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盆菜是广东沿海地区和香港新界的汉族饮食习俗,据说起源于南宋末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一种杂烩菜式。作为客家菜的菜式出现由来以久,一般也称为大盘菜,大盘菜源于客家人传统的“发财大盘菜”。
顾名思义就是用一个大大的盘子,将食物都放到里面,和在一起,融汇出一种特有滋味。传统的盆菜用木盆或锑盆盛载。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居入伙、祠堂开光或新年点灯,乡村聚会举行盆菜宴。
深圳是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人们常说,深圳是一个没有乡愁的城市,但这座新城也有着古老的原住民,深圳人把下沙村村民称为原住民。下沙村位于深圳市福田区西南部。下沙村有下沙牌坊、黄思铭公世祠、陈杨候庙、佛祖像等一批历史古迹。
下沙村村民在举行祭祖仪式的同时,也在准备祭祀后的宴席,闹元宵、食盆菜的场面极为壮观,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和黄氏宗亲。近几千公斤的食材从采购到烹饪,得依赖全族人的团结协作,需将近几十个村民投入这场烹饪行动中。
不同于中华名肴“佛跳墙”,盆菜是将门鳝、鱿鱼、支竹、萝卜、生蚝等十几种食材,分开烹饪,再汇聚成一盆。前者是将各种食材的味道融合一起,体现味道的层次丰富;后者是各种味道互相渗透,荟萃百菜百味,共冶一炉,形成“和味”,相似的美味,在流转中相遇。
盛盘时,将清淡的萝卜铺于底层,口味浓重的海鲜、肉类逐层而上,既尊重几何原理,又符合美食逻辑。丰富的材料一层层叠进大盘之中,最易吸收肴汁的材料通常放在下面。吃的时候每围一盘,一层一层吃下去,汁液交融,味道馥郁而香浓,令人大有渐入佳景之快。
地方志记载,下沙村的村民是八百多年前才定居于此的。大约在同一时期,他们的另一些祖辈把南迁的终点选在了与故土有一水之隔的江南--杭州。
每张桌上虽然只摆了一盆菜,却满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族群宗亲理念。食物和人心,此刻正为团圆而凝聚。食物漂洋过海而来,在某处汇聚,人的迁徙更是给食物带来巨大变数。
by 陶鑫同学 2015.3.18.深圳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