不转,那怎么行呢?妈妈还是为了我们的吃穿才这样做的。不然她连瞧(荞)麦也不拔,还是砖(装)着呢?妈妈喊我俩,也有喊的原因。因为她把那么多的瞧(荞)麦拔了,我们做一点也是应该的。不然怎么对的(得)住妈妈的劳动呢!妈妈这样做,还是为了我们以后的辛(幸)福生活。在(再)不要像她们这一辈子,苦了又苦,才有点吃的。吃没了,在(再)受苦。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能过上好生活,在(再)不要像她们。   10月29日 星期日   今天早晨,天气很冷,我想到奶奶家去转转。我在奶奶家呆了一会儿。回来,妈妈就骂我,为什么不自决(觉),连自己的菜都不装,等着叫谁去服私(侍)你。你一回一回这个馒头是从那(哪)里来的,你想过没有。给你俩蒸馒头,我们家连多余的一顿面饭都吃不上,你知道不知道我们家里jīng jì(经济)困难。我的病这么大,你还要等我服私(侍)你,你太不自决(觉)了。你念书,有(又)没给我念书。她狠狠的(地)骂了我一顿。当时我有一点儿生气,别人家的孩子坐着车,往下走(去山下),我们姐弟俩一回一回地走着往下走。可我又想了想,我们家里的jīng jì(经济)确实有困难,如果不是妈妈,我怕一辈子也回不了学校。妈妈不为自己的生命着想,把我们姐弟几个工(供)养着上学去。将来给祖国做一点贡献,也给自己干一反(番)事业,在(再)不要让别人瞧不起我们一家。       12月1日 星期五   今天下午放学了,天气非常冷,我们俩就拿上行利(李),走集上去。我俩到集上的时候,我们那没有来车。我们俩又找了一会儿,我看见,我们那儿来了一个车,我俩就坐在车上。我想坐车好坐,下车可难下啊!因为车司机要钱。今天我们家的大人没有来,我们俩没钱,所以下车难下。我还没想吧!妈妈就到我俩身边,说,哎哟,你俩冬(冻)死了。我一转身是妈妈,我心里就非常高兴。妈妈坐在车上,这个车就起身了。车走在路上,风非常的大,冻的(得)我脸通红。妈妈就把手放在我的脸上,我的脸一下子就非常热。我想母亲对我的照顾是无微不至。我可又想了我的成绩,回去妈妈问我,我怎么能面对呢!      12月9日 星期六   今天晚上,我们起来比栽(闭斋)的时候,我就把脸洗了,爸爸也把脸洗了,爸爸就坐在炕上念经。我就帮爸爸做饭。我烧锅,妈妈就挖了点面,活(和)面,做甜面条吃。妈妈就问爸爸吃什么,爸爸就谁(说),我和你们一样,也想吃点甜面条。妈妈就yao(舀)了点开水,开始活(和)面,做甜面条。妈妈一活(和)面,手就头(疼),不至(知)妈妈的右手出来个什么,疼的(得)妈妈做不熟。我想妈妈做不熟了,肯定叫我做。我去帮妈妈做,妈妈说不用,你先去做你的作业吧!作业做不上,明天去地挨打的。我就去做作业,实际我并没有坐(做),有人问你没做,你在干什么?我在看妈妈做饭,她的手那么的疼。一晚上起来,还要给你们做着比栽(闭斋),她是一个多么善良而坚强的女人啊!她常常把自己的大病当作小病来治疗,把别人的病当作大病来治疗。在我的心里她是一个帮助别人为乐的一个人。她的品格在我的心里永远都是高尚的。   以下是马燕初一年级的部分日记。这一部分日记从2001年7月3日开始,与前面的日记间断了六个月。在间断期,马燕面临辍学。   2001年7月30日 星期一   今天下午我写日记的时候,找我的钢笔,写日记可是它不见了。我就问俩(两)个弟弟见了没有,他们说没有。我就在昨天写日记哪(那)儿找,也没有找着。这时,我就问母亲,你见了没有,母亲说她看我把笔、本子都放在坑(炕)上,她怕我丢掉,就放在抽屉里了。可是我怎么找也没找着,我的心都碎了。你们也许会笑,一支钢笔,没什么的,还会值得你去伤心吗?你们不知道这支钢笔的苦处,是我两学期积攒的令(零)花钱,没有花,就买了它。我看着别的同学每人都有两、三支,而我连一支都没有,我止不住买了一支,这支钢笔的苦处其是(实)就是我的苦处,母亲给我钱的原因是我没有馒头,一天到晚只吃两顿黄米饭,她给我钱就是让我买上几个馒头吃,我硬挨饿,把钱就积攒下来了,就买了它,为了这只钢笔,我活吃了多少苦,不过现在我还有一支,就是我们在过“六一”的时候,我是“三好学生”得了一支钢笔,可是那钢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学会了怎样是艰苦的生活,怎样是幸福的生活。每次看到它,我就像看到了母亲。