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九岁觉醒
作者:李泽尧
也许是上大学以来三年多的各种知识影响了我,也许是快要来到的不知底细拭目以待社会生活鞭笞着我,也许是从小在家接受的多种”亲人的嘱托,多年的梦想”的缘故,……总之,在我十九岁生日到来之际,我忽然振奋得连续多个夜晚久久难以入眠!
大概你是难以想象的----不知怎么,从那些天的某年时刻开始,我忽然之间发现了一个崭新的自己.一个崭新的世界:我忽视看到了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处于我自发状态的生活的那一个我自己,那一个与环境的影响,评价分不开的自发的我自己.而现在---我发现了一个崭新的,独立的,顶天立地的自我,发现和意识到了一个与他人平等的自己:一个至上的人格!于是,我可以重新设计人生,重新设计自我,重新安排我自己的一切,重新调整我的目光,视线!
这个时候,我才真正地感到,十九岁,这是一个多么富于未来,定于创造的年龄,一个多么富于朝气的年龄.我在日记本上写道:”十九岁今生,就这样过去…..对那自发的十九载光阴,就此打上了一个句号!
从此,我告别了那一个自发的困惑的我,告别了那一个没有主见.没有个性,而仅仅是接受着环境影响和制约的我,告别了那一个读这本书,这相书有理,看那本书那本书没错的我.
从此,我迎来了一个有主见.有个性的我,迎来了一个充分的接受自己,无论如何都能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接受环境的影响的我,迎来了一个只读那些自己能产生共鸣和与自己生活感受相沟通的书的有个性的我.迎来的一个有批判精神的我.
从这个时候开始,我清楚地意识到并告诉自己,我与他人一样,都是顶天立地的一员,我是一个已经觉醒,有精神----尤其包括对自己都有一种审视能力的觉醒的人,我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有头脑,有见解,有爱憎, 能思考.能探索.有追求.能拼搏的一员,等等,等等.于是我的人格一下子成长了起来,成熟了起来.从这个时候起,我才真正做到了既是”众生平等”又是”唯我独尊”地对待自己和周围的一切.从这个时候开始,我才意识到我有爱,恨评说是非的权利----是的,意识到了这样一种权利!----以前总以为,客观标准是至高无上的,于是,在这样一颗大树下见不到阳光,便总是处于自发状态,把自己那生份评说,态度的自由都忘记忽略了. 以前不是没有爱憎,可是,我不知道那是我的一种权利,没有意识到我的这样一种作为权利的爱憎----一份爱憎的自由,无法剥夺的自由,于是,过去的我没有个性,随遇而安,处于自发的状 况。可是,现在不同了,我有了自己的选择,为了意识到----发现自己有着这一份权利,为了自己终于看到并抓起了早已在身边的这份权利而兴奋,振奋,失眠的吧!
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不再是默默无闻的自发地生活敢,而是干劲冲天,精力充沛。我的心中狂呼,高喊---我在向天地示威:我站起来了,我永远站起来了!
真的,朋友,就把它叫作“十九岁觉醒”吧,因为我无法尽述我当初的变化,当时的精神状态,我只是记得,后来看到的一本马尔腾的书中写道“唤醒觉睡的志---他们可以做出这神奇的事来,我为什么不能?”这与我当初找到的那个自己十分相似。
我在本章里讲座的主体觉醒大概就是这位朋友的“十九岁觉醒”吧。前已谈到,主体觉醒是时代的呼声,现实的新一代也让我们看到,他们的主体觉醒倒不一定象我这位朋友那样要经过一次巨变,一次觉醒,一次失眠,一次洗礼而是日常生活中就被渗透和注入了这样一种成分---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是一代人的优越。
必须注意的是,我们不能把主体觉醒看成是一次肤浅的激情,而应该看成是人生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傅雷在《约翰-克利斯朵夫》(罗曼-罗兰著)的《译者弁者》中写道:“:青年成长的途程就是一段混沌,暖昧,矛质,骚乱的历史。顽强的意志,簇新的天才,被更其顽强的和年代久远的传统与民话性拘困在樊笼里,它得和社会奋斗,和过去的历史奋斗,更得和人类固有的种种根性奋斗。一个人唯有在这场艰苦的战争中得胜,才能打破青年斯的难关而踏上成人的大道。儿童期所要征服的是物质世界,青年斯年要征服的是精神世界。还有最悲壮二把手是现在的自我和过去的自冲突:从前费了多少心血获得的宝物,此刻要费更多的心血去反抗,以求解脱。”从这里我们看到,主体觉醒的“十九岁觉醒”,正是一个人“踏上成人大道”的关键一步。
在那篇《译者弁言》中,傅雷还引用了《约翰-克利斯朵夫》里的一段话,我以为它很可以说明,主体觉醒对于人生的里程碑的意义:
“这个时期正是他闭着眼睛对幼年时代的一切偶像反抗的时期。他恨自己,恨他们,因为当初曾五体投地的相信了他们。----而这种反抗也是应当的。人生有一个时期应当敢把不公平,敢把跟着别人佩服的敬重的东西----不管是真理还是谎言----一概摒弃,敢把没有经过自己认为是真理的东西一概否认。所有的教育,所有的见闻,使一个少年把大量的谎言与愚蠢,和人生主要的真理混在一起吞饱了,所以他若要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少年时期的第一件责任就得把宿食呕吐干净。”
作者,1990年于峨眉,摘抄自:李泽尧著作《创造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