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与头发 德斯蒙德·莫里斯博士曾对肉体的自我触摸做了一项研究、分析,观察的对象是数千例各种人的行动。结果表明,人体上承受接触的部位中,接触频率最高的是头部。虽然头部仅属人体表面积的九分之一,但自我触摸行为竟有半数以上集中在头部。 于是,莫里斯博士进一步研究,发现触摸头部的动作可细分为650种不同的种类。然后,他将这650种触摸再做整理,归纳成4大项: 1.属于隐蔽动作的接触。这种接触,包括对噪音感到不耐烦时的用手掩耳,或光线过强时用手遮眼,气味过烈时用手捂鼻等动作,这种动作是为了挡住外界的强烈刺激侵入感觉器官。此外,当内心万分痛苦而哭泣时,用手捂着脸的动作也属这一范畴之中,这是一种企图掩饰性的势态。 2.属于整理身体动作的接触。这一接触的具体特征是,将手举向头部做出“抓”、“擦”、“摸”等动作,这种动作本来是用以维护头部清洁而用的,比如头皮屑过多时搔头等,但是,当我们脱离本来的目的,陷入情绪混乱或紧张状态时,往往会做出类似整理头部的神经质的行为。 比如,男性方面最普遍的“抓头”动作,大致可视为不满、困惑、害羞、痛苦等心态的直接反应。因此,在这种时候,往往兼有面带赧色和喘气的现象。 如果你打开电视机,去看一场美国的橄榄球赛或棒球赛,你就会发现,橄榄球赛中那个失误的队员往往会猛力拉扯自己的头盔,然后对着天空咒骂两句。而失误的棒球运动员,则常会脱下帽子来,用手把头发往后一掠,抓抓后脑勺,然后踢起一溜尘土。 那些急于做成生意、全力向顾客保证货物已如期运出的贸易商,也常会出现这种抓头发、搔后脑勺的动作。 东方人在害羞的时候,一边抓头,一边哑然失笑的情形也很多。 另外,当你脑中在快速思考,或者当你面临着燃眉之急的重大忧虑时,你的手就会不由自主地伸向头部,做出摸头发、搔头的动作来。 3.特殊象征的接触。为了强调正在用脑筋思考,用手指或笔“咚咚”地敲头,或者用手掌贴着头部不动等动作,就属于这一范畴之中。在痛苦或思考中两手抱头,也是这种象征性的特殊接触。 东方人对一件事物不能理解或感到莫名其妙时,伴随着脑中的飞速判断,常会做出一种十分普遍的歪头动作。而欧美人一般则将手掌贴在太阳穴附近表示他正在对这一事物进行思考。另外,也有不少人喜欢用手指轻轻点着太阳穴,也属同一心态的表现。这种动作无疑是一种表示“疑难”的信号。同时,下意识地按住人体的要害部位之一的太阳穴,可以看做是想刺激思维活动加剧的一种行为。 至于欧美人在陷入自我惩罚的心理状态时,也有伸直食指戳着自己的太阳穴,做出用手枪来射击自己脑部的模仿动作,这是一种象征性的自杀动作,其目的在于假借这一动作来掩饰内心的尴尬和困窘。 此外,这类象征性的接触,还包括突然记起了一件事或恍然大悟时,使劲拍打自己前额的动作。 4.自我亲密性的接触。这类接触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安定,是下意识所形成的心理作用所造成的。在这一类的头部接触中,我们最常做出的动作,就是一肘靠在桌面上,用手掌支撑着一侧头部的姿态。 肉体上的疲劳,并非是造成这一姿态的主要原因。在这个时候,当做头部支柱的手,实际上已起到了超越手的本来机能的作用。这只手在心理上变成了拥抱自己,给自己以安慰的“朋友”。即用自己的手来代替朋友,给自己以亲密性的快感。 除了这种以手撑头的动作之外,在我们经常做出的动作中,还有一种并拢中间三指或四指,手背朝外,轻轻拍打额头的行为。这种姿势大致上可看做是腼腆、困惑心理的表现。其动机在于尝试用紧贴额头的动作,去克服精神上的不平衡。 从上述四项可看出,自我触摸头部的动作,不论哪一项,其旨在追求精神上的稳定的动机,都是相同的。用手触摸自己的头部是这样,那么,用手去触摸他人的头部,又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在年轻的情侣之间、夫妻之间或父母与子女之间,手部与对方头部的接触或双方头部互相接触,毫无疑问,这是发出了爱的信号。但是,这种现象如果发生在关系一般的两个男人之间,其意义就大不相同了。 对于这一问题,莫里斯博士举出了三种结果:1、向对方伸出了友好的援助之手;2、向对方表示祝福;3、向对方进行攻击。 