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3-5-30 16:05:00
|
只看该作者
解密斯威特系
新财经
2002年11月,ST中纺机(600610)股权转让生变:原携手江苏南大并拟成为中纺机第一大股东的青海东胜突然退出,而原计划仅做三股东的江苏南大拟受让股权数增加,并将以持有29%股份直接成为大股东。
引发《新财经》展开此次调查的动因是,江苏南大从原来的配角转为主角,将其背后被称为"股市神秘操盘机构"的斯威特,推向了前台。江苏南大是江苏省首家经政府批准,由民营高科技企业斯威特集团发起设立的公司。
斯威特在证券市场上并不是生客。作为一家非上市企业,斯威特也曾令资本市场刮目相看。从公开的资料和数据中粗略估计,斯威特至少与四家上市公司有关联。1999年10月至2000年10月的一年时间里,斯威特曾频频出牌--先后控股上市公司上海一钢异型,入主一年多时间,就使其从钢铁股转型为高科技股;另外还参股南京中商和广济药业,与重庆实业成立了合资公司。
与较侧重于资本运营的"德隆系"、"明天系"对相关上市公司股价起伏影响甚大所不同,迄今为止,斯威特的关联上市公司在基本面受其或多或少的影响,但从技术面--二级市场的股价表现看,斯威特在其中发力不多、作用不大。斯威特入主上市公司的意图是蓄势待发、准备直接从上市公司抽血,还是采用诸如注入优质资产搞好公司业绩的办法,既获取了资金又不杀鸡取卵呢?
斯威特式的民营企业正从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变,也正经历资金积累和观念转变的过程,这场转变的主战场将在资本市场上不断展开。而斯威特这样的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将如何发力和演变,会产生巨大的样本辐射效应。
主宰ST中纺机
"当初有人问我们,如果中纺机退市了,还要不要收购?我们的回答是:退市了也要!"斯威特集团上海管理总部的一位高级管理人士这样对《新财经》记者说。
敢于在中纺机(600610)业绩连年黯淡无光、资产质量令人担忧的情况下进入纺织机械这个全新的领域,斯威特自有它的策略。目前在原大股东的支援之下,中纺机已经暂时摆脱了退市的困扰,并且斯威特进入的成本也很低:斯威特集团旗下江苏南大高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江苏南大")以每股0.145元的价格受让ST中纺机29%的股份,仅仅以1502万元的代价便获得了一间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股权转让协议还未获得财政部批准,斯威特便给投资者一个惊喜:中纺机11月23日公告称,拟以零代价接受斯威特集团持有的上海东浩环保装备有限公司(简称"东浩环保")84.6%的股权,获赠的净资产高达1.028亿元。2002年中期,ST中纺机每股净资产0.13元,如果该笔交易获得股东大会批准,接受捐赠后,每股净资产将上升至0.415元。
沉寂多时的斯威特开始出手。
●斯威特的环保价值其实,斯威特手中的环保王牌握了有一些时间了。斯威特集团董事长严晓群早在一年前接受某媒体采访时已经放出风来,"市场上将出现'伟龙环保'的字样。"让斯威特引以为豪的是自己掌握了"废旧橡胶常温超细粉碎法制取精细胶粉"的技术,而伟龙环保则是斯威特旗下采用该技术,利用废旧轮胎,制取精细硫化胶粉及相关产品的企业。
按照斯威特有关人士的介绍,将废旧轮胎粉碎成精细胶粉,然后再将胶粉应用于生产橡胶制品,或作为高速公路沥青改性的添加成份,既可以回收废旧轮胎,保护环境,又可创造不菲的经济效益。不过,目前胶粉生产行业受到技术因素的限制,将轮胎粉碎成80目以上的精细胶粉必须在低温下进行,成本较高;按照斯威特的说法,其掌握的技术可以在常温下将轮胎粉碎成80目以上的精细胶粉,"属国内首创,国际先进"。
