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学习也会是一种病![转帖]

[复制链接] 20
回复
274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3-4-24 12: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篇文章写下了时下很多企业,很多高层常犯的通病,对于我们培训人员来说有一些参考之处,特此转贴。
            

  最近,《深圳周刊》的一篇文章谈到,学习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病”。公司的总经理在读EMBA,财务总监在读ACCA,技术总监在读在职研究生,市场总监刚刚提出申请:到英国爱丁堡大学自费进修半年。即使是办公室的秘书,现在也在参加某大学的中文专业自考。他们统一的“病症”是:没有自己的业余时间,不知道学到什么程度算好,总觉得不学就会心里发慌;一离开读书和考试,就会无所适从。他们甚至不知道,学习这些知识,到底有什么意义——他们患上了学习强迫症。在某些压力大的城市中,甚至全民掀起了学习的“大跃进”。

  学习的意义和紧迫性毋庸置疑,但某些企业学习的物质成本和时间成本越来越高,而效益并没有相应增长,我们也同样不能回避。那么,学习病是怎么得来的?如何消除这种病症?这对每一个追求上进的人,对每个追求增长的企业,都是一个有意义的探讨。

  企业高层领导经常有机会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各种专题的研讨,他们不惜一掷千金去读EMBA、IMBA,有一位企业家甚至有点炫耀:这几年他几乎没有在企业里,甚至没有在国内——他在拎着包满世界去听课。于是,他们会经常感慨自己进步太快,而抱怨中下层员工思维过于落伍,很多决策、理念无法被大众理解和执行。怪哉!学习的结果,居然只是使他们之间出现了思维鸿沟!于是,他们在愤然间决定创建学习型组织。在愤然间缺少对学习本身的规律的冷静思考。

  *学习中,你失掉判断力了吗?*

  殊不知,过于盲目的学习,也会造成我们思维的混乱,也会丢掉我们对万事万物运行本质的思索。

  我们的企业家为什么会拎着包到处追踪演讲?这是因为我们缺乏选择和自悟能力,太过于“尚贤”,以致我们对于某些理论某些经验,总是盲目地认知它的可靠性和价值的绝对性。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说:每本书强调的侧面都不一样,特别是这些书的表述方式往往丢掉、或者表达不出来一些在一个人成功的背后真正起作用的原因。如果你了解量子力学或者复杂性科学,你就会明白过去的自然科学习惯用确定性的语言,诸如只要这样做,再那样做,就肯定得到什么,都已经不再适用了。20世纪自然科学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找到了一种可以更准确描述自然界本原状态的概率语言。就像天气预报一样,过去的天气预报说,明天是阴有雷阵雨,现在改成降雨的概率是百分之多少。这个改进就是人类认识上从定性到定量的革命性变化。造就一个人(或一个企业)成功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不亚于天气预报。如果非要用确定性的语言来描述,经常适得其反。

  我们却胡乱地把很多书、很多语言、很多抽象的理论、很多人的成功典故灌输到自己头脑里,简单地照搬照抄,甚至是断章取义,最终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徒然地疲惫。这是因为,我们一些还不够成熟的企业家们,尚不具备剔除糟粕、归纳综合的智慧和自我悟道的能力。而这就使得我们经常把表象的细枝末节的东西当成真理模仿,比如我们知道有这样一个片断式的说法:看一个企业管理的怎么样,首先要去看厕所。某一天,在一个商业对话节目现场,主持人问一位非常有名气的中国民营企业家:你如何考察你下属的企业呢?这位企业家毫不思索回道:我每次都去看厕所。台下的专家立刻反驳:如果每次都看厕所,这会让下面的企业摸到规律去造假迎合,而有效的检查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对此,这位企业家显然始料不及。

  老子认为:真正的学习并不是为了单纯地求知,而主要是为了体道。相反,如果人的心智活动愈向外驰求,外在的经验知识积累得愈多,又不能和直接经验连结,不但不能获得关于“道”的“真知”,反而与之疏离得越远。

  *学习中,你真的变革思维了吗?*

  在西方社会,公司的目的是非常清晰的。目的就是利润、回报。新古典理论认为:“公司存在的目标是投资回报最大化。”主流商学院都持这一理论。但现在已有很多人开始反思:公司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就是使投资回报最大化?有人说:这太可怕了,是不是为此就可以不择手段了?是不是意味着那些拥有资本的人才是唯一重要的?其实投资回报就像氧气一样,没有不行,但如果只注意呼吸,那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

  彼得·圣吉认为:致力于人的发展的公司才是伟大的公司。在我们谈到管理的时候,似乎就是控制:财务控制、生产控制……似乎就是那么几个人在为其他人的业绩负责。但是,控制、驱动总是针对机器的,试问:你能驱动你的孩子吗?而现有的管理理念正是把商业活动当作了机器,现代人也总是把企业当作机器来管理。要知道,活生生的组织并不是机器,人是会抵抗控制的。学习也是如此,如果我们企业家在学习后,以及在建立学习型组织当中,仍旧只是把员工当作一个贯彻所谓变革的齿轮,或应该一呼百诺如一架通电就运转的机器,那就说明,你自己就还远没有真正学懂。这时,我们审视一下自己,我们的抱怨,我们的急躁,我们的曲高和寡,到底是不是首先源于我们自身的偏差?我们骨子里的观念到底改变了没有?只有我们自己真正改变了,我们才有资格抱怨别人的落伍,我们才能带领全体组织走出落伍。