她好像在鼓励我,你要好好学习,争取考到女中,可是我令母亲失望了,我真没用,在学校里过着连牛马都不如的生活,到如今连个女中都没有考上,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不果(过)我(有)这个信心,一定要成功,找一个理想的工作,这样我就心满(意)足了。   9月8日 星期六   今天下午放学,我的几个同学身上都带钱,她们出来的的早,都坐上车走了,只有我和弟弟在望(往)回走,走在路上,太阳火lala(辣辣)地照射着我,似乎要把我然(燃)烧起来,走得肚中饥渴,弟弟就问一个老大爷要了一个大西瓜,我俩就蹲在路边,就像人家赶出来的小狗一样,就那样的可怜。回到家中,一进大门,院子就白了,我就知道妈妈已不在家了,我爷爷从屋里出来,说,哎哟我的孙女回来了,你一定饿坏了吧!小弟就说木匣子里有西瓜,你俩先吃去吧!我就切了一个,和爷爷一起吃,我吃着吃着我就想了妈妈,不知妈妈怎样了,她还有病呢?适(拾)发菜的苦处,我亲自体验过了,实在太难熬了,何况妈妈有病在深(身)。我真不知道妈妈现在怎么样了,我何时才能不让妈妈在(再)去那个难熬的地方去啊!在(再)不要为我们事而累坏了身子,我真想让妈妈过一个好的日子,在(再)不要出去吃苦去了。希望这个愿望紧(尽)快实现。   9月12日 星期三   今天晚自习课上,英语老师走进教室,登上讲台,他问我们,你们想学好英语吗?同学们说:“想。”老师说:“如果你们想学好英语,那就每人出一元钱,卖(买)一个录音机,到晚自习上你们自己学习,好吗?”同学们说:“好!”老师说:“买录音机的钱有没有问题”,同学们说:“没有”,老师又问了一句,如果有的话,请举手,我举起了手,老师说“你家有困难”,我说:“yes”,因为他是我们的英语老师,所以要用英语对话。如果有困难就不交钱了。有的家族的确困难,连孩子的上学的书费钱都没有,这时,我就想起了我三年级的时候,没钱领书,妈妈和几个我认识的阿姨搭车去适(拾)了一段时间(发)菜,才给我把书领上,让我耽误了几个月,开始上学我什么都不知道,经过一两个月的努力,终于赶上来了。   11月25日 星期日   今天奶奶在我们家里过夜,我非常的高兴,于是就给奶奶铺背(被),放枕头。又给(跟)奶奶睡在一起,听妈妈讲山里的故事。一说太苦太累,又一说比在家里快乐。其是(实)妈妈并不快乐。她想让奶奶放下心,不要为她的病担心。奶奶已经70多岁了,耽(担)心是对身体不好的。妈妈说,那是在夏天的一天,天下着蒙蒙细雨,背(被)、衣服什么都湿了,饭没法做着吃,又在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上不能睡,只好站一夜。妈妈说到这里,奶奶的泪水不尽(禁)susu(簌簌)地流下来。妈妈看到这情景以后,又给奶奶说了些开心事。我知道山里根本就没有家里好,她这是在安慰奶奶,听到伤心的事,不要痛哭。   不知睡到晚上妈妈怎么了,腰疼的接不上气来,只是悄悄的在流泪,又不敢放声,因为奶奶已经休息了,她不想让奶奶受到惊吓,妈妈带着这样大的病,傍晚起来还要给妈妈做分zai(斋)的。我真为妈妈伤心,她这病是哪里来的呢?还不是为了我们,在潮湿冰冷的地面上休息了罢。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把妈妈的病治好,不要带着酸甜苦辣的心情和病痛去给妈妈做分zai(斋)的,希望这个小小愿望尽快实现,让妈妈jie出(结束)病痛。回复原来的样子,永远年轻、快乐。   2001年7月13日 母亲把馒头蒸熟了,她就喊父亲进屋吃馒头.我也跟进去,就把下午的黑面饭盛了一小碗吃,吃完了我想再盛一碗,可是小弟都给吃完了,我就问母亲我可以吃一个馒头吗?母亲说明天吃吧,今天不能吃.我说我吃一个小的,母亲还是不让.我就出去睡在外面,看着天空的星星想,开始责备母亲,连夜里的饭都不给吃.我偷偷地流着泪. 12月6日 因为菜吃完了,从昨天到现在一直吃淡饭.今天下午我把饭打来,和弟弟分了.他说没菜叫人怎么吃得下去?气得我只是流眼泪.我哪里给你弄菜去呢?买菜又没有一个钱.说没钱吧,我身上倒有一块钱,可我就是舍不得花,硬着心吃淡饭也不愿意花掉一分钱.因为这钱是父母辛辛苦苦用血汗换来的.每当我买学习用具时,掏出钱时,就想起妈妈那双手.今天吃淡饭的过程中,我吃得非常香.老人常说吃淡饭眼睛瞎呢!但我今天却没有瞎,这就是说,老天爷还是有眼的