这一技术有些似曾相识:早在2000年8月份,安徽飞彩车辆股份有限公司(000887)(简称"飞彩股份")提出的配股计划中,也有一个项目是"常温超细粉碎法制取精细硫化胶粉",其配股说明书中的介绍同斯威特集团的介绍极其相似。飞彩股份后来成功配股,为"常温超细粉碎法制取精细硫化胶粉项目"筹措近8000万元的资金。但是引人注意的是,资金到位后该项目迟迟没有展开,最后飞彩股份在2002年第三季度报告中表示,由于公司"在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引进方面未能与合作方达成一致",只好变更资金用途。
《新财经》记者从飞彩股份处得知,飞彩股份2000年同"南京一家公司"达成引进上述项目的意向,当时对方公司技术尚未完善,技术引进方式也未确定;但是随着配股募集的资金到位,对方技术也逐渐成熟之后,双方在技术转让方式上出现了分歧--飞彩股份希望买断技术,但是对方公司不愿给,只倾向于出售机械设备。在买断技术价格谈不拢的情况下,由于害怕不能保证独家使用该技术,飞彩股份最终在2002年下半年选择放弃这一项目。
尽管飞彩股份的证券事务代表李靖拒绝透露对方公司的具体名字,但是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公司高层还是证实:对方就是斯威特旗下的伟龙环保。另外,《新财经》记者也从中国化工学会橡胶专业委员会曹振纲教授处了解到,国内掌握这种技术的企业有几家。但就其所知,南京只有伟龙环保一家。
除了曾经作为飞彩股份的融资项目之外,斯威特集团还试图通过伟龙环保,将常温制取精细硫化胶粉项目推向国外。记者在《Rubber World》2002年1月份的报道中看到,一个名为"澳大利亚伟龙环保"(Australia Weilong Environmental)的公司将在澳大利亚坎贝尔城建立,专门从事轮胎回收及环保轮胎的生产,投资达1100万美元。普华永道驻堪培拉的信息服务部门在2002年1月份的定期出版物《TECHWATCH》中也提到了这一项目,并且指明"澳大利亚伟龙环保有限公司"由斯威特集团运营,投资将于2002年10月启动,完工后的工厂具有年产1万吨胶粉的生产能力,将提供35个工作岗位。
●神速扩张的东浩环保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伟龙环保(据公司网站介绍,全名为"伟龙环保实业有限公司")是斯威特集团旗下从事环保业务的实体。但是,斯威特向中纺机注入的环保资产则是通过东浩环保完成的。
东浩环保原为东浩电机公司,成立于1992年,当时是由上海电机厂(持45%股权)、香港浩洲有限公司(持45%股权)和上海电机成套联合公司(持10%股权)组建的合资公司。
江苏南大收购中纺机股权的第一份协议签订于2002年2月25日,按照当时的协议,来自青海的东胜化工有限公司(简称"青海东胜")拟受让中纺机8927万股国家法人股,江苏南大拟受让4642万股,每股受让价格均为0.145元。之后第三天,东浩电机于28日更名为东浩环保装备有限公司,同时斯威特集团对东浩环保注入268.67万美元,将东浩环保的注册资本增加至516.67万美元。斯威特集团随后又于9月将旗下"东浩胶粉"81.22%的股权作价4178万元、"东浩橡塑"82.76%的股权作价1200万元,以及无形资产精细胶粉和超细胶粉常温法工业制备技术作价2428万元,合并注入东浩环保。此时,东浩环保的注册资本增加至人民币1.1771亿元,其中斯威特集团持有84.6%的股权。东浩环保的性质已经不再是中外合资企业。
到了11月6日,一份公告将斯威特推上了主角的地位:太平洋机电集团解除2月与青海东胜、江苏南大的股权转让协议,新签订的转让协议为,将总股本的29%转让与江苏南大,转让价格仍为每股0.145元。就在当月,斯威特集团决定将东浩环保84.6%的股权赠予中纺机。
