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林志炫一句话打动李响入队,而你费尽口舌还留不住人?

[复制链接] 0
回复
273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21-8-26 10:1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抓准他的心,留住他的人
最近《披荆斩棘的哥哥》频频出现在话题前五,刷了几个相关短视频后发现,这档综艺影视集合了歌舞各路高手,加上“内卷式”外貌管理,满足了小编精神和视觉的双重享受。尤其是一开始的组队环节,还暗藏职场招聘留人秘籍。

“让我们做艺术”
从一入场,林志炫就目标明确:组队环节率先拉拢李云迪,早早进场,随后直接选择四人团队模式,确定了自己的选人思路:团队四人要能够相互弥补,同时又要各自发挥所长。
队伍现有的两个人,一个擅长歌曲,一个擅长演奏,随稳健有余,但现场感染力不足,想要实现炸场效果,就需要动作表演类的高手加入。于是他们选择了刘迦和李响这两位一流的舞者。
但同时有另一队在抢李响,用什么方法去说服李响加入自己这一队呢?这时候就不得不佩服林志炫对人心的把握和过人的说服力。
另一队说服李响说的是“我们可以原创,可以唱,可以跳,可以说唱,各种风格都可以去做。”
而林志炫则直接说“不要去想比拼了,我们要做的东西是引领。”这一句话成功打动了李响。
李响作为一名已经在自己的领域做到非常优秀的人才,他得到的胜利已经太多,而更能吸引他的,是未来、理想、价值。

但换一个角度,假如李响正急需用钱,手头上还有房贷车贷,在节目上每比拼获得一次胜利,就可获得一万元奖金。如果这时候,林志炫还是和他说“我们要引领,不要想比拼。”想必李响只会微微一笑,然后投向另一个志在胜利的队伍。
从某一个角度来说,正因为林志炫摸准了各位队友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了解他们的动机需求。所以就能针对需求说出更具有说服力的话语。

钱,理想,未来
在企业中同样如此。人力资源圈中有句老话:“跟员工谈钱,跟中层谈理想,跟高层谈未来。”
基层员工要挣钱,首先保障自己的生活;中层员工已经活得还可以,就会想更进一步,好好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至于高层员工,他们的物质已经基本得到满足,股票期权等方式起到的激励作用已经不大,需要激发他产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念头。归根究底,就是看什么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
以上对于基层、中层、高层的需求分析仅仅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想要针对性了解个体的动机需求,少不得要借用一些工具和方法。
二三十人的公司,可以通过一对一面谈,大家开诚布公,实话实说,根据不同员工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激励方式。但动辄成百上千人,甚至上万人的公司,要怎么了解?
1、定制问卷调查
制定一系列与需求、激励、动机相关的问题,列为一份员工需求调查问卷,再根据问卷结果整理得出员工需求调研报告,从而调整员工激励计划。
但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可能不够客观真实,因为大多数问题、选项设计得比较直白,大多数职场人士不会直接选择自己想要的那一项,而是选择更符合社会喜好的那一项,因此在问题的设置上需要花更多心思。
如果询问类似需求、薪资、个人隐私等困窘性问题时,想避免被调查者作不真实的回答,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间接问题法。不直接询问应答者对某事项的观点,而改问他认为其他该事项的看法如何。
例如:用间接问题旨在套取应答者回答认为是旁人的观点。所以在他回答后,应立即再加上问题:“你同他们的看法是否一样?”
(2)卡片整理法。将困窘性问题的答案分为“是”与“否”两类,调查员可暂时走开,让应答者自己取卡片投入箱中,以减低困窘气氛。应答者在无调查员看见的情况下,选取正确答案的可能性会提高不少。
(3)随机反应法。根据随机反应法,可估计出回答困窘问题的人数。
(4)断定性问题。有些问题是先假定应答者已有该种态度或行为。
例如:你每天抽多少支香烟? 事实上该应答者极可能根本不抽烟,这种问题则为断定性问题。正确处理这种问题的方法是在断定性问题之前加一条“过滤”问题。
2、动机测评
动机测评是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根据人群大数据整合得出八大动机需求:财富、健康、享受、工作、权力、创新、情感、荣誉。只有了解和满足一个人的动机需求,才能让他在兴奋和满足当中,获得工作的欲望和动力。
很多HR会吐槽现在的90后不容易被薪资打动,很容易就会跳槽、离职,有时候甚至不打一声招呼就走人了。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固然是有个人性格、外界环境影响的因素,但另一方面也能体现出过往比较单一的物质型激励方式已经不太适合新一代职场人。
他们有的关注生活品味,注重工作空间有一定的自由;有的注重情感,希望团队之间除了上下级,还是良师益友;有的看重健康,注重生活与工作的平衡。动机测评除了能了解员工的真实动机需求以外,HR和企业管理者还能结合报告中对各项动机的详细描述调整员工激励计划。
这一类测评大多是从个人的心理底层需求出发,答题者不易察觉题目背后所对应的动机维度,因此会相对诚实地回答,报告结果也更具有参考性。

未完待续
最后再回到《披荆斩棘的哥哥》,还是林志炫这一队。在顺利邀请李响入队后,林志炫提出大家在各自的优势领域上继续发挥所长就好了。但李响却提出了异议:他更希望自己在别的领域有所突破,而不是只给观众展示自己更优秀的一面。

这一幕在职场上也很常见,当有两个项目,一个是你擅长但并不一定想继续做下去的项目A,另一项是你很有兴趣但缺乏经验,正在摸索的项目B。团队leader自然希望你继续做擅长的项目A,但你本人却想往外突破,试试项目B。你会怎么选,怎么说,怎么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