我们在电影里或生活中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 当一个战士在战场上受了伤,他的战友往往会上前抱住他的头;同样,当一个工人从高处跌下来时,旁边的人也会冲上去抱住他的头。由此可见,任何人想帮助受伤的对方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保护他的头部。这就证明了第一点的动机。 至于第二点,我们从宗教仪式中就可看到。教皇或主教、神甫等神职人员,会将手按在他人的头顶上,给以祝福。同样,佛教中的高僧也用这同样的行为,给信徒们消灾免祸。 最为有意思的是第三点, 当双方拳打脚踢地进入真正的生死搏斗时,以手攻击他人的头部,当然不难理解,那是欲置对方于死地的一种表现。可是,当两个朋友之间互相拍打对方的头部或摸对方的后脑勺时,这种假装攻击的姿态,却是内心友情冲动的一种表现。他们在无所顾忌地触摸或拍打对方头部时,往往故意做出一种挑战的姿态,一方面显示出自己的男性气概,同时又可满足互相间的亲密感。 头部的身态语言,并不限于前面所说的接触性动作。就是在头部本身,也会时时呈现出来。美国有一位研究身态语言的博士发现,当一个人说话的声调提高时,他的头部也会随之提高,而当他要结束他的话时,随着音调的降低,头部也相应地放低下来。当他继续说话时,不但声调保持相同的高度,而且头部也挺得笔直。 事实上,如果你不想和对方交谈下去的话,不必做出扭转头去等等表示厌烦的动作,只要有意地降低说话的声调并相随着低下头去,就能使对方接收到你想尽快结束这场谈话的信号。为加强这一效果,你只要在低下头去时,再配上看手表的动作,那么,你更能成功地达到你的目的了。 这种低头的动作,和鞠躬时的低头,在意义和形态上完全不同。一个人对他人所怀的敬意越深,那么他鞠躬时低头的程度也就越大。令人深感有趣的是,小孩子往往不会做出笔直低头的动作,所以往往是歪着头鞠躬。但是,长大成人之后,如果他在鞠躬时仍然歪着头,则说明这个人的身上还保留了许多幼儿的精神结构。换句话来说,这说明他在心理上尚未完全成熟,是社会履历不够的表现。 当然,一个人在显示其优越的时候,是高高地昂起头来的。最为常见的姿势是,身子向后倾,背靠在沙发上或椅背上,两手枕在后脑勺上,有时还伴随着跷起二郎腿;要是有人面对你这样坐着的话,你的心里一定会产生这样的看法:“这个人很自大,一定喜欢卖弄自己的学问。”这种身体向后倾、双手枕着后脑勺的姿势在美国人中最常见,尤其以西南部的男人为甚。 尼伦伯格·卡莱罗博士为了研究这个姿势画了一个男性的白人移民者,带了一把枪坐着,两手枕着后脑勺。然后,他让其他人来分析。立即有人认为,对于移民者来说,随时迅速拔枪是十分重要的,但这种两手枕着头的姿势,显然是不利于拔枪的,这表示,这个白人移民者松弛了他的挑衅态度。 头部的另一个重要部分,便是头发。古往今来,有许多对于头发的形容和传说,这里不一一赘述了。头发的身态语言,是由“发型”表达出来的,它不但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个性和欲望,同时也是这个人所属的社会团体的记号。 在中国几千年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对头发是非常重视的,有所谓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执著观念,要是剪发,就会被看做是忤逆不孝的行为。辛亥革命后,为了扫除清王朝的势力,首先就是革辫子的命,剪不剪辫子是检验一个人拥护不拥护民主主义革命的试金石。 可见,头发对于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所处的时代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头发也能反映出各人的心理状态。只要一上街,就能看到形形色色的发型,使头发的身态语言的表达,更加丰富多彩,细腻入微。 刚兴起男子烫发时,便抢先一步去试行的人,不是爱冒险好出风头的人,便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的人。经常改变发型的人。反映出他心理的不成熟,容易盲目听信他人之言,具有易受他人煽动的性格。同时,也表示出他很少会执著于自己的喜好。他的脾气随和而为人又率直真诚。 