在2002年的1~9月间,东浩环保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累计增加了近7801万元,而其中绝大部分固定资产和全部无形资产均是斯威特集团在9月份之后注入的。其中引人注目的是无形资产"精细胶粉和超细胶粉常温法工业制备技术"及其生产线的专有技术,共估价2428万元。斯威特董事长严晓群认为这个估值有些过低。这正是飞彩股份曾经希望得到的技术,最终却花落中纺机。从某种角度来看,东浩环保似乎是斯威特集团专门用来"拯救"中纺机的天使。
斯威特集团对通过东浩环保向中纺机注入环保资产的解释为,伟龙环保原来没有环保机械生产能力,通过进入东浩电机公司("东浩环保"前身),今后可以展开胶粉生产设备的制造和销售业务,加上生产胶粉的"东浩胶粉"、利用胶粉生产橡塑产品的"东浩橡塑",获赠环保资产的中纺机今后便拥有了环保设备、胶粉和橡塑产品的整套生产及销售能力。
严晓群在接受《新财经》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出于避免同业竞争的考虑,斯威特旗下的伟龙环保今后将不再从事环保方面的业务。但是严并没有谈及对"澳大利亚伟龙环保"的处置计划,只是表示,澳大利亚项目进展缓慢。
●环保业务前景尚待观望从中纺机受赠交易公告附件中提供的东浩环保财务报告,很难判断该环保资产的获利能力,因为最主要的两部分资产--"东浩胶粉"和"东浩橡塑"的股权9月份才注入东浩环保,在东浩环保1~9月份的财务报告中没有太多体现。
企业注册信息显示,"东浩胶粉"和"东浩橡塑"均成立于2002年9月13日,注册资本分别为人民币5145.44万元及1450万元,所在地同伟龙环保相同,均在南京城郊溧水县柘塘镇乌山。很明显,这两个企业同伟龙环保有存续关系。《新财经》记者前往实地进行考察。在乌山找到了标名为"伟龙环保"的工厂,当时该工厂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说明,这即是"东浩胶粉"和"东浩橡塑"所在地,只是没有来得及更换厂牌。
该负责人以保护专有技术为由,谢绝了记者提出的参观车间的请求。但记者了解到,"东浩胶粉"拥有一条年产胶粉1万吨的生产线,所生产胶粉主要用于轮胎生产、公路建设中的沥青改性及PVC管材生产等。该负责人表示,胶粉可应用领域很广,但目前最大的客户是轮胎制造企业,不过,因为"商业机密"的原因,不便提供客户具体情况。
按照厂方负责人的解释,厂区内的胶粉生产车间属于"东浩胶粉",而橡塑制品车间属于"东浩橡塑"。就记者所见,该工厂办公区域和生产厂区划分严格,厂区确有两个车间,同时有库房等建筑物。记者注意到,除办公区有一个大门之外,厂区也有一个大门,上有"南京伟龙环保实业有限公司"的字样。同办公区门前宽阔、平整的道路不同,厂区大门前只有一条几百米长的石子路通向大路。从路上的轮胎痕迹判断,这条石子路只有一条车道。
尽管厂区和办公区相通,但是考虑到两者的严格划分,工厂运料及出货的汽车只可能经由厂区大门前这条石子路。厂方负责人表示,工厂管理严格,每周有三天运料车辆进入,两天出货车辆通行。但是,记者怀疑这是受到这条道路条件的限制。按每周两天出货计算,若工厂1万吨的生产线全线开工,每个出货的工作日将要单方向通行19辆载重5吨的卡车。即便生产的胶粉有一部分直接运至橡塑车间生产橡塑产品,那也依然面临出货问题。既然每天要有十几辆卡车通行,为什么道路却依然没有"升级"?因此,记者对"东浩胶粉"和"东浩橡塑"的开工率持谨慎态度。
至于胶粉生产整个行业的情况,有媒体报道指出,我国胶粉工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不佳。中国化工学会橡胶专业委员会曹振纲教授也告诉《新财经》记者,就他掌握的情况,包括原来的伟龙环保在内,精细胶粉年生产能力达到1万吨的企业国内有5家,但都效益平平。曹振纲教授认为,胶粉生产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然而行业发展不佳的关键原因还是在于市场问题。他解释道:胶粉需求大户轮胎企业的效益普遍不佳,拖欠货款情况严重;胶粉另外的应用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起到沥青改性的作用,但是目前市场和企业并没有成功接口;而胶粉用于橡塑制品方面尽管市场广大,但是目前存在拓展市场的问题。