未完的故事   在马燕家的小房子里,一张法国中学生的照片挂在显眼的位置,在照片背后,法国学生写道:“努力学习,法国的孩子和你在一起。”   这些孩子是最早在法国行动起来帮助马燕的人。《解放报》在2002年1月刊登报道以后,他们的老师爱玛·纽丽在班上读了这份报纸。“当我读完以后,”这个年轻的金色头发的女教师说道,“好几个同学都哭了。一个学生举手问道:“老师,我们应当怎么做来帮助她?”学生们在学校里募捐,寄出了一百欧元(九百元人民币),希望帮助马燕和其他的中国孩子重新回到学校。   2002年10月,马燕的日记在法国出版以后,爱玛·纽丽老师让我到她的班里给学生们讲讲,募捐的钱都做了什么。在此之前,“为了宁夏孩子协会”一成立,爱玛·纽丽就参加了协会。一个秋天的早晨,我来到巴黎郊区一间很普通的中学,面对六十多个十二三岁的学生,他们都曾经捐过款。教室的墙上,挂着学生们这一年中制作的画板,上面是中国、中国的文化、中国发展中的问题、女孩的命运,等等。每个学生都能在巨大的中国地图上指出张家树村的位置。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22:44:58 | 只看该作者

您认为中国和作为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我们在法国百姓乃至欧洲百姓及其下一代的心中会是

我知道在公共场所要克制自己的情感表露,去年我在书店读到这本书的时候,实在是忍不住抽泣.完全不是同情,而是深深的负罪感!甚至忍不住恨自己,这难道不是大家一同犯下的罪行吗?!千千万万个马燕也是千千万万个"我".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6-1-17 00:05:54 | 只看该作者

一人向隅,举座为之不欢!

贫困女孩马燕至少还有家,还有爱,那些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没有家、没有爱的孩子呢?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内心又会是怎样的煎熬和凄凉!