头发是和别人见面时,最先入目的部位。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要达到扩大势力范围的目的,头发确实是最合适不过的部位了。剪短的头发能使毛发根根耸立,借以达到充满战斗气氛的目的。这和猫发怒时,表现出的弓背耸毛的状态相同。因此,“板刷头”可看做是充满了攻击欲的表现。 美国军队在新兵入伍时,强制性规定新兵要剃CI式短发。当以蓄留油爆式发型而备受观众青睐的猫王普莱斯利入伍也被剃成了n式短发时,曾在社会上哄动一时。军队规定其一定的发型,就体现了某一团体用专一的发型来与其他团体相区别,表明了团体的团结以及个人对团体的隶属意识。不但是军队,就是其他的团体也有这种情况。比如,日本的相扑队,队员一律四周剃光仅留头顶上一绺头发;欧美的嬉皮士,则都留怪异的长发,等等。 在传统观念上,长发一般为女子的发型,但众所周知,美国的嬉皮士们首先兴起了男子披留长发的做法。他们以这种发型,来象征着对现有权威、权力的反抗意识。 至于男子蓄留“爆炸头”(非洲发型),也是美国黑人用以表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并抗议种族歧视的一种意识表现。当然,无论是长发还是爆炸式,当它成为一种流行发式以后,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 有这么一句话:“一个人对社会习惯的忠贞与否,完全表现于发型之上。”虽然,在当代社会中不再像过去那样有严格的界限划分,但这一点或多或少仍遗留在人们的意识之中。从国外的情况来看,白领阶层的人往往梳理三七分的发型,而娱乐圈中的工作人员常见蓄留长发,在读的学生均剃成学生头等等。这说明,他们以发型来传达自己属于的阶层,并表示出自己对此一圈子的忠贞不会改变。 也有的人,在参加工作前把自己的头发剃短。这种行为在表示他对今后所隶属的团体的忠贞,同时,也可以说是他在面临新的生活之际,为了表示自己有决心经受新的环境的考验。 基于上述意义,一个人遁入空门出家当和尚时的“剃度”,便是厂个典型实例。“剃度”或“落发”的仪式,就是利用剃光头发所产生的身态语言,极富戏剧性地象征着“抛弃凡尘”的意识转变和终生事佛的决心。 日本相扑界的大力士在引退之际所进行的“断发式”,也与上述意义相同。至于,中日围棋擂台赛中,日本棋圣表示,若输给了中国的话,便要剃光头发,这一方面表示了他要力争胜利的决心,另一方面也和盘托出了他的隐蔽心理,即失败后以剃光头发来向日本国民谢罪,并期望着随着头发的重新长出而卷土重来。 国外有些研究认为,从一个人头发的质地和色泽,可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 男性各类头发: 头发似钢丝,既粗硬,又浓密如刺猬者:此人事必躬亲,有气魄,有领导才能。可惜的是,他常不顾家。 发粗而色淡、硬而且疏者:此人刚愎自负,喜驾驭别人,度量狭小。他最大的特点是,有点小聪明。 发黑如墨,密如云,软如丝者:性好逸乐,度量宽宏,吃苦耐劳,喜欢处处依赖他人,是理想的游伴。 发虽柔软,却极稀疏者:此人好出风头,爱与人辩论,同时目中无人,妄自尊大,做事情没有判断力,日常生活中常犯疏忽、健忘的毛病。 发虽柔软浓密,却不易梳平者:此人个性软弱,容易脸红,做事犹豫不决,是神经质的男人。 发浓密粗硬,却能自然下垂者:这种人大多数身体较胖,不大喜欢活动,细心多情,爱情专一,是理想的丈夫。 发髯相连,粗浓如刺猬者:此人个性鲁莽,豪迈不愿,有侠义心,爱多管闲事,不拘小节。 发色淡、疏而粗硬且不平者:思考力敏锐,有演说天才,能屈能伸。最大的缺点是,好占便宜,最终不免吃大亏。 发浓密柔软,自然下垂者:性情内向,喜沉思,有耐心,艺术家、科学家出于此种发型者多。 发自然向内曲缩,如烫过一般者:此人性情激烈,事事患,者患失,事事猜疑,常常心情紧张。 发根曲缩,发梢平直者:此人自以为是,有我无人,喜欢独断独行,没有通融心和同情心,是家中的暴君。 发色黑中带赤者:此人挥霍无度,喜交结异性朋友,性欲甚强,用情不专,是女性最应注意的危险人物。 脑后的发色黑白交杂而生者:此人多愁善感,忽喜忽忧,爱自作多情,睡中常讲梦话,是神经衰弱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