看来,让环保资产真正成为中纺机的利润源,开发市场倒成了先于开发技术的首要重任。
曹教授同时也指出,胶粉工业前景喜人,但是目前在轮胎回收方面也存在障碍,没有形成规范的渠道,缺乏国家相关的配套法规。
《新财经》记者还从曹振纲教授处了解到,斯威特手中的技术并不是独家的;深圳有一家具有年产1万吨胶粉生产能力的公司,也采用的是常温橡胶粉碎法,该公司的技术是从江阴地区引进的。除此之外,北京市一家公司也拥有类似的技术。看来,在该行业中,中纺机掌握的并不是"独门暗器",今后也同样会面临竞争。
另外,斯威特设计的这种"设备-胶粉-橡塑产品"全线介入的模式本身也存在弊端:设备厂卖出生产设备了,必然会给自己旗下的胶粉厂带来竞争压力。斯威特董事长严晓群在采访中也表示,设备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买到的。但是如何保证各个环节利润的平衡?这也将是投资者关注的一个问题。
●ST中纺机的命运斯威特集团的英文简称为"SVT",当其遇到尚戴着"ST"帽子的中纺机,首先便送上手中环保业务作为"见面礼",让中纺机的净资产一下增加了1.028亿,足以见得对中纺机的重视。中纺机一位财务人员称,"这显示了未来大股东的诚意。"(当时股权转让协议尚未获批。)
新的实际大股东斯威特给中纺机带来了环保资产,但是再造纺织机械业务的"造血能力"也是当务之急。严晓群告诉《新财经》记者,斯威特不会让中纺机放弃织机业务,而是通过国际合作、"行业整合"和提高工作效率等措施扭转中纺机原来主营业务业绩不佳的现状。《新财经》了解到,所谓"国际合作"是指从意大利、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中高档织机在产品中的比例,争夺被外国公司牢牢把持的国内高端市场,其间不排除在国外"拿下"研究机构的做法;而所谓"行业整合",则是以并购为基础,强化中纺机的品牌优势。包括严晓群在内的斯威特高层最近频频前往欧洲似乎说明,斯威特"出招"在即。
从中纺机提供的信息来看,斯威特在股权转让协议获批前已经开始对上市公司的经营进行调整。《新财经》记者还从斯威特集团获悉,在江苏南大托管中纺机股权的情况下,中纺机今年曾创下"单月销售额超过7000万元的历史最好成绩"。
斯威特对中纺机的改造正在进行中,人们有理由等待中纺机业绩带来的"惊喜"。不过,同上海科技改组中出现的情况一样,与斯威特一起出现在中纺机股权转让协议中的另一家公司同样值得关注。
中纺机原大股东太平洋机电在解除2月与青海东胜、江苏南大的股权转让协议、将中纺机29%股权转让给江苏南大同时,还将9%的股权转让给了广州赛清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广州赛清德")。
斯威特董事长严晓群告诉《新财经》:斯威特同广州赛清德没有关联。严略带感慨地说,其实,当时还有南京本地的两家公司想成为中纺机的战略投资者,就是因为怕大家猜测南京的公司同斯威特有瓜葛,才选择了远在广州的赛清德;同时他表示,斯威特同赛清德"有业务上的关系"。
严晓群并没有说明斯威特同2002年8月份才成立的赛清德之间的"业务"到底是什么。有资料显示,广州赛清德的经营业务中包括陶瓷技术的引进和消化,而记者在采访时听斯威特高层表示,集团下一步进军的领域将是陶瓷工业。难道这是两家公司"往来的业务"?
善于掌控高科技项目的斯威特下一步进军的领域是什么?赛清德进入中纺机的真正用意是什么?现在猜测这些还为时过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或许会成为日后另一个故事,一切都会有谜底揭开的那一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