  不幸的现实是:一种理论产生,一种模式流行,急于效仿的人们大多忽略掉了对自身的审视,忽略掉了内在的方式和方法,而总想一步到达终点。在这种浮躁的心情下,他们产生了“今天不做,明天就会后悔”的理想、信仰与决心,却不愿意为之进行细密的整体规划,而徒然地空喊着口号。从中国首届学习型组织国际论坛会上,我们听到了几家国内大型企业的演讲。然而,这种演讲如此的空洞、乏味,就反映了我们学习型组织的创建者的心智模式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某媒体随后刊出的《彼得·圣吉搁浅中国》的文章,用搁浅一词去理解学习型组织理论在中国遭遇的尴尬,也多少有点急功近利的味道。

  记得钱钟书先生曾入木三分地指出:“凡显学,必是俗学。”是的,如果什么事已被嚷嚷得无人不知无人不议时,就大抵已偏离了这件事原先的主旨。因此,外界炒得越不亦乐乎,我们真正虔诚于此事的人就越应该更冷静,更警惕。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别人陶醉于东施效颦之际,真正体味到它的本原。时下的企业学习正是这样。□

  责任编辑:孔龙

  插文

  你学习了,可你快乐吗?

  一个从借600元起家的小木匠出身的家居连锁卖场老板,成为了彼得·圣吉在中国与CEO们座谈会上的嘉宾。会上,他朴实的言语,给沉闷的会场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笑声。连主持会议的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宋凯也风趣地“恳求”他:“你让大家这么开心,你再说点什么吧。”就是这位曾经的小木匠,语出惊人地谈道:学习时就像进入天堂一样快乐。他说:快乐的团队应该拥有一个能让团队快乐的领导。最后,他说出了一句质朴的真话: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快乐地赚钱,不快乐地学习,都划不来!他叫车建新,红星家居创办人。

  杨振宁先生在中国科技大学做报告时讲到人才培养。他也主张要快乐地学习。这很像现在的足球,米卢就提出了“快乐足球”,并带领国足快乐地进了世界杯。米卢感到:中国的足球过去都是要完成任务,压力太大,那样的足球是踢不好的。

  真正的学习应该使整个学习过程都变得津津有味,充满乐趣。很多培训部门的领导过多地强调了学习的意义和学习后所带来的成就感,却忽略了学习过程的趣味性。连现在的中小学校里都已开始开展愉快教学法推广,而我们这些曾经抨击填鸭式教学、满堂灌的成年人,却在错误当中挥汗如雨。或许,大家太以为自己已是成年人了,对于成年人的克制力和专注力给予了过高的期望,却忽视了交流是我们从生到死不变的追求。而提前征求员工感兴趣的学习方式、方法,对于学习型组织显得尤为重要。 

  台湾中山大学企管系副教授杨硕英认为:如果你只将学习型组织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的组织,那你就忽略了它的真谛。我们找到真正重要的事做,才能再度拥有丰沛的生命力。否则,只一味追求阶段性目标,个人或组织最后往往陷入不满意,只得接受一种无可奈何的生命状态,很难从工作中得到乐趣和能量。如果只是吸收知识,或者是获得信息,这和真正的学习还有好大一段距离。人的生命如此短暂,我们有必要为了兴趣和真实的意愿学习,有必要在快乐中体会生命的质量。头悬梁、锥刺股、死背八股文,才能成功的古训,已然成为历史。那种不在乎员工对组织学习意义认可与否的学习,就是一种虚伪的学习,一种走形式的学习。 
沙发
发表于 2003-4-24 21:36:00 | 只看该作者
不光是企业领导人,政府领导人又何尝不是!
中国社会是舆论导向!
板凳
发表于 2003-4-24 21:43:0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没有自己的思考,不结合自身情况去盲目的选择,
后果必然是这样,学习也成了一种病.

做人,谨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别去选择,否则,人云亦云,又何谈个性和自我?!
4
发表于 2003-4-25 10:20:00 | 只看该作者
三楼说得太对了,我也这样认为
5
发表于 2003-4-25 10:30:00 | 只看该作者
在国内很多东东都是一窝蜂,现在各种MBA太多了,很快中国人就都是
MBA了,中国的管理就上了一个台阶了吗???
6
发表于 2003-4-25 13:24:00 | 只看该作者
附庸风雅也是好的,总比什么都不做的好
7
发表于 2003-4-26 00:08:00 | 只看该作者
我不赞成附庸风雅也是好的这种看法,
我宁愿他们什么都不做,也不愿他们去不去思考的去做错事。

给我一种感觉,人们好像对行动有一种偏爱,大家似乎都不愿思考。
举个例子,就说程序员吧。
程序员都学过软件工程,都知道作计划的重要。
在学校里,老师也经常不停的强调计划的重要性。
可是一到写程序,就没几个程序员愿意制订计划了。
他们总是迫不及待的进入编码阶段,而从不考虑是不是应该有个计划的过程。
结果他们往往在编码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不得不再回过头来解决。
甚至他们在CSDN上大讨论,说什么没有必要让每个程序员都学软件工程。
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也许是人的本性吧?

我很欣赏米卢的那句话,态度决定一切。
当然,我并不是理想主义者,也绝不相信精神可以脱离物质。
不过我认为态度是很重要的,
我们应该做我们喜欢做的事情,
同时,喜欢我们所做的事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4-26 0:09:58编辑过]
8
发表于 2003-4-26 12:24:0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活动从根治学习病开始?

在深圳呆得久了,不知觉中就会发现很多人都有这种病。

我一直在找这么个医生,呵呵,可不可以大伙自救呢?
9
发表于 2003-6-8 16:36:00 | 只看该作者
同意楼上所说,中国的舆论使得大多数中国人没有脑子了!
10
发表于 2003-6-9 09:48: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病就像是极饿的人面对一桌大餐一样,现代人面对的是爆炸式的信息,往往茫然不知所措。我们要静下来考虑一下到底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知识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