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论语马说》——《论语》中的管理学(节录)

[复制链接] 18
回复
285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5-3-9 21:1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而篇第一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众所周知的《论语》开篇文字,文字之浅显在《论语》中也不多见,尤其前两句广为传诵。然而,这段语意浅近的文字却道出了一个经理人面对不同境遇所应该持有的心态。 从字面上看,孔子首先说:“学到了经营管理的专业知识又时常得到实践,不是很愉快吗?”诚然,一个经理人,满腹才能而且能够得到企业任用,得到施展发挥的机会,自然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这是一种际遇;接着,孔子又说出另一种情况,就是即便没有被任用,而能够“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来和我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因为,至少这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自身的潜在价值;第三种情况就是“人不知”,即“我的才能不被别人认可或了解”,那么,孔子说也要做到“不怨恨”,要继续保持自信。 这段话不仅说明了一个经理人在不同境遇下应该保持的良好心态,我们还可以看到作为一个经理人,必须始终把“学习”作为一个首要的目标。在不被人们了解的时候,不怨天尤人,而仍要学习;在被任用之前,要多接触社会,多接触同行、专家,把学习和交流作为乐趣;“学而时习之”当然是策划人的理想追求了,同时也说明了“学”的重要性:被任用的前提是“学”,“学”的目的是被任用。——在普遍追求实际利益的今天,能够像这样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并时刻学习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曾经有许多年轻学生问我怎么提高管理技能和经营知识,我一般都要建议他先放下好高务远的想法,去企业打工,在接触企业实际的情况下,有所感悟。这其实也是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实践不是学习的唯一渠道,但如果缺乏实践的学习,将没有任何意义;同时,也只有在实践中才可能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先学什么、怎么去学——这就是我常说的“以用促学、学以致用”。 当然,孔子讲这句话的时候大概是在他四十岁之后,那时候他已经感觉到自己的学说缺乏实际的政治环境,政治抱负得不到实现的好机会,“人不知,而不愠”也有自我开脱的意思,这可不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愿意看到的情况啊! 《论语》开篇,没有讲述什么人生大道理,而是开门见山讲做人的心态,不知是《论语》编纂者的良苦用心,还是仅仅是巧合……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5-3-9 21:12:07 | 只看该作者

[免费讲座]08年1月6日《从现实案例看采购职业的发展趋势》- 深圳博维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有子是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30多岁。据说和孔子长得很相似,所以在孔子去世后,有弟子提出让有子做“掌门”。其实,与其说两个人模样相似,倒不如说有子的思想更接近孔子,尤其在对待“孝弟”的态度上。这段话里,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司,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进一步说,不冒犯上司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所以推论“孝弟”是为人之本。 中国古代社会讲究孝道对社会稳定肯定有好处,因为本来就是“家天下”嘛,统治阶层肯定喜欢这样的主张。从政治角度看,这自然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但从人文角度来说,孝顺自然是美德——把孝顺作为一种文化而在整个社会推广并得到认同,大概也只有中国做得最到位。 我们不去评判政治家的想法,单从有子这一思想里,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管理的一些方法和启示。 首先,企业管理的触角要伸向企业基层,从每个职员、每个部门抓起,所谓“管理无小事”,不要怕事情烦琐,也不要迷信一招一势能够奏效。有子的看法是,社会基本组成单位是家庭,如果家庭稳定,社会基础就稳定;社会基础稳定,整个社会才和谐。企业也是这样,假如企业每个部门都做得好,每个部门里的职员都做得好,那企业不是好管理了吗? 第二,是说企业管理要抓根本问题,根本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所以企业管理者应该“务本”。这里所说的“本”,就是企业的基础管理。现在很多企业讲究一把手亲自抓销售,或者亲自抓技术,显示一下企业对某项具体工作的重视,或者作为特殊时期的特殊手段是完全可以的,但这些工作毕竟的副总要做的事情,一把手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岗位上来,做企业最根本、最基础的管理。 第三,企业管理的手段中,制度固然重要,但思想培养尤其起着决定性作用。这和西方管理学略有不同。中国古代也一直有“法制”和“德制”的争论,在中国现代企业里,这两者都要兼顾。我们可以把企业的“德制”叫做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的核心其实还是思想、理念,还是企业价值观和个人价值观的统一。价值观形成后,才达到企业管理的理想状态。

我很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句话而震撼:根本问题解决了,企业自然会走上正轨,而管理者的任务就仅仅在于“务本”,即致力于研究和解决企业的根本性问题。