街头乞讨、居无定所、三餐不济……是目前流浪儿童每天可能面对的生活。迫于生计,他们被诱骗、被拐卖、被唆使犯罪,从民政部最新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我国目前流浪儿童的数量已超过15万人,从2003年8月到2005年6月,全国接受救助的流浪儿童共有168156人。但在这个庞大数字背后,还是凸显出"抓了放,放了抓,流浪的孩子不知在哪里能找到真正的家"的救助制度问题。

来自山东德州15岁的韩东山回忆起过去也叫人寒心:“我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但是5岁时,因为爸爸做生意在外面出了车祸,妈妈经受不住打击,也投井自杀,我成了孤儿,开始流浪。白天在街上乞讨要饭,晚上就睡在火车站,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学着偷、抢、骗。甚至连好心帮助我的人都去偷,最后还认识了犯罪团伙,从抢钱包、金银首饰到扒火车上的物资、撬商店,整天打打杀杀、无恶不作,有了钱就住宾馆、下饭店、进迪厅,大肆挥霍。曾有一次在迪厅还误食了毒品摇头丸。虽然被警察抓过多次,但由于年龄小,蹲几天班房就被放了出来。一直到又继续犯罪被送到石家庄少保中心,刚来时我的心还是自私的,冰冷的,无情的,而且觉得在少保中心实在缺乏自由,所以曾用无情的木棒打伤过值班老师的头,跳窗逃跑。

来自吉林省的张国龙站到记者面前时,矮小瘦弱的身躯实在不能让人相信他快16岁了。张国龙很怕回忆过去,每提起一句过去的流浪生活,他的眼里都充满着悔恨。一岁时张国龙的妈妈就因病去世了。爸爸后来找了继母,但对他一直不好。八岁时他就被继母赶出家门,过着四海为家的日子。他爬火车去过山东、武汉、北京……最后来到了石家庄。在这八年里他捡过破烂,要过饭,还干了许多违法犯罪的事情。他经历过无数次死里逃生,现在头上还留着一道深深的伤疤。 

每一个流浪儿都有一段悲惨的童年回忆,都有一段坎坷的少年经历。

在这样寒冷的冬夜,将会有很多孩子象安徒生笔下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在寒风中凄凉地等待死神的到来!这些孩子出生时可能都象我们一样是有户口也是有爱的,可是就任由他们失踪甚至在折磨中绝望地死去.仿佛户籍只是要限制居民的居所和工作的迁移,却全然不能保障.

家人啊,政府等得,那些处在寒冷饥饿伤痛和绝望的凄凉中的孩子等不得.我们能不能一起想一些办法呢?家人啊,我们是不是肯定会有办法啊.肯定会有很多方案,家人应该一起探讨.(我明天就拿出一个来)

只有爱才能凝聚一个家!

4
 楼主| 发表于 2006-1-17 00:54:56 | 只看该作者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

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01:00:45 | 只看该作者

已经与救助站达成合作意向

其实与哈尔滨救助站早有很多联络,哈尔滨救助站是我国建立最早的救助站之一,我们将借助救助站的资源优势,在救助站的工作范畴之外开展活动,比如,我们不遣返受救助者,并且对被救助对象无救助的时间的限定,而救助站一般是为被救助者提供10天的救助服务;比如我们根据被救助者的需要可以提供长期和系统的教育和培训,并为被救助者推荐工作.对于那些流浪的儿童,我们也已经和当地公安部门的有关领导磋商过,他们也很愿意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们将协助救助站和公安部门从拐骗儿童和唆使儿童犯罪的犯罪人员手中解救,并为流浪儿童提供长期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公安和救助部门从前的救助工作的障碍是人员不足,是怕违反自愿救助的原则,而下一步将遵循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我国是签署国).

在这里只是说个大概,具体的方案是庞杂的,一些朋友已经筹划很久.从社团注册到筹资,从落实与政府的合作到志愿者招募,一切都在紧张进行中.

6
发表于 2006-1-18 15:10:0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希望救助站能顺利办成,我们都会支持你的,你付出的爱,也一定会得到爱的回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6:37:2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支持

以下是引用symmay在2006-1-18 15:10:07的发言:

希望救助站能顺利办成,我们都会支持你的,你付出的爱,也一定会得到爱的回报。

我做过一个比喻,"你爱所有人,他们却都不理解,甚至恨你,而你依然爱他们象爱自己"和"你身边的所有人都爱你,你却因为种种原因恨他们"相比,哪种情况会快乐呢?如果有人说都不会,那你肯定是从没有真爱过任何人.人只是被他所付出的感情所包围着,付出只是爱,就只会被爱包围着.

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如果一定要提到回报,那么当你付出的那一刻,你已经同时得到回报了.

谢谢家人的支持!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