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飞鸿谈管理:打造独具特色的众创空间

[复制链接] 0
回复
35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7-3-21 15:5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的新书面。之后全国各地响应积极。
        几年来,国内有许多不同领域根据自身特点开展了内容各异的双创活动。比如互联网双创、自媒体双创、智能硬件双创、企业服务双创等。但纵观双创模式,却都是大同小异。即政府或企业拿出一定的载体空间,仿照北京中关村车库咖啡和3W咖啡的布置,提供免费的坐位、网络、电源,提供可付费购买的咖啡、茶或简餐。要求创业者带着项目申请,运营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同时引入服务机构、投资机构、创业导师等进行孵化或培育。
        这种模式在众创空间不多时是有效的。但现实是许多城市很快就涌现出了一大批众创空间。其中有政府主导运营的,有企业运营政府补贴的,有政府和企业联合运营的。但能够带项目到众创空间的创业者毕竟有限,结果是同质化竞争,运营大多处于不饱和状态。同时创业者的创业项目成功率相当低,开始时还会有许多投资机构积极关注,后来就不大有兴趣了。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初,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就有一大批众创空间纷纷宣告关门。其中有一家众创空间,在创业者入驻率甚至高达60%~70%的情况下,还是因无法维持而关门了。
        这种状况,使得还在苦苦支撑的众创空间运营者们要进行深入的反思,到底应该如何做,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做到政府、运营方、创业者三者共赢。
        飞鸿所在的公司在实践中,通过另僻蹊径探索出了一种双创新模式,可以作为参考。
        一是当地特色产业为主。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三十多年后,各地围绕当地的自然资源禀赋或传统的产业基础,孕育出了一大批独具特色的产业。有的是以服装为主,有的是以皮革为主,有的是以家电为主,有的是以食品为主等等。许多甚至形成了产业集群,出现了不少龙头企业。因此,双创不应该都去盯着高大上的项目,都去谋划着如何面向全国。而应该回归当地,与本土结合,这样才会有持续的生命力。
        二是项目认领式创业。当地特色产业兴起往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基本都是传统产业。在“互联网+”的大形势下,许多企业想转型。但受限于人才、技术、思维模式等,比较难以结合。而创业者基本都是年轻人,他们是在互联网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创业基本都在这个领域。两者的结合,就给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空间。更主要的是创业成功的概率很大,因为围绕这些特色企业,可以清晰地知道客户、市场,有完整的商业模式,有的甚至刚创业就可以有现金流。
        三是创业服务双重覆盖。运营成功的众创空间,基本上都有自己的资源,包括投资机构、人力资源、企业服务、创业导师等。他们能够整合创业者在创业中所需的各种优质资源进入并搭建平台。但他们的服务范围往往只局限在自己的众创空间中,为入驻的创客或初创企业服务。其实应该将创业服务延伸至当地的初创企业和创业者,实现进入和没有进入众创空间的双重覆盖。这样除了可以扩大自身影响外,还可以培育和为众创空间吸引潜在的客户。是一个双赢的结局。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