尽管我们的启示与“孝道”无关,但即便是孝道,现在也有很多公司在考察员工的时候,也将此作为重要科目。我们也常常以蔑视的口吻说:“那个人连父母都不孝顺,还能对谁诚信呢?”年轻人在谈恋爱的时候,恐怕也很注意这一点吧!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5-3-9 21:16:58 | 只看该作者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说话灵巧,面容漂亮,本来是很招人喜欢的,可让孔子这么一感叹,“巧言令色”绝对成了个贬义词,让人想到花言巧语、满脸献媚的马屁精。“仁”到底是什么,孔子和他的跟随者们都没有说清楚,但“巧言令色”的人绝对不符合“仁”的标准。 其实,孔子说这话的时候还并不是针对“马屁精”,而仅仅是对那些擅长漂亮的语言和动人的表情的人表示反感。这好象就是孔子的苛刻了吧?“仁”者都该不苟言笑吗?非也非也!孔子反感的是两面三刀的阴谋家。他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表里如一、用表情来反映真实的内心,而不搞阴谋。 可见,孔子讨厌的“巧言令色”的人不是一般的“马屁精”,“马屁精”不过是为了讨好上司,用违心的话和表情来博得上司高兴罢了,最多为了给领导个好印象,倒未必有什么有别的什么坏心眼儿;企业里,尤其在企业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我们难免遇见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表面上称兄道弟、亲热热闹,背地里不惜损人利己。——这样的人别说达不到孔子要求的“仁”的标准,就是连普通同事也早晚会发现他的本质。 然而,为什么企业会有这些人的市场呢?根源还在于老板。开会讨论问题的时候,越是那些唯唯诺诺、大赞老板英明领袖的,越是让老板心里舒坦;尤其在老板提议得不到广泛支持的时候,这样的人就成了老板的得力支持者。一般管理者为什么喜欢这样的人呢?还不仅仅是人爱听好听话的劣性,要是这样就太小看老板了。而还在于,管理者一般自视甚高,提出错误主张遭到反驳的时候,他就很自然想到:这小子理解不了我的伟大构想!而那些顺坡下的人呢,老板就会对其有知己难求、人才难得之叹了! 所以,明白这道理后,任谁也不敢轻易和老板争辩,有责任心的,委婉地说一说,不接受就知趣点闭嘴。这似乎是人之常情,太普遍了,不仅愤青心里冒火,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也不仅要感叹几句,直截了当地对企业高层说:“那些专门博你欢心的人,少有好东西啊!” 作为管理者,能够时刻记得夫子这句话,或许就更能够辨别真伪、听取不同意见并对那些敢于直言的下属心怀崇敬了,对自己的企业何尝不是件幸事呢?

4
 楼主| 发表于 2005-3-9 21:17:22 | 只看该作者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经有个私营企业的老板问我:“我应该怎么要求我的员工,让他们都能够尽到职责呢?”其实,当时他的企业里也的确有消极怠工的一批人让他头疼。说白一点,就是员工不好好干,我当老板的怎么办? 我想,员工能够心悦诚服地尽心尽力,当然有员工个人品性的因素,但最主要的还是企业制度环境的问题。员工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里做着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凭什么不好好做呢?但这些大道理说来简单,要做到可不是个小工程。所以,那位老板直接地说:“你给我想几句话,让员工天天看,影响影响!”——其实这也不是个坏注意,至少可以算个过度措施。当时我就想到曾子的“三省”之论。 曾子好象就是为当代企业员工量身订做说的这番话: 作为一个员工,你第一要考虑的是“我今天为企业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做了那些工作,成效如何,有没有偷懒使滑?既有工作内容,又有工作态度; 第二要考虑的是“人际交往中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包括同事之间、客户之间,甚至和上司、下属的交往,有没有不诚信的表现呢? 第三就是要问问自己今天又学了点什么知识、技能,有那些得到了运用。 如果你的手下每天都做这样的自我审查、自我批评,那做老板的该多么欣慰和省心啊!你的员工都将成为办事干练负责、交往诚实可信、善于学习并用于工作之中。如果哪个员工在这三方面略有不足,连他自己也受不了这“三省”的折磨了。 然而,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代价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背叛,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忠诚。孔子的政治思想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对最高统治者的道德要求。替员工说句话:凭什么让我三省呢?我今天确实磨洋工了,因为你这个老板不值得我卖力气!——说到底,要想达到这样的理想境界,没有老板自己的首先“三省”,就不会有消极员工的自我谴责。 员工崇拜一个老板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老板要“讲忠诚”、“讲信用”和“有才干”——这也是曾子对企业管理者提出的“三省”的具体内容。 然而,曾子的三省又何尝仅仅是用来解决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呢?也是对整个社会成员的期望。在企业界、商业界,人们习惯于说“无商不奸”,也说“不奸无商”。在某些行业,讲诚信、老实厚道就吃不开,而那些敢于冒险投机甚至违法犯罪的人反而能够发财,哪怕的暂时的。在这样的环境里,你讲诚信,他讲欺诈,至少你要先吃眼前亏!所以,商界似乎更流行“三十六计”,而“诚信”则被重点提出来加以提倡。 道理总是简单。虽然人人都希望诚信社会,但总有一部分人似乎只愿意别人对他诚信。人们不是不可以“三省”,最主要的还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能不能成为个别人的道德约束,当制造有毒奶粉的企业主数钱的时候,他未必不知道自己的错误,但却没有任何的良心谴责,对这样的人,曾子大概就只有叹息了吧!

5
发表于 2005-3-9 22:27:3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非常有创意,而且很有道理,

我找个凳子坐下来,马兄请继续。

6
发表于 2005-3-12 19:33:38 | 只看该作者

马兄你的资料里的邮件地址是假的吧。您的联系方式请告之可否?

7
 楼主| 发表于 2005-3-12 22:55:04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激活在2005-3-12 19:33:38的发言:

马兄你的资料里的邮件地址是假的吧。您的联系方式请告之可否?

谢谢提醒,已经改过。

我的联系方式:

Email:e-maqli@sohu.com

QQ:53901439

MSN:maqlicom@hotmail.com

WEB:w w w.maqli.c o 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12 22:56:21编辑过]
8
发表于 2005-3-14 13:01:01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古老的哲理给予了鲜活的解释。

期待下一篇。

9
发表于 2005-3-15 21:42:3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10
发表于 2005-3-16 00:05:5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写的好啊,小弟我虽然也看过《论语》,不过没有楼主那么功力深厚啊,期待下文。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